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產區 | 巴布亞紐幾內亞天堂鳥莊園咖啡

2021-02-16 咖啡工房

點擊關注 | 每日精品咖啡文化雜誌咖啡工房

巴布亞紐幾內亞這個國家對於咖啡愛好者來說熟悉但又陌生。不少人都聽說過巴布亞紐幾內亞咖啡,但喝過的卻很少。有不少喝過巴布亞紐幾內亞咖啡的愛好者,會把它形容為和「藍山」的感覺。前街為了一探究竟為什麼巴布亞紐幾內亞的咖啡會被稱為小藍山,特意入手並上架了這款咖啡和大家一探究竟。

巴布亞紐幾內亞

巴布亞紐幾內亞在印尼東邊,是標準的海島型氣候,位於赤道與南緯10 度之間,有熱帶雨林火山巖和高原地形,海拔介於1200-2500m。巴布亞紐幾內亞咖啡的地域之味迥異於印尼咖啡豆的香料,草本與低沉味,反而有明亮、酸甜感、花果香氣,和南美洲的風味較接近。前街咖啡認為之所以會被稱作小藍山,是因為巴布亞紐幾內亞有著同樣的海島型氣候,高海拔,以及火山土壤的特點,其咖啡豆傳播路線也是從牙買加引進到巴布亞紐幾內亞,所以被稱作為小藍山,但是風味有著不一樣的感覺。牙買加藍山是很醇厚的咖啡風味,而巴布亞紐幾內亞的咖啡風味是醇厚中帶點果酸。

巴布亞紐幾內亞種植歷史

1931年,從牙買加引進鐵皮卡到巴布亞紐幾內亞。當時英國已經佔領牙買加將近300年,牙買加最具代表性咖啡就是鐵皮卡種的藍山咖啡,由於澳大利亞與英國關係友好,所以巴布亞紐幾內亞能夠引入鐵皮卡也很合理了。前街咖啡會拿小藍山這個名字,來跟客人介紹巴布亞紐幾內亞咖啡,畢竟歷史原因擺在那裡,有理有據,而且小藍山名字確實比巴布亞紐幾內亞好記許多。

1950年從肯亞引進波旁咖啡豆種。巧的是,肯亞當時也是英國的殖民地。政府的鼓勵開放種植,讓咖啡產業於70-80年代大幅增長。


1961年,二戰結束之後,原屬荷蘭的紐幾內亞島西部宣布獨立,國號為「西巴布亞」,但僅僅幾個月之後就遭到同樣獲得獨立的印尼的武裝入侵,印尼在此設立伊裡安查亞省。2003年之後又規劃為巴布亞和西巴布亞省。

1962年從巴西移入新世界和卡杜拉,自此巴布亞紐幾內亞咖啡豆品質大躍進。

巴布亞紐幾內亞咖啡產業從逆境到多樣性

據金融網翻譯報導,在上個世紀,國際咖啡組織(ICO)成員國曾經對咖啡出口進行配額制度,為獲得足夠的咖啡,澳大利亞不得不大量購買巴布亞紐幾內亞的咖啡豆,因為當時該地還是澳大利亞的領土。

1975年,巴布亞紐幾內亞於宣布獨立,並且ICO在20世紀80年代放棄了配額制度之後,澳大利亞咖啡進口商們更願意從全球各地採購咖啡。從此,巴布亞紐幾內亞咖啡行業開始了殘酷的掙扎。

特別是過去十年,巴布亞紐幾內亞咖啡產量從2009年的約100萬包60公斤袋下降了22%,至今天的80萬袋。這些產量的下降原因很大是因為咖啡樹齡的老化,巴布亞紐幾內亞從80年代至今的30多年裡,幾乎沒有人選擇替換老樹,更沒有人指導他們如何替換種植。但好在,在一項由世界銀行和聯合國國際農業發展基金資助的持續支持計劃中(自該計劃於2010年4月開始以來),已有超過七百萬棵咖啡樹被重新種植或恢復。據世界銀行稱,許多參與了第一輪替換種植的咖農已經看到收益率提高。

巴布亞新內亞雖然擁有令人難以置信的土壤條件,降雨,天氣和氣候都很完美,可以說有製作美味咖啡的所有基本元素,但由於各種原因,巴布亞紐幾內亞無法始終如一地生產大量優質咖啡,這一直是巴布亞紐幾內亞的一個問題,主要是因為85%以上的咖啡是由小農生產的。與其他擁有大量獨立農民工作小塊土地的咖啡生產國不同,國際買家在巴布亞紐幾內亞很難買到穩定品質的咖啡豆。

品質的不穩定在於難以傳授咖啡種植知識,原因是巴布亞紐幾內亞全國散落著多達1萬多個部落,說著800多種不同的語音,這讓專業的咖啡知識很難在當地順利傳播。同時,部落的複雜性也造成了土地所有權問題。由於土地易手或人們爭奪所有權,咖啡地塊一直沒有耕種。除了缺乏知識和資源外,小農還缺乏堅持咖啡的動力,因為他們更加依賴自給自足的農業。同時,種植咖啡對他們來說回報率太低。對於巴布亞紐幾內亞的農民而言,他們絕大多數的耕作時間都花在了食物上,咖啡僅能排在第二位。

在2019發布的《巴布亞紐幾內亞咖啡市場研究》報告中指出,目前廣泛的政府監管和要求實際上使已經困難的經營環境更加複雜化。報告中寫道,「通過減少政府干預和更多支持國家的咖啡產業將更具生產力:1.擴大農業推廣服務和最佳實踐培訓;2.農業和經濟問題的科學研究,導致新的國家計劃和政策;3.支持對於促進在國內外開展業務的私營企業而言,「該研究確定了三個重點領域的工作,希望能夠改變這個行業:支持女性參與咖啡; 促進業務增長,國內消費和國際貿易; 從種子到杯子促進品質。

巴布亞紐幾內亞 天堂鳥

產國:巴布亞紐幾內亞

莊園:西格裡天堂鳥莊園

海拔:1600-1800m

處理法:水洗處理

品種:鐵皮卡

等級:AA

西格裡天堂鳥莊園

巴布亞紐幾內亞人把美麗的天堂鳥看作是自由與快樂之鳥,是「神靈的恩賜」。西格裡天堂鳥莊園鐵皮卡咖啡豆,如同鳥類的遷徙一般,從牙買加藍山長途跋涉來到巴布亞紐幾內亞進行培育,帶有牙買加藍山的同根血統。這個藍山血統也是現在巴布亞紐幾內亞天堂鳥咖啡豆受到關注的點,前街咖啡採購每款咖啡豆都是希望有其獨特特性,不希望出現有相同風味的不同豆子,這也是前街咖啡花大量時間選豆、調整烘焙參數等多個環節的原因,一款咖啡豆可以與其他咖啡豆有相似之處,但也要有區別之處。

莊園成立時間於1950年,至今已經超過了60年以上,是當地咖啡產業先驅。天堂鳥莊園位於西高地省(Western Highlands)中的瓦吉谷地(Waghi Valley),約在1500米的高海拔山區,擁有豐富礦物質的火山土壤,氣候涼爽,土壤肥沃,雨量充沛。天堂鳥莊園同時也十分注重生態保護,為了保護土壤和水源,拒絕農藥與殺蟲劑的使用,愛護生態和附近的鳥類。天堂鳥莊園多年來一直堅持高標準的種植和處理體系。在每年4-9月的收穫季節,只有完全成熟的咖啡紅果才可以被手工採摘,使得咖啡漿果中酸與甜完美平衡。在天堂鳥莊園,每一天都會進行杯測來保證種植園向客戶提供品質如一的極品咖啡。由此天堂鳥莊園成為了世界精品級咖啡之經典。前面也說過,前街咖啡選擇這款天堂鳥莊園咖啡豆,就是看中莊園嚴格的生產鏈,這樣才能保證咖啡豆的品質。

咖啡豆品種——鐵皮卡

鐵皮卡的風味優雅,但是體質較弱,抗病能力低,容易感染葉銹病。前街咖啡認為,鐵皮卡咖啡樹最大的特點頂葉是古銅色,也有人稱其為「紅頂咖啡」。鐵皮卡的豆粒較大,成尖錐圓或瘦尖形,與波旁品種咖啡豆的圓身豆不同。鐵皮卡咖啡有其特有的清幽乾淨風味,以及均衡的特色,口感乾淨度高。

咖啡豆處理法

採收成熟紅透的咖啡漿果後,將其送至莊園內自有的水洗處理場進行處理,巴布亞紐幾內亞當地的水洗處理有別於中南美洲的水洗處理方式。

採用三次水洗髮酵,每次浸泡約24小時,並更換乾淨的水以控制咖啡風味;清洗完畢後將生豆去除外殼再進行各項分級,例如AA、AB、PB 圓豆等等,這樣做工精細的後制處理方式為咖啡本身帶來了明亮細膩的果酸風味,乾淨又綿長的甜蜜口感。前街咖啡發現,在咖啡分級制度上有嚴格劃分的產區,他們生產的咖啡豆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豆粒大小均勻,而且瑕疵豆較少,這種情況下,去烘焙的時候就上色均勻,口感上也會幹淨許多。

前街烘焙建議

前街咖啡建議是使用中度烘焙,因為鐵皮卡種為密度低的生豆,為了突出自帶有清爽酸味和水果香氣,會把重點放在第一次爆裂後的火力調整。

前街杯測報告

前街衝煮建議

前街咖啡建議使用Kono濾杯,因其肋骨不多且位於低端,可以使濾紙緊貼在濾杯上以達到限制氣流的效果,從而使水流速度減緩增加水粉接觸時間,可以利用浸泡來萃取更多的咖啡物質,提升醇厚口感。水溫選擇88℃,算是較低的衝煮溫度,可以避免衝煮過程中,過多的萃取咖啡豆的雜味,因為咖啡豆烘焙程度越深,其雜味也會隨之增加。

粉量:15g粉 1:15

研磨度:粗砂糖大小,通過中國標準20號篩網通過率75%

前街咖啡採用分段式萃取:30克水進行悶蒸30秒,小水流繞圈注水至125克時分段,水位下降即將露出粉床時繼續注水至225克停止,(悶蒸開始計時)萃取時間為2分鐘—2分10秒。

衝煮風味:堅果,可可,柔和果酸,焦糖餘韻,微微煙燻感,整體風味平衡。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圖片來源網絡,網站部分內容如圖片、我們會尊重原作版權註明出處,但因數量龐大,會有個別圖文未來得及註明,請見諒。若原作者有任何爭議均可與網站聯繫處理,一旦核實我們將立即糾正,由「咖啡工房」整理編輯,轉載請註明,本文意在傳播咖啡文化,若侵權請告知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巴布亞紐幾內亞天堂鳥咖啡豆|天堂鳥咖啡豆風味 天堂鳥小藍山咖啡
    巴布亞紐幾內亞天堂鳥咖啡豆素有小藍山名稱,之前前街咖啡購進一批巴布亞紐幾內亞天堂鳥咖啡豆,用不同的烘焙曲線,通過杯測選擇最接近藍山風味的烘焙曲線。巴布亞紐幾內亞巴布亞紐幾內亞人把美麗的天堂鳥看作是自由與快樂之鳥,是「神靈的恩賜」。
  • 巴布亞紐幾內亞精品咖啡豆 西格裡天堂鳥咖啡豆風味描述
    前街咖啡天堂鳥西格裡咖啡豆國家:巴布亞紐幾內亞產區:西格裏海拔:1500m+品種:阿魯沙、鐵皮卡等級:AA處理法:水洗處理產區介紹巴布亞紐幾內亞咖啡是在十八世紀晚期,由荷蘭水手首度引進,於1892年間在 Rigo 裡哥區域繁衍,1908年時,巴布亞紐幾內亞已有180英畝的土地栽植咖啡,到1970年巴布亞紐幾內亞可生產46萬袋的咖啡;直至今日,巴布亞紐幾內亞的咖啡年產量已可達90到120萬袋。
  • 巴布亞紐幾內亞咖啡產區|天堂鳥咖啡豆鐵皮卡水洗小藍山咖啡風味
    巴布亞紐幾內亞是南太平洋最大的島國,其代表咖啡豆——天堂鳥咖啡豆素有小藍山名稱。今天前街咖啡主要來講講巴布亞紐幾內亞有哪些咖啡產區。不過前街咖啡最近還是準備上架一款巴布亞紐幾內亞天堂鳥咖啡豆,主要是天堂鳥這個莊園近來出產的咖啡豆,都比較穩定,前街咖啡之前也杯測過幾個批次,風味還是有比較突出的地方。巴布亞紐幾內亞咖啡歷史1511年,葡萄牙人發現紐幾內亞島。
  • 巴布亞紐幾內亞布萊達咖啡莊園介紹 巴布亞紐幾內亞咖啡該怎麼衝
    巴布亞紐幾內亞為赤道多雨氣候區,以熱帶雨林為主,所以在天然資源相當豐富,「咖啡豆」為主要進出口農產之一。生物種類上也相當豐富,其中「極樂鳥」為其特有的鳥類,(又稱天堂鳥、風鳥)也是他們的國鳥唷!雖然巴布亞紐幾內亞靠近印尼,但這裡所生產的咖啡跟印尼所生產的風格迥異。巴布亞紐幾內亞是世界上開發程度最低的國家之一,該國約有6500種原生植物和380種原生鳥類,可以說是世界重要的生物寶庫了。標準的海島型氣候,火山巖土壤加上豐富的雨林環境,使得這裡生產的咖啡風味與中南美洲的相似。
  • 小藍山咖啡豆 巴布亞紐幾內亞天堂鳥咖啡豆水洗處理鐵皮卡風味
    但巴布亞紐幾內亞的咖啡歷史並不長。早在19世紀90年代便已經開始種植咖啡,但開始之際並未重視。而直到了1926年,18座咖啡莊園相繼成立後,才真正的重視了咖啡的種植,視為重要的經濟項目,並引進了牙買加藍山咖啡的種子,鐵皮卡品種。而到了1928年後,巴布亞紐幾內亞的咖啡產業才算是開始蓬勃發展。
  • 巴布亞紐幾內亞咖啡風味如何?如何衝煮巴布亞「小藍山」咖啡豆
    前街咖啡抱著好奇「小藍山」這個稱呼,入手了一直來自巴布亞新機內亞的天堂鳥,通過烘焙杯測以及衝煮,發現該國出產的咖啡是亞洲咖啡裡面風味最為明亮乾淨的,風味酸度適中,口感也相當香醇,整體有著藍山咖啡的平衡感覺。
  • 巴布亞紐幾內亞天堂鳥 | 咖啡工房研習課室
    >(長按複製)qianjiecoffee01 | 產區簡介    巴布亞紐幾內亞人把美麗的天堂鳥看作是自由與快樂之鳥PNG AA Sigri莊園阿拉比卡咖啡,如同鳥類的遷徙一般,是由牙買加藍山鐵皮卡長途跋涉來到巴布亞紐幾內亞進行培育的,帶有牙買加藍山的同根血統。    在巴布亞紐幾內亞,咖啡是國家級的農作物,是該國同時在國內和國外消費的唯一作物,百分之九十是由小農戶種植,支撐了1/3國民(近400,000個家庭)的收入。在這裡,農民對阿拉比卡的種植已經傾注了數十年的熱情。
  • 日本掛耳咖啡:星巴克掛耳咖啡銷量 掛耳咖啡衝泡方法
    對於社畜來說,1分鐘就可以獲得一杯咖啡實在是太爽了,而掛耳咖啡應該會是個不錯的選擇,但你知道掛耳咖啡是誰發明的嗎?掛耳咖啡一般長這樣(只需要倒水就可以了)掛耳咖啡最先是日本研發出來的專利設計,因濾包用於存放咖啡,兩側是小紙板,像兩個小耳朵一樣,因而被稱為掛耳咖啡,在日語裡,它被稱為「一杯抽出型咖啡」。
  • 全世界最優質的咖啡之一巴布亞紐幾內亞(PNG)天堂鳥Sigri咖啡是怎麼做成的
    但巴布亞紐幾內亞卻生產著全世界最優質的咖啡之一,當地的咖啡品種引自牙買加的藍山咖啡,屬於鐵皮卡種(Typica)。        巴布亞紐幾內亞位於幾內亞島,與印度尼西亞相鄰,南鄰澳大利亞。    雖然巴布亞紐幾內亞臨近印度尼西亞,但是咖啡口味卻完全不用於印尼的曼特寧,巴布亞紐幾內亞的豆子,口感乾淨,充滿花香和回韻,同曼特寧的雜味和濃厚完全不同。
  • 遠眺塔拉珠咖啡產區的米拉蘇莊園——哥斯大黎加瑰夏拼配咖啡豆
    米拉蘇莊園園主Esteban Sanches原本是小燭莊園的家族成員之一,科班出生的他對咖啡的熱誠以及對咖啡品種的研究,自己獨自成立了米拉蘇莊園作為種植以及研究咖啡品種的「實驗室」。瑰夏拼配是單品咖啡豆!前街在聊巴拿馬花蝴蝶瑰夏拼配咖啡豆的時候就有聊到單品咖啡的定義指單一產區的咖啡品種。
  • 天堂鳥
    部分資料源自百度百科和寶榮咖啡公眾號巴布亞紐幾內亞是南太平洋地區僅次於澳大利亞的人口、面積第二大國,也是世界上第三大島嶼國家
  • 玻利維亞咖啡 爪哇咖啡品種 葡萄乾蜜處理咖啡 玻利維亞產區風味
    由於國家基礎建設不佳,交通運輸困難限制了維多利亞咖啡產業的發展。咖啡產區永加斯Yungas永加斯位於拉巴斯正東面的安第斯丘陵地帶,是一處地形崎嶇的農業產區。通往永加斯的道路崎嶇且危險,使得咖啡難以運輸出去。但除去上述的劣勢,這個產區的咖啡非常獨特,因為這裡有獨一無二的微型氣候和難以置信的海拔高度。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咖啡莊園FincaTakesi也在這裡,其海拔高度為2500米。
  • 巴布亞紐幾內亞的咖啡故事
    有閒聽歌,喝杯咖啡,聞一聞陽光,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慶幸自己能擁有這樣的閒情逸緻,這樣的愜意舒坦~巴布亞紐幾內亞這個名字不太常見(原諒凌凌的孤陋寡聞),很多人都會將巴布亞紐幾內亞的咖啡和印度尼西亞的咖啡相提並論,但是
  • 衣索比亞手衝咖啡豆 耶加雪菲咖啡產區和西達摩咖啡產區的區別
    耶加雪菲咖啡產區耶加雪菲一直以來都是衣索比亞最重要的咖啡產區之一,曾是隸屬於西達摩咖啡產區,後因耶加雪菲咖啡豆的獨特風味而獨立成為一個咖啡產區,可以說耶加雪菲不單單只是一個咖啡產區名稱,還是特定咖啡風味描述的名詞。耶加雪菲咖啡產區算是高海拔咖啡產區,海拔高度在2000米左右。
  • 深入巴西2大咖啡產區,咖啡的生長過程你知道嗎?
    介紹兩個有點小意思但是可能你沒聽過的地方~上一篇「巴西咖啡之旅」有提到巴西的第一大咖啡產區是米納斯州,第二大產區是聖伊斯皮裡圖州,第三大產區是聖保羅(國內比較熟悉的名字是桑託斯)第四大產區是巴伊亞州。聖伊斯皮裡圖州在國內可以說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州,然而這次巴西之行我們到了這個州南部的Camocim莊園,純遮陰種植,棚架晾曬,咖啡莊園裡面甚至有很多的動物和禽鳥居住。
  • 宏都拉斯咖啡產區 | 甜橙莊園咖啡名字的由來
    提到宏都拉斯咖啡,前街的威士忌酒桶發酵的雪莉咖啡豆和白蘭地酒桶發酵白蘭地咖啡豆(傳送門)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自從莫卡莊園推出酒桶發酵處理的咖啡豆後,因風味特別,使人印象深刻。除了莫卡莊園,宏都拉斯還有其他的咖啡莊園咖啡豆也是值得大家去一探究竟,例如本文要說的甜橙莊園。
  • 衣索比亞西達摩咖啡產區 阿爾西和古吉咖啡產區咖啡豆風味區別
    上文有提到耶加雪菲咖啡產區是附屬在西達摩產區裡面,因為風味突出所以自成一格獨立了出來。本文前街來繼續探討衣索比亞的咖啡產區——西達摩。前街在推薦衣索比亞咖啡豆的時候會問到客人「您是想喝明亮一點酸質的埃塞,還是果汁感一點的埃塞?」
  • 瓜地馬拉咖啡產區風味特點描述 薇薇特南果咖啡 安地卡花神咖啡
    瓜地馬拉擁有有八個咖啡產區,皆位於亞熱帶氣候下的高地地形上,雨量豐富穩定,肥沃的火山灰土壤,使得瓜地馬拉各地有著極適合咖啡種植的自然環境條件。每一個咖啡產區擁有著獨特的風味,這次前街咖啡帶著大家看看每個產區咖啡豆的風味有什麼不同。*薇薇特南果Highland Huehue 三個非火山區中生產單品咖啡最乾燥且地勢最高的區域。
  • 巴西咖啡產區|巴西咖啡品種特點 黃波旁咖啡豆和紅波旁咖啡豆風味
    巴西作為咖啡生產大國,同時也是世界第二大咖啡消費國(第一是美國),巴西旱季節的長短甚至會影響到全世界的咖啡價格。今天前街咖啡就來講講巴西咖啡產區。巴西咖啡產區巴西處於熱帶地區,咖啡種植地以兩種地形為主,一種是海拔500米以上的巴西高原,一種是200米以下的巴西平原。巴西有21個州,17個州出產咖啡,但其中有7個州的產量最大,加起來佔全國總產量的98%。
  • 巴布亞紐幾內亞精品咖啡等級分級制度
    最近幾年,巴布亞紐幾內亞咖啡開始帶著自己獨特的優質水洗阿拉比卡豆子,代表大洋洲跨入世界specialtycoffee的行列。巴布亞紐幾內亞咖啡豆具有顆粒飽滿,酸度適中,口感香醇的口感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