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有關近日日方就釣魚島「更名」事件,許多媒體誤解為是日方更改了島名。更多的對整件事的來龍去脈一頭霧水,包括日本政府是否知情,態度如何?對中日關係影響有多大?
日本衝繩縣石垣市長中山義隆9日正式在市議會上提案,將釣魚島(日本稱「尖閣諸島」)行政區地址從「登野城」更名為「登野城尖閣」。武漢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教授、日本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林泉忠9日在接受香港中通社記者採訪時指出,此事由衝繩地方右翼政治人物主導,不排除安倍政府知曉並放行。
在日本行政區劃中,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被列入石垣市登野城管轄範圍內,石垣市藉口石垣島上另有一處名為「登野城」的地區,為了「加快行政效率並減少業務失誤」,決定更名。由於石垣市議會中執政黨議員佔多數,該議案極有可能通過,22日將正式進行投票表決。若表決通過,將於10月1日更名。
事實上,近年來,石垣市政客針對釣魚島動作頻頻,包括以各種理由申請登島、往釣魚島遷戶口等。2017年9月,石垣市議員仲間均就向市議會強烈建議變更地名。
對此,中國外交部此前曾多次強調,釣魚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固有領土,中方對此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敦促日方正視歷史和現實,停止一切損害中國領土主權的挑釁言行。據中國海警局官方微博消息,6月8日,中國海警1302艦艇編隊在中國釣魚島領海內巡航。
臺灣方面,宜蘭縣議員蔡文益則發動聯署,要求將釣魚島(臺方稱「釣魚臺」)改名為「頭城釣魚臺」,以反制日本,提案獲多數不同黨派議員支持。蔡文益批評日方此舉不僅影響主權,更影響漁權,是「惡霸行為」。宜蘭縣長林姿妙也表示,要與議會帶隊登島掛門牌,並邀請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同往。
在中日關係緩和之際,為何改名事宜又被提起?林泉忠指出:「這一事情在兩年前已有風聲,當時安倍政府方面應該有暗示過此事可能影響中日關係,希望暫緩。如今此事再次付諸行動,其『加快行政效率』的理由存疑,主要是受市長中山義隆這一在衝繩當地罕見的右翼政治人物所主導,我不認為是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主動而為。」
林泉忠續指:「更名的手續並不繁複,主要須市議會通過,無需日本中央政府批准。不排除安倍晉三在明年9月前後極可能下臺的情況下,事先知悉此事,並予以放行。因為儘管安倍第二任期內採取了務實政策,對中日關係的改善也比較積極,但他本人的意識形態是偏右的,不會因此消失。」
對於安倍政府並未公開表態,林泉忠認為:「目前中日關係已經重回軌道,安倍了解更名議題對中日關係的影響可大可小,加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日本進行國事訪問一事也並未取消,這些因素安倍都要考慮到。地方政府的決議他無法阻撓,於是就擺出低調姿態,顧及中日關係局面。」
註:林泉忠公眾號【環球短評】No.5 微頭條No.5。原文由香港中國通訊社記者張婕舒撰擬,2020年06月09日 21:06發於「中通論壇」。本文經本專欄作者本人修訂而成。
林泉忠(LIM,JohnChuan-tiong),東京大學法學博士,具有兩岸三地長期生活與研究經驗,歷任臺灣中央研究院副研究員、日本國立琉球大學準教授、美國哈佛大學費正清東亞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臺灣大學歷史系兼任副教授、北京大學歷史系訪問學者等,現為武漢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教授、武大日本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研究範圍主要渉及東亞區域國際關係,包括中日與日臺關係、兩岸三地關係、琉球研究、東海南海研究、國民整合、民族主義、族群政治、文化認同等。目前已出版專著《"邊陲東亞"之認同政治:衝繩、臺灣、香港》(2005年)、《21世紀視野下的琉球研究》(2017年)、《誰是中國人:透視臺灣人與香港人的身分認同》(2017年)、《當"崛起"中國遇上"太陽傘":透視兩岸三地新關係》(2019年)、《中日國力消長與東亞秩序重構》(2020年),以及學術論文四十餘篇。
歡迎關注「林泉忠公眾號」新動態
長按下方二維碼即可關注喲~
歡迎關注「林泉忠頭條號」新動態
長按下方二維碼即可關注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