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園大公館小區住宅樓頂層加蓋的「陽光房」
搭建在住宅頂層的「陽光房」既侵佔小區公共區域又有很大安全隱患,屬於違法建築。位於滻灞的世園大公館小區交房已有兩年時間,不少頂層業主私自加蓋「陽光房」,原本25層的住宅樓,硬是變成了26層的「空中別墅」。城管部門去年就給小區下發過整改通知書,然而時至今日,「陽光房」非但沒有拆除而且加蓋的業主還越來越多。
小區6棟樓每棟樓頂都有「陽光房」
近日,滻灞世博大道世園大公館的劉先生向記者反映,他所居住的小區違章搭建現象普遍,不少住在頂層的業主利用頂層空間,向外擴張搭建「陽光房」。小區交房後就陸續有業主私自搭建。違規搭建現象持續至今,仍未得到合理解決。
7月31日下午,記者來到該小區,發現小區6棟住宅樓的頂層都搭建有玻璃材質的建築,和整個樓體很不搭,在陽光的照射下,牆面看上去「閃閃發光」。
對於房子的用途,小區業主表示,修建這樣的房子是為了沐浴陽光,享受生活,現在流行叫「陽光房」。
劉先生告訴記者,他2015年買了世園大公館的房子,2017年小區交房入住,一期一共有6棟25層的住宅樓。去年夏天,他發現對面9號樓樓頂有人施工在建「陽光房」。後來,其他住在頂層的業主也紛紛效仿。
認定為違建要求整改卻一直沒拆除
看到別人家都靠加蓋「陽光房」擴大了面積,住在頂層的劉先生也曾經心動過。但去年8月發生的一件事讓劉先生打消了建「陽光房」的念頭。「『陽光房』被規劃部門認定為違建,城管部門下發了整改通知書,要求自拆,當時每棟樓都貼了通知書。」劉先生說,可是一段時間過去,沒看到有人拆「陽光房」,而且也不見相關部門有執法人員來查處,一些抱著觀望態度的頂層業主反而肆無忌憚地加蓋起來。直到現在,6棟樓每棟樓頂層都存在違建。
記者上到其中一棟樓的25層,從樓梯間的窗戶可以清楚看到對面樓頂搭建的「陽光房」,裡面不僅有桌椅、花草,還裝有窗簾和空調。隨後,記者又來到一戶加蓋了「陽光房」的業主家,但敲門無人應答。
在採訪中,不少小區業主談到頂層加蓋「陽光房」的行為都不贊成。業主張女士說:「『陽光房』不僅佔用公共區域,也存在安全隱患,誰知道他們加蓋的時候有沒有破壞過牆體結構?前幾天的那場風雨,把附近好多樹都颳倒了,這種空中違建,誰知道會不會刮下來?」李先生說:「這些『陽光房』都是用玻璃和鋁合金、塑鋼搭建的,一平方米的價格一般在六七百元,好一點的在1000元以上,成本比較低,整個的費用也就一兩萬左右,所以頂層的業主加蓋的越來越多。」更令李先生不滿的是,自己曾多次向小區物業反映,但物業部門表示已向城管部門舉報,然後就沒有了下文。「既然城管去年就貼了通告要求整改,為什麼時隔一年了都沒有行動,也不強拆?」還有業主質疑城管部門不作為。
物業:沒執法權只能配合城管
記者了解到,2016年11月,西安市下發《西安市違法建設治理五年實施方案》,方案以城市建成區為重點,用五年左右時間全面開展違法建設清查治理工作,堅決遏制新增違法建設。
記者也諮詢了相關律師,對方表示,小區頂樓陽臺屬於公共區域,按規定,業主只對建築物內的住宅、經營性用房等屬於個人專有部分享有所有權,而對專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權利。因此,住宅小區的頂樓陽臺屬於公共區域,在小區頂樓加蓋「陽光房」是侵害業主利益的事,同時,擅自加蓋屬於違法行為。根據相關規定,如建築物在開工建設前未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均屬違法建築,所在地城市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可責令限期拆除。
記者來到世園大公館物業服務中心,一名工作人員表示,樓頂平臺屬於公共空間,私人肯定不能佔用。「陽光房」被認定為違建,但沒人來拆,業主肯定不願意自己拆。物業發現小區存在違建後,已多次與業主進行了溝通,有拆的業主,但沒拆的是多數。現在小區內蓋「陽光房」的業主增多,但物業沒有執法權也不能強拆,只能配合城管執法部門發布通告,提醒業主此行為違法,希望其糾正。至於為何城管部門去年下發整改通知書後一直沒有後續行動的原因,物業也表示「不清楚」。
來源:文/圖 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袁玥 實習生 劉園
編輯:芥末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