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印良品長沙擴張,如何優雅「消費降級」

2020-12-20 湖南在線

國內「嚴選系」電商品牌紛紛跟風,做減法帶來新商機

無印良品一家門店,內有顧客駐足。無印良品在長沙布局突然提速,蘊藏新的商機。 (資料圖片)

消費不斷升級的判斷中,市場上一股關於「消費降級」的暗潮也在湧動——當然,商品需求趨於簡單與快捷的背後,並不真正意味著品質要求的降級。

6月15日,記者在國金街地下商業項目的品牌宣傳牆上看到,無印良品即將在五一商圈布局第二家門店。業內人士分析認為,近三年來,該品牌在長沙快速擴張,從7年僅開一店到密集開出五家門店,背後是消費者對化繁為簡的渴望。

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隨著「消費降級」需求逐漸凸顯,銷售與無印良品風格類似的商家也不斷湧現,從網易嚴選到蜜芽的出現均引發大量關注,為越來越講究消費品質的人提供新的消費選擇。

■記者 朱蓉 實習生 包昕儀 米怡靜 李洋

無印良品星城布局提速

無印良品在長沙加速攻城略地的背後,還只是該品牌在中國突然提速布局的縮影。品牌運營方「良品計劃」株式會社計劃日前表示,在未來四年以每年40家新店的速度,將無印良品店鋪數由目前的200家左右增加至360家。

隨著長沙大型購物中心的不斷增多,在進入中國市場7年後才選擇在悅方ID Mall落子的無印良品一改往日的謹慎,短短3年時間,相繼在長沙開出6家門店,包括金茂覽秀城、奧克斯廣場、梅溪新天地、i city美好生活中心、喜盈門·范城等新晉購物中心內均有涉及。

6月15日,記者在剛開通不久,尚未整體營業的五一商圈地鐵商業項目國金街品牌宣傳牆上看到,無印良品處於「開業裝修」狀態。這也意味著,該品牌即將在五一商圈再開一店,而這家店鋪的位置與其長沙首店相距不過500米。

事實上,進入長沙市場以來,無印良品受到了小資情懷、中產階級消費者的認同。同日,在該品牌悅方ID Mall店內,記者就發現,該品牌化妝用三角棉等多款產品均處於缺貨狀態。

「有新店開業時就會趁貨全時去囤幾包,因為很容易斷貨。」長沙白領張女士告訴記者,在該品牌梅溪新天地店開業時,40枚一包的三角棉一次性便購買了3大包。

而公開數據也顯示,截止到2月28日,四季度無印良品中國市場可比銷售錄得7.6%的大幅反彈,為2016年四個季度中增長最快的一個季度,前三個季度其中國市場銷售可比增幅分別為4.7%、5.4%和0.8%。

嚴選系同步快速擴張

看到了網易嚴選的快速崛起,國內不少電商品牌也開始蠢蠢欲動。這其中,就包括了母嬰電商平臺蜜芽、美妝電商平臺聚美優品以及在電商這道坎上幾進幾出的騰訊。

於去年4月才露出廬山真面目的網易嚴選,正在成為千禧一代眼中「平價版」的無印良品。

6月16日,記者打開了網易嚴選的官方平臺,其首頁便大方顯示著「CK製造商」、「MUJI製造商」、「新秀麗製造商」等諸多大牌製造商的相關商品。有意思的是,這些產品的價格,僅為上述大牌類似產品的十分之一,最貴的也不過二分之一。如,一個新秀麗製造商生產的20寸鋁框行李箱售價不過349元,而新秀麗品牌商品國內專櫃售價則高達2000元。一件CK製造商生產的T恤售價不過49元,但CK品牌基礎款T恤售價卻達300元。

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4月,網易嚴選上線時僅有數百個在售單品,而截至目前,該平臺在售商品就已突破2000大關。在今年2月發布的網易Q4財報中,網易嚴選等電商業務淨收入為24.75億元,成為網易繼遊戲之後的第二大營收大戶。

值得關注的是,網易嚴選自誕生之初所售商品便主打品質、簡單、品牌等概念,這與無印良品名譽會長松井忠三於5月4日到訪長沙時強調無印良品商品研發的初衷不謀而合,正是將商品不斷做減法,去掉非必需的部分,將同等品質下成本商品控制至最低的做法。

日前,蜜芽上線自有品牌「兔頭媽媽甄選」,通過ODM(原始設計製造商)模式,宣稱商品由國內工廠生產,採用和國際大牌相同的生產原料和工藝,售價卻僅為國際大牌的二分之一。而網際網路三大巨頭之一的騰訊,也默默地上線了自媒體電商平臺企鵝優品,雖然目前該平臺在售商品不多,但其尋找商品的理念強調「匠心」、「品味」,直指產品源頭的供應商挑選方式讓人不由自主地與網易嚴選進行聯想。

消費降級隱藏新一輪商機

隨著無印良品在國內市場上的大熱,隨著加入「嚴選大軍」的平臺越來越多,關於「消費降級」的探討與思考也愈演愈烈。

在過去,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水果、零售、生鮮等品類開始從大型超市中細分出來,以連鎖專營店的形式進行售賣;倉儲式超市、會員制銷售開始大規模布局等商業現象不斷出現,這被認為是消費升級的提現。

而現在,當以無印良品、網易嚴選為代表,主打優選概念開始越來越多地受到關注和走向大眾,正由於其商品相較於其他大牌更加簡單、趨於實質的特點,而被看做是市場上消費需求「降級」的表現。

對此,不少業內人士認為,這其實是經濟新常態影響下,90後甚至是千禧一代佔據消費主動權後的一種消費理念的變化,而並非消費市場真正的降級。如,一業內觀察人士的觀點就認為,「以前花掉幾百元買一條圍巾,眼睛都不眨;現在開始貨比三家,選擇同樣高質量中價格最實惠的,這就是中產的『消費降級』」。

這種趨勢變化的影響力也在長沙商場招商以及創業過程中不斷發酵。目前,雖然項目已經部分開業,但仍在為招商不斷努力的一長沙購物中心招商相關負責人就告訴記者,考慮到商場的定位和未來年輕人消費的喜好,希望能夠多招到一些簡約風格的品牌,而在過去曾受到追捧的潮牌則易位成為點綴。

正在進行一奶茶店創業策劃的85後兼職創業者易小姐也表示,自己的品牌策劃主方向為「追本溯源」和「回歸本真」,希望不再用產品包裝和品牌噱頭來吸引顧客,而是將在這方面降低的成本開支用在產品研發和原料中去,「還是希望以品質取勝」。在如今軟飲料行業噱頭一浪高過一浪的當下,易小姐的大膽嘗試是否能夠一舉成功,不禁讓人有點期待。

松井忠三也透露,曾遭遇虧損十億,品牌發展滑鐵盧之所以能夠東山再起,究其原由,主要原因便是在改革時選擇重塑品牌,堅持「有理由的便宜」,「為什麼良品的產品大多是黑白灰色的呢?那是因為這樣可以最大限度降低給產品塗上豔麗色彩的研發和生產成本。」

2016年以來,無聲無息便大熱起來的「消費降級」,這其中所蘊含的產品減法,其實商機無處不在。

記者手記

大膽做減法

才能放心贏得市場

DT財經於2016年底對網易嚴選和無印良品做的調研結果顯示,網易嚴選和無印良品都誕生於國家經濟增長放緩時期:分別是,我國GDP增速放緩的經濟新常態逐漸為人們所接收的2016年和日本經濟增速開始下滑的1979 年第二次石油危機。

調研認為,越是如此的階段,國民消費觀念便會趨於理性,品牌溢價少、性價比相對更高的商品更為受到市場歡迎。這與過去兩年突然爆發的「口紅經濟」幾乎如出一轍。

如果成本不能降,那麼,如何將商品的價格做到更低?在商品使用過程中一些無關緊要的元素就成為了廠家和商家敢於動刀的地方——ODM的走紅,不正是平臺商家藉助資源之便幫助消費者剔除品牌溢價的主動行為麼?

大膽打破既有商業邏輯,進行嘗試革新的商業行為值得尊敬。而據目前的市場反應看來,無論是立足於去品牌卻逐漸塑造出自有品牌風格的無印良品,還是選擇了ODM模式尋找加盟商進行平臺運營的網易、蜜芽等等電商平臺均獲得了消費者給出的「綠色通行卡」。

經濟新常態促使下,消費者消費理念悄然轉變的當下,或許只有大膽做減法,才能快人一步的抓住先機與商機,進而實現品牌銷售和市場佔有率的加法。

相關焦點

  • 從無印良品到網易嚴選和米家,如何優雅地完成「消費降級」?
    「從無印良品到網易嚴選和小米,我完成了一次消費降級。」的確,在各個行業都在瘋炒「消費升級」概念時,一股反其道而行之的「消費降級」潮流正開始默默走入我們的生活。原來買個家居用品可能會專門跑去商場,如今很多人會被主打性價比的網易嚴選所吸引;把分店開遍全國甚至開出國門的名創優品也一掃山寨的陰霾,開始成為人們採購日常消費品的熱門場所。
  • 無印良品如何在擴張和降價的同時維持自己品牌溢價?
    無印良品如何在擴張和降價的同時維持自己品牌溢價?如果說無印良品在日本是按照「簡化包裝」、「避免原料浪費」等成本導向來定價的話,它在中國市場的定價顯然更複雜,摻雜了更多的品牌定位的考慮。 一個是大眾平價商品代表,另一個是中產精緻消費象徵。這種差異從何而來?據了解,薛禾去日本念書之後買無印良品產品的次數明顯變多了。
  • 無印良品也曾是配角 解析無印良品的前生後世
    不過,在這次發展當中,有一個非常奇特的例子,就是無印良品。無印良品誕生於1980年,在最初成立的時候,這並不是一家獨立的品牌,而是作為西友超市的自有品牌商品而誕生的。當時的西友超市在日本已經非常有名,不過,那時西友總經理覺得日本的很多商品包裝過於奢華,完全扭曲了商品本來的價值,於是便希望開發一款更能突出商品價值,而不是過度包裝的商品,這就是無印良品最初開發的初衷。
  • 無印良品「神話」破滅背後
    無印良品一入市,便粉絲成群,「這樣就好」完勝「這樣最好」,好似清流,疾馳而來。1989年,中國建國40周年,無印良品獨立於西友超市,成立良品計劃株式會社。兩年後,以英國為起點,進行海外擴張,「香港」進入它的視線範圍。受制於日本經濟停滯,掙扎7年後,無印良品不得不揮淚告別香港。直到2005年,漸漸走出38億日元赤字陰影后,它才結束了中國空檔期。
  • 為什麼說,未來的無印良品,就是今天的「肯德基」?
    令「拜無印教」有些傷感的是,4年之內的9次降價,並未阻擋無印良品在中國市場銷售放緩的步伐。最近,無印良品母公司株式會社良品計畫發布了2018年Q2(2019財年Q2)財報,中國市場的同店銷售首次出現下跌,跌幅2.2%。
  • 陷利潤下跌「羅生門」 無印良品如何突圍?
    儘管進行了澄清,但不可否認的是,無印良品在中國正遭遇著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名創優品、NOME家居、網易嚴選、小米有品等行業品牌都在不斷侵蝕著無印良品的市場份額。同時,消費環境變遷的背景下,無印良品在中國市場的既定定位和發展正在接受衝擊。
  • 無印良品的中國困局
    但從2012年起,無印良品在國內以每年30~50間店鋪的速度擴張。到2013年底,無印良品的大陸門店數量達到100間。 這一快速增長與當時奢侈品行業下行、快時尚崛起的大趨勢有關。 2012年,奢侈品行業遭遇危機,連帶一批當時的奢侈品垂直電商倒閉。而另一邊,Zara、優衣庫、H&M等快時尚品牌通過迅速開店極速發展。
  • 無印良品日漸蹣跚,但誰真正能對抗它?
    來源:中國服裝網曾經倍受喜愛的無印良品,早已不復當年紅火。難以擺脫抄襲「原罪」的零售品牌名創優品卻正在策劃IPO。儘管無印良品仍是多被稱讚的品牌,但其早在2017年開始就在中國市場日漸蹣跚。中國的消費能力極其強大,因此,儘管並非易事,但很多外資品牌都想要在中國市場站穩腳跟。2005年,優衣庫和無印良品一起進入中國市場。與優衣庫不同的是,無印良品到來的第一年就受到了一批文藝青年的歡迎,打了一手漂亮的開局。
  • 無印良品的中國實驗
    「中國對無印良品來說,是最重要的市場。」無印良品中國區董事總經理山本直幸對鈦媒體說到。在山本直幸的直接領導下,從他任職的2011年開始,無印良品在中國開啟了高速擴張的模式。業績上的貢獻讓無印良品更加重視中國市場,而對於它不熟悉的酒店業務,無印良品自然不會輕舉妄動。松崎曉就曾表示,MUJI HOTEL 的構想在十年前就已經提出,可挑戰在於,無印良品如何降低發展新業務的試錯成本。
  • 開酒店開旗艦來講故事的無印良品,能再次成為你的心頭好嗎?
    它就是無印良品。然而在「拜無印教」們對原研哉的設計頂禮膜拜時,國內也誕生了一批「設計 MUJI 化、價格小米化」的「學習者」,差不多的設計和低了一大截的價格無疑將給無印良品帶來很大的危機感。無印良品會如何應對呢?我們將通過三篇文章,來談討這個話題。第一篇:《無印良品不再是你的紅玫瑰了,入華這些年它都經歷了什麼?》
  • 原無印良品商品開發負責人:無印良品靠這8個優勢取勝
    一、從無印良品到MUJI1980年,無印良品作為一家日本超市的自有品牌誕生,當時產品種類只有40種。無印良品的發展分為前20年和後20年:1.擴張|混亂的時代(1980年~1999年)前20年可以分為前半期和後半期。
  • 無印良品敗走中國-虎嗅網
    雖然市面上已經流傳了眾多關於日本消費行業的研究與報導,但我依然認為,針對整個日本消費零售領域的研究分析,是處於一個空白。所以這次就來探討,最近話題熱度最高的日本品牌——無印良品,去分析國內看待它的角度,是出現了怎樣的誤區與錯覺。
  • 無印良品是時候「下行」了
    2005年,無印良品在上海開出第一家店,雖然在此後的七年時間裡,無印良品都處於一段沉寂期,發展速度較慢,但2012年後,無印良品開始以每年新開30-50間店鋪的速度在中國擴張,2019年底,其在中國的門店數量達到256家店,超過全球門店數量的一半。回首來看,在初期發展階段,無印良品確實開創了一個屬於自己的時代,並證明了自己在中國市場的生存空間。
  • 無印良品困局
    近日,微博話題「無印良品瓶裝水致癌物超標」被頂上熱搜,無印良品的品牌名譽再受衝擊。據日媒報導,因部分商品被驗出含超標的致癌物質溴酸,無印良品計劃將主動下架瓶裝的「天然水」與「礦泉氣泡水」共約59萬瓶,並在全球範圍內開啟召回。據悉,涉事商品在日本、中國臺灣和香港地區,均有銷售。
  • 無印良品的啟示
    □本報記者 陳巖  4月1日下午3點半,位於成都太古裡的方所人頭攢動,無印良品所屬的良品計畫株式會社會長松井忠三將在這裡開始一場名為「無印良品的改革」的演講。  「會長」這個職務,翻譯過來就是董事長,與無印良品的員工私下聊天得知,松井其人,正是將這家售賣生活百貨的企業拖出困境、推向輝煌的「靈魂人物」。
  • 無印良品爆品模式
    無印良品當時隸屬於西友集團,西友在商品開發上的一大特點就是高度關注顧客,無印良品也傳承了這種積極聽取顧客心聲和意見的優秀傳統,並在此基礎上形成了自己的觀察和發現,也給此後無印良品的商品開發帶來重要啟示。
  • 無印良品沒有秘密-虎嗅網
    岡田清常常來中國,他最有名的身份是無印良品前執行董事。20世紀80年代,岡田作為商品開發擔當,參與了無印良品的成立。>創立之初,無印良品提出的口號是「有理由的便宜」。最壞的時代誕生最好的商業模式如果企業有八字,那分析無印良品的命理,恐怕離不開四個字:生逢其時。無印良品出現以前,日本零售行業最主要的盈利業態是大型綜合商超,那是大名鼎鼎的伊藤洋華堂的時代,也是日本消費問題專家三浦展眼中的「第二消費社會」。
  • 無印良品沒有秘密-虎嗅網
    岡田清常常來中國,他最有名的身份是無印良品前執行董事。20世紀80年代,岡田作為商品開發擔當,參與了無印良品的成立。>創立之初,無印良品提出的口號是「有理由的便宜」。最壞的時代誕生最好的商業模式如果企業有八字,那分析無印良品的命理,恐怕離不開四個字:生逢其時。無印良品出現以前,日本零售行業最主要的盈利業態是大型綜合商超,那是大名鼎鼎的伊藤洋華堂的時代,也是日本消費問題專家三浦展眼中的「第二消費社會」。
  • 消費升級的時代,還是無印良品厲害.
    咖啡、生鮮, 更超乎想像的是,無印良品即將開出全球第一家跨界酒店。一個可能是,你沒有基於時代坐標去理解無印良品。無印良品是日本消費換檔期的產物,它開創了日式「有理由的性價比」時代。如今,中國消費升級萬眾呼聲,成為整個時代的新命題,強烈催化了整個社會的創新與進化,誰都無法旁觀。 如果說,中國的消費升級至少有兩條路徑,一是小米式的性價比升級,一是蘋果式的體驗升級。
  • 無印良品中國銷售「遇冷」
    無印良品第二季度業績環比微降,中國收入增速放緩,已9次下調產品價格,門店數遠不及名創優品  曾被無數文青追捧的無印良品,最近卻在中國市場遭受冷遇。  2018年9月21日,北京市工商局海澱分局商品科對無印良品(巴溝華聯店)開展商品抽檢工作,卻並未獲得無印良品工作人員的積極配合,引發輿論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