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一雨,霾籠神州煙火地;三山鎮疫,櫻花落處盡成詩。
武漢重啟,我們立於長江大橋之上,盡覽江城春之美景。往日生機重現,車水馬龍,又是一番國泰民安景象。前不久,這裡還是戶戶深鎖,迷霧重重。武漢乃至全國各地人民一起,在櫻花落處譜寫了一首首壯麗的詩。
齊槳能敵千軍浪,眾人拾柴火焰高。疫情暴發後,黨中央統一指揮部署,華夏14億人團結一心。一聲令下,地不分南北,人無論老幼,為了祖國的安全主動居家隔離;一省求助,19省對口支援,全力以赴,共克時艱;一句需要,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南湘雅、北協和、東齊魯、西華西,「四大王炸」首次會師武漢,並肩作戰……《孫子兵法》云:「上下欲同者勝,風雨同舟者興。」我們不懼險阻,因為我們知道無論何時何地,全世界炎黃子孫的心始終緊緊相依。團結,不僅給了我們支撐彼此的信念,也讓華夏文化生生不息,中華民族永遠矗立。
白衣馳援星火急,青絲白髮淚始幹。在疫情面前,英勇無畏的旗幟飄揚。鍾南山院士,您為何在告誡各方「沒有不必要的情況,不要來武漢」的同時卻逆行戰場?李蘭娟院士,您可曾想過「武漢必須封城」要承擔多大的風險?汪勇小哥,你又為什麼覺得「用十天換十條人命,值了」?因為在你們心裡,人民高於一切,生命重於泰山。「生當似鵬起,終當如鯨落」,鵬程萬裡,是國士的擔當;鯨落海底,是俠者的奉獻。你們一身赤膽,滿腔熱血,縱使平凡如晨霧之微,也奮不顧身補益滄海。「奉獻」二字,不過是為了奉上自己最好的一切,獻給畢生所熱愛的祖國與人民。正是這點點奉獻之火,燃亮了中華的遼闊星河。
此生無悔入華夏,來世還願種花家。在疫情面前,更顯中國力量。十日十夜,火神山醫院拔地而起,「基建狂魔」震驚世界;一百餘個國家,中國無償援助,贏得世界好評。中國人因國之強盛而難抑心中的自豪。
山河今有恙,國民當自強。紮根於這個偉大的國度,我們伸手便能觸摸到時代的脈搏;生於這個奮進的時代,我們有幸人人都可為民族復興注入自己的力量。每一粒熬過冬天的種子都有一個關於春天的夢想,每一個中國人都會向夢想疾步進發。
凜冬散盡,櫻花燦爛。驀然回首,櫻花落處,滿地成詩。
唐山一中高二(13)班 侯暢
【來源:環渤海新聞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