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類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只為臭顯擺?文學基礎不可少

2020-12-25 宇宙塔

《生活在樹上》這篇高考滿分作文,大家貌似都在批其不說人話,無實質內容,用晦澀難懂的概念,掩飾作者思想的貧瘠。但在我看來,這位學生不僅博覽群書,而且十分有其智慧的一面。

首先請問,這篇文章是在怎樣的環境下創作的?我們來試想一下,七月悶熱的教室,老師在臺上監視四周,學生在臺下伏案沉筆。拿到語文試卷後,先看作文題目,心中分析主題,醞釀寫作思路。

在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裡,有的學生打草稿,列框架,苦苦冥思;有的學生胸有文墨,疾書憤筆,就像屏幕前的我,瘋狂敲擊鍵盤,咔咔直響。

高考前,語文老師肯定為學生分析了好作文的標準,怎樣的作文能拿高分,怎樣的作文能入得閱卷老師的法眼。肯定也講了,寫作風格若另闢蹊徑,往往能讓人眼前一亮,但風險也會如影相伴。

我記得09年高考,有用甲骨文寫作的學生,一時間被各大媒體報導,成了當年「最牛高考作文」,其作者也被稱為「古文字達人」。但專家看後,結果卻不盡人意,因跑題,只得了6分。

再者,用文言文寫作的學生,同樣不在少數,大家去搜一搜歷年高考文言文作文,便可一探深淺。如下,是18級高考滿分作文《致二零三五後生》選段:

夫人之榮辱,在乎時之興衰也。若逢盛世,四海乂定,樂居興業,豪傑雄起,建功立名,文士清發,登高作賦。若值季世,神州陸沉,生靈塗炭,奸佞當道,壯士扼腕,斯文掃地,臨紙泣血。

高考滿分作文

另闢蹊徑,建立在較為深厚的文學基礎之上,只要符合作文題意,沒有文體要求,任何形式的作文皆可鼓勵。

《生活在樹上》的作者,想必對作文形式和內容,有清晰的探究和認知,私下做了充足的準備。不然,半個多小時,在那樣的環境下,他不可能寫出這樣一篇文章。

他清楚地知道,這篇作文不是寫給你我看的,大眾是否能看明白,人家作者根本就不關心。另外,也是我比較欣賞的一點,他或許僅是堅持內心,想寫一篇自己想寫的。

生詞、名人,信手拈來,這種博聞強記的能力,雖有臭顯擺之嫌,但也不得不令人嘆服。再者,人家寫這篇文章是為了流傳千古嗎?就是為了(引起爭議)拿高分啊,況且還不一定能拿高分。

鮮有人能以這種方式寫文,雖不鼓勵,但確實難得。這樣一位會「鑿」字的作者,你看他得多「聰慧」?

我是【宇宙塔】 ,喜歡記得點讚關注,歡迎來塔裡溜達~

相關焦點

  • 浙江省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
    但面對看似無垠的未來天空,我想循卡爾維諾「樹上的男爵」的生活好過過早地振翮......」 以上語句來自於一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省2020年高考滿分作文首段。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教授點評文章稱「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俱備。」
  • 高考滿分作文,《活在樹上的人》:晦澀難懂初評時只有39分,為何
    2020年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引爭議:爭議點簡單來說只有兩個。第一那就是大家讀不大懂這篇文章。其次是該作文已經被第一個閱卷老師判為39分,可是後來改為滿分,這也成了爭議的「元兇」之一。首先,第一個爭議,現在是一個講究能快速閱讀就別太慢了,與生活節奏相反。
  • 浙江的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是哪本書的序?
    最近,一篇浙江的高考滿分作文引起了網友們的關注。通篇充斥著普通人不認識的字和事例,讓人不知其所云。已經工作數年的錢女士一看到這篇文章就笑了。由於從小喜歡文學,她讀書時候連新華字典、成語字典還有唐宋詩詞都能當小說看。
  • 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高考作文不是自媒體文章,不需要人人看懂
    01 這幾天,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被噴得不行,看遍網絡評論,沒有一個給說好話的。 其實大家都沒抓到點子上。 這篇作文,確實讓人看不懂。
  • 《生活在樹上》——滿分的作文,糟糕的文章
    近日,一篇高考作文在網上引起了轟動。 「現代社會以海德格爾的一句『一切實踐傳統都已經瓦解完了』為矢。但面對看似無垠的未來天空,我想循卡爾維諾「樹上的男爵」的生活好過過早地......」 許多網友看到這篇奇文的反應估計都和小編一樣, 這寫的都是 啥 啥 啥
  • 評論員觀察|高考滿分作文不止一種模樣
    近日,浙江省2020年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引發網友熱議。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組長陳建新教授便點評稱,「這是一篇極少能碰到的高考作文,他的文字老到和晦澀同在,文章從頭到尾邏輯嚴謹,說理到位。」要我說,雖然多數網友表示這篇文章不知所云,但不可否認,這篇文章的確能夠證明這名學生博覽群書,且較之同齡人具備更為豐厚的文學積澱、更為突出的思想深度。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人生而自由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
    而之所以偏見與傲慢,往往都是自己歷事太少、體驗不夠,簡單說就是不夠成熟。在孜孜矻矻以求生活意義的道路上,對自己的期望本就是在與家庭與社會對接中塑型的動態過程。而我們的底料便是對不同生活方式、不同角色的覺感與體認。生活在樹上的柯希莫為強盜送書,興修水利,又維繫自己的愛情。他的生活觀念是厚實的,也是實踐的。
  • 生活在樹上得滿分,高考就如一次人生面試,作者的冒險很值得!
    最近浙江一考生的高考作文《生活在樹上》火了,這篇作文最終得了滿分,這引起了不少的爭議。第一位閱卷老師給了39分,後兩位老師都給了55分,最終閱卷組通過綜合評審給了滿分60分。在開頭作者就玩了一個小心思,以「現代社會以海德格爾的一句『一切實踐傳統都已經瓦解完了』為嚆矢「為開頭,既有哲學家海德格爾,又有哲學名句,還有一個較生僻的詞,這讓閱卷老師有眼前一亮的感覺。要知道高考作文還是爛作文比較多的,閱卷老師的工作量也非常大,看一篇作文的時間一般不到2分鐘。
  • 詳解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
    朗讀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馬雲的四階段論很多人都熟悉:一個新生事物的發展過程必將經歷的四個階段是「看不見、看不起、看不懂、來不及」 。別人家的孩子晝夜讀書的身影你看不見;別人家的孩子不參加娛樂活動你看不起;別人家的孩子寫了高考滿分作文你看不懂。等別人家的孩子飛黃騰達了,你也只有感嘆來不及。
  • 「龍門陣」這篇晦澀的高考滿分作文撕扯著朋友圈
    今日議題「現代社會以海德格爾的一句『一切實踐傳統都已經瓦解完了』為嚆矢。濫觴於家庭與社會傳統的期望正失去它們的借鑑意義。但面對看似無垠的未來天空,我想循卡爾維諾『樹上的男爵』的生活好過過早地振翮……」以上語句來自於一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省2020年高考滿分作文首段。
  • 《生活在樹上》得了滿分,要效仿嗎?
    近日,一篇作文引發了網友空前的評論熱情。仿寫者有之,「翻譯」者有之,改編者有之。這就是今年浙江省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按照「美文」的標準審視以「選才」為要務的高考作文當然是不合適的。無論是2001年轟動一時的江蘇省高考作文《赤兔之死》,還是2007年浙江省以樸素文風見長的高考作文《懷想天空》,都有人指出他們文風上存在的「弱點」,但是這些文章背後閃耀的思想光華掩蓋不住,是以令作者脫穎而出。
  • 作文《生活在樹上》立意存疑:孩子們生活在樹上,社會希望何在?
    今年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被公布之後徹底「火了」,關於它晦澀文風的爭論至今沒有停息。也許,這篇作文過於奇特而晦澀的文風讓人們忽略了它在立意方面的問題,其實只要細細推敲,透過文中晦澀堆砌的字句,我們不難發現作者立意方面也存在「致命傷」。
  • 高考作文《生活在樹上》一波三折,從39分到55分再到滿分!來看看
    近日,關於高考的話題還是層出不窮,今天就來談談討論量達1萬的「高考作文」話題。高考,顧名思義就是考寫作水平,那麼當中蘊藏著怎樣的個人能力呢?學生怎麼了?圖:微博簡單的、基礎的寫作技巧和修辭手法就不多說了,老實說這作文裡頭有多少個字你是不認識的?
  • 俠客島:好的文章,怎能「生活在樹上」?
    「現代社會以海德格爾的一句『一切實踐傳統都已經瓦解完了』為嚆矢。濫觴於家庭與社會傳統的期望正失去它們的借鑑意義。但面對看似無垠的未來天空,我想循卡爾維諾『樹上的男爵』的生活好過過早地振翮……」看到這些文字,想必很多島友跟島叔一樣頭大。對於這篇引起熱議的高考作文《生活在樹上》,翻來覆去讀了多遍,島叔竟然不得其意。
  • 2018高考滿分作文《酒》,全篇隻字未提「酒」,卻讓老師為之感嘆
    那麼什麼樣的作文,老師會給滿分呢?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往年的高考滿分作文吧。 2018年全國唯一滿分作文《酒》 這篇文章的作文是位於黑龍江省的考生,並且在當年被保送到了清華大學。不過讓很多人知道她還是因為她的高考作文,因為在2018那一年的高考,全國只有她一名考生語文作文得了滿分。
  • 擔任21年高考閱卷組長開講座賣書,這個高考滿分作文「真難懂」
    2020年的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已公布,《生活在樹上》初評為39分,隨後兩位老師給出55分,最終審核組定為滿分,就引起許多熱議和爭議,文章的焦點是作文的內容普通大眾「讀不懂」。滿分作文,一般情況下比數學滿分更難拿,而且由於大家都能看得明白寫得啥,所以往往話題參與度極高,當人們的視野聚焦在作文晦澀難懂的主題時,新京報發表文章說,《生活在樹上》與去年滿分作文例文相似,是否套用模板。文風接近,語氣類似,引用名人的方法也是相似,高考作文閱卷組長既當教練又當裁判,這樣的安排合適嗎?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出爐,閱卷大組教授:老到和晦澀同在
    「現代社會以海德格爾的一句『一切實踐傳統都已經瓦解完了』為嚆矢。濫觴於家庭與社會傳統的期望正失去它們的借鑑意義。但面對看似無垠的未來天空,我想循卡爾維諾「樹上的男爵」的生活好過過早地振翮……」以上語句來自於一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省2020年高考滿分作文首段。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被指「不說人話」?資深高考作文閱卷專家:最美的...
    8月2日,浙江省2020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引發網友熱議。不少網友讀完第一句話,就感覺到了「智商侮辱」,「 只認識『矢』字,『嚆矢』兩個字加一起就不認識了。作文不怎麼說人話呀。」也有閱卷專家認為,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俱備。」
  • 浙江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惹爭議,情況通報來了
    8月13日,浙江省教育考試院發布高考作文評卷相關情況的通報。日前,網上流傳今年我省高考評卷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及專家點評,引發網民熱議。為做好每年的高考評卷工作,我省根據教育部相關規定製定了《評卷工作細則》與《評卷教師工作規則》。經調查,今年語文評卷組高考作文的成績評定過程符合評卷工作規範。但作為語文評卷組作文組組長的陳建新老師在評卷結束後未經允許擅自洩露考生作文答卷及評卷細節,嚴重違反了評卷工作紀律。
  • 這篇被爭議的作文該得滿分嗎?我們和13位教授名師聊了聊
    消息稱,這篇作文「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了39分,但後面兩位老師都給了55分的高分,最終作文審查組判為滿分」。 向上滑動閱覽 石磊稱,《生活在樹上》標題來自義大利作家卡爾維諾的代表作《樹上的男爵》,男爵柯希莫是一個理想主義者,十二歲時因為一次倔強的反抗決定去樹上生活,從此一生都在樹上度過,「許多年以來,我為一些連對我自己都解釋不清的理想而活著,但是我做了一件好事情:生活在樹上。」柯希莫的一生一直反抗世俗,卻從不厭世。「他在彌留之際,攀上熱氣球的繩索消失在天空之中,從此再無蹤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