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分級:精品咖啡的概念!

2022-01-29 啡渝咖啡

追求高品質咖啡的潮流會風起雲湧,背景因素在於,咖啡生產國為了提升產量而進行的品種改良忽略了味覺方面品質的提升。

全世界的咖啡生產國都在追求抗病蟲害、高收成的品種,帝比卡、波旁等固有品種逐漸被打入冷宮。在咖啡生產國的評價標準上與舊有品種同屬最高級的SHG,實質卻是羅布斯塔的雜交品種。這樣雜交的外表顆粒大、表面有光澤的咖啡豆,實際烘焙喝下後會有「虛有其表」的感覺。類似的咖啡愈來愈多,因而咖啡生產國紛紛開始重新看待固有品種咖啡,興起希望恢復帝比卡、波旁等咖啡的復古主義。

精品咖啡還沒有嚴格的定義,原因在於定義單位是各國的精品咖啡協會,而每年的定義內容都在改變、進化。現將1982年成立的美國精品咖啡協會(SCAA)目前通行的標準大致列舉如下:

1、是否具有豐富的幹香氣(Fragrance)。所謂幹香氣是指咖啡烘焙後的香味,或是研磨後的香味。

2、是否具有豐富的溼香氣(Aroma)。溼香氣是指咖啡萃取液的香味。

3、是否具有豐富的酸度(Acidity)。「Acidity」是指咖啡的酸味,豐富的酸味與糖分結合能夠增加咖啡液的甘甜味。

4、是否具有豐富的醇厚度(Body)。「Body」是指咖啡的醇厚度,也就是咖啡液的濃度與重量感。

5、是否具有豐富的餘韻(Agtertaste)。「Aftertaste」是咖啡的餘韻,根據喝下或者吐出後的風味如何評價。

6、是否具有豐富的滋味(Flavor)。「Flavor」指的是滋味,以上顎感受咖啡液的香氣與味道,了解咖啡的滋味。

7、味道是否平衡。

以上為SCAA的評價標準,也就是咖啡消費者的評價標準。另一方面,咖啡生產國對於精品咖啡的評價標準如下:

1、精品咖啡的品種是什麼?阿拉比卡的固有品種帝比卡,或是波旁品種為最佳。

2、在哪個地方栽培?栽培地或是農莊的海拔高度、地形、氣候、土壤、精製法等是否明確?

3、是否採行高水準的收成法與精製法?成熟豆子的比例是否較高?瑕疵豆混入的比例是否最少?

以上是對咖啡消費國以及生產國的評價概括,由此可看到評價的對象已經跨越過去未曾注意的「是否美味」、「香味的印象與獨特感」等領域,這些評價基準與過去迥異,傳統的評價標準主要觀察咖啡豆外觀是否有缺陷,完全沒有涉及味覺方面。新的評價基準讓我們深刻了解「要製作精品咖啡,非經過『杯測』(Cupping,咖啡的味覺評價)步驟不可」。咖啡的味覺評價逐漸走向葡萄酒的感官評價方式。

相關焦點

  • 非洲精品咖啡產區 衣索比亞咖啡的肯亞咖啡風味有什麼不一樣
    非洲著名的咖啡產國衣索比亞和肯亞在精品咖啡界裡面赫赫有名,兩個產區的的咖啡風味都是一柑橘果調為主,但不同的是衣索比亞的咖啡風味是明亮的酸質,口感乾淨清爽。而肯亞的咖啡風味則是漿果果汁般的飽滿感,例如番茄汁。在前街咖啡,非洲產區的咖啡豆佔了上架豆子裡面的佔30-40%,從前街上架比例來說就清晰看到非洲產區的咖啡很受大眾的喜愛。
  • 巴布亞紐幾內亞精品咖啡等級分級制度
    咖啡是巴國第二大出口量的農產品,足見咖啡產業對巴國經濟的重要性。由於咖啡品種與印尼的不同,海拔也高於蘇門答臘,加上採用水洗處理,PNG咖啡的地域之味迴異於印尼的悶香與低沉味,反而有明亮、酸甜感、花果香氣,和南美洲的風味類似。
  • 第三波咖啡浪潮興起:洋快餐爭相搭車「精品咖啡概念」
    第三波咖啡浪潮興起:洋快餐爭相搭車「精品咖啡概念」 澎湃新聞記者 宦豔紅 2016-12-14 18:29 來源:澎湃新聞
  • 精品咖啡生豆分級制度 咖啡豆如何分級 不同咖啡產區生豆分級
    這種依靠目數來進行分類的方法取決於幾個因素;在傳統認識中,咖啡的目數會很大程度上影響烘焙,從這個角度來說,答案是肯定的。但是從其他角度來審視,又有很多例外情況。其實不同的咖啡種植國都會有著不同的分級制度,接下來我們來看看不同國家對咖啡豆的分級都有什麼不同。
  • 「咖啡知識」什麼是精品咖啡文化?
    「精品咖啡"的概念最初是由美國的努森女士在1974年提出。咖啡豆作為經濟作物,也有它自己的等級制度。咖啡豆可以商業流通的有阿拉比卡與羅布斯塔兩種咖啡豆。羅布斯塔品質較低,主要用於速溶咖啡;阿拉比卡品質較高,常用於咖啡館。阿拉比卡也可以分為「商業級別」與「精品級別」。
  • 精品咖啡,只能淺中烘焙?
    主流的第三波精品咖啡現在的咖啡館,經常強調自己是「精品咖啡」。到底「精品咖啡」是什麼?為什麼如野花盛開的自家烘焙中,有超過九成的店家選擇用所謂的淺中烘來詮釋咖啡生豆的風味呢?只要稍微留意一下咖啡文章,大部分咖啡愛好者應該都聽說過,現在咖啡世界裡正流行的「第三波精品咖啡浪潮」。第一波、第二波咖啡浪潮在咖啡的世界中各自帶給了屬於那個年代「咖啡」的革命。
  • 肯亞咖啡等級劃分及其分級標準簡介
    我們都知道非洲是咖啡豆盛產的地區,而非洲各個咖啡生產國之間的咖啡豆收購和評級標準也是不同的。今天我們要介紹的就是肯亞這個國家的咖啡分級和標準。在肯亞,咖啡豆一般分為四大等級。肯亞咖啡分級藝術在肯亞,雖然已經發布了分級咖啡的標準,但並非唯一標準。肯亞咖啡委員會認為咖啡分級是一門「藝術」,當地的咖啡豆會根據特性分配等級,最直觀的區別是咖啡顆粒大小。
  • 藍山風味咖啡≠藍山咖啡!藍山咖啡的前世與今生
    在精品咖啡還未普及之前,咖啡界有三大特級咖啡:牙買加藍山咖啡,夏威夷柯娜咖啡,印度尼西亞貓屎咖啡。其中,藍山咖啡與夏威夷咖啡並稱為「咖啡界的皇帝與皇后」。牙買加是位於加勒比海的一個島,牙買加的藍山位於西加勒比海(海拔2256米),藍山咖啡的獨特風味與藍山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是密切相關的。
  • 中國精品咖啡:雲南精品咖啡和雲南小粒咖啡的風味特點區別
    選擇正確的品種,種植在適當的海拔位置,成熟以後試驗出能表達特有風味的處理方式,這是我認為的精品咖啡能有明顯地域風味的唯一邏輯關係,也是雲南農業廳最近在主導的工作:建立雲南精品咖啡風味圖譜。這句話的意思是,找出雲南精品咖啡應有的地域風味。為什麼雲南豆這幾年這麼喜歡注重處理法呢?
  • 瑞幸咖啡限定SOE精品小黑杯來了
    簡單來說,SOE全稱為「Single Origin Espresso」,即「使用單一產區咖啡豆製作的濃縮咖啡」。使用單一產區咖啡豆,能將咖啡豆的獨特地域風味表現得更加明顯。做好一杯SOE咖啡的關鍵是什麼?優質的精品產區和甄選高質量咖啡豆是做好一杯SOE咖啡的關鍵。
  • 什麼是精品咖啡?手衝咖啡就是精品咖啡嗎?
    導讀前街咖啡今天要來分享一下關於精品咖啡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夥伴聽過不少關於精品咖啡的說法,每座城市也會有不少精品咖啡館,那麼精品咖啡館裡賣的精品咖啡到底是什麼呢?單品手衝咖啡就是精品咖啡嗎?除了這個大原則之外,還需要針對幾項條件進行篩選:生豆含水量咖啡豆大小均勻度缺陷豆/瑕疵豆鑑定產區基本等級分選杯測咖啡風味經過層層標準嚴格檢驗下來,才能將其中的「精品」篩選出來,成為我們手中的精品咖啡,實在得來不易。為什麼要喝精品咖啡?
  • 非洲精品咖啡產區 衣索比亞咖啡的肯亞咖啡風味有什麼不一樣
    非洲著名的咖啡產國衣索比亞和肯亞在精品咖啡界裡面赫赫有名,兩個產區的的咖啡風味都是一柑橘果調為主,但不同的是衣索比亞的咖啡風味是明亮的酸質,口感乾淨清爽。而肯亞的咖啡風味則是漿果果汁般的飽滿感,例如番茄汁。在前街咖啡,非洲產區的咖啡豆佔了上架豆子裡面的佔30-40%,從前街上架比例來說就清晰看到非洲產區的咖啡很受大眾的喜愛。
  • 從0到7,解構精品咖啡數字密碼
    咖啡——這兩年以及未來兩年都是競爭最激烈的零售戰場之一,以星巴克為首的現磨咖啡市場依然火力十足,這兩年又有一些品牌用精品速溶/精品掛耳來爭奪市場。有意思的一點是,這些品牌都企圖用產品包裝捕獲一部分消費者,雖然包裝造型各異,但它們不約而同的都使用了同一則數字密碼。
  • 精品咖啡的「江湖」:消費不止於一杯咖啡
    青島的精品咖啡館很多。在這裡,咖啡師們與顧客一樣,銷售或消費的均已不限於一杯咖啡,而是藝術氛圍、是人生感悟、是文化、是時尚……當然,偶爾也有顧客「打卡曬圖」後那份心理上的小確幸。李泊辰表示,一千個觀眾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千處精品咖啡館也有一千種風格。在他看來,精品咖啡館稱得上是理想主義者的烏託邦,這與星巴克等連鎖品牌整體風格的千篇一律不同,將「第三空間」進一步優化,用更優質的互動與服務,更具魅力的氛圍吸引顧客,「無論是晴天還是雨天,無論是室內還是室外,在山間喝著咖啡、吃著甜品都是一種愜意的享受。」
  • 精品咖啡!鷹集咖啡堅持冷萃+凍幹工藝,做最完美的咖啡
    隨著人們現在工作壓力的增大,越來越多的加班工作隨之而來,想要在加班時清醒一點地工作,那麼,這時來杯咖啡就再好不過了。作為精品咖啡行業的領先品牌,鷹集咖啡成功引領時尚潮流。無論從咖啡的質量還是餐廳的風格來看,鷹集咖啡打動了消費者的心,尤其是鷹集咖啡在內容輸出方面,不僅注重產品標準化,強調咖啡館的空間設計,提供多樣化的服務模式,而且降低咖啡銷售壁壘,回歸市場需求。據了解,2016年11月,鷹集咖啡正式創立,總部位於上海,目前在上海已經有7家精品店鋪,鷹集咖啡是最近兩年開始發展起來的,鷹集咖啡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一致好評。
  • 鷹集咖啡!用精品咖啡詮釋咖啡文化,不一樣的味道
    對於很多人來說,咖啡已經變成了生活中的必需品,咖啡行業也進入了3.0的時代,從注重環境變得更注重於咖啡產品的本身,面對這種情形,精品咖啡品牌應運而生。鷹集咖啡就是其中的佼佼者。鷹集咖啡創建於2016年,至今發展經過了4個年頭,已經在上海擁有了7家門店。
  • 咖啡界的泡泡瑪特,從1000萬到1億,精品咖啡的新增長在哪裡?
    今年2月以來,速溶咖啡進入融資潮,包括永璞、三頓半在內共4家精品速溶咖啡品牌完成新一輪融資,行業黑馬三頓半的估值已超過8億。所謂速溶精品,即以速溶的形式,儘可能留存現磨的口感,比現磨方便,又比精品便宜。當下,嚴格意義上的精品咖啡想要規模化普及絕非易事,畢竟中國70%以上的咖啡消費,仍以速溶為主。
  • 精品咖啡專題系列|用作精品咖啡的阿拉比卡豆有何特徵?
    相較於具有特殊「黴臭味」的羅布斯塔種,阿拉比卡種(Arabica)因其特有的香氣和口感,往往被視為咖啡中的高級品項。阿拉比卡種發展至今已有70多項品種,用作製作精品咖啡的豆子,也幾乎都是阿拉比卡種。衣索比亞也正好是咖啡的發源地,據說第一棵咖啡樹也正是在這裡被發現。埃塞咖啡的特色,在於其酸味、巧克力香和濃鬱果香相互纏繞,讓人不得不聯想起咖啡樹生長的鄉間。以埃塞為發祥地,阿拉比卡種在全球遍及開來。目前就產量而言,形成了以中南美洲為中心,在亞洲、東非各國都有普遍種植的格局。阿拉比卡種雖然具備優秀的香氣與口感,但其對病蟲害的天然抵禦能力卻遜色不少。
  • 資本競逐精品速溶咖啡
    精品速溶,顧名思義,有著貼近精品咖啡的風味和口感,同時在消費場景上大膽革新,以便攜小包裝殺入賽道,在精品和便攜之間尋找到中間點。  「SCA(世界精品咖啡協會)針對精品咖啡有一套權威的評價體系,咖啡豆超過80分就能稱為精品咖啡,否則被視為商業級咖啡。」泰摩咖啡創始人於悅表示。
  • 瑰夏咖啡分級制度 咖啡紅標綠標藍標是什麼 瑰夏紅標藍標綠標區別
    瑰夏咖啡(Geisha)因巴拿馬翡翠莊園將其識別出來而聞名,在之後的十多二十年裡基本也是由翡翠莊園奪冠,翡翠莊園紅標,綠標,藍標是前街咖啡日常用豆。 那麼紅標,綠標,藍標分別是什麼呢?這篇文章來說翡翠莊園的分級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