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臺北三峽祖師廟,記錄著侵略者的兇殘和精神殖民的坍塌

2020-12-25 澎湃新聞
臺灣三峽清水祖師廟 視覺中國 圖

那天,在臺北市三峽鎮與幾個當地青年交談甚歡,不覺已超過時間。一行人急著趕下個行程,然而陪同的王小姐還是建議我們到附近的清水祖師廟看一下。

我曾在福建工作數年,當然知道清水祖師。他又稱「麻章上人」,閩南、臺灣地區民間都尊稱為「祖師公」。清水祖師原是宋代一名僧人,後來逐漸演變成在閩南有廣泛影響的佛教俗神,至今在福建、臺灣及東南亞擁有數以千計的分爐和眾多信仰者。

據說,宋神宗元豐六年,福建安溪、永春一帶大旱,當地百姓請求祖師公祈雨。成功後,清溪人感念恩德,在安溪蓬萊山上築精舍稱為「清水嚴」,請他主持,因此後人就尊稱祖師公為「清水祖師」。

祖師公一生施藥濟貧,並憑一人之力募化,修橋鋪路,圓寂後更演化為神,受到百姓敬仰。早年移居南洋、臺灣的百姓也都捧著祖師的香火,塑像建廟,當作精神寄託。清朝乾隆年間,安溪墾民攜帶「清水嚴」的祖師神像渡海來臺,並在三峽建廟取名「長福巖」。

自此,祖師公與開臺先民一起經歷著各種悲歡離合,見證臺灣的沉浮起伏。在這裡,我也知道了祖師公的另一個故事。

1895年,中國甲午戰敗,被迫割臺灣給日本。5月29日,日本近衛師團在師團長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的指揮下,在澳底鹽尞登陸,兵不刃血地佔了臺北府城。隨後,北白川宮能久率軍南下,妄圖一舉蕩平臺灣軍民的抵抗。然而,日軍進至三角湧(三峽)時,遭到當地客家義軍的頑強抵抗。義軍以祖師廟為抗日大本營,以三峽街屋為工事,給日軍以重大殺傷。殖民者不斷調集臺北兵力增援,義軍彈盡糧絕,退至大溪。日軍進入三峽後,縱火焚燒祖師廟及三峽街屋,將三峽焚毀殆盡。

「你知道祖師公的另一個來歷嗎?」王小姐問我。相傳清水祖師是開封府祥符縣人,追隨丞相文天祥勤王,轉戰大江南北抵抗元兵。宋亡後,他隱居在安溪清水巖。難怪,乙末割臺,三峽人不懼強敵、勇於抵抗,廟雖焚,但祖師像卻不倒。

日軍佔領三峽後,嚴禁恢復祖師廟,後因日本當局對臺灣執行安撫政策,才於1899年允許三峽人重建。1937年,中日全面戰爭爆發,日軍急籌軍餉,三峽街長、日本人小林堪藏強行代管廟產,其後,日本殖民當局在臺灣進行皇民化教育,推行講日語、信日教,祖師廟又遭白蚊侵襲,建築毀損。至臺灣光復,三峽人重新討回廟產,於1947年開始重建。

現在的祖師廟以石為基、以木為頂,五門三殿式的格局,廟內無處不雕、無處不琢。屋頂和屋簷下的房梁金碧輝煌,人物雕刻栩栩如生。最精彩的是廟中的石雕、石刻,其技巧手法,均出自民間藝人之手。據說,當年是花重金聘請福建石雕藝人來加工的。

三峽祖師廟最特別之處是它的眾多龍柱。龍柱是臺灣廟宇的常見之物,但一般廟宇只有兩對、三對,而祖師廟全部完工時有一百五十六根。這些龍柱有雙龍柱、單龍柱、花鳥柱及有對聯的圓柱。

最耐人尋味的,是在前殿的龍柱中,有兩根來自於臺灣神社的鳥居(似日本神社的附屬建築,相當中式建築的進門牌樓)。臺灣神社建於1901年,紀念1895年率領日本近衛師團佔領臺灣的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當年也正是他的軍隊焚毀了三峽祖師廟和三峽市街。1895年10月北白川宮能久在臺南蕭壠(佳裡)被義軍擊傷,28日死於臺南。

1944年10月25日,一架飛機失事焚毀了臺灣神社。諷刺的是,紀念劊子手神社的立柱,成了侵略者竭盡所能要從精神上摧毀的祖師廟上的龍柱。歷史真是無情又有情。

一座三峽祖師廟,傳承著開臺先民的血脈之根、記載了日本殖民者的兇殘,銘刻了殖民者的失敗,訴說著歷史的正義。三峽祖師廟在告訴我們一個真理,侵略者的神社終會坍塌,中國土地上的中華文化終會雄起。

然而,今天的臺灣社會,似乎還沒有從臺灣神社的祝禱聲中睡來。

民進黨當局從教科書到民間信仰,千方百計地「去中國化」,竭盡所能地在全臺恢復殖民統治象徵的神社、鳥居。他們似乎忘了他們的血脈之根、文化之源,他們正在做當年殖民者的刺刀、神社未能做到的事。

只是,他們不知道,祖師公、媽祖廟這些從大陸分爐來臺的文化象徵,永遠是民眾的精神歸依,這是臺灣的文化之根,她們流淌在民眾的血液裡,紮根在民眾的生活裡,是任何手段都不可能去掉的。

奉勸那些「去中國化」、自我精神殖民的人,到祖師廟來看一看,想想當年日本殖民者的兇殘、摸摸那對龍柱想想皇民教育能否成功,從這些美妙石刻中體會民眾對血脈之根的熱情,早日從「去中國化」中收手,免得成為歷史的笑柄。

(原題為《臺北三峽祖師廟,你記錄著侵略者的兇殘和精神殖民的坍塌》)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臺灣寫真:臺灣已故油畫家李梅樹與三峽祖師廟
    中新社臺北六月二十九日電 題:李梅樹與三峽祖師廟       中新社記者 陳立宇 鄒輝  臺灣島內有大大小小廟宇一萬多座,其中一座頗為特別,它不僅與其它寺廟一樣是民眾信仰的寄託,更兼具藝術教育、文化傳承的功能,有「東方藝術殿堂」的美譽,它就是位於臺北縣三峽鎮的祖師廟。
  • 朱立倫參拜三峽祖師廟 民眾搶拿開運紅包
    新北市長朱立倫28日前往三峽清水祖師廟參拜,祈求國泰民安。新北市長朱立倫28日前往三峽清水祖師廟參拜,並發送紅包。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華夏經緯網2月28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新北市長朱立倫28日上午前往三峽清水祖師廟參拜,祈求臺灣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新北市建設順遂,雖然適逢228
  • 荷蘭侵略者在臺灣實行殘酷的殖民統治
    荷蘭侵略者在臺灣實行殘酷的殖民統治 時間:2001-04-10 17:47   來源:   荷蘭殖民主義者在臺灣的統治長達38年。在這38年中,他們採取軟硬兼施的手段進行殘酷統治。
  • 臺北中山堂:見證臺灣從被侵略者佔領到回歸祖國
    臺北中山堂的由來和變遷,見證了臺灣從被侵略者佔領到回歸祖國懷抱的不平凡歷史,因而被賦予了特殊的意義。近日,記者在研究臺灣抗日史的當地文史作家張健豐、鍾志正的陪同下,走訪了臺北中山堂,探尋那「不可被湮沒」的故事。據史料記載,中山堂原址上曾是1889年建成的清朝臺灣布政使司衙門。1895年,清政府因甲午戰敗被迫籤訂《馬關條約》,將臺灣和澎湖列島割讓日本。
  • 三峽—古廟·三角湧,細數臺北那些走不完的美景
    雨下了整個下午,森林裡的五色鳥和綠繡眼也躲起來了。「有五色鳥的地方,證明環境品質有八十分以上,」林務局滿月圓管理站站長徐聰華說。出了林木蔥鬱、鳥類繁多的三峽有木裡,喧囂的三峽鬧區,一下令人錯愕:溼漉漉的街頭,三座跨過大漢溪的老橋,車流濺水噴了路人一身。
  • 社區營造文化之旅:三峽、蕭如松文化園、北埔社區
    2019年1月20日至1月27日,由北京師範大學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中國文化院、鳳凰網、臺灣中時媒體集團、佛光山文教基金會等單位,聯合主辦的第十期海峽兩岸大學生文化體驗營在臺灣地區舉行。本期體驗營以「社區營造文化之旅」為主題,在金門開營,兩岸30名大學生營員通過參訪金門大學、瓊林社區、燕南書院、臺北社區大學、三峽老街、北埔社區、鹿港民俗文化館、埔裡桃米社區等地,一窺臺灣的社區營造文化。2019年1月23日,「社區營造文化之旅」體驗營來到新北市三峽鎮。上午,營員們一行去到李梅樹紀念館、三峽祖師廟和三峽老街參訪。
  • 回顧百年臺北圓山歷史:日本殖民臺灣的「神社」已倒,但「皇民化...
    在臺北,多次路過圓山飯店。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圓山飯店建築飛簷翹角,古樸端莊。顏色雖豔,但與周圍山色融為一體,仿佛它天生就該建在這圓山之巔。 據說這14層高的圓山飯店是宋美齡女士主導修建的,她看中的是圓山的秀麗風景和風水之利。你可能不知道的是,看中這風景的不僅有宋美齡,捷足先登的卻是日本殖民者。
  • 三峽李梅樹畫作的魅力圖
    三峽跟李梅樹無法分開敘述,他們之間緊緊相連,因為三峽最著名的就是清水祖師廟,而清水祖師廟的重建主持人就是李梅樹。,並於1918年考取日據時代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臺北師專前身)開始接觸正式美術教育,並隨後回鄉任教。
  • 臺北旅遊記,去臺北旅行,你最喜歡的景點有哪些?
    三峽清水祖師廟,清水祖師廟是來三峽不可錯過的地方,事實上,研究東方宗教藝術的人沒有不來清水祖師廟做實地研究的。三峽祖師廟年代其實不久,是1947年開始重建的,重建的主導者是當時三峽街長李梅樹,李梅樹也是臺灣當代重要的美術大師,所以廟裡從各廳各殿、雕刻、裝飾等,幾乎都是他從草稿一步步創作出來的。
  • 【花漾人臺灣行(六)】三峽、深坑,還有那昔日的舊時光
    因此,當蘇州大學朱光磊教授赴北大(臺北大學簡稱)講學之際,我自告奮勇陪同前往。臺北大學是臺灣文科的頂尖學府之一,主校區坐落於新北市三峽區。三峽這個地方,地理位置比較特殊,位於臺北的西南隅,三面環山,僅西北一隅面向大漢溪河谷平原。好風景的地方通常都有老街坊,三峽也不例外。中午時分,臺北大學賴賢宗教授,陪同我們遊覽了三峽老街。我們是從一條僻靜的小道進入的。
  • 臺灣電影中的日本人形象之一,殘暴的侵略者
    臺灣電影中的日本人形象之一,殘暴的侵略者日本侵華的歷史也是累累血債不斷累積的歷史。在臺灣,日本屠殺民眾的事件也很多,比較著名的有「霧社事件」「新竹桃園大屠殺事件」「嘉義大屠殺事件」「雲林大屠殺事件」「臺中彰化大屠殺事件」「臺南大屠殺事件」「阿公店(岡山)大屠殺事件」等,臺灣電影對這些歷史事件用影像再現的方式向世人呈現,同時,也將日本對臺灣的殖民侵略進行了書寫和痛訴。
  • 清水祖師公誕辰 三峽祖師廟萬人看神豬(圖)
    永福巖清水祖師廟顧問劉湘麟,將神豬肉分送給排隊民眾。記者饒磐安/攝影(來源:臺《聯合報》)華夏經緯網2月9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昨天農曆正月初六是清水祖師公誕辰,新北市三峽清水祖師廟舉辦神豬祭祀大典,人潮將廟內外擠得水洩不通,廟方估算昨天湧入約10
  • 臺灣也有個三峽
    三峽鎮風光    臺灣的三峽雖無長江三峽那樣壯觀,卻也古意盎然。臺灣的三峽,位於臺北盆地西南邊緣,是指三峽溪、橫溪、大漢溪的匯流處。過去,三峽鎮只是泰雅人狩獵的地方,他們稱此地為「三角躅」,意為肥美的三角形平原地帶。   關於三峽鎮的開拓,還有個美麗的傳說。民族英雄鄭成功驅逐荷蘭人後率軍北上,接著懲除了作祟的鷹、龜精、鶯歌烏精三怪。此後,漢人才開始進入三峽拓荒。據說,開拓先鋒是康熙二十四年入峽的福建泉州人陳瑜。
  • 全臺新春拜廟走春 初六三峽神豬祭熱鬧非凡
    華夏經緯網2月16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大年初六是三峽清水祖師爺聖誕,不僅是三鶯地區開春地方大事,每年的神豬祭典更是獨特宗教活動,每年都吸引眾多觀光客拜廟參香及走春「逗鬧熱(臺語熱鬧)」。     據報導,清水祖師廟創建於1767年,是三峽、鶯歌、土城及樹林等地民眾的重要信仰中心,和艋舺、淡水的祖師廟合稱臺灣三大祖師廟。
  • 臺北市旅遊景點 99個景點
    臺北木柵動物園臺北海洋生活館臺北龍山寺臺北童話世界九份臺北袖珍博物館>赤嵌樓慈湖臺北市立美術館三峽大板根森林溫泉渡假村通霄海水浴場大湖公園冬山河親水樂園獅子博物館三峽老街野柳風景區臺北象山龍祀典武廟漁港環保公園角板山公園大溪漁港鶯歌鎮天母棒球場三峽祖師廟
  • 臺灣光復70周年:不堪回首的日本殖民50年
    臺灣人民更是悲憤交加,以進士丘逢甲為首,臺灣紳民數度上電清廷,反對割讓臺灣;臺北人民在《馬關條約》籤訂的第二天「鳴鑼罷市」,以示抗議……為鞏固殖民統治,日本侵略者通過總督、軍隊、憲兵和警察,殘酷鎮壓臺灣人民的抗日鬥爭。儘管如此,臺灣人民的反抗從未停止。僅從1907年至1915年,全臺灣就發生了12次著名的反殖民武裝暴動。日本殖民者為了鎮壓抗日鬥爭,對臺灣抗日誌士進行瘋狂屠殺。
  • 「浪漫三峽·臺灣行 三峽人家之夜」驚豔臺北
    中國臺灣網5月15日臺北消息 「浪漫三峽·臺灣行—三峽人家之夜」演唱會5月13日晚登陸臺灣。當晚,來自中央電視臺全國青年電視歌手大賽、浙江衛視「中國好聲音」、湖南衛視「中國最強音」的獲獎選手和優秀歌手獻唱了一批原創歌曲,讚頌湖北新三峽美景。臺灣知名歌手李聖傑、彭佳慧等也登臺助陣。
  • 臺北三峽老街
    臺北三峽老街 2011-05-26 13:01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白皛  臺北市郊三峽泡溫泉   臺北也有叫「三峽」的地方?聽到這個名字真讓人好奇。三峽,舊稱為「三角湧」,因地處大漢溪、三峽溪、橫溪匯流之處,地形呈三角形而得名,「湧」為閩南語「起浪」之意。日據時期,因「三角湧」發音似「三峽」而改名。這裡距臺北市區約半小時車程,是臺北人周末周邊遊的必去地之一。  臺北郊遊首選之地  古味十足的三峽老街,是臺灣北部最有味道的古鎮,其受觀光客喜愛的程度,與淡水老街不相上下。
  • 臺北縣三峽老街:滄桑歲月掩風流 期許風採重現(圖)
    三峽,舊稱為「三角湧」,因地處大漢溪、三峽溪、橫溪匯流之處,地形呈三角形而得名,「湧」為閩南語「起浪」之意。日據時期,因「三角湧」發音類似「三峽」而改名。  清朝乾隆年間,陸續有福建安溪移民到此拓荒,逐漸形成街市。老街店屋均採用中國傳統的長條街屋形式,面對面構築而成。店鋪臨街一道門、兩片活動大窗,推門開窗即可營業。
  • 明朝臺澎列島危機,他單舟赴會,兵不血刃驅離持刀殖民侵略者
    明朝時又出現類似的一位孤膽英雄,這一次他面臨的形勢更加嚴峻,因為對方是覬覦臺澎列島已久的荷蘭殖民侵略者。他單舟赴會,深入虎穴。面對戰刀出鞘、殺氣畢露的威脅,大義凜然,毫無懼色,舌戰群醜……沒有動用一兵一卒,全憑一張嘴就大獲全勝。他叫:沈有容。一位不太被今人所熟知的明朝愛國將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