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雄何氏家廟

2020-12-20 中國臺灣網

  民雄何氏家廟

  創建年代/清光緒十年(公元一八八四年)

  祠堂地址/嘉義縣民雄鄉平和村雙援十六號

  從嘉義市走國華路出市區,繼續往民雄方向直行,約行八公裡之後,經過平和一號及平和二號橋,前行百餘公尺右轉,只見阡陌縱橫,是典型的嘉南平原建築景觀,其間偶有幾株瘦高的椰樹,間或有三、兩房舍座落。再行一公裡,可以看到一處綠蔭較濃的聚落。在枝葉扶疏之間,一棟飛燕式建築的燕尾屋脊若隱若現,趨身近探,原來這裡就是民雄鄉十分有歷史價值的「何氏家廟」。

  民雄何氏家廟,主祀皇清始祖顯考諱添河何公之神位,暨始祖妣何媽藍氏太孺人神位,並祀清二世顯考諱彥保何公神位,暨二世妣何媽曾氏太孺人神位,陪祀何家歷代高曾祖考妣神位,賜進士出身諸何公神位。何氏姓源,出自姬姓。「姓考」上記載,周武王子唐叔虞之後,萬,封於韓原,其後為韓氏,與趙、魏分晉,俱列為諸侯,後傳至韓王安,為秦所滅,子孫分散於江、淮之間。又據「興寧何氏譜源流考」證稱,韓王安之後,韓緘,漢文帝時人,避父仇,跡盧江,遇人詢問其姓氏,指水以應,蓋其意以水寒喻韓,而人以為其姓河, 答以姓氏從人豈有從水得倖免於難,遂以何為氏,是故何氏乃韓氏所分。何氏源出韓國,其後繁衍於今安徽盧江一帶,成為當地望族,後世子孫傳嬗各地,並以「瀘江」為堂號者,所在多有。

  唐朝高宗總章二年(六六九年),河南光州固始人何嗣韓隨陳元光入閩開漳,是為何氏入閩始祖。唐昭宗時,王潮入閩,懼眾不附,遂表授何嗣韓為安撫節度使,以廣號召1,並分田劃地,安置閩人,眾皆感念蒙其德澤,尊何嗣韓為安撫公。傳至南宋理宗時,何逖基遷徙至泉州(晉江),後隱居清源洞,惟長子何元鎮,仍居泉州,何元鎮六子何添河分居至今漳州平和,娶藍氏為妻,以其三子何彥章承續藍氏香火,此派始稱何、藍同宗,又因何氏源自韓氏,才有何、韓、藍聯宗之說。

  經查何藍韓宗親會編有「藍氏族譜」,其中謂藍氏系炎帝神農氏姜姓後裔,榆罔之子昌廳為藍氏賜姓始祖,而紀、麥二氏亦枝出於姜姓,所以與藍、何、韓同樣可以攀上同脈關係。嘉義縣就有何、韓、藍、紀、麥宗親會之設,宗親會辦事處也設在民雄鄉何氏家廟內。

  目前臺灣氏何氏人口超過十五萬人,名列全臺第二十七大姓,分布較多的縣市,院轄市臺北市除外,臺灣省內以嘉義縣最多,全省各鄉鎮市區則以嘉義民雄居首,民雄各姓人數又以何氏為大宗。明清時期,何氏族人渡海來臺者,以福建漳州佔大多數。清乾隆初葉(一七三六--一七五五年)漳州府平和縣人何顯瑞初到今嘉義縣民雄鄉開基屯墾,及至乾隆中葉(一七五六--一七七六年),同縣鄉親何來、何寢、何侃儀、何復、何笑、何剛毅等,再陸續渡海來臺入墾今嘉義市及民雄鄉,裔孫才在今民雄鄉平和村建造何姓宗祠。

  民雄鄉何氏家廟正廳右壁牆上,樹有一幀「何大宗碑文」,其中對何氏家廟之起造、管理、重建的過程,敘述甚詳,云:「......此祖業宗祠之所由建造者,溯思我何堂記祖業,自於雙援開基建祠以來,孫枝繁衍,流派綿長,代有哲人名士出,為管理經營其間,雖人物良薺不齊,不思報本,只務營私,認公業為己有,廢祭祀而不修,十年之收穫盡入私囊,四棟之祠堂,已成廢屋,加之地震為災,全部倒壞,其後利慾薰心,將何堂記祖業私以相續,為業主派下子孫恨其所為,然恐其昧良變賣,乃招復祖業之同志二十有二人,公選何士儀、何立、何聯哲為代表,勤告何丕模清還祖業......後乃承諾至民國六年鳩集工資重建宗祠,以彰祖德,爾時派下員滿聲一致贊成,是舉未幾輪奐一新矣!由這塊碑文記事可知,何氏家廟約於清光緒十年(一八八四年)左右起建;光緒二十一年(一八九五年)受地震災變而傾圯;民前一年家廟祖業自不肖子孫手中收回;公元(一九一七年)鳩資重建宗祠。現在所見的何氏家廟,已有近百年歷史,是相當具有古風的宗祠。

  何氏家廟內除了設有「嘉義縣何、韓、藍、紀、麥宗親會辦事處」之外,「嘉義縣祭祀公業何大宗(又名何堂記)會」之會址也設在此處。按自民國六年由管理人何士儀等人推舉何立擔任第一屆代表,組成代表管理制,輪流管理家廟開始,就已經略見其財團法人的雛形,當時家廟收入來自於祖業附近田產之租金,收了租金,何氏子孫就用作春秋祭祀。政府實施三七五減租之後,何氏裔孫將佃租田產收回,並在宗祠周圍種植龍眼百株以裕收成,擴大春秋二典。六十一年二月,成立法人,定名為「財團法人臺灣省嘉義縣祭祀公業何大宗(何堂記)會」,會址選在此地,由此可見民雄何氏家廟在嘉義縣市地方何姓宗親們心目中的地位與份量,絕非等閒。

  何氏家廟為三進式家廟建築,最前面是庭院,行二丈餘經過左右廂房,才是正廳,單是這一趟腳程就可見家廟之氣派。除了院門是現代洗石子建築之外,牌樓和宗祠正廳都屬極秀麗的飛燕式屋脊,脊背弧線彎曲,尾部自然翹起,線條美極了。建材也都屬上乘,無論門檻、門楣、窗稜、戶樞、梁柱、石板,都非常有價值。只可惜庭院通牌樓的步道兩旁,因晚近乏人照料管理,草長及膝,當年宗長們手植的龍眼樹也依稀錯落在荒煙漫草間,觸目所及,景況悽涼而幽深。院門外面對著一畦水塘和無邊平疇,在地理上是上好風水,也無怪當初何氏先人要在此設祠了。

  何氏家廟的匾額不少,聯句更是多不勝數,茲舉數則代表,以觀全豹。牌樓匾「盧江」神龕匾「義邁周親」,「何氏家廟」、「嘉義何氏宗祠」、「祖蔭顯赫」、「高才碩望」;正廳匾「騰蛟起鳳」、「飲水思源」、「宗基永固」。另外聯句如左:院六聯:何規遵宗地;家訓昔賢留。牌樓聯:千秋名不朽;百行孝為先。神龕聯:盧江衍派家聲舊;嘉邑分支世澤新。右廳門聯:俎豆衣冠,宗光衍慶;詩書禮樂,世澤流徽。左廳門聯:滋桂培蘭,祥徵百福;騰蛟起鳳,高接三堂。門聯一:先世傳家,惟忠惟孝;後人贊緒,宜儉宜勤。門聯二:一本而觀,無別親疏;四時以祭,勿忘遠爾。門聯三:丕承先祖,追思祭祀;增輝當代,報本人倫。門聯四:至大至剛,塞於天地;有典有則,貽厥子孫。楹聯一:春露秋霜遵戴禮,遺規親祟祀典;父慈子孝式文公,懿訓篤念倫常。楹聯二:立業維艱,一粟一絲,勿忘先澤;守成匪易,六德六行, 不墜家聲。廂房聯一:不匱孝思,昭假列祖;無疆祖址,佑啟後人。廂房聯二:春祀秋嘗,典隆義重;左昭右穆,源遠流長。

  距何氏家廟左後方約三十公尺處,另有一小型宗祠「昭善祠」,屬於同一時期的建築,格局、神龕亦均同於大家廟,只是規模小了許多,而屋脊改燕尾式為馬背式。神龕主祀歷世考妣何公媽大家香位牌,也並祀堂上黃、羅、劉姓歷代祖考妣之神位。大小兩面三刀座宗祠設在一塊兒,這是別處不曾見過的現象,十分有趣。
 

  民雄何氏家廟每年農曆二月初一,及十一月初一,是為春秋二祭的大日子,屆時民雄鄉何家子弟,都會放下農事,紛至沓來齊聚在雙援何氏家廟內,向祖先叩首祭拜,看宗人們彼此噓寒問暖,敦親睦族,一年來的辛勤耕耘,流汗流淚,似乎都在此刻滌除殆盡,有的只是對祖先的無限追念,和對親人的至誠祝福。

  摘自:<臺灣各姓祠堂巡禮>

相關焦點

  • 雲霄何氏家廟
    何氏家廟建於清乾隆癸酉年(1753),座西北向東南,佔地面積二百二十平方米。雲霄、平和何氏開基一世祖添河公。,青石旋紋門鼓,石門豎,懸「何氏家廟」匾。同時,臺灣的林仔頭、青埔、竹仔腳、西莊、西勢潭、毛蟹寮、牛銅山、大竹園、竹仔頭、燕務、快官、山仔腳、崎腳、砂轆、何厝莊、三載厝、舊社溝、荷色嶼、太子宮等聚居村297名何氏宗親,也為拓建家廟捐資捐物。1921年重修何氏家廟,臺灣何氏宗親虹五房天靜捐龍銀600圓及石楣石窗全副;又有阿枚、水盛、永芳、學詩、興化等慷慨捐資,捐資石碑仍存放於家廟門簷右側。
  • 江西寧都發現唐代風水大師楊筠松在青塘點的佳穴何氏祖地和家廟
    從風水典故來說明積德之家必有餘慶——寧都青塘何氏陰陽宅風水考曾海亮「家風好,就能家道興盛、和順美滿;家風差,難免殃及子孫、貽害社會,正所謂『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這話千真萬確,曾祥裕風水團隊在考察寧都青塘何氏陰陽宅風水時所見所聞,頗有感觸。
  • 中國雲霄何地家廟
    何氏家廟建於清乾隆癸酉年
  • 臺灣嘉義民雄大士爺文化祭舉行盛大普渡祭典
    臺灣嘉義民雄大士爺文化祭舉行盛大普渡祭典民雄大士爺文化祭與基隆中元祭典、屏東恆春搶孤、宜蘭頭城搶孤,並列臺灣農曆7月的4大祭典,其中有200多年歷史的大士爺廟,主祀神明「大士爺」(觀音大士),平常在廟內沒有神尊,只有每年農曆7月21到23日普渡祭典才以紙糊神尊出現。本次祭祀的紙糊大士爺神尊花了2個多月、工作天每天10多小時才完成。
  • 樂活臺灣專欄|臺灣不只有阿里山日月潭,還有民雄
    還好隔壁劉氏後代看鬼屋一直吸引民眾前來,於是也把老房子改裝成咖啡廳,請來插畫家「小蓑鬼」跟嘉義大學的學生,以鬼屋作彩繪主題,結合農村古厝跟年輕人變詭變怪的創意,有趣的鬼怪彩繪跟開發的文創品,讓探險的民眾可以有一個歇腳的據點,也可跟劉家後代的老闆聊這裡的鬼傳說。去鬼屋咖啡廳除了喝咖啡佐鬆餅聊鬼話,請務必去「上廁所」觀光,因為連廁所都可以試膽量!這裡就賣個關子,讓去的人拍照、驚豔吧。
  • 何氏尋親!尋找相同世系宗親
    弘揚何氏文化,傳播何氏正能量,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相關史志記載:二十六世祖何敏中唐唐宣宗、懿宗、僖宗時宰相,佐三帝共四十一載,稱三朝元老。生敦化二十七世祖何敦化生道成、道明。二十八世祖何道成生夢龍、夢雲。弟道明生夢監、夢湖。夢監生何文、何顯、何聰、何秀道成、道明二人子孫後裔兄弟復河東地,聚集精兵,戰敗萬興克服河東。二十九世祖何夢龍生何高、何曉、何智。
  • 重慶永川部分何氏字輩
    於明初,明太祖驅逐北元,避亂入蜀,入贅於梁家,因梁家無子,女婿何烈承襲梁家的家業,使他日後分一子為梁氏傳後。然烈只生啟東一人,不能雙方顧及,爰及誓以後世子孫以延梁氏香火,是故現在何埂何氏中盛傳何梁二氏不開親,現有民國十九年永邑松溉石印社出版譜書為證。其字輩為:烈啟應正朝,茂文登學貴;世德光家國,盛榮鍾祥瑞;遠宗蘊蕃祉,近守思昌蔚;宏道顯清門,千秋高品位。
  • 探尋臺最猛民雄鬼屋
    民雄鬼屋可說是全省最知名的鬼屋,這麼一棟豪美宅邸淹沒在荒煙蔓草中,實在悽涼。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撰稿人連田報導 據臺灣「今日新聞」報導,幾年前某單位邀請網友票選臺灣最in旅遊景點,結果讓人跌破眼鏡,第一名竟然是民雄鬼屋。其實大部分人應該都是被它的響亮名氣折服,並未親身探訪。只是,能成為第一名,可見大家對它有多好奇。
  • 臺灣民雄舉辦觀音大士爺共同點燈千燈祈福活動
    臺灣民雄舉辦觀音大士爺共同點燈千燈祈福活動 2016-01-06 23:00:08  年初,嘉義縣創意燈展舉辦,臺灣中國青蓮黨規劃了民雄大士爺廟燈區,通過琉璃創作展現具特色的藝術創作。  參觀的民眾群聚在民雄大士爺廟燈區與民雄觀音大士爺共同點燈,祈求新的一年能為自己、為家人、為臺灣及為整個世界帶來幸福。
  • 臺男星民雄再婚 大尺度婚紗照曝光
    臺男星民雄再婚 大尺度婚紗照曝光2015-03-24 10:12:42 來源:  網易娛樂綜合    據報導,藝人民雄21日與助理女友芳芳舉辦婚宴,曾演出《海角七號》的民雄雖與老婆個性低調,未廣發媒體採訪及宣傳婚宴,但仍有許多藝人好友到場助陣。
  • 小布桂圃何氏源流簡述.何浩達編著
    元代延祐年間有何氏遷入,居住在小圃,隨著歐、劉氏向外搬遷,何氏族人將桂圃更名為「小圃」,後因音相似而稱為「小布」。小布村現內有8個村民小組,分別是:新華、永康、三坊、村心、四社、紅星、東頭、瓦窯。2019年末,有戶籍人口2516人,何姓近1500人。
  • 錢江施氏家廟
    錢江施氏家廟始建亦早在南宋嘉定年間,已有800年歷史。   錢江施氏家廟中書有長聯:「統緒肇大唐,建於啟疆,允為晉水名族;簪纓進有宋,經文緯武,依然秘閣巨家。」「衍渠閣家學,教議並宣,經述遠承鄒魯;朔中秘貽謀,簪纓繼美,科甲丕振錢江」。如家廟中綜敘其家族歷史的長聯所表達,錢江施氏源溯於魯惠公後人施父。
  • 嘉義民雄農會鳳梨酥 纖維細餅皮酥
    民雄鄉農會自製的民雄金鑽鳳梨酥,剝開後菠蘿纖維絲絲可見。鳳梨酥是大陸客赴臺必買名產之一,民雄栽種臺農17號金鑽菠蘿、牛奶菠蘿等面積約1000公頃,是臺灣第2大菠蘿產區;民雄生產菠蘿,但沒有鳳梨酥,塗文生認為「根本講不過去」,委託開發菠蘿加工品後,民雄金鑽鳳梨酥最近上市。
  • 馬平昌與何民雄李時舉行會談
    3/21 14:46:24   來源:濟寧日報       3月19日至20日,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馬平昌在北京先後與美國甲骨文公司中國區總經理何民雄和美國惠普公司軟體集團大中華區總經理李時
  • 【何氏文化】何姓遷徙史
    人口遷徙流動的原因無非是官封公派,流放謫徙,官方移民,自然災害,以及古代的政治家難,戰火匪禍等。具體到何氏家族的遷徙,除上述一般原因之外,還有一些更為特殊的因素。 湖南衡陽七甲何氏何材、何樸兩房在廣西融縣經商發跡,遂舉家由湖南遷居此地謀生。  廣東三水縣梓秀鄉人何財美,因其始祖何榮道妣鄧氏與始祖分葬於平崗鄉,遂率其子何平在始祖妣鄧氏墓地結廬守孝,數年不返,後在此地立家成族。
  • 仙遊何氏後人多出忠心愛國之士,這些感人故事您聽過嗎?
    「立石,猶如海上的燈塔,為便於何家人尋家。」老人們說,立石,立起的是凝聚力。仙遊何氏堂號多為「廬江」,而說起仙遊何氏,不得不提的便是何氏九仙。傳說漢武帝年間,安徽何員外生有九子,九兄弟無意間得知淮南王與其父密議謀反之事,規勸父親無效後,九兄弟便離家入閩。為了擺脫官兵的追捕,他們從榜頭鎮何嶺上山,來到九鯉湖。九兄弟在此煉丹既成,最終升天成仙而去。
  • 這個何家灣,神奇故事講述何氏人的家族傳奇!
    > 加入何氏大家庭據《何氏宗譜》記載,清乾隆乙丑年(1745),何氏祖上居住於安徽省太湖縣一個叫「草灘」的地方,因朝廷嚴令,何氏祖上何世龍、何世賢、何世謙兄弟三人只得拋家帶子,用扁擔挑著籮筐,歷經途中艱難萬險,到商南後又幾經選擇,才落戶到當時荒無人煙的何家灣地界。
  • 民雄鵝肉 不容錯過的嘉義美食
    民雄鵝肉 不容錯過的嘉義美食 2011年04月27日 17:06來源:鳳凰網論壇 作者:海小皮   民雄鵝肉亭是民雄鵝肉街的創始老店之一,以白切鹽水鵝肉最為出名,水煮鵝肉時,必須在水滾之後立即熄火直至燜熟,為的是讓鵝肉的甜味自然散發,過程大約四十分鐘,肉質柔軟而不失Q勁。
  • 何氏宗祠:對聯精選!(建議收藏)
    上聯典指後梁時期的何胤棄家隱居會稽,屢徵不起。下聯典指南朝後梁的何遜。貌同傅粉;祿惟養親。上聯典指三國時期魏國的玄學家何晏,字平叔,南陽宛縣人,東漢末大將軍何進的孫子,曾隨母親為曹操收養。少年時就以才華出名,喜愛老、莊。平日喜歡修飾,粉白不離手,走路還看影子,姿態優美,面孔白皙,人稱「傅粉何郎」,娶魏公主。曹爽(魏宗室)執政時,他歷官散騎侍郎、侍中尚書,後被司馬懿所殺。
  • 這個家廟香火鼎盛,百代不息,列為八仙之一
    黃巖仙洞、何仙姑塔、何仙姑雕像、何仙姑鐘樓、千年仙藤園(盤龍古藤)、吉洲島及何氏梓裡村、仙桂村等名勝景點組成。按照史書記載,何仙姑是廣東省增城市小樓仙桂村人,在全國各地以祭祀何家姑為主的祠堂有上百個,而家廟就只有這一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