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美離歐,德國新任駐波蘭大使險遭拒絕入境,駐外使節任命咋回事

2021-01-09 家國視野

作者:一界·連環炮

今年上半年,德國在外交領域遭遇了奇恥大辱。波蘭政府幾個月來一直拒絕德國新任駐波蘭大使洛林霍芬入境,直至8月31日才最終予以接受。

據悉,早在今年5月,德國政府就已照會波蘭,擬派遣洛林霍芬從7月1日起接替羅爾夫·尼克爾擔任新大使。

然而波蘭方面對此卻始終未予答覆,也並沒有提供任何正式的理由。甚至直到8月30日,波蘭政府也僅僅只是表態稱,此事仍在進行過程中。

波蘭媒體則大膽進行了猜測,表示華沙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洛林霍芬的父親曾是「希特勒的副官」,而他本人也是一名「間諜」。

波蘭憑啥拒絕德國大使入境?一國駐外大使的人選如何確定?互派外交使節需要由兩國共同協商嗎?

今天,就讓我們來聊一聊關於駐外使節任命的那些事兒。

在切入正題之前,我們得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使館館長」。

在現代國際關係中,兩國協議建交的同時一般也就協議互建使館,即互派常駐外交代表。而這位常駐一國的使節、使館的最高負責人,就被稱為「使館館長」。

根據《維也納外交關係公約》的規定,使館館長分為三級,即大使、公使和代辦,這是由其所在的常駐代表機構的級別決定的,分別對應大使館、公使館和代辦處。

(圖為德國駐波使館)

在二戰之後,各國已經很少設立公使或代辦一級的使館館長,我國如今的所有使館館長均為大使級。

在這種意義上,使館館長也可通俗地理解為駐外大使。

那麼,使館館長任命的流程是怎樣的呢?

總的來說,主權國家擁有獨立自主的使節權,各國一般根據其憲法規定及有關立法程序進行任命。

使館館長人選通常會由外交部長提名,經過立法機關討論由國家元首任命,或直接由國家元首籤署任命。

以我國為例,駐外使節的任命均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討論通過,並由國家主席任命。

不過,雖然使館館長的任命屬於一國的內政,《維也納外交關係公約》第4條第1款卻也有著如下規定:

「派遣國對擬派駐接受國之使館館長人選務須查明其確已獲得接受國之同意。」

這也就意味著,派遣國需要在正式任命之前徵求接受國對駐外使節人選的同意。

當派遣國初步確定人選之後,就應當將擬派駐的使館館長的姓名、簡歷等基本信息,儘早通知接受國政府,以徵得對方同意。

這一方面是因為大使的身份和地位非常重要,協商可以表現出對對方國家的尊重,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避免大使被視為「不受歡迎的人」而遭到驅逐,因此提前進行溝通。

儘管一般來說接受國對於派遣國送交的徵詢意見的使節人選都會予以同意,但接受國仍然有權進行拒絕。

拒絕的原因多種多樣,可能是因為這一人選有不適宜以使節身份駐在接受國的品行、經歷或身世,此次被波蘭拒絕的德國大使就屬於這種情況;

也有可能是因為此人過去對接受國有過不友好的言行,比如因推動排華法案而被清政府視作「不受歡迎的人」的美國擬任駐華公使亨利·布萊爾。

不管是出於何種原因拒絕對方的人選,根據維也納外交關係公約規定:「接受國無須向派遣國說明不予同意之理由。」這也就是為何波蘭政府至今未通過官方渠道證實這一點的原因。

至於表示拒絕的方式,一般可分為兩種。

一種是通過照會等外交函件,採用建議派遣國另行任命的措辭,以示拒絕;另一種則是對派遣國發來的人選照會拖延不作答覆,暗示不同意任命。

為顧全兩國關係大局,避免引起不必要的尷尬和麻煩,在當前外交實踐中,一般都採用後者。

例如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柯林頓政府擬選派參議員尚慕傑擔任駐華大使,但因其在涉臺問題上的錯誤立場,中國起初便採用了拖延不作答覆的方式拒絕了這一人選,直至尚慕傑向中方表明立場並鄭重保證之後才獲得了通過。而此次波蘭拒絕德國大使無疑也是採用了這種方式。

那麼波蘭此舉對於兩國關係來講意味著什麼?背後究竟又有何深意呢?

如果對洛林霍芬的職業生涯稍作分析,不難看出其實他完全可以說是波蘭的一個理想人選。

洛林霍芬曾在德國駐法、駐俄使館工作,也曾供職於北約情報系統。

在其任職期間,多次提議對俄採取強硬措施,甚至一手建立了北約對俄宣傳中心,加大北約的輿論攻勢。

一國對另一國駐外使節人選同意與否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視作兩國關係的風向標。

洛林霍芬險遭波蘭拒絕,不免使人聯想到兩國近期的分歧和摩擦。

近年來,華沙在軍事和經濟等領域不停地向美國靠攏,親美離歐,直接損害了以德國為首的歐盟的利益,難免會引起柏林方面的不滿。

而駐波蘭大使館是德國最大的駐外使團之一,波蘭拖延對德國大使人選的行為已經影響到了德國作為歐盟輪值主席國的工作,這無疑給本已摩擦不斷的兩國關係又蒙上了一層陰影。

參考資料

魯毅、黃金祺等:《外交學概論》,世界知識出版社,2004年。

相關焦點

  • 德國遭受歷史性恥辱,駐波蘭大使被盟友拒絕入境,給出的理由十分牽強
    距離二戰已經過去了80多年,但波蘭和德國的恩怨並沒有結束。近日,德國和波蘭的關係再次遭遇「滑鐵盧」。 據德新社近日報導,近幾個月來,波蘭政府一直拒絕德國駐波蘭新任大使洛林霍芬入境,因為這件事,德國對波蘭的不滿情緒越來越濃。而波蘭方面給出的理由也十分牽強。
  • 國際形勢丨波蘭拒絕德國新任大使入境,理由有點奇怪
    文案:鶴糖編輯:書鴻最近國際形勢較為嚴峻,不僅是美國和俄羅斯等國之間發生衝突較多,近期德國和波蘭之間就駐波蘭大使人選問題也發生了衝突。德國和波蘭之間的恩怨早在二戰時期便積累下來了,德國和蘇聯當時共同進攻蘇聯,納粹佔領波蘭後,他們為了消滅波蘭和猶太民族,他們對波蘭人採取絕對手段,雖然在二戰之後兩國進行和解,並且德國還幫助蘇聯進入歐盟,但兩國之間歷史恩怨並未被忘卻。
  • 國際動向丨默克爾遭受歷史性恥辱,波蘭拒絕德國大使入境
    作者:行之編輯:清平波蘭在歷史上曾多次被德國侵佔領土,德國新任駐波蘭大使洛林霍芬父親是"希特勒的副官",因此該國拒絕洛林霍芬入境,這一做法使默克爾遭受歷史性恥辱,也有意見認為德國駐波蘭大使遲遲不能入境或與美國有關。
  • 「此人可以來旅遊 不可擔任使節」 默克爾欽點大使為何激怒波蘭
    對德國首腦默克爾來說,7月下旬是個艱難的時刻。在以她為首的一批首腦呼籲下,歐盟通過四天四夜的艱苦談判,先就一筆總額3,900億歐元(約合4,500億美元)的復甦基金先行達成了協議,避免了該項目的流產。但默克爾的難題還在繼續,在德國東部的波蘭,該國開始抗議新任德國駐波蘭大使的人選。
  • 給了默克爾一個突然襲擊,鄰國拒絕德國大使入境,理由卻十分奇怪
    圖為德國總理默爾克  近日,據媒體報導,德國大使被波蘭拒絕入境,給出的理由卻十分奇怪,德國總理默爾克發出了警告:後果自負,對此有分析認為,鄰國拒絕德國大使入境,給了默爾克一個突然襲擊,對德國來說,簡直是一個歷史恥辱
  • 波蘭拒絕德國新大使入境,媒體說這大使是「間諜」
    據德新社30日報導,幾個月以來,波蘭政府一直拒絕德國駐波蘭新大使洛林霍芬入境。波蘭媒體聲稱,華沙這麼做是因為洛林霍芬的父親是「希特勒的副官」,而他本人則是「一名間諜」。德國《每日鏡報》報導稱,德國政府5月就向波蘭提出要求,讓洛林霍芬從7月1日起接替羅爾夫·尼克爾擔任新大使。不過直到現在,華沙一直沒有對此給予答覆,也沒有提供正式理由。
  • 拖了3個月,波蘭終於鬆口,可德國受的「侮辱」過得去嗎?
    作者:年負前段時間,波蘭宣布接受馮洛林霍芬為德國新任駐波蘭大使。關於馮洛林霍芬上任大使這件事,波蘭和德國整整拉鋸戰了三個月。德國認為馮洛林霍芬這樣一個不親俄,又了解波蘭的政府官員作為大使是很合適的。但是波蘭認為,馮洛林霍芬父親是一名納粹軍官,他本人很可能是一個「間諜」。所以在德國的任命下來之後,波蘭一直拒絕這個新大使入境。這件事從側面表現了北約也不是鐵板一塊,德國與波蘭的矛盾越來越深,不只體現在大使任命方面。
  • 中國三位駐外大使易人 張衛東任駐冰島大使(圖)
    人民網10月17日訊 據外交部網站消息,10月16日,習近平主席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決定任免駐外大使:任命韋宏添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索馬利亞聯邦共和國特命全權大使,任命張衛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冰島共和國特命全權大使,任命楊萬明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阿根廷共和國特命全權大使。
  • 德國大使被波蘭拒之門外,專家警告:不要引狼入室
    拿德國和波蘭來說,這兩個國家都屬於歐盟,但這兩個國家「齊心」嗎?近日,據媒體報導,波蘭政府一直拒絕德國駐波蘭的新大使洛林霍芬入境,因為這名新大使是一名「間諜」,他的父親是「希特勒的副官」。歷史性侮辱!波蘭為何拒絕德國駐波蘭大使入境?
  • 新任日本大使本周來華 從青島入境須在官邸隔離兩周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新任日本大使本周來華,從青島入境須在官邸隔離兩周【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邢曉婧】日本新任駐華大使垂秀夫將於本周來華。《環球時報》記者獨家獲悉,垂秀夫將從青島入境,隨後在北京日本大使官邸接受為期2周的隔離。為什麼是青島入境?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東京直飛北京的航班尚未恢復。新任駐華大使赴華往往傾向選擇設有總領事館的城市落腳,目前日本在中國內地共開設五個總領事館,分別駐上海、廣州、瀋陽、重慶和青島。
  • 日本趕在拜登就職前任命駐美大使 被指不同尋常
    日本政府25日任命原駐韓國大使富田浩司出任駐美國大使,當日生效。這一任命趕在了美國當選總統約瑟夫·拜登下月就職前。  日本《朝日新聞》說,不同於慣例,這名新任駐美大使沒當過副部長級的外務省事務次官或外務審議官。此舉不同尋常。
  • 新任日本大使本周來華,從青島入境須在官邸隔離兩周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邢曉婧】日本新任駐華大使垂秀夫將於本周來華。《環球時報》記者獨家獲悉,垂秀夫將從青島入境,隨後在北京日本大使官邸接受為期2周的隔離。為什麼是青島入境?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東京直飛北京的航班尚未恢復。
  • 日本又「封國」,此前不尋常地派出駐美大使
    文 | 海上客日本突然宣布,從12月28日起到2021年1月底,暫停來自所有國家和地區的新入境。這也可以理解為日本又「封國」了。大為不同尋常的是,此前一天,日本迅疾任命富田浩司為駐美大使——當日生效。富田浩司這是趕在川普卸任前上任,還是要趕在拜登上任前赴美呢?近日,日本的一系列動作,指向何處呢?1富田浩司何許人也?
  • 外交部駐外使節團訪黔 點讚貴州經濟發展
    外交部駐外使節團訪黔 點讚貴州經濟發展 2018-01-06 18在貴州大數據綜合實驗區展示中心聽了工作人員的講解後,中國駐比利時大使曲星忍不住感嘆。外交部駐外使節團在丹寨藍莓種植基地參觀時與工作人員交流。 冷桂玉 攝  3日至8日,外交部駐外使節團一行訪黔,期間,將前往貴州仁懷茅臺酒廠、遵義花茂村、遵義會議會址、丹寨萬達小鎮等地進行參觀考察。  中國駐葡萄牙大使蔡潤對此次的貴州之行充滿了期待。
  • 美駐日本大使遭到死亡威脅 或與衝繩駐軍有關
    美國駐日本大使卡羅琳·甘迺迪資料照片。圖/東方IC據日本媒體報導,美國駐日本大使館上個月接到數次恐嚇電話,威脅刺殺美國大使、前總統約翰·F·甘迺迪的長女卡羅琳·甘迺迪。普天間基地位於衝繩縣宜野灣市中心,是駐日美國海軍陸戰隊在衝繩島上的兩大基地之一。2010年5月,日美兩國政府發表聯合聲明,決定將普天間基地遷至衝繩縣名護市邊野古地區,但不少居民堅持要求把基地徹底遷出衝繩。去年2月,卡羅琳赴衝繩,為這座基地的搬遷爭取支持,但在抵達衝繩縣政府大樓時遭遇大約200人抗議。
  • 波蘭人痛斥美國大使「侮辱波蘭」,原因非常奇葩……
    近日,美國駐波蘭大使給猶太人發去的一段波蘭語的節日祝福,意外惹怒了不少波蘭人。這些波蘭人不僅譴責這位美國大使「侮辱波蘭」,甚至還懷疑她是個「假大使」……這到底是咋回事呢?當天,美國駐波蘭大使喬吉特穆斯巴赫爾在自己的社交帳號上用波蘭語給全世界的猶太人發去了一段美好的節日祝福。可這段祝福卻很快引起了波蘭很多「民族主義者」的強烈不滿,其中還包括一些來自波蘭右翼執政黨的議員。
  • 新任日本大使本周來華,官邸隔離2周
    日本新任駐華大使垂秀夫將於本周來華。《環球時報》記者獨家獲悉,垂秀夫將從青島入境,隨後在北京日本大使官邸接受為期2周的隔離。新任駐華大使赴華往往傾向選擇設有總領事館的城市落腳,目前日本在中國內地共開設五個總領事館,分別駐上海、廣州、瀋陽、重慶和青島。《環球時報》記者查詢發現,現階段東京飛往瀋陽的航班也未恢復,而飛往上海、廣州和重慶都需要在青島轉機,從青島入境由此成為唯一選項。
  • 尼國免除駐臺大使職 稱輪調
    尼加拉瓜官方公報《La Gaceta》日前發布總統令,免除駐臺大使達比亞職位,引發揣測。外交部發言人歐江安昨表示,尼國已正式通知臺灣對外事務部門,本案為尼國駐外人員正常輪調,部門沒有評論。據了解,尼國新任駐臺大使名單已送至臺灣照會,外交部很快會公布。
  • 尼加拉瓜十三年「駐臺大使」突然遭免職
    尼加拉瓜官方公報日前發布總統令,免除尼加拉瓜「駐臺大使」達比亞職位,自公報刊登日生效。據臺媒報導,達比亞自2008年「駐臺」近十三年,十分挺臺。對此,臺當局外事部門發言人歐江安表示,此案為尼國政府駐外人員正常輪調,外事部門無其他評論,將依一般程序進行後續作業。
  • 當選總統拜登打算從娛樂圈挖人出任駐外大使?
    原標題:拜登打算從娛樂圈挖人出任駐外大使?(見習記者欒若曦)據《國會山報》援引《好萊塢記者報》消息,當選總統拜登正在考慮駐外大使人選,其中電影製片人傑弗瑞·卡森伯格和迪士尼執行長羅伯特·伊格爾都在考慮之列。卡森伯格曾在1984年到1994年期間擔任迪士尼工作室的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