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黃金周假期的第五天白天繼續在雲水謠溜達,晚上乘動車趕到了廈門,來到中國最文藝的漁村曾厝垵打卡數人頭。
說起來曾厝垵原本是廈門島東南部的一個小漁村,近些年來這裡成了廈門的網紅打卡地,我們是晚上8點左右趕到這裡的,拖著行李箱一走進中山街就發現這裡實在是太熱鬧了,人擠人的路都走不動。
這是我今年第二次來曾厝垵了,上次來時發現這裡有許多閩南風味的小吃,也有不少外地的美食,看起來這裡就是個美食的集散地。
上次來時曾發過一篇文,題目是「廈門曾厝垵,這個不少人都會念錯的地方卻是品嘗閩南美食的好去處」,文章發出來以後不少廈門本地朋友文後留言,說這裡閩南特色的東西不多,而且還不太正宗,也不知是真是假了。
到客棧放好行李就去街上轉了一圈,三岔路口這家賣「起司馬鈴薯」的還是排起了長隊。
這家「蚵仔煎」的門前也排著隊,只是沒上次那麼火爆了,「蚵仔煎」就是海蠣煎,不過這家店的生意比其他那些賣海蠣煎的都要好,可能是味道要好些吧。
路口這家賣「印度飛餅」的店門口也圍著不少的人,聽說那個印度廚師要開始表演了。
圍著這幾條街轉了一圈,人很多街上很熱鬧,但這裡賣的東西貴不說還重複雷同化非常嚴重,而且很多都還不是廈門本地的美食,感覺這裡就像重慶的那個洪崖洞,是一個當地人基本上不去,外地人忽悠外地人的地方。
轉了一圈肚子餓了,我們也找了家看起來很乾淨的餐館吃晚餐,隨便點了些腸粉湯包再加上些烤扇貝烤生蠔就花了100多塊,而且味道還不咋地。
在街邊看見一家「魚療」的洗腳店,洗腳盆卻是玻璃魚缸,缸裡遊的大都是熱帶魚,竟然讓那麼漂亮的魚兒幹這個,也真有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