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路線:
園中村——聖泉寺(0km)——三十六彎古道入口(1.7km)——佛頂閣(2.6km)——恩頂(7km)——竹園嶺古道入口(7.5km)——小神廟(8.5Km)——齊天府(8.7Km)——登雲水泥小路(9.5km)——隧道工地(10.8km)——登雲水庫大壩(12.71km)
全程路線圖
原計劃走鵝峰(貢院嶺)古道,清早起床,天空卻飄著細雨,只好放棄。臨近十點,驢友問我是否已經出發,我說天氣不好還宅在家呢,他說現在天氣貌似不錯,要不一起?
小編看下天氣,雨停了,還有陽光,有人同行,那就一起。
驢友在福州走過十幾條古道,當然也包括鵝峰古道,他說只有三十六彎還未走過,小編查了下六隻腳上面的軌跡,有驢友一月份剛走過,想想應該不難,那就循跡而行,走三十六彎古道。
從園中村到三十六彎古道入口,由於裡面砂石廠及工地施工,路面被大車壓得坑坑窪窪,我們搞不清楚裡面路況,而從地圖上看,聖泉寺離古道入口也沒多遠,乾脆把車停在聖泉寺對面的工地門口,徒步進入。
聖泉寺
其實可以把車直接開到裡面的砂石廠(古道入口就在砂石廠附近),下山後回來取車,只是那一段公路,道路泥濘,不知道網約車肯不肯走,估計得加錢。
砂石廠
三十六彎古道已近於荒廢,路口被挖斷,埋沒於蘆葦叢中,砂石廠碎石機打出的粉塵,厚厚的鋪了一層,周邊地上、蘆葦叢中都是。為了找到古道入口,我們穿行在蘆葦叢中,染一身粉塵不說,由於沒帶口罩,估計還吸入不少。
好不容易切到古道,卻雜草叢生,若不是古道上鋪著的石頭以及吻合的軌跡,都讓人懷疑自己已經站在古道上了。
古道入口
雜草叢生的古道
沿古道繼續向上走,石板路斷斷續續,又經過一段路蘆葦叢,蘆葦叢中的小路若隱若現,感覺是野豬和偶爾進山放野豬夾子的村民走出來的。
過了蘆葦叢,之後的一小段路稍好走些,勉強稱得上是「古道」,驢友在古道邊看到一個裸露的野豬夾,忙喊我們過去看,那夾子比較大,小編用腳對比了下,可以夾到腳踝關節,好傢夥,這要是被夾中肯定皮開肉綻。
通過性稍好的古道
這大號野豬夾可以夾到踝關節
偶遇野豬夾,除了提醒我們注意安全,同時還預示著附近有野豬出沒,果然,往上走沒多久,就聞到一股屍體腐敗的惡臭味,前方幾米,一隻小野豬的屍體躺在路邊,死了有段時間,身上爬滿了蛆蟲、蒼蠅。這是小編第一次在戶外見到野豬屍體(之前偶遇幾次活體,只是匆匆一眼,野豬逃沒影了),拍了張照,迅速離開。
小野豬的屍體躺在路邊,死了有段時間了
之後的古道數次走到「消失」,樹木倒塌,藤蔓瘋長,完全掩蓋了古道的痕跡,後悔這次沒有帶砍刀來開路(有時候修枝剪也很好用),只能硬著頭皮往上拱,慶幸還有兩驢友同行,不然遇到這種路況,一個人走,內心真的會發怵。
沿古道繼續上行,跨過藤蔓,穿越滿是野豬拱過痕跡的樹林,鑽過倒下大樹的枝幹,最後那一小段路略好走些,還隱隱約約還聽到有人說話的聲音,查看地圖,顯示該處有幾棟建築,地圖上標註為佛頂閣。
藤蔓瘋長,完全掩蓋了古道的痕跡
鑽過倒下大樹的枝幹
好不容易走到佛頂閣,看看時間,從古道入口到佛頂閣,全程不到一公裡,居然走了一個小時。
佛頂閣有一座小房子,裡面有位伊伯。和伊伯閒聊,依伯是山下園中村人,退休後沒什麼事,每年都要上來住幾個月,整理下小屋,幹點活兒,打發時間。他還告訴我們原先佛頂閣有古道通往恩頂,因為修公路全都覆蓋掉了。
伊伯的小房子
在伊伯小房子上面的石椅休息,臨別時還去伊伯那打了開水。
離伊伯房子不遠,有個宗教建築,雖然沒寫名字,想來應該就是佛頂閣了吧!我們拿出所帶的水果供上,雖然沒有虔誠的信仰,權當入鄉隨俗。
佛頂閣
參拜完佛頂閣,沿著伊伯所指的石階往上走,來到一處名叫棋樂無窮的房子,房子再往前,就是鼓宦公路。
從鼓宦公路到恩頂,因為不想全程走公路,中間看到一處機耕道,雖然設有圍欄,不管那麼多了,翻欄而過。這段機耕道沒什麼風景,但總比走公路要好得多。
機耕道,翻欄而過
我們本想在恩頂村吃完午餐下山,可惜公路沿途沒有餐廳,最後發現已經走到竹園嶺古道入口了,乾脆吃點乾糧,直接下山。
竹園嶺古道入口離恩頂村不遠,可惜沒有指示牌,如果沒有軌跡,估計很難找到路口。
竹園嶺古道的入口
相比三十六古道,竹園嶺古道簡直就是「高速公路」,可能因為古道中有座齊天府,山下登雲村和山上恩頂村常有村民朝拜,順便打理古道,所以路況非常好。
相比三十六古道,竹園嶺古道簡直就是高速公路
從竹園嶺古道入口到登雲水庫大壩約5公裡,我們走走停停,花了2.5個小時。古道入口走幾百米處有一棟房子,問了房子主人下山要多久,他說半小時,估計說的是到登雲水庫裡面水泥路的時間,如果到登雲水庫大壩,估計要跑下山才行。
竹園嶺古道
齊天府
登雲水庫的房地產、隧道等工地都在施工,但不影響徒步,沒有保安人員過來質問,也算省心。想想幾年前在登雲水庫遊玩,保安人員各種質問、阻攔,態度惡劣,鬧得很不愉快,這次徒步出來還擔心發生類似情形。
建設中的隧道
登雲水庫
在登雲水庫用滴滴打車,可惜沒人接單,只好走到三環打的,的士沒攔到,滴滴卻接單了。
坐上車回到聖泉寺,駕車離開,結束一天古道之旅。
PS:1三十六彎古道邊上的豆科植物結了很多果實,看起來挺壯觀,用識花君識別,查到是一種叫油麻藤的植物。這種植物在三十六彎古道沿途有很多。
油麻藤
油麻藤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