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無印良品到網易嚴選和米家,如何優雅地完成「消費降級」?

2020-12-14 愛範兒

買了小米檯燈電水壺和排插,肥腸滿意,考慮做 Miboy 了。

愛範兒某劉姓主編如是說。「從無印良品到網易嚴選和小米,我完成了一次消費降級。」

的確,在各個行業都在瘋炒「消費升級」概念時,一股反其道而行之的「消費降級」潮流正開始默默走入我們的生活。原來買個家居用品可能會專門跑去商場,如今很多人會被主打性價比的網易嚴選所吸引;把分店開遍全國甚至開出國門的名創優品也一掃山寨的陰霾,開始成為人們採購日常消費品的熱門場所。

從追求小而美、個性化的品牌時尚消費品,到更關注性價比和商品品質的平價消費品,消費降級真的來了嗎?

從無印良品到網易嚴選、米家有品

一套純棉的格子床上三件套在無印良品售價 590 元。到了網易嚴選這裡,擁有類似的設計風格、同樣主打純棉水洗工藝的四件套床品售價僅為 299 元。更重要的是,網易嚴選的產品宣稱是由無印良品的製造商進行生產的,「採用同樣的材質,來自同樣的製造商。」

就像網易嚴選的 Slogan 一樣,「好的生活,沒那麼貴」,這一條擊中了很多人的需求痛點。曾經想買無印良品又覺得略貴的消費者,在網易嚴選這裡找到了「極高的性價比之選」。換句話說,對他們而言,經濟實惠又不失逼格,何樂而不為呢。

從業界的觀點來看,雖然網易嚴選這種利用 ODM 模式蹭品牌熱度的方式存在爭議,但是選擇用腳投票的消費者還是把網易嚴選捧上了「神壇」。

根據網易公布的,剛上線沒多久,網易嚴選的月流水就已經超過了 6000 萬元;2016 年,網易的「郵箱、電商及其他業務」共創下了 80.46 億元人民幣的淨收入,為 2015 年的兩倍以上。其中,成立剛滿一年的網易嚴選為電商業務貢獻了很大一部分收入。數據

(圖片來自:)艾問傳媒 iAsk Media

丁磊在年初的財報電話會議上,網易嚴選 2017 年的目標是實現 70 億元的 GMV。表示

70 億元是什麼概念?讓我們來看看被網易嚴選作為標的的無印良品。根據無印良品母公司良品計劃發布的,截至 2017 年 2 月,無印良品 2016 財年前三季度在中國區的銷售額累計為 22.015 億元,增幅僅為 0.8%,中國市場的業務漸顯疲軟之勢。最新財報數據

)無印良品

可能無印良品做夢都沒有想到,自己會被這樣「彎道超車」。

網易嚴選的成功,讓更多的人看到了這一市場的發展潛力。這其中就有一直奉性價比為王的小米。

4 月初,小米旗下的生活電商平臺米家有品 app 正式上線。打開米家有品的 app 頁面,會有一種非常強烈的「類網易嚴選」感。

(左為米家有品,右為網易嚴選)

根據官方的介紹,米家有品的所售賣的除了小米和米家的自營商品之外,還引入了很多優質的第三方產品,涉及家居生活、智能硬體、運動出行、文化創意、服飾箱包、餐廚用品等品類。

確實有著濃濃的生活類電商味兒。

不過從模式來看,二者又有些許區分。比如說跟網易嚴選主打自有品牌不同,米家有品更傾向於做品牌商的售賣平臺,並且針對不同的產品有不同的政策。

但是從整體的策略上來看,兩家走的都是同一個思路,即定位於優質、高性價比的泛生活類產品。而要達到這一目標,就是要從供應鏈做起,儘量減少中間商的層層加價,使得用戶直達製造商(品牌商),真正實現「成本價出售」。

來,愛範兒教你怎樣學劉姓主編完成一次「消費降級」。關注愛範兒(微信號:ifanr),回復「降級」,獲取消費降級秘籍。

雷軍的孤獨與消費降級的狂歡

說起性價比,小米若做了第二,業界應該沒人敢稱第一。

雷軍曾在亞布力論壇上:說

當幾乎所有的人都勸我把小米產品賣貴的時候,我感到孤獨,因為他們不了解我的夢想和追求。……不管你們認不認同,我就是要一條路幹到黑,就是要做出感動人心但價格公道的產品。

)Mirror

以高性價比起家的小米,曾為國內的網際網路手機市場定下了新的遊戲規則。用線上模式幹掉廣告和傳統渠道,小米以拿得手的性能和接近成本的定價贏得了市場的青睞。

不過就在小米神話還在業界迴響之時,OPPO、vivo 這些傳統渠道的玩家抓住了線上流量向線下轉移的檔口,用渠道優勢和機海戰術反將了小米一軍。專注、極致的小米方法論似乎失了靈。

)FT 中文網

性價比戰略錯了嗎?沒有,追求物美價廉依然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規律。只是,用戶的需求變得更加明確了,不會再為純粹的高性價比買單。keso 曾,當用戶發現自己為根本用不到的性能花了太多錢、機器存在性能過剩的問題時,「性價比這齣戲就再也唱不下去了。」說過

這或多或少反映出了現在消費者的一種消費趨勢——只買對的。價格雖然仍然重要,但已經不再是性價比的最重要考量因素。換句話說,過去曾經說過的「只買對的,不買貴的」,現在變成了「只買對的,不為用不上的純低價買單」。

在生活消費品這裡,這個趨勢表現得更加明顯。

在大談消費升級的時候,人們關注的是做精品,是建立在產品本身價值之上的品牌溢價和情感價值依託。同樣一件純棉床單,去無印良品買就是追求純天然,響應極簡主義的生活方式。用一句話形容,消費者要買的不是商品,而是匠心和情懷。

)無印良品

而除了為情懷買單之外,隨著新興中產階級的崛起以及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中國消費者對具有身份象徵意涵的奢侈品的消費,也達到了一波新的高潮。

根據奢侈品專業研究和顧問機構財富品質研究院發布的,2014 年,中國消費者的全球奢侈品消費總額達到 1060 億美元(約合 6400 多億人民幣)。換算了一下,當年全球有多達 46% 的奢侈品,都是被中國土豪們買走的。報告

)觀察者網

在這個品牌和情感價值更勝一籌的時代,純粹的性價比似乎顯得不那麼重要了。

然而伴隨著經濟下行的趨勢,社會的消費形態也在發生改變,性價比之論再次回歸。你會看到,曾經肯砸重金買奢侈品的新中產,在經濟增長放緩、生存壓力增大、社會階層固化的情況下,逐漸放棄了略顯虛無的為身份地位消費,而轉向追求一種性價比高卻又不失品味的生活方式。

)Muji

這種對性價比的新追求與經濟條件不佳時的高性價比還不太一樣。價格不再是唯一的決定因素,建立在合理價格之上的高品質顯得更為重要。換言之,又要商品質量好,又要價格在合理區間。原先加在上面的品牌溢價,是時候可以擠出去了。

市場用這一陣消費降級的狂歡,回應了曾經覺得孤獨的雷軍,性價比重新佔領了產品價值的高地。

性價比到底是不是消費者購買產品的最重要考慮因素?關注愛範兒(微信號:ifanr),回復「性價比」,看看有關產品性價比的討論。

第四消費時代,「得屌絲者得天下」?

消費市場的運行規律,總是與國家的經濟發展狀況密不可分。

三浦展在《第四消費時代》一書中,曾把日本近現代以來的消費市場劃分為:四個基本的發展階段

第一消費時代:二戰前,大城市中心正在逐步形成,少數富裕階層開始追逐高端品牌;

第二消費時代:二戰後的經濟發展黃金 30 年,中產家庭迅速崛起,開始大量採購電器、私家車、奢侈品,形成以家庭為中心的高端消費;

第三消費時代:1975 年石油危機之後,國家經濟發展放緩,貧富差距逐漸拉大,開始形成以個人為中心的個性化消費趨勢;

第四消費時代:從 2005 年左右開始,隨著社會老齡化和單身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消費者開始回歸商品的本來價值,追求簡約、樸素的本土化消費。

從整體的趨勢上來看,日本的消費市場經歷了由盛轉衰的變化。而且伴隨著經濟發展的下行甚至增長停滯,日本的消費萎縮仍在持續。

(圖片來自:)天下雜誌

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就是,如今普通的日本人比起高檔的百貨商店,更願意光顧物美價廉的平價商品店。也正因為如此,主打平價和品質的大創生活館、優衣庫等品牌獲得了歡迎。

)步步日本

對處在第四消費時代的日本來說,這種追求高性價比的消費降級成了社會消費的主流。

回歸中國社會,基於複雜的國情和地區發展差異,我們似乎很難用單一的特徵來對消費市場進行劃分。在一二線城市,由於經濟發展水較高,消費市場更多地與發達國家接軌,呈現出相似的消費降級特徵;而在三四線城市甚至經濟發展水平更落後的廣大農村及鄉鎮區域,可能人們的消費升級才剛剛開始。

不過從整體的發展趨勢來看,就像經濟發展的上升期會帶來消費升級一樣,社會也會在經濟出現下行的時候出現某種程度上的消費降級。

)品途網

比如說在一二線城市,因客觀或者主觀因素造成的單身現象越來越普遍,這些年輕又具有消費能力的年輕人越來越追求個性化、有品質的消費。

然而雖然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增長,伴隨著房價上漲、經濟下行等因素,這些消費的主力人群的消費意願其實是在不斷下降的。原來不太敏感的價格因素變得越來越重要,性價比也越來越成為消費決策時的重要參考維度。

(雙 11 之後排隊取快遞的大學生,圖片來自:)第一熱點

所以你看到,從前只逛無印良品的人,現在開始買網易嚴選上的「同廠同款」;原來喜歡出國掃貨囤貨的人,現在開始崇尚起斷舍離和極簡主義生活方式。

表面上看,從追求產品的附加價值到後來的看重性價比是一種消費降級,但這個降級其實只是一種偽概念。消費降級,並不意味著簡單粗暴地追求低價,而是把消費回歸到對產品本身價值進行定價的本質上去。實質上,消費者的需求反而是提高了,又要價格合理,又要優質產品。

曾經廣為流傳的概念是「便宜沒好貨」,但在這一股所謂的「消費降級」潮流之下,對消費品的新需求變為了「便宜也要有好貨」。

)MIUI

因此你可以看到,自詡孤獨的雷軍掀起了「新國貨運動」,要把性價比做到極致。而那些搭乘「消費降級」潮流的品牌,在用營銷活動提升品牌逼格的同時,也在不斷簡化品類、降低成本,在保證產品品質的情況下進一步貼合消費者對性價比的新需求。

想知道雷軍要怎樣用「新國貨運動」改造中國製造業?關注愛範兒(微信號:ifanr),回復「新國貨」,看看雷布斯的製造業之夢。

有人曾說過,在消費降級的時代,得屌絲者即能得天下。殊不知,這群自比屌絲的消費者,早已在前期消費升級的過程中變成了「行家」,他們基於自己的使用習慣而進行的主動消費降級,只是在對消費品真正價值的重新審視後做出的消費選擇罷了。

只有在用慣了無印良品 590 的三件套之後,他們才能對抱著試一試心態下單的 299 塊的網易嚴選說一句,看,用起來感覺真的差不多嘛。

如果是你,願意用網易嚴選和小米代替無印良品,來一次消費降級嗎?歡迎留言告訴我們。

題圖來自:The Verge

相關焦點

  • 無印良品長沙擴張,如何優雅「消費降級」
    (資料圖片) 消費不斷升級的判斷中,市場上一股關於「消費降級」的暗潮也在湧動——當然,商品需求趨於簡單與快捷的背後,並不真正意味著品質要求的降級。 6月15日,記者在國金街地下商業項目的品牌宣傳牆上看到,無印良品即將在五一商圈布局第二家門店。業內人士分析認為,近三年來,該品牌在長沙快速擴張,從7年僅開一店到密集開出五家門店,背後是消費者對化繁為簡的渴望。
  • 無印良品和網易嚴選是山寨貨嗎
    網易嚴選一度被人認為是「中國版的無印良品」。從頁面設計,到商品風格,網易嚴選都與無印良品推崇的「極簡」理念相似。在商業模式上,除去無印良品開設開設線下實體店,對產品質量和品牌負責,資金負擔重外,網易嚴選與其基本相似。不過網易嚴選開始與便利店合作,設置專屬貨架,似乎也是朝著實體店的方向發展,印證了一個觀點:網易嚴選對標無印良品(MUJI)。
  • 網易嚴選還在學無印良品,但消費者已經不吃這一套
    但這種類似「買手」的供銷模式充滿了爭議,尤其是在網易嚴選對標無印良品的競爭過程中。在無印良品風家居用品在中國變得隨處可見之前,網易嚴選可能是最早一批全面模仿無印良品簡約風格的品牌之一。與老對手無印良品以及後來者小米有品相比,嚴選都顯得臃腫。日漸龐大的體量也意味著品控的難度進一步提高。尷尬的是,即便網易嚴選賭上了品質,消費者仍然覺得可選商品不夠多。2018年在嚴選購買過檯燈的阿C在發現嚴選開設了天貓旗艦店後,毫不猶豫地卸載了嚴選App。
  • 「復刻」無印良品?你到底是怎樣的網易嚴選
    相比無印良品偏西式和日式口味的零嘴和速食,網易嚴選更愛兜售的是國民看劇必備的炒貨,還有嚴選老闆丁磊精心飼養的新鮮黑豬肉……看畫風,從實物到廣告頻頻撞臉雖然具體的細分商品類型有出入,但兩個品牌畫風有多像?在網易嚴選官網上,從網站整體風格、產品簡介頁面設計到產品本身的設計,都透露著濃濃的性冷淡風,這,很無印良品。
  • 從被山寨到被忘記 無印良品的問題只是賣得太貴嗎?
    在日本,無印良品的對手也許是亞馬遜,而在中國,原本與大雜燴的淘寶等走差異化路線的無印良品,卻遇到了網易嚴選、米家有品、京東京造、淘寶心選等一系列對手。從中國網際網路品牌的「抄襲」到「逆襲」,無印良品面臨的是一個怎樣的戰局呢?
  • 奇點杭州 | 杭州某商場「無印良品」被告,網易嚴選開設體驗館精準...
    11月8日,原告株式會社良品計畫(以下簡稱日本公司)訴被告杭州餘杭區南苑街道文氏佳品百貨店(以下簡稱臨平歡樂城店)、北京無印良品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無印良品公司)侵害商標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一案在餘杭法院開庭審理。日本公司認為,其為第4471277號「無印良品」商標在第35類商品上的註冊商標專用權人,在全球具有很高的知名度。
  • 網易嚴選:「中國版無印良品」的危險生意
    8月9日,網易嚴選的第二家生活美學館在成都開業,繼第一家線下店在廣州開業已經過去了近7個月。這一場與屈臣氏號稱電商零售雙賦能的探索,表現平淡無奇,在外界看來,更像是雙方業績受挫後的病急亂投醫。隨著無印良品在中國市場陷入潰敗境地,從頁面設計,到商品風格,再到在商業模式都與其對標,被稱為「中國版無印良品」的網易嚴選看來也難逃危機。刻意規避的生產商艾晶,2017年在網易嚴選被其 「好生活,沒那麼貴」 的slogan所吸引,成為其用戶。
  • 為什麼說,未來的無印良品,就是今天的「肯德基」?
    但就在過去很短一段時間,無印良品的品牌溢價似乎正在變淡,拋去其自身問題不談,網易嚴選,米家有品,淘寶心選,京東京造等「中國學徒」,踏上新零售的風口,紛紛朗誦起「出師表」:簡約而不簡單的設計語言,更高效的供應鏈網絡,不斷拓展的SKU……無所不在的中國科技巨頭,開始將觸角伸向製造鏈的源頭,從線上線下兩端完成對老牌勁旅的夾擊
  • 電商同比增長63.2% 網易嚴選超過無印良品只需兩年?
    值得深究的「嚴選模式」在傳統電商領域,電商領域被阿里和京東兩大巨頭把持,垂直領域也有蘇寧、國美這類線下到線上的垂直玩家,如果網易嚴選僅僅提供低價商品,顯然無法從對對價格產生「審美疲勞「的戰場中脫穎而出。入行僅一年多的網易嚴選換了一種全新的打法兒。孵化於郵件部門的網易嚴選,儘管在上線之初曾被外界打上「複製」 無印良品(MUJI)的標籤,並且一度遭受質疑。
  • 網易嚴選要線下對飆無印良品?宣傳的意義更大
    在這屆兩會上,網易CEO丁磊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網易嚴選的首家線下商店將會在今年上半年開業。網易首次表態提到嚴選線下門店是在去年9月,當時甚至連地址店鋪都挑好了,結果就一直難產。而就在人們以為該計劃就此擱淺之時,丁磊給出了今年開業的說法,網易又為何如此堅定地想要嚴選走到線下呢?
  • 網易嚴選:中國版無印良品,背後究竟隱藏著什麼實力?
    近一兩年,有個國產電商品牌被人稱為中國版的無印良品,以至於日本設計界教父級人物、著名家居品牌無印良品MUJI藝術總監原研哉,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都被問及。他雖然表示自己並未聽過,但仍舊錶示歡迎競爭,因為這樣可以逼迫無印良品思考。這個品牌究竟是誰,又究竟有著怎樣的魅力?
  • 小米米家和網易嚴選必有一戰-虎嗅網
    中國有兩家電商經常被拿來跟無印良品作比較,一家是開始做生活百貨的小米——米家,另一家是近兩年迅速崛起的網易嚴選。相對於米家,網易嚴選於2016年4月才面世,它採用ODM(原始設計製造商)模式的電商,一開始便以「好的生活,沒那麼貴」為品牌理念,它的產品類別,設計風格,APP和網站的界面風格都不得不讓人想起無印良品。近一年,關於二者的兩個數據,頗值得玩味。
  • 無印良品 網易嚴選 名創優品誰才是人生贏家?
    聽到這三個字在腦海的中的印象,無印良品是生活類匠心,網易嚴選是山寨,名創優品科技化!無印良品雖然是日本的品牌,但是百分之99.99的產品是國內工廠代工!也就是所謂的貼牌,玩的是供應鏈整合!網易嚴選差不多,網易嚴選也是沿著無印良品的老套路進行的!無印良品和網易嚴選都是玩的供應鏈貼牌代工,連組裝都沒有組裝,缺乏科技含量!無印良品 、網易嚴選如果不走玩點新意走點科技含量未來前景肯定不妙!要陷入被動打價格戰泥潭,銷量不好賣不動,然後降低價格緩一緩,然後又賣不動!
  • ...無印良品既視感?網易嚴選有話說:要與大牌製造商一起打造品牌
    山寨大牌、無印良品既視感?  幫國際一線大牌製造商打造品牌  但與無印良品不同的是,網易嚴選的定價要比無印良品低,大約在無印良品的二分之一左右。而且除了要給消費者提供相對低價的優質產品之外,網易嚴選最重要的目標還是幫大牌製造商打造自己的品牌。
  • 網易嚴選與米家有品,高仿MUJI哪家強?
    2016年,網易家推出了一款全新的產品。網易嚴選主打低價,高品質,代工廠,全新消費理念。躲過了某狗和某貓,沒想到網易也要拉你下水。網易嚴選「好的生活,沒那麼貴」米家有品「有品質,有品位,有品牌,有品鮮」看起來在Slogan上,網易的更能打動人一點,小米還是一如既往的接地氣。
  • 無印良品,涼了?
    除了上述的家具質量問題以外,近幾年,無印良品頻頻出現質量上的問題:2017年,無印良品在央視的315晚會上被爆出質量問題。他們的售賣產品來自核輻射地區,是禁止進口的。2019年1月15日,香港消費者委員會發布檢測報告稱無印良品的一款產地為馬來西亞的榛子燕麥餅乾裡含有具有較高含量的基因毒性和致癌性的環氧丙醇和丙烯醯胺。
  • 無印良品不僅開遍全球,還影響了眾多品牌
    二樓是無印良品的餐堂,三樓是日常消費店鋪,四樓以上才是酒店。裝修風格不言而喻!一說到無印良品,不禁想到原研哉。他是一名平面設計師,他對設計的解讀另有一番風味:設計不是一種技能,而是對事物本質的深刻感知和敏銳洞察。
  • 200家門店傍上新零售 無印良品重回「青春期」
    目前的無印良品形式不容樂觀,已陷入群雄爭霸的激戰中,名創優品、網易嚴選、米家優品、京東京造等線上線下強勁對手,讓無印良品陷入了「十面埋伏」。  其中,名創優品的定位是 「日本快時尚設計品牌」,幾乎與無印良品的定位如出一轍,這家成立才3年多的公司已在全球開了1800多家店鋪,低價成為其屢試不爽的利器。  網易嚴選上線時就宣稱產品來自於無印良品代工的工廠,但價格卻只有無印良品的一半,吸引了大批消費者的關注,而米家有品和京東京造等也利用電商的平臺優勢進一步爭搶市場份額。
  • 在「設計 MUJI 化、價格小米化」的今天,無印良品會被取代嗎?
    它就是無印良品。然而在「拜無印教」們對原研哉的設計頂禮膜拜時,國內也誕生了一批「設計 MUJI 化、價格小米化」的「學習者」,差不多的設計和低了一大截的價格無疑將給無印良品帶來很大的危機感。無印良品會如何應對呢?我們將通過三篇文章,來談討這個話題。
  • 在「設計 MUJI 化、價格小米化」 的今天,無印良品會被取代嗎?
    它就是無印良品。然而在 「拜無印教」 們對原研哉的設計頂禮膜拜時,國內也誕生了一批 「設計 MUJI 化、價格小米化」 的 「學習者」,差不多的設計和低了一大截的價格無疑將給無印良品帶來很大的危機感。無印良品會如何應對呢?我們將通過三篇文章,來談討這個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