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商業電影在亞洲數一數二,國產電影已被遠遠甩在身後

2020-12-18 迷影人生

如果說韓國商業電影在亞洲數一數二,相信沒人會反對吧。

「光頭運動」讓韓國電影的崛起具備了基礎條件,《生死諜變》則挑起了韓國電影復興的大旗。

從2000年左右開始,韓流就開始席捲亞洲,乃至全世界。

那時候國人最熟悉的韓國電影是《我的野蠻女友》。

算起來快20年了,我們驚奇的發現很多20年前活躍的韓國電影演員如今依然活躍在一線。

被稱為「忠武路三駕馬車」的宋康昊、崔岷植、薛景求,黃金配角吳達洙(此君因性侵女演員,以後基本沒辦法再拍電影了),中生代河正宇、黃政民,行走的荷爾蒙劉亞仁。

韓國演技精湛、敬業的電影演員太多太多,再加上完備的電影工業,大片自然層出不窮。

其實,韓國電影剛開始都是在偷師好萊塢電影、香港電影、歐洲電影甚至第三世界電影,說白了就是抄襲。

但他們不是單純抄襲,而是不斷融合進自己民族的東西,時間長了慢慢有了自己的風格,到如今已成為亞洲電影的佼佼者。

像著名的黑幫電影《新世界》,任何人看到都會聯想到《無間道》《黑社會》這些港片,但人家就是拍出了自己的特色,電影中的兄弟情讓人感同身受。

韓國商業大片火爆的另一個原因是國民的支持,韓國衡量一部電影的熱度是用的觀影人次,而觀影人次過千萬就是一個門檻。

韓國目前應該有十幾部觀影人次過千萬的作品,這相當於全國有五分之一的國民走進電影院觀看。

在韓國,很多好萊塢大片都競爭不過韓國自己的商業片,一方面電影人爭氣,另一方面民眾支持,反觀國內,娛樂圈已經亂成了一潭臭水溝。

路過的朋友們點個讚再走哦,愛你們!

相關焦點

  • 背後是韓國電影吊打中國電影的餘溫
    金基德及背後的韓國電影與中國電影的比較,在網絡上一直是個非常熱門的話題。一是韓國電影吊打國產電影了,國產電影徹底完了。另一種是列具體數據,證明韓國電影確實成熟。但和歷史上的國產電影相比,差距還是很遠的。那麼答案到底是什麼呢?
  • 印度、韓國真的能完爆國產電影?
    最近,隨著《起跑線》和《巴霍巴利王2》兩部印度電影的上映,關於印度電影到底甩國產電影幾條街的話題再一次到了風口浪尖。更有網友拉上了韓國電影,似乎在亞洲圈,中國電影已經排在了末流。狠辣批判,內容直戳民眾high點的電影自然容易博得贊同。可這些電影放在整個影史上,無論以商業還是藝術的角度來看,都還談不上震古爍今。歐洲三大電影節,獲獎的中國影片可以稱得上完爆印度、韓國電影。
  • 國產電影海外票房成績單
    在港片最輝煌的時期,華語電影在東南亞地區幾乎佔據著統治地位。如今,在除中國以外的亞洲地區,國產電影的影響正變得微乎其微。2018年韓國觀影人次排行榜中,排名最靠前的華語電影為臺灣電影《帶我去月球》,觀影人次11萬,排在第76名。除此之外,在韓國觀影人次超過5萬的華語片僅動畫電影《豆福傳》一部,觀影人次5.7萬,排在第98名。
  • 韓國的經典電影有哪些
    說真的,這兩年雖然是國產電影開始崛起的兩年,但其實,在亞洲,電影市場最為紅火的應該還是屬韓國電影,韓國電影其實領先了亞洲很多國家好多年,甚至是可以和美國的好萊塢做對比,這也是我們不服不行的,而且韓國電影向來以真材實料聞名海內外,每年盛產的影片不亞於我國影片數量。
  • 將近2000萬人等王思聰開獎,他把趙麗穎的記錄遠遠甩在了身後
    趙麗穎官宣結婚的微博,點讚數是738萬:把趙麗穎創的記錄遠遠的甩在了身後。事實證明,什麼流量,什麼國民度,在錢面前都一文不值!而且王思聰的轉發、評論、點讚絕對沒有水分,他不需要作假來證明自己有多紅:王思聰靠財氣,趙麗穎靠人氣。
  • 金亨駿:亞洲電影有能力戰勝好萊塢電影
    [導讀]在日前於馬尼拉結束的第二屆國際電影展論壇上,韓國著名製片人金亨駿結合韓國電影業的發展,對亞洲電影從業者鼓氣說,本國電影可以像美國大片一樣精彩,亞洲電影完全有能力戰勝好萊塢電影。在韓國票房排名前50部的電影中,有5部是他的作品,其中《實尾島風雲》成為韓國首部觀眾超過1000萬人的國產電影。他還獲得有韓國奧斯卡之稱的韓國電影頒獎禮「大鐘獎」的最佳攝影獎和最佳企劃獎面對好萊塢大片的衝擊,亞洲各國應該如何發展電影?亞洲電影能夠打敗好萊塢大片嗎?
  • 2019年中美電影市場對比
    美國《綜藝》如此評價2019年的中美影壇,「好萊塢的吸引力逐漸減弱,中國國產熱門電影類型多樣,創造力在不斷提高」。美國影壇如今呈現迪士尼一家獨大、眾片商效仿其商業模式的局面,《復仇者聯盟4》為漫威宇宙第三階段畫上句號,好萊塢傳統商業片卻難以彌補「超英」退場後的空缺。
  • 力壓《寄生蟲》的韓國電影《生死諜變》,拯救了整個韓國電影產業
    今年的世界影壇都被韓國的一部《寄生蟲》刷屏了,這部電影不僅在去年拿到了韓國歷史上第一個坎城金棕櫚,並在今年橫掃奧斯卡斬獲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在內的四項大獎,韓國電影也再一次走向了世界
  • 韓國最大尺度電影前十名2019 韓國r級限制電影2019 韓國電影分級制度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韓國最大尺度電影前十名2019 韓國r級限制電影2019 韓國電影分級制度 韓國的電影一直都很出名,而且韓國電影是分級的,什麼年齡看什麼年齡的電影也是有好處的,希望這個制度能都國內來也是極好的,那麼韓國電影分級制度2019是什麼樣子的呢?
  • 優酷土豆攜手釜山電影節 共促亞洲電影繁榮
    釜山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96年,是亞洲最具影響力的國際電影節之一,致力於挖掘新人新作,為亞洲電影走向世界提供更廣闊的平臺。據悉,今年7月中韓兩國在習近平與樸槿惠的見證下簽署了電影合作相關協議,中韓共同製作的影片若獲得「中外合作攝製電影片」的認可,就可以在兩國都作為「國產電影」上映,不佔據分帳片份額,並享受各自國內對國產電影的保護政策。這意味著,與廣電總局下達的海外劇限制令不同,韓國電影進入中國市場將完全享受「國民待遇」,不受進口片配額限制,對韓國電影走進中國市場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 《阿凡達》大熱 引爆亞洲電影數位化變革
    隨著近年來好萊塢3D電影數量的井噴,亞洲的電影製作人也緊跟趨勢開始發展3D電影。  其中,日本繼續保持在國際電影市場的領先地位,韓國最近10年開始崛起,香港地區在逐步復甦,中國內地市場迅速發展,印度等其他南亞地區在逐步形成具有民族和地域特點的電影及其市場。
  • ...2019亞洲授權業卓越大獎 新電影《熊出沒·狂野大陸》大年初一...
    「亞洲授權業卓越大獎」由國際授權業協會評選並頒發,是亞洲授權業界的最高獎項,旨在表彰過去一年中在亞洲授權行業取得卓越表現及傑出成就的授權品牌和企業。如此重量級的獎項,是國際授權業協會對《熊出沒·原始時代》及其合作夥伴在衍生領域勇於創新、不斷突破的最佳褒獎。
  • 《釜山行2:半島》席捲了亞洲第一的票房,刷新了韓國電影的紀錄
    這部電影在發行的第一個周末 在韓國,中國臺灣,新加坡,馬來西亞和越南的銷售額達到了2000萬美元,在五個亞洲國家的票房中均排名第一,取得了破紀錄的勝利 。開幕式第一天的票房預訂率很高,第一天就以1320萬美元的票房排名第一位。
  • 韓國電影創造了奧斯卡歷史,那中國電影呢?
    知名影評人崔汀從個人喜好的角度,向娛刺兒解釋道:「從各個角度來看,最讓人滿意的電影就是《寄生蟲》和《1917》,如果奧斯卡組委會拋開了非英語片和英語片的成見,那顯然最強的就是《寄生蟲》。」在豆瓣上,《寄生蟲》也已8.7分略高於《1917》的8.5分。
  • 中國電影市場對檔期的開發程度還遠遠不夠
    2021年的內地假期已定,加上一些非法定(暨國外假期)和紀念日之外,我們差不多能有三四十個或明或暗的假期,如果算是周末的話,其實中國電影的假期遠比其他國家要優厚的多。
  • 釜山亞洲電影市場閉幕 韓三大電影巨頭收穫豐
    「亞洲電影市場」結束了4天的日程順利落下帷幕。本屆亞洲電影市場期間,在韓國國內取得票房成功的《雪國列車》、《恐怖直播》、《觀相》和《素媛》等作品獲得極高人氣。洪常秀導演的新作《不是任何人女兒的海媛》、《我們善熙》以及金基德導演的《莫比烏斯》等片也受到了來自海外電影節的關注。CJ E&M、SHOWBOX和樂天娛樂三大韓國電影巨頭也都收穫頗豐。  《雪國列車》是CJ E&M擁有最高關注的影片。
  • 國產電影中的一部非常恐怖的電影!
    國產電影中的一部非常恐怖的電影,這部電影就是很多人當年都不敢看的一部電影!美國的喪屍片以及韓國的吸血鬼電影,可能我們剛開始看的時候,覺得會有一點恐怖,但是看多了就覺得很習以為常,這些只不過是特效做出來的而已。但是給大家講的這部電影就是國產公認的一部非常恐怖的電影。
  • 從忠武路看韓國電影20年流變
    就在此時,韓國政府又出手了——打出一系列「組合拳」扶持國產電影。據韓國文化觀光研究院研究員金圭璨介紹,最有代表性的是政府的特殊預算和「母胎基金」政策。特殊預算方案,要求將電影票房收入的3%歸入政府預算,由官方調度資金,支持本土電影。「母胎基金」,則由政府主導,以基金方式加大對國產電影投資。縱觀韓國電影業近20年發展,金圭璨總結稱,是在「政府保護」與「競爭」中成長。
  • 中國電影走出「科幻元年」,韓國電影也第一次指向「星辰大海」
    《上海堡壘》儘管如此,未來幾年仍將有不少國產科幻片問世,有些影片還十分令人期待,比如陳思誠的《外太空的莫扎特》、郭帆的《流浪地球2》、古天樂的《明日戰記》等,此外還有《三體》《拓星者》《重回地球》《深空》等。
  • 優酷土豆攜手釜山電影節 深度合作共促亞洲電影繁榮
    釜山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96年,是亞洲最具影響力的國際電影節之一,致力於挖掘新人新作,為亞洲電影走向世界提供更廣闊的平臺。據悉,今年7月中韓兩國在習近平與樸槿惠的見證下簽署了電影合作相關協議,中韓共同製作的影片若獲得「中外合作攝製電影片」的認可,就可以在兩國都作為「國產電影」上映,不佔據分帳片份額,並享受各自國內對國產電影的保護政策。這意味著,與廣電總局下達的海外劇限制令不同,韓國電影進入中國市場將完全享受「國民待遇」,不受進口片配額限制,對韓國電影走進中國市場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