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繪新卷

2021-02-15 山海關宣傳

盛夏時節,盧龍縣鮑子溝村的美景令人沉醉:一座座遠山,蒼翠欲滴;一架架葡萄秧,果實滿枝。這裡的美景美食留住了遊客的腳步,他們慢悠悠地徜徉在山野之間,聆聽微風從耳畔掠過的迴響……

如今,像鮑子溝村這樣,一個個美麗鄉村正在秦皇島逐步湧現,一幅幅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畫卷,盡情鋪展在希望的田野上。

近年來,我市各地積極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立足現有發展基礎,發揮區位優勢,大力發展特色效益農業,整治環境衛生,樹立文明風尚,書寫了美麗鄉村建設新篇章。通過繪就建設創業創新藍圖,探索出一條綠色轉型的發展之路,給秦皇島鄉村建設帶來生機和活力。

「這的大櫻桃真不錯,我們全家老少都愛吃。每年6月我們一家人都會來這裡採摘,還能順便吃頓農家飯,過個愉快的小周末。」6月22日,在山海關區石河鎮望峪村的櫻桃採摘園內,來自唐山的遊客張迪一邊採摘,一邊對山海關的大櫻桃讚不絕口。

「我們種的大櫻桃『喝』的是礦泉水,『吃』的是有機肥,不用化肥和農藥,綠色無汙染,摘下來不用洗就可以吃。」望峪村黨總支書記蔡德寬驕傲地介紹:「我們這兒的大櫻桃,一粒果最貴能賣五塊錢,一棵樹最多能賣出上萬元,小小櫻桃為村民鋪就了致富路。」

櫻桃紅了,日子美了,農民笑了。每年6月的望峪村,一棵棵櫻桃樹掛滿了紅紅的大櫻桃,遊人紛至沓來,採摘品嘗;果農笑逐顏開,滿心歡喜。這座位於燕山餘脈、由5個行政村整合而來的村子,人均耕地僅有1.5畝,此前靠種植高粱、玉米、穀子等農作物,人均年收入僅有2000多元。如今,依託櫻桃產業,村裡人均年收入已達到兩萬元以上,是遠近聞名的櫻桃村。

「現在村裡1500多畝耕地全部種上了大櫻桃,村裡已經沒有大田作物了。我們還要進一步加強田間管理,提升品質品牌,延伸產業鏈條,爭取在兩三年內,讓村民再增收一萬元。」蔡德寬自信滿滿地說。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叫響一個品牌,帶動一方產業,富裕一方經濟。近年來,山海關區大力引導農民種植櫻桃,堅持品牌化、高端化的發展路線,始終將產品質量和品牌形象作為發展重點,實現了人無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特的產業格局。如今,大櫻桃產業已成為山海關北部山區農民增收致富、鄉村振興的主導產業,山海關大櫻桃也成為農業旅遊、研學、品牌農業的典範。

實施鄉村振興,就要走特色農業發展之路,讓村子變景點、農民變旅遊從業人員、農副產品變旅遊商品,最終實現農業更強、農村更美、農民更富的目標。目前,我市已初步形成一批特色突出、底蘊豐厚、魅力彰顯、具有規模優勢的現代特色產業集群,打造了一批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的區域優勢品牌。特色產業不斷提升,昌黎旱黃瓜、盧龍肉羊、青龍中藥材等10個特色產品入選全省24個特色產業帶,全市市級以上重點龍頭企業達到315家,農業產業化經營率達到71%,連續十年蟬聯全省第一;發展方式不斷優化,全市玉米種植面積三年累計減少73.55萬畝,調減比例達到37.87%,化肥農藥使用量持續大幅下降;品牌農業持續發展,山海關大櫻桃、昌黎皮毛、青龍北蒼朮入選全省「二十大」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秦皇島正大、昌黎嘉誠、秦皇島鵬遠澱粉入選全省「二十大」農產品企業品牌,「山海關大櫻桃」等5個農產品成功申報全市首批地理標誌商標,全市初步形成了以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為統領、企業品牌為支撐、產品品牌為重點的發展格局。

村道寬闊整潔,房屋錯落有致,慄樹蓬勃生長……7月18日,走進海港區駐操營鎮龍泉莊村,欣欣向榮的產業與優美和諧的村中環境交相輝映,繪就了一幅天藍、山綠、水清、地淨的美麗鄉村新畫卷。

近年來,地處燕山深處的龍泉莊「兩委」班子帶領村民在荒山上種植板慄脫貧致富,同時還染綠了荒山。產業興旺,生態宜居,村民住上了聯排別墅,過上了幸福安康的日子。村民們都說,這要感謝他們的「獨臂支書」溫守文。為了改變家鄉落後的面貌,溫守文憑著一腔赤膽忠心,歷經艱難探索,把村支部打造成堅強的戰鬥堡壘,帶領全村走出了一條「綠色振興」之路。

「黨支部有了戰鬥力,才能更好地振興鄉村。」溫守文說:「要振興鄉村,必須發揮黨組織的力量,黨員首先要起帶頭作用。」在溫守文的帶領下,龍泉莊村黨支部的凝聚力、戰鬥力迅速提升,共產黨員成為村民的主心骨。黨員擔起了職責,把村裡的事當自己的事,獻計獻策,幹在前面。

看看眼前的龍泉莊,綠水青山環繞,村民怡然自樂。「把握龍泉莊鄉村振興的方向,建設現代可持續發展的農業循環經濟,實現三大產業融合發展,讓村莊更繁榮,讓村民更幸福、生活更有尊嚴。」這是69歲的老支書溫守文為自己這個任期確定的目標。

基層是黨的執政之基、力量之源,只有抓住基層黨建的「牛鼻子」,才能鋪就鄉村振興的好路子。近年來,我市不斷強化基層黨建工作責任,充分發揮「市縣鄉三級書記微信群」「駐村第一書記微信群」作用,將之作為部署任務、指導工作、檢驗幹部、發現人才的重要平臺。選派339個後進村駐村工作組和1017名駐村幹部駐村幫扶後進支部轉化,從根本上築牢黨在農村的組織根基。今年上半年,我市先後兩次抽調人員,對339個後進村駐村工作人員在崗在位、改變村容村貌、促進村莊發展等情況進行暗訪檢查,著力強化駐村幹部的責任意識、紀律意識,持續抓好後進村整頓轉化鞏固提升。

7月10日,一批外國遊客慕名來到北戴河村,他們在這裡捏陶土、學戲曲,感受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汀堂」「得閒一樂」「疏桐小院」「簡素」「拾夏小院」「香舍」……戴河岸邊,一個個充滿詩意與藝術氣息的院落分布在村內各個角落,讓北戴河村這個擁有1300多年歷史的古樸村莊煥發了新的生機。

走進北戴河村村北的汀堂小院,青磚綠瓦、小橋流水,美輪美奐,遊客可以躲在臥室看星空,可以自做餐點狂歡,一種精緻而又樸素的氣息充斥在院裡的每一個角落。

「以前這裡是一個300多年的貢士府邸,殘垣斷壁荒廢了很多年。」在這座院落新主人呂龍飛的設計下,前院變為一個開放空間,由餐飲區和休閒區組成,原有的6間廂房改為4間臥室,中間原有的露天庭院加蓋成廳堂。每年的旅遊旺季,這裡就變得熱鬧非凡,主題派對、藝術創作等活動接連不斷,更成為當下流行的網紅打卡地。

汀堂小院僅僅是北戴河村的一個縮影。截至目前,北戴河藝術村落共籤約入駐90家。其中,裝修完成並對外開放的院落有65家,每個院落都有不一樣的體驗,遊客們能夠在自然淳樸的老宅院環境中愜意、休閒地待上一天,參與多項互動內容,甚至是完整地經歷一遍手工藝的製作流程。這些院落給這個古老的村莊帶來了濃鬱的文化氣息。

「現在藝術村落已經初具規模,藝術家、設計師、大學教授們的到來,除了利用起了村裡的老宅子,使村民們致富增收,最重要的是我們這些土生土長的村裡人、我們的孩子能切身感受到跟種地、打工不一樣的生活。」北戴河藝術村落負責人王志宏說。

文化旅遊融合激發了北戴河村發展活力、效應凸顯,不僅解決了農宅閒置與產業發展的問題,更提升了村莊軟實力,增加了村民收入。目前,北戴河村村民人均年收入達到1.7萬元。

文化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靈魂, 「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只有塑造以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主體的鄉村思想文化體系,打造文化鄉村,培育文明鄉風,讓村民生活富起來,環境美起來,精神樂起來,鄉村振興戰略才能真正實現。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我市明確提出:鄉村振興要全面落實「五個振興」要求,鞏固農業農村發展優先態勢和向好形勢,紮實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在產業發展、黨建引領、創意引領等多輪推動下,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家園正一步步向我們走來。

相關焦點

  • 安徽南陵靄裡村:巧打生態旅遊牌 鄉村振興繪新卷
    張強 攝【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安徽南陵靄裡村:巧打生態旅遊牌 鄉村振興繪新卷中新網安徽蕪湖11月11日電 (記者 張強 彭婧如 郎佳慧)11月10日,記者跟隨「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網絡主題活動來到安徽省蕪湖市南陵縣煙墩鎮靄裡村。靄裡村一隅。
  • 德令哈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德令哈市將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作為提高黨建工作質量的有力抓手,著力提升農村基層黨組織標準化、規範化、信息化建設,全面增強農村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力、凝聚力和創造力,不斷促進黨建工作與鄉村振興融合共進,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強化農村基層黨組織組織領導力。
  • 潼南:村容村貌煥新顏 鄉村振興繪新卷
    據了解,為深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每年潼南都會組織千餘名志願者深入22個鎮街,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志願服務行動。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硬任務,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第一場硬仗。
  • 潼南村容村貌煥新顏鄉村振興繪新卷
    近年來,潼南以鄉村振興戰略為統領,圍繞農村「廁所革命」、農村生活汙水和生活垃圾治理、提升村容村貌、農業生產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等工作,紮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推動脫貧攻堅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有機銜接。目前,該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目標任務全面完成。鄉韻悠悠、村風融融。
  • 樂昌「三精」農業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
    樂昌 「三精」農業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通過探索鄉村振興「三精」模式的縣域樣板,一條產業旺、鄉村美、百姓樂的鄉村振興之路正在這座粵北小城鋪就。深耕特色品牌 發展精細農業「我們種植茶葉的用地以前都是丟荒地,通過與樂昌龍頭茶葉企業合作建成了100多畝的示範茶廠,同時還帶動其他村民種植了200多畝茶葉。
  • 賀斯格烏拉牧場:圍繞「五大振興」做文章 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
    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 近年來,賀斯格烏拉牧場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要求,統籌推進「五大振興」,努力實現牧業強、牧區美、牧民富,走出了一條具有地區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 潮州鄉村美產業興百姓樂,鄉村振興繪就新畫卷
    近年來,潮州市緊緊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要求,堅持黨建引領、規劃先行,以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為抓手,奮力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逐步實現農村產業提質增效、村容村貌翻新變樣、鄉村文化繁榮發展、基層組織堅強有力、貧困農民脫貧增收。
  • 陳偉俊在全市鄉村振興現場會上強調:為「十四五」發展繪就美麗鄉村...
    溫州市委書記陳偉俊在會上強調,要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省委十四屆八次全會精神,按照全省深化「千萬工程」建設新時代美麗鄉村現場會的部署要求,跳出農業發展農業、跳出農村建設農村,把握大局大勢,找準方位定位,發揮特色優勢,努力在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上走在前列,為溫州「十四五」發展繪就更加動人的美麗鄉村畫卷。
  • 石門秀坪:鄉村振興繪就橘鄉新藍圖
    11月19日到20日,常德市委宣傳部、市農業農村局邀請、組織省市多家媒體,開展「鄉村振興之美麗鄉村看常德」主題宣傳,通過實地採訪,集中展示常德市鄉村振興在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 徐州銅山用鄉村圖卷繪就現代版富春山居圖
    伴隨著恬淡寧靜、如詩如畫的鏡頭,銅山區以人居環境整治為抓手,帶來鄉村巨變,帶動鄉村振興的圖卷一幀幀鋪陳開來——西李村的漁村風情、潘樓村的水韻悠悠、紫山村的精緻典雅、北村的古樸厚重、漢王村的紅色韻味、倪園村的傳統技藝,演繹了銅山一戶一處景、一村一幅畫、一鎮一風光、一域一特色的鄉村大美格局。
  • 「鄉村振興」韓廟鎮:聚力五大振興 繪就美麗鄉村新畫卷
    全文共2400字 閱讀時長約8分鐘近年來,韓廟鎮緊緊圍繞 「打造鄉村振興的商河樣板」目標,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立足實際,搶抓機遇,順勢而為,開啟新時代鄉村全面振興新篇章。
  • 繪就美麗鄉村新畫卷
    當了解到該村通過百姓議事會、鄉賢商事會、調解和事會、創業分享會、圓桌暢聊會等議事協商平臺,廣泛凝聚共建美麗家園的共識和合力,潘家瑋高興地說,要推進政協協商與基層協商相銜接,完善議事協商機制,提升基層治理的群眾參與度,為鄉村振興添磚加瓦。 杭州星華反光材料公司致力於反光材料研發生產,近年來努力開拓民用消費市場,企業呈現良好發展前景。
  • 布局「兩核三區」,泗水鄉村振興示範片區繪就美麗鄉村新畫卷
    2019年8月2日,泗水縣龍灣湖示範區獲批創建省級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示範區。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成立了泗水縣鄉村振興暨龍灣湖示範片區建設指揮部,由縣委書記、縣長任指揮長,並抽調10名精兵強將成立龍灣湖鄉村振興示範區工作專班,聘請浙江大學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鄉村與歷史空間規劃中心,精心製作了《泗水縣龍灣湖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省級示範區規劃》 。
  • 永州回龍圩:柑橘產業興旺 繪就鄉村振興新藍圖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並明確了「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產業興旺」列在首位,是實現農民增收、農業發展和農村繁榮的基礎。近年來,永州市回龍圩管理區緊緊抓住柑橘產業這個「牛鼻子」,繪就出了鄉村振興的新藍圖。
  • 江西湘東: "油菜花海"繪出"中國好棒" 鄉村振興農民樂了
    「由菜花海」繪出「中國好棒」  中國江西網萍鄉訊 記者萬炳全報導:「快來看啊,這個油菜花上還有 3月10日,2018年萍鄉市第五屆鄉村旅遊節暨東橋鎮第十一屆油菜花節在湘東區東橋鎮草市村正式拉開帷幕。點讚美麗中國  記者了解到,東橋鎮是個風光秀麗的山水田園生態鄉鎮,素有「江南小桂林」之美稱,被命名為省級生態鄉鎮,一直以來都是油菜種植大鎮,至今已成功舉辦11屆油菜花節,遊客人數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長,油菜花已成為展現東橋鎮形象的重要窗口,特別是十九大以來,東橋鎮全力實施鄉村產業振興
  • 「古花」特色繪就鄉村振興 ——訪古花鎮黨委書記羅遠翔
    近幾年,古花鎮在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的同時,穩住烤菸、象牙桃、高山米等產業,大力發展起蜂糖李、小龍蝦等產業,為鄉村振興、群眾增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那麼,古花鎮將如何貫徹落實陳敏爾書記指示精神,推動各項工作上新臺階?8月24日,記者對古花鎮黨委書記羅遠翔進行了專訪。記者:羅書記,你好!陳敏爾書記為南川發展指明了方向,古花在同城化發展中應該抓住哪些機遇?
  • 威海市環翠區: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4日訊在橋頭鎮七彩生物科技園區內,幾名工人在田間養護苗木,為這批培育了4年的北美冬青做著今冬上市的準備;所前泊水庫東側的陌上花家庭農場民宿項目建設也進入收尾階段,預約幾乎排滿……幾年前,「千畝杜鵑花海」早已讓橋頭美名遠揚,如今乘著新時代鄉村振興的東風
  • 靖遠縣東灣鎮:特色小鎮添亮色 鄉村振興繪新卷
    近年來,靖遠縣東灣鎮立足「打造設施蔬菜名鎮、建設縣域副中心城鎮和沿黃風情旅遊特色小鎮」的發展定位,全力推進「兩園一帶」產業發展布局,積極調整產業結構,提升鎮域經濟效益,激活了鄉村振興的一池活水。美,還得從美麗鄉村建設的好處說起。【靖遠縣東灣鎮瓜園村村民 霍侃】垃圾也不亂倒了。原先這個渠裡也倒,現在有垃圾點,垃圾點倒上,車就拉走了。現在人出來,感覺也好了,心情舒暢,轉一圈,感覺哪兒都是景點,跟旅遊的一樣。
  • 【關注】寶豐 在希望的田野上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
    2018年以來,寶豐縣堅持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積極推進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致力於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譜寫出了農村美、富、強的鄉村振興新篇章。
  • 浦江有片流淌詩意的農耕地 詩畫小鎮繪出鄉村振興新畫卷
    不遠處,上百畝新栽的精品果園已綠意盎然,孕育著收穫的希望,不時可見果農在施肥除蟲,辛勤勞作。儘管還在加緊建設中,但這片流淌著詩意的農耕土地,已展現出一幅清新、悠然的和美景象。  這個被稱為詩畫小鎮的項目,總投資達28億元,寄託著藍城集團踐行鄉村振興戰略的初心和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