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肺炎《疫情對我國農產品生產和流通影響的調查與分析》《蔬菜...

2020-12-20 騰訊網

國科注

本文來自大國三農工作室。在全國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下,作者對各地菜價做了數據調查與分析,認為生產端供應總量可以保障,春節周期性因素外,疫情防控有一定影響,但真正貴在流通環節服務缺失。作者重點關注疫情對春耕和養殖的影響,建議在當前中國經濟「爬坡過坎」、內外壓力激增的形勢下,疫情防控一定要「精準施策」,根據疫情防控情況變化動態調整,超前謀劃政策措施。

俗話說,過了初五不是年,意思是指春節的一些老習俗從初五起就可以「破除」了。從這一天起,店鋪開張的多了、菜市場的攤位也陸續上新菜了,超市農副產品貨架區的新鮮菜也越來越多起來。

今年的情況有所不同。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疫情影響下,當前各地的物資和人員流動都不同程度受到波及,特別是關係到基本民生需求的「菜籃子」產品,春節過後一些地方新鮮蔬菜的終端價格陡漲,許多老百姓頗有意見。

各地菜價普遍上漲

前幾天,河南鄭州一家超市一棵大白菜賣到63.9塊錢的消息在網上廣泛傳播,雖然很快這家超市就收到市場監管部門開出的50萬元罰單,但菜價漲得驚人的情況卻並非鄭州這家超市所獨有,而是一個普遍現象。

河南鄭州京廣路大商超市白菜漲價被查

北京新發地市場供應了全市九成蔬菜,是首都人民的大「菜籃子」。據新發地市場信息,27日(農曆正月初三)蔬菜加權平均價是每公斤3.61元,比去年正月初三(2月7日)的每公斤2.79元上漲了近三成。

北京新發地市場29日蔬菜價格

在菜價普遍上漲的背景下,不同地點、不同經營形態的菜價差別很大。根據大國三農工作室28日對北京市的一個小調查,以被稱為「百菜之基」的大白菜為例:

西五環魯谷某菜市場,2元;

東南四環大洋路批發市場,2.5元;

二環內的燈市口東華門某菜市場,3.8元;

南三環木樨園橋西某小超市,3.58元;

南二環永外大街某菜市場,3元;

東五環外通州區八裡橋菜市場,4元;

東四環外姚家園菜市場,5元;

最便宜的價格出現在北五環外的天通苑物美超市,每斤1.59元;

最貴的是西二環某超市,6元。

28日,北京市西五環某小區居民排隊買大白菜

一些人不光對菜價感到貴了,還發現菜市場根本買不到什麼像樣的蔬菜。一位北京市民說,家門口的菜市場,沒到中午就剩不下什麼菜,「就兩把小蔥和一點苦瓜、辣椒」。在上海,部分市民反映想要買到新鮮的綠葉菜,必須靠「搶」。

為了減少出門帶來的疫情風險,不少市民通過網絡下單買菜。春節期間幾乎所有涉及生鮮售賣的手機APP的訂單量都大幅增加,有人說,想要買到綠葉菜「全得靠手速」。

29日中午,北京宣武門附近某超市的鮮菜區

不過,新發地的數據顯示,儘管今年春節期間的菜價高於去年同期,但整體價格在近5年同期中仍然處於中間偏上的位置,並不是最高點。

數據來源:新發地市場

貴在流通環節服務缺失

今年春節期間菜價貴在哪裡?這至少需要從生產和流通這兩塊來看。

先看生產——根據農業農村部28日的最新預計,全國冬春在田蔬菜面積8400多萬畝、產量1.7億噸,均比去年同期增加2%左右。另據該部1000個蔬菜直報信息點監測,全國蔬菜產量77萬噸,供應量同比增加2.7%。因此,從蔬菜的供應總量來看是沒有問題的

單從大白菜價格來看,農業農村部29日對全國批發市場大白菜價格的數據顯示,最貴的是廣州江南果菜批發市場,每公斤12元;最便宜的是四川綿陽的高水批發市場,每公斤0.7元。

數據來源:農業農村部

防控疫情對市場供應有一定影響。由於湖北是蔬菜大省之一,大白菜、圓白菜、白蘿蔔、菜花等生產量大,但現在向省外銷售受阻,因此造成供應總量偏緊。

同時,河北多地農村為防止疫情擴散,村邊有挖溝封路現象,不讓收購商進村收購,四川有的農村不允許10人以上聚集,使得白蘿蔔收購遭遇一定困難(挖蘿蔔、清洗、裝袋等田頭作業需要有組織地進行)。

從生產預期來看,據中央氣象臺預測,2月份全國氣溫總體偏高,這也有利於蔬菜的生長發育,因此春季的蔬菜供應總體看是有保障的。

進入新發地市場的車輛要消毒,司機也要測量體溫、戴口罩,登記相關信息

再看流通——目前看大多數地方菜價上漲的基本原因仍是春節的周期性因素。像往年一樣,菜販子、生鮮物流司機等流通鏈上的相關人員回鄉過年,減少了新鮮蔬菜的市場供應。

同時,北上廣等大城市每年過年期間都是「人往外流」,而今年受疫情影響很多人取消了出行計劃,這也增加了蔬菜需求。再加上部分貨源運輸不暢,簡單地說,買菜的人多了、運菜賣菜的人少了,短期形成了一定程度的供求矛盾。

供應總量充足卻出現菜價上漲現象,從根本上說是一個市場需求和供應匹配度的問題。有人認為這是「市場失靈」,有人認為應當「靠市場自然調控」。其實人們在討論這一問題時容易忽視的一點是,除了「看得見的」農產品是商品,圍繞農產品進行生產、運輸、銷售等所進行的「看不見的」服務也是一種商品。

春節是一年中最重要的傳統節日。這幾天提供服務的人少了、需求量卻在增加,因此導致終端商品價格上漲,這是菜價貴的基本規律體現。

再多說兩句:其實這也是為什麼菜價「產地賤、銷地貴」。有些人認為,種在田頭的蔬菜收購價那麼便宜、甚至爛在地裡沒人收,而城裡人吃菜卻貴得很,應當「產銷對接」、「產地直銷」。當然,這種想法從來就沒有真正實現過,因為它忽視了流通鏈條提供的服務價值。

回過頭繼續說這一波菜價上漲。可以預期,這一勢頭不會持續太久。一過「破五」,機關、單位、工廠、商店等相繼正常運行,商販等蔬菜流通鏈上各環節也將陸續活躍。

北京市的同和居、同春園、柳泉居、烤肉季、護國寺小吃、鴻賓樓、峨嵋酒家老字號餐館相繼開辦了便民菜攤

密切關注疫情對產業影響

在交通不暢影響蔬菜流通的同時,對生產端的影響也正在悄然發生。而這可能會給後期、即使疫情有效緩解乃至消除後的農產品市場供應帶來「次生災害」式的新壓力。

米麵油、肉蛋奶、果蔬茶,人們餐桌上的每一種農產品,不僅是由生產、加工、運輸、銷售等產業鏈上的不同環節所組成的,即使是在農產品生產端也是由不同環節組成的。防控疫情對人員流動、物資流動的壓力,目前來看主要體現在兩方面:

一是春耕。隨著天氣漸暖,各地相繼進入春季農業生產的大忙時節。現在正是農資銷售旺季,種子、肥料的物資供應是否會受防控疫情太大影響?植保等生產性服務是否會因人員阻礙而無法進行?目前已經有一些種子企業採取壓貨措施、有些農資經銷商大幅減少了進貨,這對開春後一些地方農民採購或將造成不利影響。一年之計在於春,接下來對國家糧食安全的壓力不容忽視。

二是養殖。目前已經有因防控疫情採取交通管制措施而導致飼料和雛雞、雛鴨運輸困難的情況,對企業正常生產經營造成較大影響。有企業反映,沒雞苗的(養殖場戶)養不了雞、而孵化場的雞苗運不出去就只有被殺死,由此可能造成後期禽肉、蛋的市場供應減少。2019年由於非洲豬瘟疫情已導致豬肉供應緊缺,如果今年禽類業再遭此問題,可謂「雪上加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年,老百姓吃不起肉,可能會罵娘的。

應當看到,封城封路是非常時期的非常之舉,在疫情可能造成更大危害的當下,這些措施無可厚非、十分必要。在這一前提下,如何避免「一刀切」,兼顧老百姓生活所需和基礎產業的生產所需,是一件考驗執政能力的「應用題」。這道題並不好回答,但無法迴避、沒有退路。

交通運輸部副部長劉小明26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回答記者提問

交通運輸部有關負責人26日表示,交通運輸應「一斷三不斷」:「一斷」是堅決阻斷病毒傳播渠道;「三不斷」就是公路交通網絡不能斷、應急運輸綠色通道不能斷、必要的群眾生產生活物資的運輸通道不能斷。28日公安部也提出,對未經批准擅自設卡攔截、斷路阻斷交通等違法行為,要依法穩妥處置,維護正常交通秩序。這些要求非常及時和必要,希望上下貫通一致,把政策精神一竿子落實到村、到產業。

28日,安徽合肥。合肥人的菜籃子——百大周谷堆市場已為應對疫情做好了市場供應準備

不僅對農產品和農業生產應如此,對各級執政管理者來說,越是疫情持續就越要保持戰略定力,既分清當下的輕重緩急、排好優先序,又要有前瞻視角比常人超前謀劃政策措施。否則,「一刀切」、「大呼隆」、「鬍子眉毛一把抓」,將對許多產業造成持續影響,企業破產、工廠停工、工人失業、社會消費預期下降、居民生活成本增加……

在當前中國經濟「爬坡過坎」、面臨內外壓力增加的前提下,疫情防控的政策措施一定要「精準施策」,做到從上下到「令行禁止」,還要根據疫情防控的形勢變化進行動態調整。這是對各級管理機構的一次「大考」,希望都能交出讓群眾滿意的答卷!

來源:大國三農工作室

《蔬菜生產基地和人員如何防控?指南來了!》(菜農圈)

目前,我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阻擊戰正處於關鍵時期,大多數人都要進行居家封閉防護,但是,蔬菜屬於保障人民生活的必需品,還要加強生產和採收、包裝、運輸交易,菜農不能居家防護。既要進行防禦疫情,又要抓緊蔬菜生產,做到生產防護兩不誤,提出以下建議,僅供參考

1

菜區防護

當地沒有病例發生的村鎮和社區要加強防護,嚴格杜絕從疫區來的車輛和人員,包括湖北的車輛、當地發生病例區域的車輛和人員都要嚴格拒絕進入蔬菜生產區域,不僅要在村鎮設卡,更要在蔬菜生產區域邊界設卡防控。

對於到基地運輸蔬菜的車輛要嚴格進行整體消毒,還要對蔬菜包裝周轉箱進行消毒。

對運菜人員要檢查登記,測量體溫,了解近期往返區域,杜絕疫區人員運輸蔬菜。

2

基地防護

3

菜農防護

菜農要加強營養,提高自身免疫能力。

出入棚室要注意加減衣服,避免感冒,以免導致發燒隔離,影響工作。

工作以後要洗手。有條件的基地儘量居住在棚室的緩衝間內,避免往返感染,需要往返時要佩戴口罩。

回家後要及時洗手,外出的衣服要放在一個單獨的地方,並要勤換洗。

在家期間,沒有近期必須做得事不要出門,不和近期外出過和不認識的人接觸。

杜絕不必要的拜訪和來訪,不聚餐,不聚會,不打牌。家裡要多通風,勤消毒。

4

包裝運輸防護

5

其他

棚室要控制溫溼度,適當放風排溼,減少病害發生,防治病蟲害儘量採用噴粉劑和噴粉機械,以減輕勞動強度。

作者:孫治強(河南農業大學)

微信公眾號:楊理健(微信公眾號搜索楊理健關注)

主要內容:農藥植保、質量安全和鄉村振興

●查閱文章:qq空間:https://user.qzone.qq.com/31539286/infocenter

相關焦點

  • 疫情對農產品市場價格影響分析
    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疫情影響下,當前各地的物資和人員流動都不同程度受到波及,特別是關係到基本民生需求的「菜籃子」產品,春節過後一些地方新鮮蔬菜的終端價格陡漲,許多老百姓頗有意見。數據來源:新發地市場貴在流通環節服務缺失今年春節期間菜價貴在哪裡?這至少需要從生產和流通這兩塊來看。先看生產——根據農業農村部28日的最新預計,全國冬春在田蔬菜面積8400多萬畝、產量1.7億噸,均比去年同期增加2%左右。
  • RCEP協定對我國農產品貿易的影響
    對我國而言,與東協地區國家有望能夠在RCEP協定框架下進一步擴大與東協的農產品進出口規模,比如對熱帶水果和棕櫚油的進口以及在蔬菜和溫帶水果方面的出口;而與日韓間的農產品貿易合作機制則有望促使兩國對組織內成員國繼續減少農產品的高關稅壁壘,尤其是對我國的蔬菜及加工品的關稅。
  • 北京農產品流通協會食材供應專委
    本報訊 李愛華 新型肺炎疫情的影響下,給全國農產品正常流通造成了極大影響,致使農產品同時出現了農戶滯銷和消費者買難的問題,供需兩端的政府、農戶和消費者都苦不堪言。近日,通州區漷縣鎮後元化生態採摘園種植的8個棚的香菜和15個棚的娃娃菜,共計24萬斤將在在3月底和4月中旬分別上市。由於受疫情影響,到目前為止無人定購,急得菜農團團轉。
  • 省發布會直擊│加大對蔬菜、生豬、水產的外調和本省農產品收購...
    畜禽水產養殖、飼料獸藥生產、屠宰、海洋捕撈等企業在做好疫情防控和人員防控的基礎上,要儘快恢復生產,滿足畜禽水產養殖飼料、獸藥等生產資料需求,增加畜禽水產產品有效供給。各地要結合本地冬春蔬菜生產特點,加強供需情況的監測預警,統籌調整跨季農產品結構和生產布局,根據市場需求適當增加綠葉菜和速生蔬菜生產,保障蔬菜量足價穩。畜禽出欄、蔬菜採取後要抓緊補欄、補種,確保生產穩定運行。
  • 西藏加大蔬菜生產工作:讓「菜籃子」盛滿「放心菜」
    特別是今年以來,為切實應對疫情對西藏蔬菜供給造成的影響,保障全區蔬菜正常生產和穩定供應,西藏相關部門全力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及區黨委、政府關於「菜籃子」市長負責制部署要求,將「菜籃子」工程作為民生工程抓實抓好,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了物質保障。
  • 北京農產品中央批發市場:每日可供蔬菜菌類1100餘噸
    新京報訊(記者 歐陽曉娟)首農食品集團旗下北京農產品中央批發市場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批發市場」)日前聯合北京農產品流通協會,面向北京社會福利機構開展「抗疫情 保供應 惠民生」蔬菜捐贈活動。批發市場目前每天通過北京市蔬菜運輸綠色通道送達的蔬菜,加上儲備的特菜和食用菌可達1100餘噸。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為確保農副產品流通順暢、價格穩定,市民能及時吃上放心菜,履行國企的供應保障職責,2月2日,首農食品集團旗下的批發市場牽頭組織未離京商戶,聯合北京農產品流通協會共同開展「抗疫情 保供應 惠民生」蔬菜捐贈活動。
  • 網際網路助力農產品流通
    在「網際網路+農產品流通」的創新驅動下,農產品平臺經濟可以減少農產品的流通環節,推動農產品市場化、標準化、品牌化,有利於解決農產品不斷漲價而農民仍然增收難的悖論,讓農民和消費者都獲得實惠。 從當前的現實條件來看,我國發展農產品平臺經濟還面臨著一系列困難與挑戰。 人才短缺,觀念滯後。
  • 看盒馬如何改變農產品流通模式
    編輯導語:農業問題對我國來說,一直以來都是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如今,盒馬已經實現了農產品的種、養、銷的高度匹配,形成了一種新的高效農產品流通模式。本文作者通過這篇文章,為我們分析了傳統的農產品流通模式存在哪些問題,而盒馬作為新零售形式的代表,在新的農產品流通模式方面做出了哪些改變。
  • 陶朗食品發布蔬菜行業白皮書,聚焦蔬菜生產經營新思路
    廈門2020年6月23日 /美通社/ -- 蔓延全球的疫情給生鮮行業帶來了廣泛的影響,陶朗食品近期發布《重新認識蔬菜的生產經營》白皮書,提出應重新思考蔬菜的生產經營方式。在書中,陶朗闡述了蔬菜生產加工過程中浪費的真實成本,並提供了如何通過先進技術提升盈利,同時減少浪費的新思路。
  • 2020-2026年中國生鮮農產品連鎖市場深度調查研究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2020-2026年中國生鮮農產品連鎖市場深度調查研究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在多年生鮮農產品連鎖行業研究的基礎上,結合中國生鮮農產品連鎖行業市場的發展現狀,通過資深研究團隊對生鮮農產品連鎖市場資訊進行整理分析,並依託國家權威數據資源和長期市場監測的資料庫,對生鮮農產品連鎖行業進行了全面
  • 北京龍頭食品生產和流通企業聯手保障市場供應
    首都龍頭食品生產和流通企業籤署戰略合作協議保障市場供應。圖為北京市商務局局長閆立剛。 北京市商務局供圖中新網北京2月26日電 今天,記者從北京市商務局獲悉,首農食品集團與物美集團籤署採購總金額5億元戰略合作協議,首都兩大龍頭食品生產和流通企業強強聯手,確保疫情期間首都市民的「菜籃子、米袋子、奶瓶子、肉案子」生活必需品價格不漲、質量不降、供應不斷。
  • 2020年中國農產品加工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全年營業收入較...
    3、2020年農產品加工業營業收入比2019年小幅下降雖然我國疫情在3月底基本得到控制,疫情形勢趨於平穩,但是歐美等其他國家的疫情仍在不斷蔓延擴散,導致國際油價等大宗商品斷崖式暴跌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的形勢下,不少國家「封國」「封城」,俄羅斯、埃及等12個國家啟動糧食出口限制等舉措,國際市場糧食價格波動加劇,但我國糧食產量、庫存量均處於高位,對我國糧食市場影響不大;外貿型食品企業遭遇外需驟降,海外訂單減少,畜產品、水產品遭遇貿易限制,不少國家還將限制範圍擴大到水果、蔬菜等領域,甚至擴大到所有類型的食品。
  •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對寧波文具行業的影響及建議
    為貫徹落實國家和省市關於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決策部署,有效應對全球疫情對寧波文具產業挑戰,我們採用實地走訪、問卷調查和電話溝通等方法,先後調研了150多家企業復工達產情況,系統地聽取了企業呼聲,深入探討了當前遇到的困難和應對措施。
  • 上海鮮活農產品流通三種模式的比較研究
    調查人員通過與攤販主較深入的交流,了解到一些菜場價格高啟的一些原因,主要是在流通環節中最後一公裡所造成,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是,同時從批發市場進貨的菜場和馬路菜攤在價格上存在著較大的差異。  五、菜場價格低於超市和大賣場的原因分析  菜場的鮮活農產品價格低於超市和大賣場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經營成本分析  關於菜場的攤位費是否真的高了,以調查樣本的兩家菜場為例,每個蔬菜攤位平均的陳列面積為約1.5平方米,加上顧客的走道約1.5平方米,再加上攤位後面的存貨整理區約1.5平方米,共約4.5平方米
  • 農產品流通「航母」的掌舵人
    根據新的發展原則,市場實施了「內升外擴」的發展戰略,業務向生產源頭和零售終端同步延伸。市場和商戶合作,在全國農產品主產區投資建設了10多個分市場和300萬畝生產基地,在泰國、智利、緬甸等國家建立水果生產基地,來自基地的高品質農產品豐富著首都市民的餐桌。並且,在北京市區內建立了多家便民菜店和開通便民直通車,覆蓋900餘個小區,全面構建新型農產品供應鏈。
  • 北京疫情考量國家流通政策重點指向
    不久前國家商務部向全國各地的超市企業發出了感謝信,感謝他們對中國取得抗疫初步的成果予以充分肯定。然而,中國超市企業這種基地直採,貨源可控、源頭可溯,線上線下全渠道經營的現代經營方式,沒有得到國家層面的流通政策的響應和支持,一封商務部的感謝信不足以將這種模式作為國家流通政策來大力支持和促進,並將基地直採的模式向基地的訂單農業推進發展。
  • 建材與家居流通企業馳援武漢 共抗疫情
    建材與家居流通企業馳援武漢 共抗疫情——中國建築材料流通協會及全國建材與家居行業疫情防控工作情況簡報(2020年2月10日)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全國上下凝聚一心,用愛傳遞信心和力量
  • 「農產品供應能力調查」水果減產了嗎?
    央廣網北京8月13日消息(記者呂紅橋)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導,夏季天氣炎熱多變,自然災害多發,會對農產品生產供應造成一定影響。最近,豬肉、水果、蔬菜、禽蛋等熱點農產品價格出現一定程度波動,引發對這些農產品供應能力的擔心。
  • 實錄|雙節將至,來看農業農村部介紹「米袋子」「菜籃子」生產和...
    農業農村部會同有關方面,持續加強糧食等主要農產品價格監測和市場供求跟蹤分析,下面向大家簡要介紹一下當前和元旦春節期間市場形勢。從當前情況看,我國糧食和主要農產品供給總量充足、市場運行基本正常。在節日消費拉動和生產流通成本增加支撐下,預計農產品總體價格將呈季節性波動上漲走勢,但大幅上漲可能性不大,需要持續關注後期低溫雨雪天氣、疫情對農產品正常產銷的影響。
  • 疫情對企業影響情況如何?這份調查問卷等你來填
    5日,記者從濟南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獲悉,為了解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對濟南市企業生產經營情況的具體影響,分析研判經濟運行情況,為企業生產經營提供更精準的服務保障,該局面向全市各行業開展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對企業影響情況的問卷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