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說非洲的食草動物角馬,了解動物大遷徙背後的故事

2020-12-13 小白喜歡說科學

大家好,我是本文的小編小白,喜歡我的文章的小夥伴,記得點讚加關注哦~在非洲大草原上,陸地上最大的動物與最小的動物共享空間,這是最廣闊的未開發地帶之一。野生動物要麼成群聚集,要麼單獨行動。雨季和旱季如期輪番上演,天氣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整個生態系統的節奏。食物不是充沛就是匱乏,許多大型食草動物因此深受影響,其中大部分集群而居,它們的體型,社會結構,配偶關係和親子關係各異,然而它們都是非洲荒野的靈魂。角馬就是其中之一,這是一種大型羚羊,屬於牛科。

在外表和行為上,角馬與其他羚羊大不相同。角馬有兩種,白尾角馬和斑紋角馬。它們肩高一點四米,體長二點四米,體重可達二百七十公斤。它們生活在納米比亞,安哥拉,南非,波札那,尚比亞,辛巴威,莫三比克,坦尚尼亞和肯亞全境。在遼闊的草原,灌木叢,森林,山地和草原,角馬是最常見的食草動物。它們日夜都很活躍,幾乎只為草為食。不過在草的供應不足時,它們也會食用灌木和樹木。

偶爾會有上萬頭角馬集結成群,不過在非遷徙期角馬群的成員數量通常在二十到三十頭,結構鬆散,以雌性和它們的幼仔為中心,幾頭雄性夾雜其間。旱雨季交替角馬群只能在兩到三個草場範圍內活動,偶爾也會有個過渡的空間。雨季角馬只需要零點八平方公裡的草場,而在旱季這個數字會擴大一倍。每年五月和六月,斑紋角馬就會遷徙到新的草場。角馬群規模龐大數量足足有一百五十萬頭,成千上萬的斑馬和瞪羚也隨著這隻遷徙大軍一起奔赴新的草場。

它們長途跋涉一千六百多公裡,遷徙的隊伍浩浩蕩蕩,綿延數裡,堪稱大自然的動物奇觀之一。如此聲勢浩大的集體行動,必然需要密切的交流與互動。斑紋角馬們利用動作聲音和氣味進行溝通,雄性角馬的吼聲能傳到幾裡之外。無論是糞便、尿液,還是眼眶腺和足腺都能幫助斑紋角馬們進行交流。角馬們經常用自己的頭和臉在對方的屁股上蹭來蹭去,親密時是如此,打鬥時亦如此。雌雄角馬都有角,但它們的角在大小和角度上存在著細微的差別。

每年一次的交配季節到了,雨季快結束的時候,滿眼都是綠油油的草地,肉食動物似乎也格外的少。角馬通常就在這時迎來它們持續三周的發情期,雌性一般十六個月發育成熟,雄性要等到兩歲。儘管雄角馬求偶欲強,但它們通常四五歲才能覓得佳人。雄角馬一般沒有固定伴侶,它們後宮佳麗無數。發情期裡,年長的雄角馬不斷吸引異性,逐漸確立與四千平方米的領域範圍,當然少不了同性之間的強強相爭。只要附近有成熟的異性,雄角馬們就廢寢忘食的守候與關注著,時而低聲哼唱時而昂首高歌,只為贏得伊人芳心。

一旦求偶成功,它們就瘋狂的交配,以求早日獲得它們的愛情結晶。在這之后角馬群裡的單身漢、孕婦、產婦和角馬犢子們各自回到各自的群體。角馬的妊娠期通常是八個月,新生的小角馬體重約二十公斤,剛分娩後的這段時間對小馬來說,尤其關鍵。角馬媽媽要通過氣溫與它的孩子建立牢固的母子情和母女情。小角馬出生六到八分鐘後就能獨立行走了。二月到三月大約有五十萬頭小角馬降生,雨季隨之開始,角馬遷徙也開始。

頭幾個月小角馬寸步不離的跟著媽媽,雄角馬們則盡職盡責的守護在角馬群的外圍。小角馬八個月就可以獨立了,十六個月就長大成人了。角馬的平均壽命通常是二十年左右,小角馬初降人士的頭一年最為脆弱,它們很容易淪為獅子,獵豹,鬣狗和非洲野狗的美食。通常我們認為小群體更易受攻擊,其實恰恰相反。群體越大,個體的警惕性就會放鬆,反而更危險。角馬們一旦發現有掠食者就會緊緊地聚集在一起,咆哮著、尖叫著提醒自己的同伴,或者使勁跺腳威懾敵人。

初為人父人母的角馬們則勇敢地驅趕著掠食者,角馬也會對瞪羚和狒狒等鄰居發來的警報作出回應。有些動物混跡在角馬群中尋求庇護,通常在廣闊無垠的環境中,角馬群會特意與少量的斑馬結成聯盟,以防被掠食者各個擊破。角馬與斑馬共同組建了一個跨物種的混合團體,一個更大更密的群體。角馬們就是利用這種看上去混亂無章的群體智能,靜靜的守護著它們的組織,保護著群體中的每一個成員。其實它們時時刻刻都警惕的觀望和打量四周,排除各種危險。

有時它們甚至會為了集體而作出自我犧牲,老弱病殘會刻意掉隊餵飽等候已久的鱷魚,或者過河時溺水身亡,這樣角馬群才能繼續前進。看來在動物社會裡,群體更重要。好了,今天的內容就到這了,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讚加關注,有什麼疑問可以在評論處留言,我們明天再見。

相關焦點

  • 非洲動物大遷徙是怎麼回事?
    提到神奇的東非,大家可能腦海中立馬浮現出的詞就是「動物大遷徙」,今天小編就詳細跟大家講講動物大遷徙那些事。當然百聞不如一見,大家若想身臨其境的體驗一番,趕緊搭乘我們的航班直飛奈洛比吧。        從每年的12月到第二年的5月之間,非洲的食草動物們都悠閒的生活在坦尚尼亞塞倫蓋蒂國家公園的保護區內。這裡有著豐美的水草為它們提供了足夠多的食物。
  • 非洲動物大遷徙
    從每年的12月到第二年的5月之間,非洲的食草動物們悠閒的生活在塞倫蓋蒂國家公園的保護區內。這裡有著豐美的水草為它們提供了足夠多的食物。從每年的5月中後期開始,非洲塞倫蓋蒂國家公園就迎來了它的旱季,在這期間,公園的水草不能滿足大量食草動物們的需求,所以食草動物們開始向塞倫蓋蒂的西北面遷徙,只為追趕青草和水源。
  • 來上海動物園看「非洲動物大遷徙」!
    這場每年7月~10月都有的地球上最壯觀的動物大遷徙,打頭陣的是斑馬,角馬緊隨其後,最後是瞪羚。為什麼是這樣的陣容呢?這要從動物的喜好說起了,打頭陣的斑馬喜歡長草,也只取食草的頂部,角馬則採食斑馬啃過的草的底部。也正因為如此,這些隨著草場變化周期性遷徙的動物們使得整個非洲大草原生氣勃勃,生生不息。
  • 科普故事 | 東非動物大遷徙
    故事內容:小朋友知道嗎?在地球上,有一片神奇的土地——非洲大陸,這裡有著數不盡的草原,其中最神秘美麗的就要數東非大草原啦!東非大草原是野生動物的天堂,獅子、獵豹、羚羊、斑馬等等許許多多的動物在這裡世代居住,自由奔跑。
  • 非洲動物大遷徙,你必須知道的12345
    二月新春時節——小角馬誕生記每年2月,百萬角馬大軍遷徙到短草平原,這個季節,這裡的草水肥美,母角馬在這裡生產下一代。塞倫蓋蒂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坦尚尼亞最古老和最受青睞的國家公園,因動物一年一度大遷徙而聞名,遷徙時有六百萬動物的蹄踐踏開闊的平原
  • 央視頻雲端直播「非洲野生動物大遷徙」
    中新網8月21日電 被稱作「世界七大奇觀之一」的東非野生動物大遷徙正在坦尚尼亞和肯亞上演。中央廣播電視總臺CGTN非洲近日聯合央視頻,從8月17日起連續推出30多場《2020非洲野生動物大遷徙》網絡直播,為用戶呈現這一年一度的自然界盛況。
  • 市動物園非洲角馬「遷徙」 動物「明星」齊上陣
    天津北方網訊:在國慶佳節到來之際,非洲大遷徙的主力軍——角馬,這種體形似馬、頭上長角的珍稀野生動物「遷徙」到了天津市動物園,同抵津城的還有在野外的遷徙「夥伴與此同時,不少市民和遊客紛紛來到市動物園感受非洲草原動物大遷徙的氛圍。據介紹,國慶節市動物園平均每天接待遊客超過2萬人次,與去年國慶相比遊客增加了近20%。角馬牛頭馬面羊須「好威武的角馬呀!」但見角馬長相很怪體形碩大,長著牛頭馬面羊須。身體前邊寬、後邊窄,而且前高后低。
  • 你不知道的動物大遷徙故事
    很多人想去非洲追蹤大遷徙;什麼是大遷徙呢?那麼去哪看大遷徙才是正確的呢?什麼時間最適合看大遷徙?什麼是動物大遷徙呢?而且角馬過河的場面在塞倫蓋蒂同樣可以看到,因為馬拉河有很長的距離流經這裡。東非的大遷徙一年365天都在進行,何必一定要在7月、8月和那麼多遊客一起擠進小小的馬塞馬拉呢?每年的2月、3月是小角馬出生的季節,看百萬角馬大軍在短草平原馳騁,看40萬小角馬出生,是大遷徙過程中同樣不容錯過的場景。這個時間去東非旅行雖然看不到角馬過河的場面,但絕對精採。
  • 一輩子必去看一次的地方:非洲百萬角馬動物大遷徙
    自然界很多動物都有遷徙行為。北極燕鷗會在北極圈和南極地區來回往返,馴鹿則根據天氣和食物來決定遷徙方向。旅鼠為了尋找新的覓食地,經常成群結隊遷徙,途中還會發生掉下懸崖或者溺死的情況……在眾多的遷徙行為中,最為著名的當屬東非大草原的角馬大遷徙。
  • 探索狂野非洲,見證生命奇觀!雲端直播「非洲野生動物大遷徙」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CGTN非洲近日聯合央視頻,從8月17日起連續推出30多場《2020非洲野生動物大遷徙》網絡直播,為用戶呈現這一年一度的自然界盛況。隨著每年旱季的來臨,數以百萬計的角馬、斑馬等食草野生動物組成一支遷徙大軍,浩浩蕩蕩從非洲坦尚尼亞的賽倫蓋蒂國家公園,向肯亞的馬賽馬拉國家自然保護區進發,尋找水源和食物。
  • 蔚為壯觀的野生動物大遷徙——斑馬與角馬
    蔚為壯觀的野生動物大遷徙——斑馬與角馬 (13/13) 「← →」 可以實現快速翻頁  非洲大平原上的斑馬通常與角馬結伴而行
  • 非洲草原上演的「天國之渡」,動物用生命來完成的大遷徙
    每年六月至九月,許多遊客會從世界各地趕往非洲的馬賽馬拉,等待親眼目睹「人生必須見證的50個景觀」之一——天國之渡。那裡是非洲野生動物大遷徙的第一觀景點,《動物世界》的很多經典鏡頭都拍攝於此。
  • 有一種震撼,叫做東非動物大遷徙!
    生命的本能決定了動物逐水草而居的習性。這裡是動物的天堂,上百萬頭角馬和斑馬棲息於此,也是世界上角馬和斑馬數量最多、密度最大的地區。之所以稱作東非大遷徙,一是因為遷徙路程之長,動物們需要跋涉3000多公裡。而是因為遷徙的動物數量之多,大約有200多萬頭!十分壯觀!
  • 探索狂野非洲,見證生命奇觀!央視頻雲端直播「非洲野生動物大遷徙」
    被稱作「世界七大奇觀之一」的東非野生動物大遷徙正在坦尚尼亞和肯亞上演。中央廣播電視總臺CGTN非洲近日聯合央視頻,從8月17日起連續推出30多場《2020非洲野生動物大遷徙》網絡直播,為用戶呈現這一年一度的自然界盛況。
  • 探索狂野非洲,見證生命奇觀!央視頻雲端直播「非洲野生動物大遷徙」
    被稱作「世界七大奇觀之一」的東非野生動物大遷徙正在坦尚尼亞和肯亞上演。中央廣播電視總臺CGTN非洲近日聯合央視頻,從8月17日起連續推出30多場《2020非洲野生動物大遷徙》網絡直播,為用戶呈現這一年一度的自然界盛況。
  • 哪裡可以看非洲動物大遷徙 非洲動物大遷徙什麼時候開始
    非洲動物大遷徙這種震撼場面相信大家基本都是在網上或者是電視上看到的,但是光看視頻是無法感受,這種震撼成都肯定要身臨其境才能體會,因此有不少遊客就會為了欣賞到這一場景前往,哪裡可以看非洲動物大遷徙?非洲動物大遷徙什麼時候開始這些都要知道,下面那小編就來說說這個問題。
  • 東非動物大遷徙,震撼你的雙眼!
    說起東非動物大遷徙,你又了解多少?這是每年在東非平原上都會上演大規模的大型哺乳動物大遷徙。遊客可以跟隨這群遷徙動物,體驗這場動物們的遷徙運動。然而東非動物大遷徙周而復始,有人計算過,動物在一年中會走共三千公裡的路,途中危機四伏,歷盡生老病死,以牛羚為例,有多達一半的牛羚會在途中被獵食或不支而死年復一年。
  • 微綜藝《侶行·翻滾吧非洲》走進大草原 動物大遷徙震撼萬千網友
    原標題:西瓜視頻微綜藝《侶行·翻滾吧非洲》走進大草原 動物大遷徙震撼萬千網友   每日午飯後的時間裡,總會習慣性的打開西瓜視頻,看一期《侶行·翻滾吧非洲》。短短的五六分鐘會了解到非洲各種冷知識,比如非洲的香蕉酒是一種用手擠腳踩出來的純香蕉釀造的酒,據說味道還不錯;比如盧安達的咖啡會因烘焙時間的不同而產生口味上的差異,而咖啡師在品嘗咖啡師原來是會吐掉咖啡的。
  • 非洲冷酷一幕:角馬大遷徙 鱷魚突然殺出……
    每年的7-9月份,非洲大陸上的角馬、蹬羚、斑馬等數百萬食草動物為了避開旱季、繼續生存,都會從坦尚尼亞的塞倫蓋蒂國家公園北上,跋涉3000多公裡,最終到達肯亞境內的馬賽馬拉國家公園。這是一條兇險而艱辛的遷徙之路,動物們不但要面臨自身的飢餓、乾渴、體力不支,還要時刻警惕埋伏在草原的獅豹、隱藏在河中的鱷魚。
  • 原來一年365天,都有動物大遷徙!
    簡訊:一年一度的角馬大遷徙是非洲動物界的狂歡,但今年,據相關人士稱,一場大火影響了聚集在塞倫蓋蒂平原(Serengeti plains),準備橫渡馬拉河(Mara River)的角馬遷徙,導致角馬等食草動物推遲了一個月開始遷徙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