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中島美雪養活半個華語流行樂壇?

2020-12-14 秒聞視頻

喜愛華語流行音樂的朋友,一定會對鄧麗君、徐小鳳、王菲、任賢齊的經典歌曲如數家珍。

但你可能不知道,有不少讓人聽出耳油的中文歌,原來都是翻唱自同一個人的創作,而且她還是個外國人。

其實,我們都是聽她的歌長大的

中島美雪,這個名字或許你會覺得陌生,但只要耳邊響起下面這些旋律, 你會知道,她一直陪伴在我們身邊!比如鄧麗君的《漫步人生路》。《漫步人生路》是根據中島美雪1980年的單曲《習慣孤獨》改編的,這首單曲曾創下了40萬張銷量的奇蹟。

1992年,《容易受傷的女人》紅遍香港,王菲在各大音樂頒獎禮中獲獎無數,就此躍入香港一線女歌手的行列。

這首歌的原版歌曲《口紅》,同樣是中島美雪作詞、作曲並演唱的。

出自中島美雪手筆的,還有範瑋琪這首旋律激昂,引發無數聽眾共鳴的《最初的夢想》,這首歌曲關乎勇氣,也關乎每個人的夢想。

《最初的夢想》,日文原版名為《騎在銀龍的背上》,中島美雪用這首歌歌頌了一位孤島醫生,用「銀龍飛躍」的形象,表達了對善良、純真的追求與嚮往。

2000年,電視劇《笑傲江湖》的片尾曲《天涯》,被廣為傳唱,直到現在,也是KTV裡點唱率極高的單曲。

《天涯》的原曲名為《竹之歌》,由中島美雪作詞、作曲並演唱。據中島美雪說,她希望在這首歌裡表達對自然的敬畏,以及大自然對世間萬物的愛。

除了這些大熱的歌曲之外,任賢齊的《傷心太平洋》、湯寶如的《絕對是個夢》等等,全都翻唱自中島美雪的作品。因此,有人調侃,一個中島美雪,養活了大半個華語樂壇的音樂人!

中島美雪 不世出的音樂精靈

這些在國內傳唱甚廣的翻唱歌曲,僅僅是中島美雪作品的一部分,1952年出生的中島美雪,是唯一一個橫跨四個年代摘得單曲榜冠軍的歌手。

從1975年出道至今,她那持久、旺盛的創造力從未枯竭,共創作了500多首歌曲,在大學畢業時,她憑藉《時代》一炮而紅。

據說,中島美雪和日本著名民謠歌手吉田拓郎年輕時曾是戀人,49歲的吉田拓郎在創作陷入瓶頸時,曾向中島美雪邀歌,要求是「像遺書一般的歌曲」。於是,中島美雪寫就了《給我一個永遠的謊言》。在吉田拓郎60歲的演唱會上,中島美雪穿著白襯衫與舊日戀人合唱了這首歌。

毫無疑問,中島美雪是不世出的音樂精靈。或許是因為她的創作力太過耀眼,而她本人平時又極少出現在聚光燈下,名氣與實力極不相符,在這樣的反差下,中島美雪的中國粉絲出於為偶像抱不平的心理,就演繹出了「中島美雪養活了50個華語流行歌手」、「一個中島美雪撐起了華語流行樂壇的半壁江山」等等說法。

近年來,網絡文化中盛行「鄙視鏈」,其中的一個鄙視環節是「聽日文流行歌的瞧不起聽中文流行歌的」。而華語歌手頻頻翻唱中島美雪的作品,也成了「華語流行樂創作力不行」的「鐵證」。

翻唱日文歌=華語流行樂沒有創作力? 並不是這麼回事!

那麼,華語樂壇真的是靠中島美雪撐起來的嗎?正如我們前面提到的,華語流行歌手翻唱了大量中島美雪的作品,但這些翻唱背後的真正原因是——省錢!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全球唱片業基本操控在新藝寶、寶麗金、環球、百代、索尼這些跨國集團手中,當時在中國的香港和臺灣,跨國公司改編外國分公司的產品,符合集團利益,因此大行其道。

不僅是中島美雪,像玉置浩二、長渕(音淵)剛、恰克與飛鳥等日本當紅歌手的作品,也都紛紛被港臺甚至內地歌手翻唱。

究其本質,改編翻唱成熟歌曲,屬於赤裸裸的商業邏輯。唱片行業是典型的高風險行業,成本高企,競爭激烈,一將功成萬骨枯。唱片公司儘管擁有大把行業專才,但究竟哪首歌能「一夜爆紅」,誰都沒有十足把握。

有數據統計,即便是行情最好的上世紀70年代,十年中銷售的唱片都有百分之八十是虧損的。因此對唱片公司來說,挑選其他市場的成功作品進行改編翻唱,自然就有更大的盈利把握。

其實,即便在翻唱盛行的八九十年代,中國的香港和臺灣地區,也都體現出了各自強大的創作實力,如顧嘉輝、黃霑、李宗盛、羅大佑等人,藝術上的成就絕不亞於日本的同行。

然而,唱片業的弔詭之處就在於,藝術價值高的歌曲它不一定賺錢啊!對於唱片公司的老闆來說,是把寶押在可遇不可求的創作上,還是力推更有把握的翻唱,這不是一個太難的選擇題。

生意人嘛,總歸不能和錢過不去。所以,為什麼「中島美雪養活了華語樂壇」,這不是中國的音樂人「無能」,而是資本運作的結果。

反過來說,日本樂壇沒有大規模翻唱中國的羅大佑、周杰倫,難道是羅大佑和周杰倫的歌不好聽嗎?顯然不是。說到底,還是因為港、臺流行樂行業的商業模式和運作能力不如日本。

日本的音樂產業有著相對完備和成熟的市場,因此並不需要大規模的翻唱來降低成本、保證利潤。其實,日本歌手並不是沒有翻唱過中文歌曲,而他們的翻唱,更多還是作為文化交流。

比如日本的「療傷歌手」中孝介,就翻唱過不少華語歌。

進一步說,我們對於「翻唱」,可能多少有些妖魔化。事實上,翻唱的結果常常是雙贏。

一來,「他山之石」,足以讓本地創作者學習和借鑑;二來,運作良好的市場,自然會促進本土原創的進一步發展。藝術無國界,翻唱同樣如此。那些動人心弦的弦律,在重新編曲填詞後翻唱,它們可以在另一個國度,煥發新的生命,讓異國的樂迷欣賞和紀念。這不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嗎?

你可能不知道,咱們每個人都會唱的《送別》,它的原版是一首美國民謠,《夢見家和母親》,後來它被日本詞作家改編成了日文歌曲《旅愁》,而這首《旅愁》又被在日留學的李叔同聽到,他填上中文歌詞,於是就有了「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你可能還不知道,上世紀40年代的《玫瑰玫瑰我愛你》,先是紅遍了上海灘,後來被美國音樂人改編成《Rose Rose I Love You》,這是世界上第一首被英文翻唱的華語流行歌曲。

所以,在音樂的世界裡,翻唱真的沒啥大不了,前提是支付了版權費。只要作品足夠打動人心,它就是全人類的財富。

相關焦點

  • 日本國寶級歌星中島美雪,真的是她養活大半個華語樂壇?
    中島美雪是日本國寶級的歌星,為何總說她是養活了大半個華語樂壇的人呢?其實這種說法有道理也沒道理,有道理的是,我們確實看到了很多非常經典的老歌都是翻唱於她創作的歌曲。以上全都是翻唱於中島美雪的歌曲,可以說數量還是非常多的,包含了港臺一二線的歌手們。從某個角度來說,中島美雪的歌確實對華語樂壇貢獻了很多,很多歌手依靠翻唱她的歌曲而走紅,甚至有些翻唱的歌曲成為其代表作品,不得不說翻唱歌曲所帶來的收穫是強大的。
  • 被稱養活大半個香港樂壇的中島美雪到底有多厲害?你們真的想不到
    「中島美雪」這個名字在這兩年漸漸的被國內很多觀眾熟知了起來,她是日本國寶級歌姬,詞曲創作人,上世紀70年代日本新音樂先驅之一,如今我們的華語樂壇現在可以說是百花齊放,漸漸的有了超越港臺的趨勢,但是無法否認的是在八九十年代港臺音樂確實是華語音樂的標杆,無法超越,很多流行的歌曲都是從港臺傳入內地
  • 中島美雪和玉置浩二,這兩個日本人,撐起華語樂壇二十年!
    華語樂壇天王天后,他們的成名歌曲大部分都是填詞翻唱。九零後最熟悉的應該是筷子兄弟的」《老男孩》《父親》其實也是翻唱日本歌手大橋卓彌的歌曲,所以網上流傳著一句話「中島美雪養活了大半個華語樂壇」「沒有華語樂壇,只有日語樂壇」,這句話雖然挺傷人,挺慚愧,但也是事實不能不承認。
  • 華語樂壇靠日本人養活?這些經典歌曲都是翻唱!
    翻唱歌曲列表2除了上述提到的這些,還有大量的華語歌曲翻唱自日本,篇幅有限不再贅述,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搜一搜。可以看出,被華人翻唱最多歌曲的日本明星為中島美雪。根據統計,中島美雪約有70首作品被改編為一百多首華語歌曲,其中以香港和臺灣翻唱最多。從70年代至今,中島美雪幾乎每張專輯都有歌曲都被華人地區歌手所重新填詞與翻唱。
  • 養育華語樂壇30年?這些歌原來都來自中島美雪!
    甚至被某些人稱為「養育華語樂壇三十年的女人」。今天就要為大家介紹這位,我偶像的偶像,日本國寶級創作歌手——中島美雪。根據知乎答主「冷杉」的不完全統計,華語樂壇翻唱自中島美雪的作品,大概是這種感覺。對於這種現象,有些人很喜歡說,當年的港臺樂壇就是個「漢化組」。嘿,稍微動動手指,就把一整個時代音樂人的努力和才華全打翻了,好爽啊!中島美雪自己音樂事業的黃金期是20世紀80年代。
  • 一人養活半個華語歌壇?不誇張,幾位天后級歌星都以她的歌成名
    她就是中島美雪,日本的「國寶級天后」。她的歌曲跨越了幾個年代,從80年代一直到21世紀,一直活躍在歌壇一線,個人創作超過500首。據不完全統計,華語歌壇至少有70餘首歌,100多個版本翻唱自她的歌曲。這些數據是不是看起來很震驚?沒錯,當年的港臺歌曲就是這樣的現狀,為什麼不創作自己的歌曲,都採用翻唱的形式?三個字概括:好、快、省。
  • 中島美雪一個被稱為養活了半個香港娛樂圈的女歌手
    中島美雪是個日本女明星,出生於1952年。如今已是68歲的老年人了,很開心的是她很健康,心態很年輕,生活也很幸福。為什麼說她養活了半個香港娛樂圈呢,肯定是誇張的說法啦,不過這也體現出了中島美雪確實有過人的地方。今天來介紹一下這位天才型的創作型女歌手。
  • 對華語樂壇影響很大的日本國寶級歌姬
    她對華語樂壇的影響力很大,有人統計,大概有六十九首歌被華語樂壇翻唱,一共有一百三十二歌手翻唱過。中島美雪 竹之歌任賢齊 傷心太平洋 中島美雪 幸福範瑋琪 最初的夢想 中島美雪 騎在銀龍背上劉若英 原來你也在這裡 中島美雪愛 される花
  • 我喜歡的中島美雪,日本的國寶級歌姬
    我和中島阿姨完全是兩個時代的人,但我也是她的歌迷,迷了很多很多年。完全被她的創作才能迷到無法自拔。我身邊很多朋友都想不通,一個花季少女為什麼會追星追老阿姨。一度因為聽不懂中島阿姨的歌,我甚至報名學習日語。中島美雪對我這個年紀的人來說,或許都聽過她創作的歌曲,但能說出她的名字的人真的不多,因為如今她的很多歌曲都是中國歌手的翻唱版本。
  • 上世紀樂壇成中島美雪漢化組,鄧麗君、王菲等天王天后因翻唱走紅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港臺音樂界可以說是「中島美雪漢化組」,大部分港臺流行歌曲的背後都站著中島美雪的身影,許多我們以為是原唱,實際上都是翻唱。中島美雪被翻唱的這些中文歌可以說聽過歌的朋友們都聽過,而且還都是公認的經典歌曲!
  • 她可能是被華語樂壇翻唱最多的日本歌手了
    如果你是一個典型的港臺流行音樂歌迷,一定會有意無意發現許多歌曲的作者是中島美雪,可能這個名字大家並不熟知,但當她作品的旋律一響起,你卻的的確確聽過。
  • 日本國寶級創作型歌手中島美雪
    其實當時世界日本,歐美等發達地區都處於樂壇黃金時代,尤其是日本歌壇,可以說日本歌壇的興起間接地帶動了香港樂壇的黃金時代。換句話說就是許多粵語經典歌曲都是翻唱自日本歌曲,所以很多人說某某日本歌手養活了半個香港歌壇,當然這屬於特別誇張的說法。
  • 中島美雪年近古稀鮮少路面 國民喜愛度依舊高漲
    在這個號象徵著國民度的榜單中,女歌手排名最高的當屬中島美雪,這也是眾望所歸的結果,就連同樣身為國民歌后的松任谷由實也不得不甘拜下風。1952年出生的中島美雪,今年也已近古稀之年了。但是她「封神」的經歷卻要從三十多年前的上個世紀說起。
  • 別再說日語歌「養活了大半個華語樂壇」,他們翻唱的華語歌也不少
    至今據不完全統計,華語歌僅僅只是翻唱中島美雪的歌曲就有百首歌之後,因此也有人說中島美雪「一人就養活了大半個華語樂壇」。原創缺乏屢見抄襲,華語樂壇發展這麼多年被詬病過的地方不少。但不可否認的是,我們也做出過很多的精品音樂,並且其中許多歌曲也被日本歌手翻唱過。一起來看一下那些被日本歌手翻唱過的經典華語歌曲。
  • 2個日本人,撐起華語樂壇20年,沒想到我們是聽日語歌長大的!
    雖然如今的華語樂壇發展頗為成熟,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華語樂壇在起步之初,人氣低迷,甚至當時的許多作品《最初的夢想》、《傷心太平洋》等等,都是翻唱日本兩位歌手的作品。1.中島美雪中島美雪作為日本一名非常優秀的創作女歌手,歌曲魅力十足,受到眾多歌迷朋友們的喜愛。
  • 日本傳奇女歌手66歲大壽 半個香港的歌星唱過她的歌
    小學二年級,美雪首次作曲,卻被當時的老師批評為一文不值,但獨自作曲的天賦在此時顯露。1970年,中島美雪考入藤女子大學文學院國文學系,國文科班出身, 中島美雪在音樂上的勇氣,在讀書這段時間就有體現了,當時學校遊園會的風氣是流行組樂隊的,中島在第一次演出舞臺上,提著吉他單槍上陣,自彈自唱自己的創作,還因此得了一個「攪局者」的稱呼。
  • 日本歌曲改變了華語樂壇?這些經典的中文歌曲全部由日本歌曲改編
    不僅僅是香港樂壇,臺灣樂壇和大陸樂壇都有不少膾炙人口的歌曲改編自日本歌曲。下面我們來盤點一下,近幾十年都有哪些經典歌曲改編自日本歌曲?-》F4《流星雨》,原曲是平井堅 的《Gaining Through Losing》小虎隊《青蘋果樂園》,原曲是少年隊的《 What's your name》除了以上歌曲,以下2位日本大神的作品被改編/翻唱最多,他們分別是:中島美雪和玉置浩二
  • 用靈魂譜曲,用心血澆灌歌詞,68歲的中島美雪把自己嫁給了音樂
    少女時代的她,就參加各種音樂比賽,唱著自己的原創作品,還因此得了一個「攪局者」的稱呼。1972年,還在大學就讀的中島美雪首次參加歌唱比賽——全國歌謠音樂祭,以一曲《我時常這樣想》一舉奪冠。這一次,也讓中島美雪首次走入日本國民的視線。
  • 中島美雪《騎在銀龍的背上》,獻給所有有夢想並為之努力的人們
    中島美雪《騎在銀龍的背上》,獻給所有有夢想並為之努力的人們中島美雪是日本女歌唱家,如今的她雖然已經年過60,但是依然活動在日本一線樂壇。有人說,中島美雪養活了大半個中國的音樂圈。每當歌手感覺才華枯竭的時候。便會向美雪阿姨買上幾首歌曲的版權。
  • 兩位日本歌手,在華語樂壇支撐二十年,原來我們聽的大多是日語歌
    在1990年代日新月異的樂壇步入了群星璀璨的時期,起初由王傑一人獨領樂壇數年,再有新生代郭富城、黎明、劉德華、張學友等人緊跟其後,再後來王菲、鄭秀文等實力唱將脫穎而出。眾多各有特色的歌手如雨後春筍般紛紛進入日益繁華的樂壇,而華語樂壇在不知不覺之間進入了精彩的百花齊放時代,而繁榮昌盛的樂壇從此開始了新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