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肝可能是豬內臟裡被接受程度最高的食材了吧?就連受很多人歡迎的溜肥腸,也只能位列重口菜系列的時候,炒豬肝卻能輕鬆以家常菜面目示人,普及程度之高,完全不需要說服「吃豬肝補血益氣」之類有的沒的老俗話,就可以讓人大口下咽,也是很有兩把刷子的。去究其原因,太過費神,不如直接上吃法,饞到一個是一個吧:
炒豬肝
炒豬肝,可以用蔥姜、辣椒、蒜苗、洋蔥、芹菜等等食材來炒,這裡只說一個用蔥姜來炒的做法:首先處理豬肝,豬肝需要採買新鮮豬肝,先衝去血水,然後一剖兩半,撕去外膜筋結,裡裡外外衝乾淨血水(因為肝臟是解毒內臟,尋求心理安慰的,可以用清水或是鹼水多泡一會兒,同樣要清洗乾淨),甩掉水分,或者用廚房紙擦一下,方便切。
接著,豬肝平放,斜刀切薄片(如有需要,再改小刀,切豬肝不是容易事),切好的豬肝放到碗裡,加上小粉、鹽、一部分拍扁的老薑和切小的蔥白、生抽、料酒,抓勻醃製一會兒,入味的同時,略去腥味。
然後開火,熱鍋冷油,油稍微多一點,油熱冒煙以後先炒香乾辣椒和蔥、姜,然後迅速放豬肝,快速翻攪,動作必須快,豬肝一變色就更要注意炒勻,轉中火,差不多熟了再放鹽和適量醬油,拌勻起鍋,動作要乾脆,豬肝才會熟而不老。不要嫌油大,可以把豬肝鏟到菜盤裡,而把過多的油留在鍋裡,單獨拌麵拌飯吃,都很美味。
不知為何,光是蔥和姜在一起炒的味道就已經很像豬肝了,即使是炒其他菜不炒豬肝,先炒蔥姜也會有這種錯覺,大家也這種感覺嗎?(小討論)
泡椒豬肝
酸酸辣辣,味道極好,做法同上,加入豬肝以後,再倒點泡椒水同炒,味道更棒!
豬肝豌豆湯
豬肝豌豆湯,據說很補血,不過民間吃什麼補什麼的道理不在我的考量範圍,吃豬肝豌豆湯的唯一原因,仍然是因為它好吃。
做豬肝豌豆湯,我的方法是,先揀嫩豌豆,剝出豆米來,太老的不行,口感不好,太小太嫩的也不好,有的會帶苦味。
豌豆米剝出來以後,衝洗,然後焯水(略去生味),然後起熱油鍋,倒油(有豬油最好,就用豬油和植物油一樣一半混合油來做,沒有的話,直接上植物油)。
還是先炒薑絲,然後下豌豆,炒到差不多皺皮,放鹽拌勻,放一碗湯(或水)進去,沒過豌豆為準,水燒開以後,放入切好的豬肝片,肉色變白,嘗一下熟了就可起鍋。
豬肝放進去後不需要太長時間,以免煮老。調味料隨個人口味添加,鹽、花椒油是我個人喜歡的兩樣。
豬肝菠菜
可湯可炒,炒法同蔥姜炒。做湯方法也基本同上面的豬肝豌豆湯,除了菠菜不用提前放,只用先焯水備用,等到豬肝變色,再放菠菜,就可以起鍋。
豬肝粉、面
豬肝煮熟,滷好,放在燙軟的米粉上,拌著吃,就著蔥花和香菜,再淋香油、辣椒油、芝麻油、撒胡椒粉,再擱點醋,那傢伙啊,香得來!
豬肝粥
前面幾樣做起來都不難,吃起來也好吃,豬肝粥呢,吃起來好吃,但做好了不容易,因為是白粥煮,特別容易腥,用胡椒粉也要用到適量才好,看似簡單的粥,做起來著實不容易。
吹肝
吹肝是雲南白族喜歡製作的一種美食,做法比較精細(距離產生難度),這裡只能粗略記述一二:將豬肝整隻洗淨但不剖開,插入一根麥稈往裡吹氣和佐料粉,吹漲並且覺得料粉鋪勻以後,把麥稈拔出,用棉線把洞紮起來,在豬肝外面繼續抹料粉,抹透,然後掛到陰涼處風乾,等待醃透開吃的一天。取下以後切片蒸熟,拌上香菜醬油辣椒之類,就可以開吃,是很有風味的一道下酒菜,但現在也已經不容易吃到嘍。
滷豬肝
臘豬肝
臘月正好做臘豬肝,不過豬肉易得,豬肝不易得,即使是現在還有殺豬食俗的地方,一戶人家也最多殺一兩頭豬,就一兩副豬肝,醃臘以後,更是幹縮成一小綹了,再切片以後,用幹辣椒爆炒,香是香得沒天理了,但量也少得緊了,一人夾兩筷子就沒了,真正的物以稀為貴啊,只能多吃辣椒解饞了。
臘豬肝的做法同臘肉,需要衝洗乾淨,抹鹽、白酒、辣椒粉、花椒粉、茴香籽,充分用重物施壓壓出水分,再掛起來陰乾,中途視情況補加作料,先期要特別注意照看,不要受到蠅蟲的侵擾,以免腐壞,掛到幹硬,就可以開吃了,時間的味道,不會辜負你的。
豬肝的美味做法還有很多,這次就不羅列了,豬肝已經不夠了。
(圖片整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