黃楝樹溝 鄧州聖樹傳說地

2021-02-07 冰山果實

在鄧州市高集鎮黃龍村黃龍廟自然村西南,有一條名字叫黃楝樹溝的溝渠,據老人們講,曾經此溝寬兩三丈,也很深,常年有水,並且水清見底,溝中還生長著魚、泥鰍、蝦、黃鱔等;在那個生活很貧困的年代,誰家如果來客人了,沒有菜招待,就帶著竹籃竹筐等簡單的工具,挽起褲腿,一會功夫就能逮到很多水產品,一桌無汙染味道鮮美的菜就有了,中午這頓飯在客人面前顯得很有面子。

這條溝叫黃楝樹溝,是因為曾經這裡有一棵和黃龍廟齊名的黃楝樹;黃楝樹的葉芽、葉、根和樹皮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具有清暑,生津,解毒,利溼的功效,黃楝樹一般生長在海拔140-3550m的低山、丘陵、石山林或平原,鄧州這個地方非常稀少;而黃龍廟這個地方不但生長了黃楝樹,而且這棵黃楝樹有幾百年的樹齡,枝葉非常茂盛,樹幹要三四個成年人手拉手才能圍攏過來;這棵樹因為它的高大茂盛、樹齡久遠,和黃龍廟一樣成為當地人的精神寄託,每當初一十五,在黃龍廟燒香祈福完畢的香客中,有很多還會到這裡祈福,特別是逢年過節,黃楝樹的枝幹掛滿了祈福之物,微風吹過,樹幹上隨風飄逸的祈福之物,在向上天訴說著黃龍廟附近人們的淳樸勤勞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黃楝樹溝遺址

這棵在當地人心目中屬於聖樹的黃楝樹最終沒有矗立到新世紀,在上個世紀,一場轟轟烈烈的電線桿運動在中原各地颳起,這場運動也刮到了黃龍廟,黃龍廟西北一片遮天蔽日的柏樹林全部被砍掉運走,西南的這棵黃楝樹也沒能倖免,因為樹幹高大,能做很多電線桿,聖樹黃楝樹在這場運動中離開了生長几百年的地方。

沒有聖樹黃楝樹庇佑,黃楝樹溝也漸漸荒廢了,昔日溝中能淘米撈蝦的場景再也沒有出現,現在已經成為農田旁一條不起眼的排水溝了。


相關焦點

  • 黃楝樹,兀立在高崗
    只是村中的兩棵自然更具人氣,成為飯場兒、閒聚地,而這棵黃楝樹卻總是孤零零地兀立在高崗上。黃楝樹又叫苦樹,也許自它存在於大自然的第一天起,就註定了吃苦受難的命運。南廟崗就是一條沙土崗,貧瘠、荒涼,一副兔子不拉屎的模樣。黃楝樹在這樣的土壤、環境和氣候中,盡飲寂寞,淡咽風霜,將生命的一樹悽冷、一樹蒼涼化作韌性生長。
  • 神奇的前寨子黃楝樹
    郟縣東城街道前寨子村有棵具有傳奇色彩的黃楝樹,樹高17米,胸圍2.55米,東西16米南北16米。
  • 這棵幾百歲黃楝樹背後有故事 樹幹需3人圍抱
    李大爺說,這棵樹黃楝樹後來成了一棵「抗日樹」。為啥這樣說,李大爺說,早在1938年冬天,這棵黃楝樹曾遭遇不測,被一名侵華日軍的小頭目腰斬過。據李大爺說,當時這棵樹上有一個水桶大的馬蜂窩,當地人稱之為殺人蜂。也許黃楝樹也和當地人一樣也想抗日,當看到前來乘涼的侵華日軍小隊長後,一陣大風襲來,黃楝樹藉機「指揮」這窩殺人蜂奮起反抗,襲擊了日軍小隊長。
  • 7月30號濟源黃楝樹原始森林漂流一日遊
    【費用包含】(費用包含)黃楝樹原始森林漂流門票、出行保險、景區保險、黃楝樹原始森林景區觀光車、服務費。濟源市黃楝樹原始森林漂流漂流服務大廳等基礎服務設施,600艘漂流皮艇已經投入運行,設計接待量每年可達30萬人次。該項目位於中華第一洞天王屋山腳下,全長10公裡,是豫西北、晉東南水量最大,漂流時間最長的水上娛樂景區。
  • 楝樹不在人心在 歲月不在美德在-走訪苗店鎮楝莊村
    看到了楝莊的古村新貌,找到了具有神奇色彩的黃楝樹遺址,也聽到了楝莊村老前輩們濃濃的鄉音暢談村莊的古今!楝莊距苗店鎮三華裡,一條馬河使苗店鎮與楝莊隔河相望。早就聽說楝莊過去有個黃楝樹,黃楝樹下住著善良的村民,有著古老的大宅院和教人不誨的古老傳說。我一大早走進楝莊,一探究竟。
  • 如果你也見過楝樹花開……
    楝樹花開苦楝木——這是我們這邊人們對楝樹的稱謂,我查了查資料,資料上說,「楝樹分布於中國黃河以南的各個省區,較為常見。現在也被引為栽培。廣布於亞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看完這段介紹,我想,楝樹的分布範圍這麼大,對於苦楝樹,我們還是有很多話題的。現在我們來聊一下這苦楝樹的花。楝樹花期在4-5月,果期10-12月。
  • 楝樹
    湖邊長著一棵楝樹,在城裡倒是件稀奇的事。每次路過時,我總會停下腳步,細細打量它,像對待老朋友一樣,見它無憂無慮地開花結果,過著樸素、安穩的日子,心中甚是欣慰。  這棵楝花筆直,有碗口粗,皴裂的褐色的表皮上星星點點。枝幹疏朗有致,樹葉細長、稀疏,給人簡約、清歡的感覺。樹葉間,枝頭上,綴滿青果子,一粒粒,花生米大小。
  • 鄧州臺灣村高山族家譜 -- 根治中原,枝蔓臺灣【第275期】
    在河南省鄧州市張村鎮的廟溝河畔有個臺灣村,村口門樓上寫著兩副楹聯:祖啟臺灣源華夏,宗屯鄧穰融九州。枝葉繁茂木本深,江河流長水源遠。
  • 苦楝樹小語:《紅樓夢》自楝樹開始,又自楝樹終
    農村有「楝樹娶媳,樟樹嫁女」的說法,給兒子娶媳婦打家具,楝樹用來打桌椅板凳箍桶箍腳盆,過日子經久,可以用到紅顏成白首;送女兒嫁到婆家,要做幾個樟木箱籠,裝衣儲物,蠹蟲不生,生活細水長流。養兒育女,是二十年大計。會過日子的人家早早謀劃。宅前種樟,宅後植楝。這就是「前樟後楝」的講究。
  • 楝樹的華麗「變身記」
    很多人可能熟悉楝樹,卻不一定真正了解它。這種生長在我們童年記憶裡的大樹,在印度被譽為「神樹」,在歐美國家被譽為「健康及其賜予者之樹」,又被稱為「解決全球問題之樹」、「人類希望之樹」、「脫貧致富之樹」……有沒有疑惑與我們這麼親近的大樹怎麼會如此神奇?還是被一些人刻意「神化」呢?楝樹的這些美譽是實至名歸的。楝樹屬落葉喬木,學名又稱苦楝,樹高大約可達到20米。
  • 心中的回憶,老家院裡那棵楝樹
    我也聞到了花香氣息,但是,這股香氣對我來說太熟悉了,幾乎是瞬間就喚醒了我多年的記憶:「是楝樹的花!」果然,我們穿過楓林小徑,轉角處就看到一株楝樹挺立在爬滿薔薇藤的籬笆牆外,滿樹繁花在LED路燈下並不算很扎眼,卻暗香浮動傳出數十米開外,委實濃鬱——但隱約間,我覺得,記憶中我家的楝樹好像不是這種狀況啊!
  • 小時候在農村很常見的楝樹,用處很多,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少了?
    楝樹是比較高大的,一年四季的景色也是各有不同,每年4、5月的時候楝樹花就陸續的開放了,楝樹花很小,但是卻非常的精緻,花瓣白中透紫,比其它的花多了幾分的淡雅,風一吹,香味撲面而來。夏天會結飽滿光滑的果實,也就成了小孩子們的玩具。秋天和冬天的時候果實就會慢慢的變黃,雖說都是皺皺巴巴的,但卻還是有很多都懸掛在枝頭,給蕭條的秋冬增加了一絲生機。
  • 河南鄧州發現臺灣原住民泰雅族謝氏家祠石碑
    鄭成功在臺灣去逝後,臺灣發生內亂,莫那瓦丹謝國禧不願參加內戰,率領部分族人,隨鄭成功部將黃廷,渡海北上,歸順清朝。他們先到福建,然後進駐北京盧溝橋。後來,這部分泰麼族人被清政府分散安置在內地屯墾,莫那瓦丹謝國禧率人在河南鄧州定居。  據了解,莫那瓦丹謝國禧在鄧州的後代現有700多人,居住鄧州市文渠鄉尹窪、花園、廟溝等村,以謝氏為姓。以上史料,鄧州縣誌也有記載。
  • 養護人員注意,這種黃黑相間的天牛專門蛀食楝樹!
    楝樹耐煙塵,抗二氧化硫能力強,並能殺菌。適宜作庭蔭樹和行道樹,是良好的城市及礦區綠化樹種,楝樹的養護過程中要特別注意的一種蛀幹害蟲是楝星天牛,其主要蛀食楝樹樹幹危害,現將發生特點及防治方法總結如下:【1】楝星天牛的形態特徵:體長31-40mm,寬12-15.5mm。底色漆黑,光亮。
  • 行道兩邊有望種楝樹滅蚊
    昨天,中國農科院研究員、生態環保專家閔九康向記者建議,南京的園林部門可以在河西引進具有殺蟲滅蚊功效的楝樹作為行道樹,市民也可以將楝樹做成的盆景放在家中,效果比蚊香好。  香樟、桂樹好看不滅蚊  閔九康研究員在河西轉了一圈發現,河西道路兩旁大多是香樟樹,其中也插種了一部分桂花樹。
  • 高淳建成華東最大楝樹基地
    南京日報報導(通訊員 左年生 許亞東 記者 李濤)市園林局局長解自來日前透露,由於「神奇」楝樹不僅能殺蟲淨化空氣,而且樹形漂亮,有花有果,因此,南京的新建道路將考慮種植楝樹為行道樹。記者昨天從高淳縣獲悉,這種樹木的快繁育苗中心和種植基地已在該縣建成,種植基地面積達5000畝,年組織培養楝樹苗木500萬株,是目前華東地區最大的楝樹基地。
  • 楝樹的悠久歷史和歌謠
    新婚大喜的日子,也少不了楝樹的份兒——「新婚睡個楝子床,後世必主人丁旺」。人們用楝樹打床,寓意著子孫滿堂。在民間,如果一種樹木普遍栽植,不外乎兩種情況,一種是寄予美好的祝願,如上;另一種是寄予財源。自古楝樹的葉子有漂白絲織品的功效。早在春秋時期,人們用楝葉灰漂白絲織品。
  • 五月人間自有楝樹花開
    楝樹這名字聽上去好像很少見,但它其實是很常見的落葉喬木。「山有喬松,南有喬木」,樹形高大,樹幹很有規律的向四周生長,遠遠看去像一把巨大的傘。楝樹在每年的五月立夏前後開花,花朵是淡紫色的,花瓣細長彎曲,類似於金銀花盛開的樣子。
  • 風信子:三棵苦楝樹
    在我上小學5年級那一年,村裡來了一個木材公司的老闆,要來村裡買木材,路過爺爺菜園時,他瞄上了爺爺菜園的那三棵苦楝樹。那位老闆說這三棵苦楝樹非常茂盛,樹幹很粗,木頭材質優良,適合製作優質家具。那三棵樹陪伴了爺爺很多年,他不願意賣了它們。但是,後面家裡人說服爺爺賣那棵苦楝樹。
  • 臺灣原住民在鄧州祭祖
    8月24日中午,到鄧州尋親的臺灣阿里山原住民一行5人來到了臺灣村。海峽兩岸的高山族人穿著民族盛裝,跳起了舞蹈,唱起了歡歌。  臺灣村張開雙臂迎親人  歡慶的嗩吶吹起來,喜悅的鞭炮響起來。8月24日上午9時,到鄧州臺灣村尋親的臺灣阿里山鄒族(相當於高山族的一個分支)一行5人來到臺灣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