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到潮州之前,不知道這裡也有一座西湖公園。在全國多達36處的西湖公園中,最著名的當然是杭州、揚州、惠州等等,即便是福州泉州開封,先前也有耳聞。大抵潮州的西湖並不出色,是以默默無聞。初四上午沿著潮州城牆閒步,偶然翻看地圖看見潮州西湖就在附近2公裡處,遂起好奇之心,前往一探究竟。
潮州西湖原是潮州古城的護城濠,俗稱「城壕池」,最早是韓江的支流,也是崩堤衝成的瘦大湖。據《方輿紀要》載:「綿亙十餘裡。」唐代築了北堤,才把它與韓江切斷,成了寬闊長形的大湖。「西湖漁筏」素為潮州舊八景之一。現代隨著城市建設重心的西移,這裡已成為老城區與新城區綠色的分水嶺,城市中的一片綠肺。
行至環城西路,眼前就出現一片青翠湖山,延綿的綠樹倒影在平靜的湖面,幾艘遊船在水面飄蕩,植被茂密,水質清澈,很是清雅。只不過水域甚為狹長,與其說是個湖,倒不如說是河流更為恰當。
從公園東門進入,迎面便是葫蘆山,山石嶙峋,洞穴天成,綴以亭臺曲徑,摩崖石刻,自有風貌。壽安巖下,一塊大石橫倒,上刻明朝十二個舉人的名字,故又稱「舉子石」。巖石本也平常,奇的是石上名字也全為橫臥,據說原本是正常鐫刻的,忽一日雷電交加脫落下來,如斧削刀劈,不偏不倚成90度橫倒了。有關此石傳說眾多,有興趣自可網上搜索。
活人洞是一個狹長的石洞,高不及3米,洞內卻可容十多人,據說明萬曆年間有人到此遊玩,正為擬這個洞名而三思,忽見有一個孩童掉人湖中,趕快下去把他救起,於是便把此洞命名為「活人洞」,凡此種種,多為附會之說,平增遊興。沿途多見市民閒坐或打牌下棋,或飲茶聊天,類似廈門金榜公園。
公園裡遊樂場動物園之類,嘈雜喧囂,與普通市民公園無異。然而公園中段的芙蓉池卻甚是養眼,碧水噴泉、老樹虯枝、亭榭依依、曲橋交通,隨手拍攝就是很好的構圖,深得古典園林之韻味。
山前有景韓亭,建於民國年間,其名取景仰韓文公之意。亭內正壁鑲嵌草書《白鸚鵡賦》石刻四面,末署「退之」,傳為韓愈手跡。亭有聯曰:「景山秀色懷燕市,韓水瑤光接孟亭。」
這棟白色兩層的涵碧樓是西湖公園內的著名建築,為潮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25年3月,東徵軍進駐潮州,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周*恩*來在涵碧樓辦公。1927年"八一"南昌起義軍入粵,經潮州轉戰潮汕各地,第三師司令部設於涵碧樓。起義軍在潮州建立臨時的紅色政權,懲辦反革命分子,在西湖廣場開群眾大會。起義軍於9月23日進潮州,30日撤退,前後共七日,史稱"潮州七日紅"。涵碧樓後側建有革命烈士紀念碑。樓前側木棉樹據說是明代古樹,算來已有400多年樹齡了。
「湖名合杭潁而三,水木清華,惜不令大蘇學士到此;山勢分村郭之半,樓臺金碧,還須倩小李將軍畫來。」西湖公園正門在涵碧樓正對面,一架石橋橫跨湖岸。大門石牌坊上這幅對聯,形象描述了潮州西湖的湖山美景及人文底蘊。作為一個免費的市民公園,潮州西湖還是值得一遊的。
「淡浮水墨」是潮州新八景之一,我們在潮州的最後一站,就選擇了潮州城外10公裡處的硯峰山淡浮院。潮州淡浮院坐落在硯峰山麓,古色古香,坐東面西,依山傍水,前臨碧綠的夏湖,後靠硯峰山,風景秀麗,40元/人的門票有些令人期望值過高。淡浮院正面的大石牌坊,氣勢宏偉磅礴,正中大匾「粵東菁華」及兩側匾額「金聲」、「玉振」,是國學大師饒宗頤先生的手跡。牌坊上成群的鴿子飛翔棲息,自然和諧。
潮州淡浮院是一所文物收藏院,是泰國春府博他耶(欽賜)淡浮院長郭豐源先生倡建的。郭豐源先生早年在泰國把欽賜的花園建成「華廈文物博覽淡浮院」,晚年又不忘「天下華人盼一統」的宗旨,帶頭捐資倡建潮州淡浮分院。該文物收藏院建築於陰陽土質中,定位出神入化,建築風格精緻奇妙,出之泰國國師之手。
淡浮院兩側長廊依山而建,是中國歷代書法碑林,涵蓋上起商周,下至當代中國書法大家的真跡墨寶,為重要的文物典籍珍品。碑廊長約100米,共350多件,甲骨文、石鼓文、金文、小篆、簡讀書、隸書、行書、章草、草書、楷書等各式書體、史上各家書派各顯風採,成為中國最重要的碑林之一。
牌坊與主殿間,吉木繁花簇擁鉎牛、麒麟、青獅、盤龍等龍頭吐水等巨幅石雕,主殿重簷出閣,琉璃飛瓦,四根玫瑰紅的花崗巖石柱高聳。主殿正中匾碑「淡浮院」三個餾金大字由末代皇帝之弟溥傑所書,是從泰國的淡浮院拓本移植的。殿內供奉的是佛祖釋迦牟尼全身金像,兩旁是「飛天大聖」塑像。
主殿背後有桃花水母井,據說井水中發現對水質要求極為苛刻的桃花水母。由此可見此井的水質非常純淨,自然環境絕無汙染。
第一層大殿供佛祖,臺階中間塑孔子,而最後一層主殿「交泰殿」後面的山牆上豎著號稱世上最大的老子出關浮雕。淡浮院貌似儒釋道三教一統了。
交泰殿前面的廣場是淡浮院的制高點,古樹枝繁葉茂,雕塑獨具匠心,登臨四望,則群山蒼莽,層林翻翠,嵐煙淡淡,淡浮二字,恰如其份。
交泰殿甚為寬敞,然而藏品則並不豐富。當日正在展出館長畫作,以閒心瀏覽,也頗具閒趣。
一草一木,似乎自然生長,卻又橫生妙趣,渾然天成的設計,令人賞心悅目。
亭閣堂榭更是運用高超的手法規劃布置,看似渾不經意,卻又恰到好處,移步換景。
隨意拍攝一個鏡頭,都是一幅美不勝收的畫面。
淡浮院內有硯峰書院,不時舉辦中華文化講座和培訓,亦可供訂房下榻,從城市回歸自然,從繁華歸於寧靜,享受山清水秀之靜美。周圍有奇花異樹、飛橋流水、綠茵寶鼎、潮汕茶食,不失為一處集文化、休閒於一體的中華文化精神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