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快樂樂過大年,倖幸福福享團圓。七天的春節長假,大家著實快樂無限幸福無邊。因春節長假興起的旅遊熱,也帶動著全球進入了「春節時間」。據報導,今年春節出境遊方面,如果以人均旅遊費用以及購物等花費超1.5萬元計算,中國超600萬遊客春節出境花費將達1000億元人民幣。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春節作為一個非常重要的文化符號,其把中國人的民族心理、民族精神與民族性格長期進行著全面完整、具體生動地詮釋,已經成為了炎黃兒女最重要的節日。因春節長假衍生的旅遊熱,更是帶動著全球進入了「春節時間」。根據攜程跟團遊、自由行等產品的預訂數據統計,在2017年春節期間中國遊客從國內242個城市,到達全球85個國家、1254個國內外城市。
從中國遊客出境遊「爆棚」來看,越來越多國家在從中國遊客那裡分享春節「紅利」,並感受到了中國經濟的「十足後勁」。事實上,2016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7%,相對於2.4%左右這一世界銀行全球經濟增速預測而言絕對是一騎絕塵。印度尼赫魯大學中國與東南亞研究中心教授狄伯傑就明確表示,2016年中國經濟增速為6.7%,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高達33.2%。
旅遊熱帶動全球進入「春節時間」,春節逐漸成為全世界共同歡度的節日盛典。美國紐約帝國大廈連續17年為中國春節亮燈、納斯達克交易所以農曆雞年為主題裝飾、雪梨歌劇院連續5年舉行中國新年亮紅活動,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巴基斯坦總統海珊、英國首相特雷莎·梅、南非總統祖馬等國際組織領導人和外國政要發表賀詞或發布視頻,表達對中國人民和全球華人的新年祝福……
中國國際話語權提升,更是進一步增強了春節文化的輻射力。泰國春節文化活動就增加了中華美食文化體驗和中華民俗藝術展示體驗等內容;比利時布魯塞爾著名的「小尿童」也換上了中國的唐裝,歡樂春節盛裝大巡遊中不僅有華僑華人和中國留學生,還有身著唐裝、旗袍的比利時居民。無論是亞洲、歐洲、非洲、美洲還是大洋洲,處處飄蕩著絢麗的中國紅,處處洋溢著濃濃的「年味」。
春節不僅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從春節寓意來看,歡樂、祥和、善意符合現在的全球化大趨勢,這也正是中華文明的魅力所在。由此延伸開來,面對世界經濟面臨的風險和挑戰,負責任的中國一直在推動各國樹立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意識,努力形成合作共贏格局。「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就已經有4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同中國籤署合作協議,中國企業對沿線國家投資達到500多億美元。
世界經濟發展離不開中國,中國繼續發展也需要世界。凝結民族情懷、展示文明底蘊、體現傳統價值的春節,正逐步為世界各國主流社會所接受,「過春節」開始成為一種時尚和新的生活方式,這種春節「國際化」趨勢也正在提升著我們的文化自信。築夢中國,13億多炎黃兒女就應大膽創新春節文化,充分展示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永恆魅力,不斷拓展其在世界範圍的影響力和感召力。(南方網李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