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布亞紐幾內亞精品咖啡等級分級制度

2020-12-21 騰訊網

最近幾年,巴布亞紐幾內亞咖啡開始帶著自己獨特的優質水洗阿拉比卡豆子,代表大洋洲跨入世界specialtycoffee的行列。巴布亞紐幾內亞咖啡豆具有顆粒飽滿,酸度適中,口感香醇的口感特徵。

在今年發布的《巴布亞紐幾內亞咖啡市場研究》報告中指出「目前廣泛的政府監管和要求實際上使已經困難的經營環境更加複雜化」。

報告中寫道,「通過減少政府干預和更多支持,國家的咖啡產業將更具生產力:

1)擴大農業推廣服務和最佳實踐培訓

2)農業和經濟問題的科學研究,導致新的國家計劃和政策

3)支持對於促進在國內外開展業務的私營企業而言」

巴布亞紐幾內亞是大洋洲上的一個島國,在馬來語中「巴布亞」有「捲髮」之意。據說1545年,探險家雷特斯達到該島,並發現島上人的頭髮大部分為捲髮,即稱該島為「捲髮人的島嶼」,故有此稱,這個名稱就此流傳下來。巴布亞紐幾內亞在印尼東邊,是標準的海島型氣候,位於赤道與南緯10度之間,有熱帶雨林火山巖和高原地形,海拔介於1200-2500公尺,是種植咖啡的天堂。

當地的產量不大,總產量約85%的咖啡都是由小農的庭園栽培系統所生產。小農們會加入當地的合作社,一起分享合作社的處理設備。咖啡是巴國第二大出口量的農產品,足見咖啡產業對巴國經濟的重要性。由於咖啡品種與印尼的不同,海拔也高於蘇門答臘,加上採用水洗處理,PNG咖啡的地域之味迴異於印尼的悶香與低沉味,反而有明亮、酸甜感、花果香氣,和南美洲的風味類似。

巴布紐幾內亞有著超然、原始的自然環境,土地遼闊而肥沃。它特有的火山巖土壤和豐沛的降雨量為咖啡的生長,創造了優良的自然條件。巴布亞紐幾內亞的頂級咖啡豆,就像該國的國鳥極樂鳥一樣漂亮而珍貴。

大型莊園/農場(plantation),通常擁有自己的水洗處理廠,較小型的個體咖啡農更能去掌控產出品質與風味的表現。位於巴布亞紐幾內亞西部高原維基谷地臨近kimel河谷的奇邁爾莊園,像許多大型農場/莊園有自己專屬的水洗處理廠,但事實上這是一個由周邊Opais民族諸多獨立咖啡小農所共同擁有的莊園,就某意義上來說,這是一個私有合作社。由於極佳的生長環境條件和處理廠穩定的品質控管流程,產出的咖啡擁有活躍的明亮感,也保留了相當程度巴布亞紐幾內亞咖啡的風味獨特性。

Sigri西格裡莊園

希格裡/天堂鳥莊園位在西高地省(Western Highlands)中的瓦吉谷地(Waghi Valley),約略在1500米的高海拔山區,擁有排水良好的火山土壤。莊園成立時間於1950年,至今已經超過了60年以上,是當地咖啡產業先驅。

在巴布亞紐幾內亞,95%的咖啡來自高地。Sigri種植園,位於巴布亞紐幾內亞西部高原的Wahgi山谷,海拔約1600-1800米。在這裡,氣候涼爽,土壤肥沃,雨量充沛。Sigri對咖啡種植與處理擁有豐富的經驗。在上世紀50年代,巴布亞紐幾內亞開始廣泛種植咖啡豆,Sigri便是最早期的種植園之一。並且因其獨特的高品質咖啡,在國際享譽盛名。

Sigri種植園多年來一直堅持高標準的種植和處理體系。在每年4-9月的收穫季節,只有完全成熟的咖啡紅果才可以被手工採摘,使得咖啡櫻桃中酸與甜完美平衡。在Sigri,每一天都會進行杯測來保證種植園向客戶提供品質如一的極品咖啡。由此Sigri成為了世界精品級咖啡之經典。

在收穫高峰季,Sigri僱傭的員工可以達到約6000名,有一半的員工都吃住在種植園自有的員工屋,種植園內有免費診所和員工子女小學。

Sigri種植園同時也保護土壤和水源,拒絕農藥與殺蟲劑的使用,愛護生態和附近的鳥類。根據目前的記錄,Wahgi山谷一共有160多種不同的鳥類,其中,Sigri種植園就有90種鳥類來此棲息,包括巴布亞紐幾內亞的國家象徵——天堂鳥,可謂名副其實的鳥類天堂。

另一個特殊之處在於,奇邁爾所栽植咖啡品種的多樣化,甚至無法單用一手數完:Typica、Arusha、BlueMountain、MundoNovo、Catimor、Caturra…甚或更多--事實上,正如不會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多數的農民們其實會以種植不同的品種,避免某一特定品種的生長不適應導致栽植未成或生產不如預期的風險也造就其咖啡風味特色的有趣表現。

這支奇邁爾莊園的圓豆,口感上會些許辛香料氣息,入口後帶有堅果、甘蔗的香甜爽口,如奶油般的乳脂滑順感,圓豆的口感更加紮實,整體表現均衡、平順。風味濃鬱,香氣悅人,沒有藥草味或是土質味,它的質感如同凡高的畫一般濃烈醇厚。

生豆分析

巴布亞紐幾內亞的咖啡等級︰總共分12級,按瑕疵分級

(僅適用於 阿拉比卡)

巴布亞紐幾內亞咖啡生豆名稱的含義與規則:

PNG Plantation Y

國家+種植類型+分級名稱

在巴布亞紐幾內亞

Plantation(種植園)與Large Estates(大莊園)產量佔全國的25%;

10-20公頃大小的中小型農場(Holdings or Blocks)產量佔10%;

在PNG,共有76個註冊種植園與莊園。

以大家最注目的精品級AA與A來舉例說明:

(1)AA 與A級咖啡屬於精品咖啡級數,主要來自較大型的莊園。

以AA來說,豆尺寸比18目 大,豆型為橢圓形的平豆。缺點數:最多每公斤10個缺點數。生豆外觀是綠色略藍。生豆味道要乾淨、烘焙的味道要乾淨、滑順 。杯測口感要優(Fine Cup)。

(2)A級的尺寸要比17目大,杯測至少要達到GTF級(Good to Fine)也就是好到優的口感——其他缺點數與生豆狀況都跟AA一樣。

總的來說,不管是用來調配意式單品還是一般的綜合咖啡,都能彌補酸質咖啡的不足,加之物以稀為貴,近年來受到越來越多的咖啡愛好者的青睞。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圖片來源網絡,網站部分內容如圖片、我們會尊重原作版權註明出處,但因數量龐大,會有個別圖文未來得及註明,請見諒。若原作者有任何爭議均可與網站聯繫處理,一旦核實我們將立即糾正,由「咖啡工房」整理編輯,轉載請註明,本文意在傳播咖啡文化,若侵權請告知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巴布亞紐幾內亞精品咖啡豆 西格裡天堂鳥咖啡豆風味描述
    +品種:阿魯沙、鐵皮卡等級:AA處理法:水洗處理產區介紹巴布亞紐幾內亞咖啡是在十八世紀晚期,由荷蘭水手首度引進,於1892年間在 Rigo 裡哥區域繁衍,1908年時,巴布亞紐幾內亞已有180英畝的土地栽植咖啡,到1970年巴布亞紐幾內亞可生產46萬袋的咖啡;直至今日,巴布亞紐幾內亞的咖啡年產量已可達90到120萬袋。
  • 咖啡產區 | 巴布亞紐幾內亞天堂鳥莊園咖啡
    ▲點擊關注 | 每日精品咖啡文化雜誌咖啡工房巴布亞紐幾內亞這個國家對於咖啡愛好者來說熟悉但又陌生
  • 巴布亞紐幾內亞天堂鳥咖啡豆|天堂鳥咖啡豆風味 天堂鳥小藍山咖啡
    在每年4-9月的收穫季節,只有完全成熟的咖啡紅果才可以被手工採摘,使得咖啡櫻桃中酸與甜完美平衡。在天堂鳥莊園,每一天都會進行杯測來保證種植園向客戶提供品質如一的極品咖啡。由此天堂鳥莊園成為了世界精品級咖啡之經典。在收穫高峰季,天堂鳥莊園僱傭的員工可以達到約6000名,有一半的員工都吃住在種植園自有的員工屋,種植園內有免費診所和員工子女小學。
  • 精品咖啡生豆分級制度 咖啡豆如何分級 不同咖啡產區生豆分級
    這種依靠目數來進行分類的方法取決於幾個因素;在傳統認識中,咖啡的目數會很大程度上影響烘焙,從這個角度來說,答案是肯定的。但是從其他角度來審視,又有很多例外情況。其實不同的咖啡種植國都會有著不同的分級制度,接下來我們來看看不同國家對咖啡豆的分級都有什麼不同。
  • 巴布亞紐幾內亞天堂鳥 | 咖啡工房研習課室
    採用三次水洗髮酵,每次浸泡約24小時,並更換乾淨的水以控制咖啡風味;清洗完畢後將生豆去除外殼再進行各項分級,例如AA、AB、PB 圓豆等等,這樣做工精細的後制處理方式為咖啡本身帶來了明亮細膩的果酸風味,乾淨又綿長的甜蜜口感。
  • 巴布亞紐幾內亞咖啡產區|天堂鳥咖啡豆鐵皮卡水洗小藍山咖啡風味
    採用三次水洗髮酵,每次浸泡約24小時,並更換乾淨的水以控制咖啡風味;清洗完畢後將生豆去除外殼再進行各項分級,例如AA、AB、PB 圓豆等等,這樣做工精細的後制處理方式為咖啡本身帶來了明亮細膩的果酸風味,乾淨又綿長的甜蜜口感。
  • 藍山咖啡也有等級之分,帶你探索咖啡豆分級制度的秘密
    咖啡豆的分級制度目的是將咖啡豆分為「精品級別」、「商業級別」與「不合格產品」三種級別。級別越高,咖啡風味越好,產量越少,價格越高。常見的咖啡分級有三種,一種是以咖啡豆的粒徑分級,也就是針對咖啡豆的大小進行篩選分級,適合絕大多數咖啡產國;一種是以海拔高度進行分級,這種分級制度只適合少數咖啡品質較高以及處理加工成熟的咖啡產國;還有一種是以咖啡豆中含有的雜質與缺陷豆分級,這種方法適合咖啡豆品質較低以及使用機器進行採摘咖啡豆的咖啡產國。
  • 咖啡生豆分級制度詳解 咖啡生豆的分類及等級 咖啡豆分哪幾個等級
    像G2、AA等是代表了這支咖啡生豆的等級,每個咖啡產國對生豆的分級標準各有差別。下面來分享幾個具有代表性的咖啡產國生豆等級標準。商業(Commerical) 達不到精品等級,但比國內(Local /Domestic)消費等級要高;c. 本地/國內(Local /Domestic)缺陷豆數量多(未熟豆),過季以及存放不佳導致的風味相對較差的咖啡。
  • 肯亞咖啡等級劃分及其分級標準簡介
    我們都知道非洲是咖啡豆盛產的地區,而非洲各個咖啡生產國之間的咖啡豆收購和評級標準也是不同的。今天我們要介紹的就是肯亞這個國家的咖啡分級和標準。在肯亞,咖啡豆一般分為四大等級。肯亞咖啡分級藝術在肯亞,雖然已經發布了分級咖啡的標準,但並非唯一標準。肯亞咖啡委員會認為咖啡分級是一門「藝術」,當地的咖啡豆會根據特性分配等級,最直觀的區別是咖啡顆粒大小。
  • 巴布亞紐幾內亞布萊達咖啡莊園介紹 巴布亞紐幾內亞咖啡該怎麼衝
    雖然巴布亞紐幾內亞靠近印尼,但這裡所生產的咖啡跟印尼所生產的風格迥異。巴布亞紐幾內亞是世界上開發程度最低的國家之一,該國約有6500種原生植物和380種原生鳥類,可以說是世界重要的生物寶庫了。標準的海島型氣候,火山巖土壤加上豐富的雨林環境,使得這裡生產的咖啡風味與中南美洲的相似。
  • 小藍山咖啡豆 巴布亞紐幾內亞天堂鳥咖啡豆水洗處理鐵皮卡風味
    但巴布亞紐幾內亞的咖啡歷史並不長。早在19世紀90年代便已經開始種植咖啡,但開始之際並未重視。而直到了1926年,18座咖啡莊園相繼成立後,才真正的重視了咖啡的種植,視為重要的經濟項目,並引進了牙買加藍山咖啡的種子,鐵皮卡品種。而到了1928年後,巴布亞紐幾內亞的咖啡產業才算是開始蓬勃發展。
  • 巴布亞紐幾內亞咖啡風味如何?如何衝煮巴布亞「小藍山」咖啡豆
    最近幾年,巴布亞紐幾內亞咖啡開始帶著自己獨特的優質水洗阿拉比卡豆子,代表大洋洲跨入世界精品咖啡的行列。而巴布亞紐幾內亞的豆子素有「小藍山」之稱,可見其品質優異。前街認為該國種植的咖啡被譽為小藍山咖啡是因為在從牙買加引進了鐵皮卡在該果種植,種植的環境有著同樣的海島型氣候以及高海拔。
  • 咖啡產區 | 宏都拉斯6大咖啡產區及分級制度介紹
    ▲點擊關注 | 每日精品咖啡文化雜誌咖啡工房宏都拉斯位於中美洲北部
  • 巴布亞紐幾內亞的咖啡故事
    有閒聽歌,喝杯咖啡,聞一聞陽光,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慶幸自己能擁有這樣的閒情逸緻,這樣的愜意舒坦~巴布亞紐幾內亞這個名字不太常見(原諒凌凌的孤陋寡聞),很多人都會將巴布亞紐幾內亞的咖啡和印度尼西亞的咖啡相提並論,但是
  • 海島型咖啡古巴水晶山咖啡 古巴咖啡豆分級制度古巴咖啡風味口感
    海島型咖啡崛起於18到19世紀,咖啡種植地帶位於汪洋大海中,沒有與陸地連結。提到海島型咖啡大家能馬上想到的不是藍山咖啡就是科納咖啡。其實我國臺灣省,波旁島,聖海倫娜,波多利亞,多明尼加,海地,古巴都可以歸類為海島型咖啡。本文前街就帶著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古巴咖啡。
  • 葡萄酒分級制度
    1855年首次確立,至今發展為法國乃至全世界範圍內最完善的葡萄酒分級制度之一。新的葡萄酒不能還以舊的等級方式在市場上銷售,不過已經在銷售鏈中的酒不會被重新標識。具體改革如下圖所示:雖然現在法國葡萄酒等級制度已更改,但人們還是習慣於舊的分級制度。因此在提到法國法定產區酒時,更習慣於說AOC級別。不過,法國有太多的法定產區,普通法定產區葡萄酒和最頂級的拉菲、拉圖等名莊,不論是從品質還是價值上都不能相提並論。
  • 瑰夏咖啡分級制度 咖啡紅標綠標藍標是什麼 瑰夏紅標藍標綠標區別
    瑰夏咖啡(Geisha)因巴拿馬翡翠莊園將其識別出來而聞名,在之後的十多二十年裡基本也是由翡翠莊園奪冠,翡翠莊園紅標,綠標,藍標是前街咖啡日常用豆。 那麼紅標,綠標,藍標分別是什麼呢?這篇文章來說翡翠莊園的分級制度。
  • 肯亞咖啡故事|肯亞咖啡豆特點、等級、咖啡產區、K72處理法介紹
    1937年,成立奈洛比咖啡交易所,開始肯亞咖啡的拍賣制度,好咖啡有好價,為咖啡的價格定下了基調。特別是今年肯亞農業部啟動了15億先令的咖啡振興計劃。3、分級制度的確定。肯亞是以咖啡豆顆粒大小及杯測結果區分等級。根據咖啡豆的大小、形狀和硬度,由高至低為AA或AA+、AB、PB、C、E、TT、T。
  • 非洲坦尚尼亞精品咖啡 坦尚尼亞南部地區咖啡豆水洗波旁特點
    處理法:水洗等級:AA海拔:1200-2100米坦尚尼亞咖啡種類是比較少,但是坦尚尼亞國家它生產的咖啡,在世界的咖啡市場的需求也是比較高的,因為有很多的人喜歡坦尚尼亞咖啡的風味特點,那坦尚尼亞咖啡有什麼樣的風味特點
  • 咖啡產區 | 瓜地馬拉咖啡產區及分級制度介紹
    ▲點擊關注 | 每日精品咖啡文化雜誌咖啡工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