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圖公開課邀讀者「千年回望司馬光」

2020-12-24 中國日報網

原標題:國圖公開課邀讀者「千年回望司馬光」

11月17日,國家圖書館舉行國圖公開課特別活動「紀念司馬光誕辰一千周年——千年回望司馬光」。

本次特別活動將知識與藝術相結合,通過專題演講、兒童劇表演、詩文朗誦等豐富多彩的形式,帶領讀者了解司馬光的一生及其歷史貢獻。活動中,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教授遊彪結合相關史料對司馬光的一生進行了客觀評述,並著重就「資於治道」的治國理政思想、《資治通鑑》在傳統文化以及史學研究方面的價值進行了深入分析,為讀者勾勒出這位北宋文人一生光明正直的形象;國家圖書館研究館員趙前帶領大家賞析國圖館藏《資治通鑑》殘稿,從形制、內容、書法、遞藏關係、歷史文獻價值等方面進行解讀;來自北京大峪中學分校附屬小學的學生們演繹了「少年司馬光破甕救兒」的故事;來自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表演藝術家孫星、古琴藝術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林晨為觀眾帶來司馬光所著詩作的配樂朗誦節目;司馬光第二十五代孫、洛陽司馬光研究會會長司馬擴軍深情誦讀了北宋文豪蘇軾撰寫的司馬光祭文。

據悉,此次活動是國圖推出的「天才的時代」系列活動的首期,今後國圖將繼續結合珍貴的館藏資源,通過公開課的形式舉辦紀念張載誕辰一千周年活動和王安石誕辰一千周年活動。(記者 王學思)

來源:中國文化報

相關焦點

  • 千年回望司馬光—國圖公開課帶你回到「天才的時代」
    2019年11月17日,恰逢我國著名史學家、政治家司馬光誕辰一千周年,國圖公開課特別活動「紀念司馬光誕辰一千周年——千年回望司馬光」在國家圖書館舉行。本次特別活動將知識與藝術相結合,通過專題演講、兒童劇表演、詩文朗誦等豐富多彩的形式,帶領讀者了解司馬光的一生及他的歷史貢獻。
  • 國家圖書館開啟「天才的時代」系列活動 首推「千年回望司馬光...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1月18日訊(記者 成琪)如果有天才,司馬光一定是其中一位。他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家喻戶曉的「司馬光砸缸」的故事,更有那部皇皇巨著《資治通鑑》。11月17日,恰逢我國著名史學家、政治家司馬光誕辰一千周年,國圖公開課特別活動「紀念司馬光誕辰一千周年——千年回望司馬光」在國家圖書館舉行。活動現場 主辦方供圖本次特別活動將知識與藝術相結合,通過專題演講、兒童劇表演、詩文朗誦等豐富多彩的形式,帶領讀者了解司馬光的一生及他的歷史貢獻。
  • 服務不打烊 網上國圖體驗記
    持有國家圖書館讀者卡的用戶,可以使用本人讀者卡號及密碼(默認密碼是本人生日後6位)登錄國家圖書館讀者門戶系統,遠程訪問國家圖書館數字資源;沒有辦理國圖讀者卡的讀者,可以使用身份證通過網絡實名註冊,遠程訪問。   筆者在國圖官網註冊了帳戶,切身體驗了國圖豐富的網上資源。進入讀者門戶首頁,首先看到包括電子圖書、電子期刊、電子報紙、電子論文等在內的多項閱讀服務內容。
  • 一部《口述國圖》 講述幾代國圖人 第四屆北京紀實影像周「紀錄片...
    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央電視臺、北京大學、北京電影學院、廣東電視臺、中山大學、廣州圖書館等單位機構的專家學者、以及國圖老專家代表朱巖和李仁年作為嘉賓出席活動。2020年9月是國家圖書館建立111周年,也是習近平總書記給國家圖書館老專家回信一周年。國家圖書館在北京紀實影像周的支持下,策劃並舉辦了《口述國圖》展映和研討會。
  • 世界讀書日|國圖建「戰疫」記憶庫:做好特殊時期的記憶保存
    「種書計劃」互動活動世界讀書日:開啟「雲」閱讀因防控疫情需要,國圖目前仍未開館,無法提供線下服務。國圖發揮數字圖書館雲服務平臺與雲服務模式的優勢,為今年的世界讀書日籌備了多項線上活動。4月23日上午10點,國家圖書館「國圖公開課」攜手北京廣播電視臺的《讀書俱樂部》欄目推出此次活動,舉辦「文心依舊 天雨流芳」的文津圖書獎15周年特別活動,邀請文津獎獲獎及推薦圖書作者卞毓麟、朱成梁、朱良志、王軍、蕭袤、苟利軍、陸銘、王立銘、小莊、於虹呈等,文津圖書獎組委會、評委會原主任詹福瑞,文津圖書獎組委會秘書長湯更生,文津圖書獎評委莊建、楊虛傑、海飛、阿甲等,通過現場交流、電話連線、錄音訪談等多種形式參與直播
  • 紀錄片《口述國圖》:國家圖書館110年裡那些閃光的人和事
    《口述國圖》海報12月10日晚,由國家圖書館攝製的口述史紀錄片《口述國圖》在2019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上首映。首映式由國家圖書館和廣州圖書館共同主辦,廣州紀錄片研究展示中心和國圖影視中心承辦。《口述國圖》是國家圖書館在建館110周年之際,製作出品的第一部以親歷人視角展現國圖發展歷史的口述史紀錄片,也是國內首部記錄和展現我國圖書館事業發展的口述史紀錄片。據了解,國家圖書館於2003年啟動老館員口述史訪談工作,十多年來,共有47位老館員及其親屬接受口述訪問,累積了200餘小時、105萬字的口述資料。
  • 「非遺影像公開課」、「非遺音樂留聲機」等非遺文化玩出新花樣
    在即將到來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國家圖書館將部分非遺傳承人紀錄片,以專家影評公開課的方式,全面對公眾開放。此次國家圖書館從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紀錄片中,精選20部作品,邀請來自文化和旅遊部、中國藝術研究院等相關機構的11位非遺專家講述如何欣賞非物質文化遺產,如何理解其精神內涵。以「公開課」的樣式,讓觀眾「在光影中,看懂非遺」。
  • 《考古公開課》你不知道的考古學
    《考古公開課》,弘揚傳統文化,堅定文化自信。 考古學,即考究古代的學科,屬於人文科學,在中國是歷史學的分支。面對社會質疑,大眾誤解,謠言四起,「考古君」劉志巖現場將謠言一一粉碎,解答大眾對考古學的諸多疑問,讓越來越多的人們都能關注考古學,都能夠理解考古工作的意義所在。
  • 當司馬光砸缸遇上槓精
    人命關天,正經點,是司馬光砸缸。這一公案,出自《宋史》卷之一二五《司馬光傳》:「司馬光字君實。陝州夏縣人也。父池,天章閣待制。光生七歲,凜然如成人,聞講《左氏春秋》,愛之,退為家人講,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釋書,至不知饑渴寒暑。
  • 《國家寶藏》欄目組攜手國圖 讓宋蜀石經拓本「回家」
    中國網娛樂1月18日訊 1月17日下午,「《國家寶藏》公開課之走進石室中學暨宋拓蜀石經(複製本)贈予儀式」在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學成功舉行。今年正值石室中學建校2160年之際,《國家寶藏》節目組聯同中國國家圖書館、四川博物院共同舉辦此贈予儀式,以求與社會各界中華優秀文化的傳播者共勉!
  • 司馬光的家風
    司馬光不收任何人送給他的禮,就連皇上的賞賜也不受。仁宗皇帝臨終前立下遺詔,賜予司馬光等大臣一筆價值百餘萬的金珠。司馬光考慮到國家財力不逮,便領銜上書請免。力辭再三未果,只好將自己那份珠寶交諫院充作公費,金錢接濟了親友,自家分文未留。司馬光為官40年,僅有薄田三頃,所得薪俸大多周濟了窮人。其妻去世時,竟拿不出錢來辦喪事,只得典當薄田置棺埋葬。
  • 司馬光的這首豔詞,描寫女性只用兩字,天仙人物呼之欲出
    《清平樂》中的尾聲部分是司馬光在朝堂之上向宋仁宗彈劾福康公主的場景,宋仁宗一度招架不住,就連彈幕也紛紛指責司馬光冥頑不靈,是個老頑固,看得小珏忍俊不禁。實際上,司馬光在歷史上扮演的形象也確實如此。他雖然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但的確思想陳舊,阻止了王安石變法。
  • 國圖重開暫行新規 借書提前在線「預訂」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國圖重開暫行新規 借書提前在線「預訂」新京報訊 (記者倪偉)閉館109天之後,國家圖書館昨日重新開館。此次開館,國圖的開放區域、閱覽規則、借書流程等都有較大變化。記者探訪開館時注意到,國圖圖書借閱方式有所變化,必須提前網上預約。最大閱覽室6分鐘預約「秒光」昨日起,國家圖書館有序恢復開館,實行預約限流。每日接待到館讀者1200人(上、下午各600人)。
  • 《考古公開課》天下長安
    《考古公開課》,弘揚傳統文化,堅定文化自信。 劉慶柱和李毓芳是一對有名的「考古伉儷」,兩人已經攜手走過了整整五十年時光!他們是夫妻,也是搭檔,年過七十卻依然奮鬥在考古第一線。他們共同研究了三十五年的漢長安城遺址,在節目現場講述這其中的艱辛與震撼。
  • 《考古公開課》大唐遺寶
    《考古公開課》,弘揚傳統文化,堅定文化自信。 在陝西省西安市何家村,發現了一處唐代窖藏。在出土的兩個陶甕,一個銀罐裡,共有包括金銀器、玉器、寶石、藥材、錢幣等各類文物一千餘件,其中金銀器物達265件,相當於已發現唐代出土金銀器總和的一半,是一次空前大發現,引起了海內外的轟動,極大地填補了唐代物質遺存的空白。
  • 忘記《清平樂》中的「氣人的司馬光」,進一步了解「詩人司馬光」
    《清平樂》中的司馬光被網友稱為「氣人的司馬光」,因為他打破了懷吉的標誌,遊戲結束後,司馬光中的「恩怨」將消失,我們將深入了解司馬光-詩人的另一個身份。《資治通鑑》的存在確立了司馬光作為史學大師的地位,在政治舞臺上,司馬光曾經是一個炙手可熱的強大的風雲人物,他曾為四代王朝服務,成績斐然。他一生的努力主要集中在從政和歷史寫作上,因此他的政治聲譽和歷史成就掩蓋了他的文學才華。在文學作品中,司馬光稱自己為「光素無文,於詩尤拙」,這是一個自我謙虛的詞,他並非不會寫詩和作曲。
  • 回望明清文人畫,我們正經歷著新時代的「古典復興」
    最近,以《古典的復興——溪客舊廬藏明清文人畫研究》一書的出版為契機,「在藝APP」與上海書畫出版社聯手,於今年12月至明年5月期間赴全國十個城市,推出主題為「古典的復興——明清文人畫公開課」的大型巡迴系列學術講座,用文化比較的方法,探討發生在明清文人畫領域的這場古典復興運動。
  • 司馬光砸缸是我家
    司馬光司馬光小鎮司馬光廣場司馬光故居景區位於河南省光山縣城正大街中段,是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司馬光的出生地,北宋真宗時期為縣署官餘,宋真宗天喜三年(公元1019年)農曆十月十八日,司馬光出生於此。
  • 被司馬光砸缸救出來的是誰?他又是怎樣對待司馬光的,真相在這裡
    文丨曹鏡明題丨被司馬光砸缸救出來的是誰?他又是怎樣對待司馬光的?為啥知者甚少?司馬光砸缸:憑什麼司馬光流傳千古,那個小孩的感恩之舉,少有人知?相信「司馬光砸缸」的歷史故事,我們每個人都知道,即便是不知道,也會有所耳聞,然而那個被司馬光救出來的小孩是誰,如何報答司馬光的,卻所知者甚少!
  • 國圖、首圖開放時間看這裡
    國家圖書館13日透露,農曆除夕至初二,國圖每天9時至16時開放,初三至初六每天9時至17時開放。需要提醒讀者注意的是,除夕到初二這3天,國圖部分閱覽室暫不開放。另,初四和初六兩天,提供閉架服務的部分閱覽室暫不開放。具體情況可查看國圖網站通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