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潔文化中國行 | 開封有個包青天

2020-12-13 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

  《開封府題名記》碑,記錄了北宋146年間歷任的府尹名錄,共有183位,唯獨不見包拯。千百年來,無數百姓曾用手指撫摸這個名字,以至於包拯二字已在石碑之上悄然漫滅。

  近日,河南省開封市鼓樓區紀委監委組織全區紀檢監察幹部到開封府內包公文化司法博物館參觀,開展廉政文化教育活動。李昊軒 攝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根與魂。無論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家國情懷,古代清官廉吏的行為準則,還是老一輩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都是黨員幹部增強「不想腐」自覺的行為標尺和精神食糧。從今天起,本版開設「廉潔文化中國行」欄目,行走在中國大地,尋找各個城市的文化印記,講述中國城市廉潔故事。——編者

  這年夏,天降大雨,淹沒京城。開封府尹包拯一面指揮抗洪、保城安民,一面調查洩洪不暢原因。得知京城官宦富豪依仗權勢,在惠民河兩岸霸地築堤,大造豪宅園林,導致河道擁堵、排水不暢,即下令拆除所有違建的亭臺樓榭,以洩洪水,京師軍民一片歡呼。一切為民,不畏權貴,這是體現包公精神內涵的一個片段。

  歷史上,關於包公的傳說有很多。從時間上,包公的故事已經流傳了千年;從空間上,包公的精神享譽海內外。而這之中,與之相連最為緊密的,當屬開封府。

  1、名不在碑而有口皆碑

  「汴京富麗天下無」。開封,中國八大古都之一,古稱東京、汴梁等,有著「東京夢華」等美譽。

  漫步在開封城中,處處都能領略到宋文化的魅力。在這樣的古都之中,按理說會為了紀念歷朝歷代的仁人志士而建立一些祠堂,而這裡,只有一座祠堂,那就是有近千年歷史的包公祠。

  在開封城裡,包拯書寫了他為官生涯中最濃重的一筆。「包公倒坐南衙」「怒鍘陳世美」「狸貓換太子」「五鼠鬧東京」「六劾張國丈」等民俗傳說和歷史故事早已是家喻戶曉。毋庸置疑,包公成為了開封的城市名片。

  每天上午九點,在離包公祠不遠的開封府門前,一出名叫《鍘美案》的大戲準時開演,講述的是北宋時期包拯將負心人陳世美送上龍頭鍘的故事。

  在漫長的歲月中,包公的故事不斷地被加進各種神怪和奇案的元素,在民間廣為流傳,後來人們將這些被搬上舞臺的包公傳奇統稱為「包公戲」。

  在開封街頭,無論城牆根兒還是包公湖畔,不管是年過花甲提著鳥籠的老者,還是拿著撥浪鼓咿咿呀呀的孩童,他們都能夠哼上幾句「包公戲」。

  包拯揚名於開封,而開封府因包拯而聞名,它初建於五代後梁開平元年(公元907年),已有一千多年歷史。在北宋時期,被譽為天下首府。

  今日重建的開封府,與位於包公西湖的包公祠相呼應,同碧波蕩漾的三池湖水相映襯,形成了東府西祠、樓閣碧水的秀美景觀。

  開封府內有一塊石碑,叫作《開封府題名記》。記錄了北宋開封府183位府尹的姓名和上任年月,寇準、範仲淹、歐陽修、蔡襄等列於其上。然而,打坐在開封府的包龍圖之名,卻尋不到一點痕跡。

  原來,是敬仰包拯的後人忍不住去觸摸這位青天的名字,天長日久,形成一道深深的指痕印。

  站在開封府內的清心樓上,向西眺望著包公祠,清澈如鏡的包公湖把兩座「包公」建築連貫在一起。

  關於包公湖,還有這樣的一個傳說。眾所周知,包公除了黑臉之外,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眉頭上的「月牙」。相傳這個「月牙」是一面寶鏡,包公將它貼在了頭上,就再也取不下來。當了開封知府後,包公就憑這塊寶鏡,夜斷陰,日斷陽,明察秋毫,為民做主,伸張正義。

  包拯在臨終時,為了防止後任知府貪贓枉法、殘害百姓,就從腦門上摘下寶鏡,命人悄悄懸掛在開封府的正堂之上,才放心地閉上眼睛。後來黃河決口,開封府南衙成了一片湖水,寶鏡也沉到湖底,因此湖水清澈見底,光潔如鏡。

  站在包公湖畔,輕輕地閉上眼睛,仿佛開封府內,包拯正傾聽民願,鐵面無私斷案。另一邊,人們絡繹不絕來到祠堂之中,拜謁包公,紀念這位一心為民的清官。

  2、不從吾志非吾子孫

  「後世子孫仕宦,有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歿之後,不得葬於大塋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孫。」這是包拯晚年為子孫後代制定的家訓。包拯不僅對自己嚴格,而且對家人也有嚴格的要求。

  通過家訓我們能知道,包拯告誡他的子孫在為官之時,如果做出貪汙受賄之事,便絕不能進入包家老家大門。在過世之後,也不能葬於包家祖墳之內。如果有不遵從者,就不是自己的子孫。

  家訓是家風的一種凝練。包公家訓突出廉潔警示,既針對時弊,又告誡子孫,既直白又嚴厲。包公的家訓後來還被寫進了《宋史·包拯傳》,如今,被越來越多人所熟知。

  「仰珙刊石,豎於堂屋東壁,以詔後世。又十四字。珙者,孝肅之子也。」為了讓子孫銘記,包拯讓兒子把家訓刻在石頭上,豎立在堂屋東面的牆壁旁,時刻用來警醒後人。

  在包拯嚴格的家教下,兒子包綬一生秉持「清苦守節,廉白是務」的準則,他去世時,人們打開他隨身攜帶的箱囊,發現除了誥命、書籍和文具外,再也沒有值錢的東西。包拯的孫子包永年被人評價為「蒞官臨事,廉清不擾,而孝肅公之遺風餘烈在也」。這些都說明了包氏子孫一直恪守家訓、居官清廉。

  「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秀幹終成棟,精鋼不作鉤。倉充鼠雀喜,草盡兔狐愁。史冊有遺訓,毋貽來者羞。」這是包拯所寫的《書端州郡齋壁》。清心正己、端正思想是治平的根本,品性剛直、不阿權貴是修身的原則。如今看來,依然是嚴肅告誡——為官要清廉無私,堂堂正正,走正直之道。

  嘉祐七年(1062年),包拯逝世,年六十四。追贈禮部尚書,諡號「孝肅」,後世稱其為「包孝肅」。

  包拯去世後,留下一部厚厚的《奏議集》,一百多篇奏摺當中,有為民生疾苦的呼籲、有對貪官汙吏的痛斥、有為國富民強的建言、有對政策得失的探討, 在深沉樸素的文字中,人們看到的是包拯的赤膽忠心。

  包拯一生做的官不可謂不多,不可謂不大。然而每每提到包拯,老百姓總喜歡直呼他為「包公」。

  何謂「公」?「兼覆無私謂之公」;「私慾淨盡,天理流行,則公矣」。

  3、仰青天之名 揚正氣清風

  包公祠內有這樣一副楹聯:「賑災黎,求民隱,斷關節,秉政清廉,中原百姓思賢尹;平冤獄,抑豪強,懲汙吏,執法嚴峻,天下幾人似我公。」時間在變,不變的是一代代的開封人對包公的敬仰。凝結在包公身上忠、孝、廉的優秀道德品質,對後世產生的影響綿延不絕。

  近年來,開封市紀委監委依託包公廉政文化資源優勢,將包公廉政文化和當前全面從嚴治黨精準契合。以開封府為中心、以包公祠為輻射,以包公廉政文化為元素,依託祠堂、府衙、歷史遺蹟等人文景觀,精心打造出以包公文化為主題的「一府(開封府)一湖(包公湖)一祠(包公祠)」廉政文化景觀帶。

  以包拯的同僚老友們,如王安石、範仲淹、歐陽修等宋朝廉政人物事跡及廉政詩詞警句作為主要宣傳內容,在開封府內精心設置了百米清廉詞廊、古代清廉人物長廊、包公文化展示廳。

  如今,到開封「一府一湖一祠」廉政文化景觀帶參觀學習,已成為當地黨員幹部的一種習慣。來到包公祠、開封府,你會看到,身邊的黨員幹部們,胸佩黨徽,嚴肅認真地聆聽包公故事。據統計,黨的十八大以來,到開封府、包公祠參觀學習的黨員幹部達到300餘萬人次。

  為了讓包公文化走入群眾,開封市紀委監委精心製作《清心直道真包公》宣傳畫冊、《大宋廉吏包青天》宣傳片、《包龍圖打坐開封府——包公戲曲集萃》、包公斷案故事折頁等廉政文化產品。

  圍繞包公家風元素,創新推出系列微視頻《「萌版」包公話廉潔》等。開封是豫劇祥符調發祥地,以「廉政書場」為載體,組織豫劇老藝人,到村鎮巡迴演出《包公案》等作品,讓清廉家風教育更接「地氣」,讓清廉家風進入千家萬戶。

  以包公文化為載體,將合肥、肇慶、開封三地包公廉政文化資源進行整合,搭建包公文化傳播平臺,成功舉辦了首屆「包公廉政文化研討會」。

  積極適應「網際網路+」新趨勢,精心籌劃《鐵麵包公》系列3D動漫項目,根植開封本土,以包公端州擲硯、辭官孝親、怒鍘駙馬等多個獨立故事,採用分集演繹形式,宣傳包公清廉精神。

  肅靜迴避,明鏡高懸。包公祠大殿內,蟒袍冠帶,正襟危坐,包公依然凜然正氣。(侯春躍 李昊軒)

相關焦點

  • 開封有個包青天
    而這之中,與之相連最為緊密的,當屬開封府。  「汴京富麗天下無」。開封,中國八大古都之一,古稱東京、汴梁等,有著「東京夢華」等美譽。  漫步在開封城中,處處都能領略到宋文化的魅力。在這樣的古都之中,按理說會為了紀念歷朝歷代的仁人志士而建立一些祠堂,而這裡,只有一座祠堂,那就是有近千年歷史的包公祠。  在開封城裡,包拯書寫了他為官生涯中最濃重的一筆。
  • 「開封有個包青天」 今天 他們去了趟開封府
    提起開封,首先映入腦海的便是那家喻戶曉、鐵面無私的包青天,包青天的電影和電視劇都不知道拍了有多少遍了,「開封有個包青天,鐵面無私辨忠奸 」唱著唱著,就來到了開封府。 開封府為北宋時期天下首府,威名馳譽天下。古代的開封府實際上早已被埋在湖面之下了,開封真正的古蹟現在所剩無幾。重建的開封府,它坐落在八朝古都開封城內。 下午,同學們來到了清明上河園,一座以宋文化為主題的大型歷史文化公園。它是依照北宋畫家張擇端的傳世之作《清明上河圖》為藍本建造的。
  • 庵東有個「包青天」
    上世紀的90年代,小鎮居民的生活水平較之80年代又明顯上了一個臺階,彩色電視機進入千家萬戶,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更進一步得到滿足。90年代是港臺文化大量湧入內地的時代,90年代初更是臺灣電視劇在大陸一枝獨秀的時候,92年的《新白娘子傳奇》、93年的《包青天》、94年的《倚天屠龍記》,哪個不是火爆螢屏、紅極一時、引發萬人空巷的現象級電視劇,哪天晚上不是家家戶戶守在電視機前等著看這些動輒幾十上百集的長篇連續劇,那旋律優美、耳熟能詳的主題曲哪一首不在大街小巷傳唱不衰?
  • 包青天二十九代嫡孫
    「開封有個包青天,鐵面無私辨忠奸」,包拯是歷史有名的忠臣、清官,在民間有「包青天」美名。包拯一生廉潔、不畏權貴,對於貪贓枉法的官員從來都是一視同仁。曾彈劾過宰相、王爺,對有才幹的人也極力推薦,包拯明敏正直,曾經有親朋故友仗勢欺人做了很多不法之事,包拯得知以後決定大義滅親。公開審理案情以正視聽,此後再也沒有人打著包拯的名頭到處作惡。
  • 開封旅遊景點推薦,去開封旅遊必去的五個景點,開封好玩景區介紹
    河南開封豫劇發源地,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地區,擁有四年多年的歷史文化古城,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去開封必去的旅遊景點,看一下開封有哪些好玩的景點。一:清明上河園,按照清明上河圖一比一建造的,來開封必玩,園區裡面很大,很有特色。裡面有免費的宋制漢服可以穿著遊玩,種類很多,很漂亮!
  • 開封府,被譽為天下首府,除了清官包拯還有蘇軾等人你都知道麼
    如今的開封府,坐落於河南開封市區包公東湖北側,與包公祠遙相呼應。提起開封府,大家腦海中首先浮現的就是黑臉包拯的形象「開封有個包青天,鐵面無私辨忠奸」,當時的包拯是開封府的府尹,根據開封府的題名記碑記載,寇準、歐陽修、司馬光、範仲淹、蘇軾等著名的歷史人物都曾在此任職。
  • 清明上河園的繁華值得一看 開封府內包青天的鐵面無私值得學習
    導語:詩和遠方成為了現代人的新追求,身體和心靈,總有一個要在路上,只有不斷的努力和進取,才能換來自己想要的生活。提起水鄉,人們的第一印象都是南方的一些古城古鎮,北方給人的感覺總是高原、草原或者平原,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這座北方的水城,開封。
  • 從包青天到蘇東坡:為什麼北宋有點名氣的人,都當過開封府尹
    原創 柏舟 國家人文歷史本 文 約 4500 字閱 讀 需 要 12 min開封有個包青天,鐵面無私辨忠奸。電視劇《包青天》截圖凡是看過電視劇《包青天》,都知道主人公開封府尹包拯,有御賜三口鍘刀,上可審皇親國戚,下可審普通百姓,所有貪贓枉法、作奸犯科的人在他面前都要人頭落地。其實,北宋時期有近一半的名臣做過開封府尹,例如寇準、範仲淹、包拯、歐陽修、李綱、宗澤、呂夷簡、蘇軾等等,包拯只是其中的一個。
  • 中國歷史上四大清官,包青天排名第二,第一位卻很少有人知道
    中國歷史上四大清官,包青天排名第二,第一位卻很少有人知道 引言: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於人——三國志 「做人誠信為本,為官廉字當頭
  • 細品古城歷史文化,攜手私人導遊體驗開封之行的樂趣
    河南開封,八朝古都,中國六大古都之一,還是著名的戲曲之鄉,豫劇的發源地,歷史文化十分厚重。開封作為一個非常繁華,也非常古老的古都,這裡有很多大家值得去看一下的景點,而且景點之間的距離也是不遠的,交通也非常方便,清明上河園就是開封較為著名的一個景點之一,大家一定要去看一下,也是非常不錯的,可以體驗一下不一樣的風情。
  • 開封值得遊玩的景點,你去過幾個?
    開封值得遊玩的景點,你去過幾個?享有「東京夢華」之美譽的開封,是清明上河圖的原創地,是有兩千七百多年的歷史名城,是中國八大古都之一。此處又有哪些值得遊玩的景點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包公祠開封有個包青天,鐵面無私,明鏡高懸它始建於金、元,經明、清等朝代,歷代修葺,已有近千年歷史。為紀念中國古代著名清官、政治改革家包拯而恢復重建的,其座落在河南省開封市包公湖西畔,是國家旅遊局開發建設的中原旅遊區的重要景點之一。這裡是可以找尋「包青天」的最佳選擇。
  • 開封旅遊景點推薦,去開封旅遊必去的五個景點,開封好玩景區介紹
    河南開封豫劇發源地,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地區,擁有四年多年的歷史文化古城,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去開封必去的旅遊景點,看一下開封有哪些好玩的景點。二:開封府是河南省地級市,古稱汴京,是八朝古都 。歷史文化遺蹟自然不會少。
  • 去開封遊玩,都有哪些好玩的景區和特色小吃值得推薦?
    大宋王朝是開封歷史上和中國封建史上最為輝煌的時代,經濟文化發達、社會生活繁榮,特別是北宋著名畫家張擇端傳世之作《清明上河圖》,主要是描寫北宋都城東京市民的生活狀況和汴河上店鋪林立、市民熙來攘往的熱鬧場面,描繪了運載東南糧米財貨的漕船通過汴河橋涵緊張繁忙的景象。
  • 河南開封最好玩的4個景點,除了清明上河園,你還去過哪些?
    文/旅遊風物誌河南開封,這是一座很有名氣的歷史文化古城。提起開封,人們會想到開封府包青天的歷史故事,在諸多的影視劇中也多有涉及,給人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開封古稱汴梁,是七朝古都,在宋代歷史中有著濃重的一筆,現在開封的很多景點也跟此有關,下面就盤點一下開封最好玩的4個景點,除了知名度較高的清明上河園,你還去過哪些呢?清明上河園,這是開封標誌性景點,是以宋代張擇端的名畫《清明上河圖》為藍本打造的宋代民俗主題景區,再現了汴梁的繁華和美景,是很多遊客開封必去的景點。
  • 宋朝「包青天」的官有多大?相當於現在什麼官職?說出來你別不信
    開封有個包青天 ,鐵面無私辨忠奸」對於這一句詞調,想必大家都是有所耳聞吧?如果比較喜歡包拯包青天的人應該還能唱出來。一部《三俠五義》,一部《包公案》,早已經將包拯「鐵面無私」的形象深入到了民間心中。特別是包青天黝黑的皮膚加上額頭中間那一彎月亮,著實令人印象深刻。
  • 今天,寧大留學生感受中國廉潔文化
    今天,寧波大學外國語學院外文宣講團以「水墨中國清廉中國」為主題,在該院李達三外語樓開展外文宣講系列活動。中外學生30餘人參加了此次活動。 雖然留學生中有不少是初次接觸國畫,但每一位留學生都熱情嘗試創作,並在創作過程中體驗了中國傳統文化的藝術魅力。
  • 以客家文化推進廉潔文化建設的思考與實踐
    這些精神與中原文化、南方土著文化相融合,形成了客家文化。  記者:客家人傳承至今的「廉潔清正」、「勤勞節儉」等優良傳統也形成了客家所特有的廉潔文化。  李純德:的確,在客家文化中,有一整套關於廉潔的理論信仰和與之相適應的表現形式、行為準則、價值取向,這就是客家廉潔文化。「廉潔清正」、「勤勞節儉」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 中國的古都,您能想到哪些? 開封:八朝古都在此
    作為中國封建時代經濟、文化的一個小高峰,北宋至今還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富有時代。一卷《清明上河圖》更是將千年前巔峰期的繁華開封,展現於世人面前。沒錯,開封是貨真價實的古都,但,它可能也是存在感最低、最落寞的「古都」。
  • 宋朝時期開封的發展
    對於開封來說大家最熟悉的莫過於宋朝時期了吧,為什麼呢,大概是因為宋朝時期開封有個包青天吧,那麼我們今天就一起來看看宋朝時期建都開封都有哪些影響和發展。既然提到了包青天那我們就先來看看包青天的出現對宋朝有哪些影響。
  • 洛陽、西安、南京、北京、開封,誰是「中國第一古都」?
    洛陽、西安、南京、北京、開封,誰是「中國第一古都」?從古至今,有國就有都。在我國長久的歷史中,一共有24個朝代,83個王朝。各個朝代會因為地理位置、文化因素等原因選擇在不同的地方建都。這些城市,因為曾經有帝王在這裡呆過,又因為文化底蘊豐富,所以被稱為中國的古都。那麼洛陽、西安、南京、北京、開封,誰是「中國第一古都」?中國人喜歡牡丹,也把牡丹當作是大富大貴的象徵,而洛陽就盛產牡丹。在我國的歷史上,曾經有13個王朝在洛陽建都。不僅如此,洛陽還是我們華夏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可以說洛陽這塊寶地孕育了我們偉大的民族與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