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健康的內涵

2021-01-13 中國水網

董哲仁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 北京100038)

摘 要

河流健康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科學概念,而是一種河流管理的評估工具。其作用是建立相對基準點和評估準則體系,對於在自然力與人類活動雙重作用下的河流生態系統狀況進行動態監測與評估,以研究其演進趨勢並通過管理促其向良性方向發展。河流健康評估準則應體現開發與保護的平衡,應體現流域各個利益相關者的利益協調。河流汙染是對我國河流健康的最大威脅,治汙是我國現階段河流生態環境建設的首要任務。

關鍵詞:河流 健康 價值 基準點 生態勢

一、全面認識河流的價值

什麼是河流的價值?在水資源規劃者、開發者的目光中,河流具有供水、灌溉、發電、航運和旅遊等多種功能。如果對於河流價值的理解僅限於此,這無異於把河流理解為可供人類驅使的工具,而河流的價值僅僅是人類能夠利用的資源價值。
現代科學特別是生態學的發展告訴我們,如果人類能夠把自己作為自然界的一個平等成員,客觀地認識河流,就會發現河流作為地球生命系統的載體所具有的無與倫比的寶貴价值。按照生態系統價值的一般分類方法,河流的價值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利用價值,一類是非利用價值。在利用價值中,又分為直接利用價值和間接利用價值。直接利用價值是可直接消費的產出和服務,包括河流直接提供的食品、藥品和工農業所需材料,也包括對於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價值。間接利用價值是指對於生態系統中生物的支撐功能,也是對於人類的服務功能。包括河流水體的自我淨化功能;水分的涵養與旱澇的緩解功能;對於洪水控制的作用;局部氣候的穩定;各類廢棄物的解毒和分解功能;植物種子的傳播和養分的循環。此外,無論是高山大川、急流瀑布還是潺潺溪流以及荷塘秋月,其本身具有的巨大美學價值,可以滿足人們對於自然界的心理依賴和審美需求。在歷史長河中,河流自然遺產財富是幾千年人類文學藝術靈感的源泉。
另一大類是非利用價值,它不同於河流生態系統對於人們的服務功能,是獨立於人以外的價值,分為選擇價值、準選擇價值、遺產價值和存在價值。非利用價值是對於未來的直接或間接可能利用的價值,比如留給子孫後代的自然物種、生物多樣性以及生境等。試想,如果在我們這一代裡,像白暨豚這樣的物種一個接一個變成瀕危珍稀物種,在河流的生態的食物鏈中不斷地缺失和斷裂,造成河流生態系統功能的退化,其河流價值的損失將難以預計,又不知對於子孫後代生存造成什麼樣的負面影響?在非利用價值中,「存在價值」被認為是生態系統的內在價值,可能是人類現階段尚未感知的但是對於自然生態系統可持續發展影響巨大的自然價值。
以上這些價值一部分是實物型的生態產品,比如食品、藥品和材料,其經濟價值可以在市場流通中得到體現。另一部分是非實物型的生態服務,包括生物群落多樣性、環境、氣候、水質、人文等功能。這些功能往往是間接的、卻又對人類社會經濟產生深遠、重要的影響。特別是在商品社會中,有形的生態產品還能為人們所重視,而大量的非實物型的生態服務價值往往被忽視,至於非利用價值則更不為人們所理解。可以說,只有建立起珍愛和尊重一切生命,崇尚自然的生態道德,建立為子孫後代的長遠利益的可持續發展觀,才有可能對於河流價值產生較為全面的認識。


二、對於河流健康概念的爭論
1.河流健康概念的緣起
當河流的管理者對於河流的價值有了全面的認識以後,才會關注河流系統中除了人以外的生物,才會關注河流生態系統的狀況。
上世紀80年代在歐洲和北美,開始了河流保護行動。人們認識到河流不僅是可供開發的資源,更是河流系統生命的載體;不僅要關注河流的資源功能,還要關注河流的生態功能。許多國家通過修改、制定水法和環境保護法,加強對於河流的環境評估。在傳統意義上的河流環境評估主要是基於水質的物理-化學測試方法,依據某些技術指標體系進行的評估,其不足是忽略了對於生物棲息地質量的評估,包括水流條件對於魚類、兩棲動物以及岸邊植被的影響,以及河流水文、水質條件的變化對於河流生態系統退化的影響。在新的生態環境理念的引導下,提出了包括水文、水質、生物棲息地質量、生物指標等綜合評估方法,相應出現了「河流健康」的概念。(Scrimgeour 1996)[1]
2. 什麼是河流健康狀態?
自然河流經歷了數萬以至數百萬年的演變過程,受到自然界本身和人類活動的雙重幹擾。對於自然界的重大幹擾,比如地殼變化、氣候變化、地震、火山爆發、山體滑坡等,河流系統的反應或是恢復到原有的狀態,或者滑移到另外一種狀態,尋找新的動態平衡,逐步走入良性軌道。在這個過程中,河流系統一般表現出一種自我恢復的功能。而人類活動特別是近一、二百年工業革命開始的大規模經濟活動,包括水資源過渡開發利用,經濟發展帶來的水汙染對於河流生態系統的幹擾所造成的影響往往是系統自身難以恢復的,嚴重的幹擾往往是不可逆轉的。當然,還存在著自然界幹擾與人類幹擾相互作用以至疊加的可能性。科學界普遍認為人類大規模的經濟活動是損害河流生態系統健康的主要原因。許多學者認為,在人類進行大規模經濟活動前的自然河流,可以定義為是原始狀態。原始狀態河流生態系統具有較為合理的結構和較為完善的功能,處於一種自然演進的健康狀態。概括講,普遍承認的基本觀點是:自然系統優於人工系統;人類活動幹擾前的自然狀態優於幹擾後的狀況。
基於這種認識,有的學者指出「生態健康是一種生態系統的首選狀態,在這種狀態下,生態系統的整體性未受到損害,系統處於沉睡的、原始的和基準的狀態。」(Karr 1996)[2] 也有學者認為生態健康就是生態的完整性,「在生態系統健康與完整性之間沒有實際的差別。」(While Regier 1993)
這些學者們指出,由於生態學的概念比較抽象和模糊,過於學術化,需要提出「河流健康」這種通俗概念既可以在科學家、官員和公眾之間進行溝通,也容易被社會公眾所理解。另外,如何兼顧水資源的開發利用與河流保護二者的關係?這涉及到不同的利益集團和社會公眾利益,如果針對特定河流建立某種河流健康的評估準則,有可能平衡各個利益相關者的利益,形成一種被社會公眾接受的、在河流保護與水資源開發利用程度之間取得折衷的評估方案。贊成河流健康概念的學者認為,河流健康概念是河流管理的一個工具。
3. 對於河流健康概念的質疑
近年來,圍繞河流健康這個概念,一些學者對於河流健康概念提出質疑,其主要觀點如下。
1) 無法確定河流健康的基準點。
既然河流健康概念引用了對於人類和生物才使用的「健康」這樣的詞彙,健康應存在著具體的判別標準。一個簡單的問題就會提出來:人類的體溫為37攝氏度,當然還有許多醫學的生物化學指標,都是客觀的健康判別標準。那麼,河流健康的客觀基準點是什麼呢?如上述,普遍認為沒有人類活動幹擾原始的河流狀況是首選的健康狀況,可以作為河流健康的基準點。但是,幾千年的人類文明與經濟發展,包括人口急劇增長,歷史上發生的農業革命,工業革命,土地利用方式變化,對於河流的大規模開發利用,已經徹底地改變了河流的原始面貌。我國幾千年的文明史伴隨著一部民族治河史。現在除了我國西部和西南部邊遠地區的少數河流以外,很難找到沒有人類活動痕跡的自然河流。如果用保存至今極少的歷史資料來推斷原始自然河流的狀況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有的學者還指出,即使建立起了人類活動幹擾前的自然河流基準點,並且人們以此作為健康標準盡最大的努力進行修復,但是由於河流生態系統始終處於一種動態的演進過程中,河流系統也永遠不可能返回到原始的健康狀況。
2)河流健康的概念在科學意義上是主觀的、模糊的
有的學者認為,「健康是針對生物而言,不能簡單應用於生態系統,因此,健康一詞不具有明顯的生態性質」。(Ryder 1990)有的學者認為,河流健康概念不具備客觀性,其判別準則是由人們主觀確定的,其結果是增加了任意性的機會。「具體的某些人會偏愛河流健康的某一種狀態,而生態系統是不會偏愛自身的某一種狀態的」 (Jamieson,1995)。既然河流健康是由人們主觀提出的判別準則,那麼,在權衡人類對於水資源的開發利用與河流生態系統保護之間的利弊得失方面,「健康」的標準具有很大的主觀任意性。所以,Kapusta (1998) 進一步指出,「作為政策目標的生態健康概念的濫用會有潛在的風險。」
3)河流健康是無法度量的
一些學者認為,「因為『河流健康』並不是河流生態系統固有的特性,所以河流健康無法用科學意義上的技術方法進行度量。」(Wicklum and Davies,1995)也就是說,即不能像水文測驗或水化學分析方法去獲得反映河流固有特徵的相應參數。
4. 河流健康概念的完善
提倡河流健康概念的學者進一步指出,河流健康概念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科學概念,它是河流管理的一種工具。「出於河流管理的目的,重點考慮在河流及流域上建立起一種基準狀態,由這個基準出發,評估河流出現的長期變化,判斷在河流管理過程中產生的影響。」(Ladson and White,2000)[3] 這種管理工具的作用還在於,可以通過建立一種協商機制,在河流的開發者、保護者及社會公眾之間達成健康標準的共識,平衡水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之間的利益衝突。
隨著討論的深入,河流健康概念又有完善及新的概念被提出。這主要是「生態勢」的概念和「健康工作河流」的概念。
1)生態勢
既然河流原始的自然狀態是難以確立的,索性就不再追求首選的健康狀態的目標,而試圖建立一種相對的健康基準,於是引用了「生態勢」(ecological potential)的概念。生態勢是一種可以管理的也是所期望的生態狀態,這種狀態得到各個利益相關者的贊同,遵循這種準則,河流生態狀況將獲得改善。生態勢概念面對現實,承認人們對於水資源開發利用的合理性,但要確定在不損害生態系統健康的前提下開發的限度。生態勢不是一種固定的概念,在這種概念框架下,生態健康就可以用相關的任意基準點進行評估。基準的建立涉及到判斷值的選取,而選取的基本原則是生物多樣性的最大化,河流生態系統的可持續性,穩定河道優於非穩定河道,本地物種優先於外來物種等。
2)健康工作河流
「健康工作的河流」(health working river )的概念來源於澳大利亞的墨累河(River Murray)的環境流評估工作。(MDBC,2003)與此類似的概念是「工作的生命河流」(living working river)。
「健康工作河流」的概念是河流管理工作的工具,它提供一種社會認同的、在河流生態現狀與水資源利用現狀之間的進行折衷的標準,力圖在河流保護與開發利用之間取得平衡。「健康工作河流」概念的關鍵點是,被管理的河流是在一種合適的工作水平上,又處在一種合適的健康狀態。所謂「工作」是指供水、發電、航運及旅遊等具有經濟效益的功能,「工作水平」是可以用水文及水質參數定量規定的,如防洪安全水位,供水及灌溉安全,河道侵蝕或淤積程度,水庫蓄水量等。而生態健康的指標除像魚類產卵所需水溫等個別指標可直接定義外,多數依賴於指標體系。在管理過程中,一旦發現河流低於健康工作水平就會給管理者一種預警信息。
3)4種類型基準點
近年來發展了若干河流健康基準點方法,擇其要者有以下4種。第一種是河流生態得到完全恢復的理想狀態。由於它脫離實際社會經濟狀況,也違背生態系統自身的演進規律,所以較少採用。第二種是樣板河段比照法。指參照未受到幹擾或輕微幹擾的河段,如果監測河段與其參照河流狀態偏離越遠,則其健康狀況越壞。第三種是建立以水質指標為主的準則。對於每一種水質指標都規定某種變化範圍,不同區域根據當地條件放寬或修改,作為地方標準。第四種是流域狀況綜合模型,採用對於流域物理、化學和生態狀況的綜合描述的墨累河健康模型。另外,在河流健康調查評估內容方面,主要進行4類評估,即物理-化學評估;生物棲息地評估;水文評估和生物評估。

三、我國河流管理中如何應用河流健康概念
在我國河流管理工作中提出河流健康的概念具有前瞻性。河流管理者不僅是水資源的開發者,也將是河流生態系統的保護者,這是管理理念的重大進步。由於河流健康概念對於我國水利界還是一個新概念,如何結合我國國情準確把握這個概念,促進河流生態建設,似有若干問題需要探討。
1. 河流健康概念是河流管理的評估工具
綜上述,河流健康概念不是一個嚴格定義的科學概念,而是通俗意義上的管理評估工具。其目的是要建立一套評估體系,評估在自然力與人類活動雙重作用下河流演進的長期過程中河流健康狀態的變化,進而通過管理工作,促進河流生態系統向良性方向發展。因為尋找河流原始的健康狀態建立評估基準點是不現實的,所以只能尋求一種相對的評估基準點,從這個基準點出發,研究長期的河流健康狀況變化趨勢。
2. 建立河流健康評估準則時應該因地制宜
我國幅員遼闊,各流域的自然條件千差萬別,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各異。河流生態修復受自然條件的限制,也受到流域經濟發展階段和投資能力的制約。所以,制定河流健康評估準則,既不能照搬國外經驗,也不可能制定全國統一的標準。應因地制宜地經過調查、論證,制定符合流域、地區自然及社會經濟條件的健康評估準則。
3.水汙染是對河流健康的最大威脅
2002年,全國七大江河水系的741個監測斷面中,僅29.1%的斷面符合Ⅲ類以上水質標準,30.0%的斷面屬於人體不能直接接觸、僅可用於工農業的Ⅳ、Ⅴ類水質,40.9%的斷面屬於完全喪失水環境功能的劣Ⅴ類水質;90%流經城市的河段受到嚴重汙染;大部分湖泊氮、磷含量嚴重超過地面水水質標準,在東部和西南地區被調查的200多湖泊中,有80%不同程度富營養化,水生生態系統全面退化。工農業和生活汙染是造成水環境汙染的主要原因,是對於河流健康的最大威脅。由此,我國現階段維持河流健康的首要任務是水汙染治理與控制,在治理策略方面,從末端治理向源頭預防和全過程控制轉變。
4. 遵循河流保護發展階段的一般規律 [4]
制定我國河流環境保護戰略,有必要研究和借鑑發達國家河流保護的經驗教訓,特別需要研究其河流環境治理的發展歷程。西方發達國家針對二戰後工業急劇發展造成的水汙染問題,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了以水質恢復為中心的河流保護戰略行動。經過30多年的不懈努力,到80年代初河流汙染問題得到基本緩解,開始了以河流生態修復為中心的戰略轉移。包括生物棲息地建設,恢復河流的生物群落多樣性等,其目標是恢復河流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從西方國家的發展階段看,綜合汙染防治在先,河流生態建設在後,治汙是河流生態建設的前提和基礎。通過河流生態建設提高了河流系統的自淨能力,反過來又增強了治汙效果。
總體看我國與發達國家在河流保護方面的差距至少有50年。這是因為我國江河湖庫水質惡化趨勢未能得到有效遏制,我國河流保護工作總體處於水質改善階段,在治汙方面還要走很長的路,全面進入河流生態恢復建設尚待時日。
近年來,水利系統通過緊急調水解決一些河湖的生態退化問題,取得一定成效。此外,有些流域機構和省份正規劃興建大規模調水工程解決河湖生態健康問題。必須指出,依靠增加水量的方式改善生態環境是有條件的。這種方法對於綠洲生態系統和自然溼地效果較為明顯,而對於工業汙染嚴重、人口密集地區效果不顯著,或者帶有暫時性。總之,改善河流生態狀況的根本措施是治汙,超越治汙階段試圖改善河流生態狀況的努力難以奏效。
儘管河流保護的各個階段難以跨越,但是水利系統在維護和改善河流健康狀況方面還是可以有所作為的。在技術層面上,加強對河流生態狀況的綜合監測和動態評估,研究河流生態系統的演進趨勢,制定河流生態建設的中長期規劃;加強對於興建水利水電工程的論證與管理,減少工程對於河流生態的負面影響;加強對於湖泊水庫和河口的溼地保護;綜合考慮河流植被和魚類等動物的生態需求,合理調度水庫;開展小型河流生態修復工程試點等。[5]
5. 河流健康評估準則應體現開發與保護的協調
我國正處於經濟快速發展時期,對於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是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保障,片面強調開發或單純保護生態都不足取。河流健康概念應包含對於合理開發水資源的承認。河流的管理既應滿足人類需求,也應兼顧河流生態系統健康。健康河流的目標既是一條「工作」的河流,又是一條「健康」的河流。評估準則應充分體現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6. 河流健康評估準則應體現社會各個利益相關者的利益協調
建立評估準則,應該提倡跨部門、跨行業的積極參與,在水資源開發利用的各個部門,生態環境保護部門及社會公眾利益之間形成共識。還應充分體現社會公眾的廣泛參與。□

( 2005-1-4)


參考文獻

[1] Scrimgeour,G.J. and Wicklum, D. 1996. Aquatic ecosystem health and integrity: problem and potential solution. Journal of North American Benthlogical Society 15(2): 254-261

[2] Karr,J.R. 1996. Ecological integrity, and ecological health are not same. In Schulze P.C.(ed), Nation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 Engineering Within Ecological Constraints. National Academy Press, Washington, DC, pp. 97-109

[3] Ladson, A.R., White, L.J. 2000. Measuring stream condition. In Brizga,S. and Finlayson,B. River Management, The Australasian Experience. John Wiley and Sons, Chichester, pp 265-285

[4] 董哲仁 河流保護的發展階段與思考,中國水利,2004年第17期

[5] 董哲仁 河流生態恢復的目標,中國水利,2004第10期

編輯:全新麗

相關焦點

  • 【考向預測】什麼樣的河流才是一條健康的河流?答案和標準來了
    什麼是河流健康? 它的內涵是什麼? 怎樣描述河流的健康狀況? 怎樣診斷一條河流是否健康? 怎樣保護、預警與修復河流的健康? 對於這些問題,人們各抒己見,莫衷一是,顯得較為混亂。
  • 黃河宣言——維持河流健康生命
    面對當今河流空前的憂患,我們就河流健康的內涵以及維持河流健康生命的重大意義、恢復河流生態的途徑與目標等問題進行了全面交流和深入探討,對人類與河流的和諧相處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對許多重大問題達成了廣泛的共識。為此,特共同發表《黃河宣言——維持河流健康生命》如下:河流是地球上最為古老、最為生動、最富有創造力的生命紐帶。
  • 維護河流的生命健康
    當前,維護河流健康生命,要堅持讓河流休養生息,給予河流人文關懷,恢復其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要大力提倡環境優先的發展理念。各地考慮經濟社會發展規模和速度,要把水資源承載能力、水環境容量作為基礎和前提,把加強環境保護作為優化經濟增長的重要手段。
  • 國外河流健康評估技術
    文中簡要介紹了國外河流健康評估具有代表性的技術標準,對於物理一化學評估、生物棲息地評估、水文評估、生物評估的方法和要點分別作了評述。河流健康評估就是為滿足這種需要提出的一種技術方法[1]。 傳統意義上的河流評估,以河流開發和工程建設為目的,主要以水文條件和水質評估為主。而河流健康評估方法則以河流生態系統狀況為主線,著眼於建立河流狀況變化與生物過程的關係,建立一種兼顧合理開發利用和生態保護的綜合評估體系。如何建立評估體系,是河流健康評估的關鍵技術問題。
  • 竹葉+紅日+水鳥+河流+甲秀樓 貴陽「健康城市」LOGO發布
    原標題:貴陽「健康城市」LOGO發布 3月19日,貴陽市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對公眾發布了貴陽「健康城市」標誌,中標設計巧妙融合了竹葉、紅日、水鳥、河流、甲秀樓等多種元素,彰顯貴陽健康城市的美好形象。
  • 專家認為:河流汙染是對中國河流健康的最大威脅
    中新社鄭州一月三十一日電(記者史寶銀)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董哲仁今日撰文指出,河流汙染是對中國河流健康的最大威脅,治汙應是中國現階段河流生態環境建設的首要任務。
  • 專家點讚《福建省河湖健康藍皮書》:是河流健康管理的科學支撐
    新華網福州11月1日電(蔣巧玲)福建省河湖健康研究中心10月31日在福州發布《福建省河湖健康藍皮書》,該藍皮書是對福建省流域面積2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開展健康評估的重要成果,讓179條河流有了最新的「健康體檢報告」。
  • 河流的文化生命(學術隨筆)
    河流不僅是自然現象,而且它作為人類文明史的一部分,作為人類精神生活的根源和對象,還積極地啟示、影響和塑造著人類的精神生活、文化歷史和文明發展。  河流是通過審美進入人類精神生活從而獲得文化生命的。彩陶上的水波飾紋是古人對於自然的抽象再現。再現的自然已不是自然,而是思維的創造,表現了獨立的精神世界。
  • 手繪成都水系,講述河流故事建「河流健康積分卡」
    手繪成都水系,講述河流故事建「河流健康積分卡」 2017-08-24 10: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河流空前危機與河流倫理構建
    這無疑對於河流倫理的構建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資源。河流倫理研究的意義,在於強調河流的開發利用必須以保證當代人生活安全健康,保證子孫後代基本的生存條件為前提。其基本觀點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1、反對唯發展主義。20世紀後半葉以來的生態危機告訴我們,唯發展主義主張「徵服河流、開發河流、改變河流、重組河流」,其結果不僅嚴重損害了河流的健康生命,也給人類的基本生存帶了新的危機。
  • 成都:河流健康嗎?請你填卡打分
    我們身邊的河流健康嗎?快用環境記分卡為它體檢。
  • 雲南大學「水域生態與河流健康研究組」最新研究成果登上...
    近日,英國皇家化學會環境類重要學術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Nano(IF=6.087, 中科院1區TOP期刊,環境科學與生態學類)以封面文章在線發表了雲南大學國際河流與生態安全研究院陳禮強副研究員課題組在納米材料生態環境效應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 關愛山川河流 維護河湖健康 以水利志願服務推動水生態文明建設
    近年來,水利部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論述,堅持以「維護河湖健康」為主題,以培育水生態文明理念為目標,以「關愛山川河流」志願服務活動為牽引,大力推進水利志願服務平臺、項目、文化和機制建設,努力為建設美麗中國做出應有的貢獻。
  • 國家健康的概念與內涵探討
    特別是2003年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從新世紀新階段的中國國情出發,深刻總結改革開放以來的成就、經驗與教訓,把握人類發展的客觀規律,豐富人類發展的理論和內涵,創新發展觀念,提出了「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等一系列科學發展理念和思想。這些新理念和新思想的提出和落實,標誌著中國正在逐步超越傳統的「財富型」國家和「力量型」國家的發展和治理模式。
  • 甘肅省水環境監測中心河長制經費河流健康調查與評估政府採購項目...
    (交易編號:D03-1262302431616022XQ-20180419-000597-A) 甘肅省招標中心受甘肅省水環境監測中心委託,對河長制經費河流健康調查與評估政府採購項目以公開招標方式進行採購,評標委員會於2018年5月16日確定評標結果,現將評標結果公布如下: 1、招標文件編號
  • 哪個物種是河流原生魚類種群得到恢復的有力證明也是健康水體的...
    今天的森林驛站每日一題的問題還是有一定難度,很多玩家都在問,今天的問題答案是什麼,今天的問題是哪個物種是河流原生魚類種群得到恢復的有力證明也是健康水體的重要指示物種?在下面三個選項水獺、亞洲黑熊、亞洲金貓裡面,選哪一個了?大家知道哪一個是正確答案嗎?
  • 夢見河流擋住了去路 夢見河流
    夢見河流擋住了去路夢中的河流,一方面,具有孕育、滋養的含義,象徵生命的生生不息,代表創造力、女人或其他水代表的事物。在性方面,當人在慾念和罪惡感中徘徊不定時,也容易夢見河水。另一方面,夢中的河流,還象徵人成長或自我完善中,必須要跨越的巨大障礙,或是生命裡對你非常重要的事情。
  • 河流空前危機與河流倫理構建
    這無疑對於河流倫理的構建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資源。河流倫理研究的意義,在於強調河流的開發利用必須以保證當代人生活安全健康,保證子孫後代基本的生存條件為前提。其基本觀點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1、反對唯發展主義。20世紀後半葉以來的生態危機告訴我們,唯發展主義主張「徵服河流、開發河流、改變河流、重組河流」,其結果不僅嚴重損害了河流的健康生命,也給人類的基本生存帶了新的危機。
  • 3月1日起泉州在福建率先實施河長制 維護河流健康生命
    各級河長是河流管理保護的第一責任人,要守土有責、靠前指揮,像抓經濟工作、項目建設那樣抓水環境管理保護,協調上下遊、左右岸,及時解決跨流域管理保護重大問題。各級各相關部門要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建立健全聯合會商、聯合整治、聯合監測、聯合執法、信息共享等協同機制,共同推進河流管理保護工作。我市於3月1日起全面實施河長制。會議要求,要細化各項任務。
  • 環保「醫生」把脈河流健康 南寧市對武鳴河流域環境問題進行精準治理
    07-14 16:45:43 來源: 國際在線廣西頻道 舉報   原標題:環保「醫生」把脈河流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