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在咖啡館內看書,有人在咖啡館內談生意,也有人專門去咖啡館看風景——北京老城冬日的風景。
北京的老城,冬日裡別有一番魅力。老胡同內沒有了夏季的喧囂,而是進入了冬季的靜謐。尚未掉落的金黃的柿子高高掛在枝頭,在一片平房區中,是素描畫上的一點亮色。划過屋頂上空的鴿群發出隱隱可聞的鴿哨,這是老城特有的風景。如果下了一點點薄雪,老胡同平房瓦片中能看到舊日時光,而故宮的紅牆琉璃瓦就更如一幅瑞雪圖。此時,老舍、林海音筆下的冬日北京仿佛就在眼前。
而如今,隨著北京老城整體保護與復興,北京老城很多地方正在悄然發生著變化。透過一扇小小的窗戶,北京的老城不但能見舊日光影,更能洞見許多新的風景和新的生機。
本周,北京出臺了核心城區的控規計劃,為人們勾畫出「古今輝映、禮樂交融的千年古都,舒朗莊重、藍綠環抱的文化名城,功能融合、內外聯動的宜居城區,和諧寧靜、雅韻東方的人居畫卷。」。冬日裡,不妨手捧一杯溫暖的咖啡,細細品味這座老城的中漸變的新風景。
740年白塔下看舊城重生
風景:妙應寺白塔青瓦灰牆居民區
白塔寺近旁有一間名叫「蓮」的咖啡館,這間「蓮咖啡」位於白塔之光青年旅舍的三層。循著木製扶梯拾階而上,轉角處張貼著巨幅的老照片。
走上三層,即是「蓮咖啡」的所在。點上一杯熱美式,坐在露天平臺上矚目白塔是一種莊重,而俯瞰附近民居的青瓦灰牆則能感受一番古都舊貌。當然,隆冬時節,最好還是坐在陽光房的店內,品著濃鬱蔓溢的咖啡香氣,抬眼望去,一扇扇玻璃窗仿佛一個個畫框,呈現出不同的白塔面貌、城市風光。
從店內的很多細節上,也能感受到店家的用心:比如手工打磨的老織布機的梭子做成花盆,比如所有的桌子都是用老榆木門板,比如每一隻咖啡杯的內側都有一朵水墨蓮花……
據說,咖啡館的主人給這裡起名為「蓮」,一是因為個人對蓮花的喜好,二是因為窗外白塔的底座就是由29片蓮花組成的。西方文化中的咖啡與東方文化中的蓮,就在這間小店裡很自然的交融在了一起。
其實,身旁的白塔原本也是中西文化的代表作。白塔形制即源於古印度的窣堵坡式,由尼泊爾工藝家阿尼哥負責修建,使得這座白塔融合了中尼佛塔的建築風格。2019年,恰是白塔落成740年,也成為國內現存年代最早、規模最大的喇嘛塔。
GO提示
地址:阜成門內大街185號白塔之光3層
營業時間:周一至周日9:00至20:00
故宮外角樓品「宮味兒」
風景:故宮神武門護城河
手捧一杯「康熙最愛巧克力」,杯子上擺好剛買的故宮文創小擺件,把窗外的城牆當成背景,「咔嚓」一聲——在故宮角樓咖啡,無須「進宮」,就能拍出「宮味兒」照片,感受故宮文化。
故宮角樓咖啡位於故宮博物院神武門外西圍房第一間,也就是說,不需要有故宮門票就能去。咖啡店的朱紅大門、古色古香中帶有莊重,而門上懸掛著的中英雙語牌匾,則又使其多了幾分現代感。
故宮每天都人氣爆棚,故宮角樓咖啡也是如此。在一個工作日的下午,我來到角樓咖啡,店內已經座無虛席,門口也排著長隊。等了二十多分鐘,工作人員終於讓我進店了。踏入咖啡館內,一幅「素雅中國風」的畫卷呈現在眼前。灰磚地板、中式桌椅……咖啡店室內陳設看起來簡約低調,十分古樸。牆上的壁紙、房梁上搭著的輕縵上則是《千裡江山圖》複製品,這幅收藏於故宮博物院的畫作大氣磅礴,以它作為主要布景,使得故宮角樓咖啡更添古韻,文化底蘊盡顯。
單看價目表,店內很多飲品好像都和普通咖啡店無異,而名字頗具個性的「養心咖啡」、「康熙最愛巧克力」、紫金卷等飲品和蛋糕則飽含「宮廷韻味」。除了名字獨特,飲品杯子的包裝也十分講究,金色、紅色搭配起來的標準杯和 「宮廷杯」,都帶有故宮的元素,甚至和故宮近期舉辦的展覽相關,不僅顏值高,還頗具內涵。
GO提示
地址:故宮角樓咖啡位於故宮博物院神武門外西圍房第一間
營業時間:8:30至19:00
「花間」拿鐵致敬「雙塔」
風景:天寧寺古塔「老二熱」大煙囪
與開在鬧市街邊的咖啡館不同,花間駐藏身於天寧一號文創園區內。最有名的就是它旁邊有天寧寺舍利塔,兩者僅一牆之隔。冬日的午後,趁著陽光還好,我探訪了這家默默守護古塔的小館。
咖啡館的裝修風格屬於典型的工業風。來到室內,最吸引人注意的是懸掛在天花板上的彩色乾花。靠牆一面有個小書架,擺放著咖啡、歷史等方面的書籍。餐單設計也很別致,「花間駐」下有一行小字「不記來時路 只向花間駐」,文字下方是咖啡館與天寧寺的大合影,封底則是李白的那首《月下獨酌》,充滿了文藝調調。
咖啡館的外擺區域種著不少元寶楓,遮陽傘和雅座也充足,現在天氣冷遮陽傘都合起來了。如果天氣轉暖,在這裡賞景是最合適的,一抬頭就能看見旁邊的古塔。這塔建於遼代,天寧寺則相傳為北魏孝文帝所建,民國時期這裡曾是賞花勝地,不知多少文人墨客曾在塔下駐足。
坐在這家咖啡館裡,遠離喧囂,在晴好的天氣裡點一杯拿鐵敬古塔,跟李白當時對月飲酒的心境該是有共通之處。我好像也突然明白了老闆給咖啡館取名「花間駐」的心思。外擺區域的前面是大面積的墨綠色草坪,冬日裡依然充滿生機。
GO提示
地址:西城區天寧寺前街甲3號天寧一號創意園區內
營業時間:9:00至20:30
百年「船樓」看南城變遷
風景:紀曉嵐故居湖廣會館林則徐故居福州新館
1920藝術咖啡館位於百年建築中,在其中品嘗咖啡,仿佛能通過窗外的車水馬龍穿越到百年前——咖啡館所在的虎坊橋區域至今還保留著大量的歷史遺蹟。紀曉嵐故居、湖廣會館……一處處文保單位不僅承載著厚重的歷史記憶,也讓這裡成為了文化味最濃的區域。一個好消息是:2019年12月中旬,虎坊橋路口西北側的西城區級文保單位——林則徐故居福州新館,修繕後也正式對公眾開放。
咖啡館所在的大樓是中國書店辦公樓,因造型似一艘船,而被稱為「船樓」。它建於1920年,曾是京華印書局所在地。據資料成,該樓均為木質結構,如今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這些也都讓這間咖啡館天然多了幾份厚重感。
陽光通過拱形門、拱形窗戶穿進來,讓咖啡館明亮起來。咖啡館內既有粗線條的原木質地椅子,也有讓人一看就想坐下去的明亮色彩的沙發,可以說是混搭風格,但一點兒也不顯得凌亂。咖啡館內提供經典美式、經典摩卡、經典拿鐵等口味的咖啡,店員說,其中點經典拿鐵的顧客有不少。另外咖啡館內還提供茶和啤酒,啤酒有南城小麥、草莓之吻、皮爾森等,這些名字讓人看起來就有點一杯的欲望。
「街角咖啡館就是這家咖啡館的寫照吧。」在社交網站上,網友們對這間咖啡館評價頗高。的確,在百年老建築裡坐上一下午,看著窗外的南城車水馬龍,想像這裡曾經的風雲變幻。一時間,那些生活中、工作中的煩惱都能忘卻。
GO提示
交通:地鐵7號線虎坊橋A口出來就可以看到。
營業時間:8:00至22:00
花房外的老胡同光影
風景:老胡同裡青磚灰瓦
從北新橋地鐵站出來後一路向西,穿過交道口的小胡同,就離西岱島花研社不遠了。西岱島是法國巴黎市中心塞納河中的兩座島嶼之一,推門而入,就會發現這兒果真是一處有著法式浪漫的所在。西岱島花研社是一家花店,也是咖啡館,門臉兒不算起眼,沒有大紅大綠的招牌,青磚房屋簷下一條樸實的木板上小字印著「安定門268」,得留心才能找到。
別看門臉小,室內卻別有洞天,每一層都有讓顧客驚喜之處。西岱島一層是花店,一進門,花朵淡淡的香氣和修剪過的花枝散發出的味道就讓人精神一下放鬆下來;沿著一條陡峭的小樓梯而上,就來到了二樓咖啡館。咖啡館暖氣十足,踏上二樓就仿佛踏入了春天,植物們翠綠欲滴,午後的陽光透過白紗簾照進來,店主人的兩隻貓咪窩在角落裡睡覺,點杯咖啡,泡在這裡一下午都不是問題。
西岱島二樓和三樓都有露臺,推開二層咖啡館裡一扇大木門走出去,又來到了一方新天地,小露臺仿佛主人的後院,因為有遮擋還算暖和,露臺上也有不少植物,最打眼的是一顆檸檬樹結出的一顆大檸檬,為四周光禿禿的枝丫增添了一抹亮色。天氣不冷的時候,在露臺上喝杯咖啡吹吹風,看著胡同裡民房的青磚灰瓦,目光追著偶爾停留的鳥兒,讓思緒隨意散漫開來,誰能說這樣的生活不愜意呢?
GO提示
地址:安定門內大街268號,近地鐵北新橋站。
營業時間:每天9:00-21:00
換個角度看「最北京」風景
風景:天安門廣場、正陽門、人民英雄紀念碑、北京老胡同
最具代表性的北京打卡地是哪裡?相信大部分人都會回答天安門。若是可以擺脫擁擠的人群,換個視角從高處遠眺天安門,是不是別有一番新意?
MUJI咖啡廳所在的北京坊MUJI酒店距離天安門直線距離不足100米,酒店四層的大露臺可以說是前門地區最佳觀景地點了。在一樓買杯咖啡,來到四樓的露天平臺邊賞景邊細品,可謂在喧鬧的前門商業區尋到了一份難得的靜謐所在。整個露臺呈直角形,東側可以遠眺天安門廣場、正陽門、人民英雄紀念碑;西側可以俯瞰煤市街以西錯落密織的老北京胡同景觀。一側莊嚴雄壯,一側充滿煙火氣,在MUJI四層露臺,坐擁「最北京」的景致成為了現實。
露臺四季開放,既有適合觀景的吧檯桌、高腳椅,也有適合幾人小聚聊天的矮桌圓椅。在天氣好的日子裡,與三五好友相聚,曬曬太陽吹著微風,想想就非常愜意。眼下天氣寒冷,在室外久坐容易著涼,但在露臺上略作停留、拍拍照,也是非常不錯的體驗。
北京坊MUJI酒店一共有四層,除了二三層是酒店客房之外,都對外開放。其中一層為咖啡館和開放式書店,四層為餐廳,擁有「無敵景觀」的露臺就在餐廳外部。餐廳主營創意菜,既有壽喜鍋、味增燉肉等日式料理,也有蒜香排骨、棒棒雞等中式菜餚,餐廳外側為大片的落地窗,若覺得露臺太冷,在餐廳內部隔窗相望也是不錯的體驗。
GO提示
地址:西城區廊房頭條21號院北京坊W2號樓
注意:遇到大風天氣、有特定安保需求等時候,酒店露臺會暫時關閉。
「小紅樓」裡回味五四風雲
風景:北大紅樓
一片紅磚砌就的大樓順著五四大街北沿一字排開,門口掛一塊紅木底金字招牌——「新文化運動紀念館」,這裡就是北大紅樓,位置為五四大街29號。28號就是紀念館大門正對過的梅園書屋1923咖啡館,被稱為「小紅樓」。
1916年,北大紅樓開建;7年後,「小紅樓」落成,屋頂簷口下是落成年份1923。這座中西結合的紅磚建築與北大紅樓南北呼應,遙對百年,相看兩不厭。
梅園書屋1923咖啡就得名於建築門牌上的隸書「梅園」和簷口的1923。這是一家意式咖啡小館,但是掩不住地流露出中式味道。進門就是樓梯,直上二樓,樓梯井壁懸掛著一幅2米見方的中堂,千山鳥盡、萬徑蹤滅的蒼茫之感透紙而來,條幅是「指點江山 激揚文字」,字間留白處,採取字上疊字的方式,將毛主席幾首詩詞巧妙穿插其間。二樓面積120平方米。
這座小館其實很有來歷。北大建成以後,這裡就是一個小酒鋪,兼賣菸捲菸葉,當年陳獨秀李大釗章太炎胡適辜鴻銘都光顧過這裡。
臨窗而坐,就著南窗外四合小院起起落落的青色屋簷頂,和北窗外連片耀眼的宏偉紅樓,曬著透過狹窄窗隙射入的黃色暖陽,翻閱著書架上古今中外白色的書籍。這咖啡裡,有著穿越百年歷史的古樸和煙塵,有著承載新時代前行的倔強和堅定,還有著悠長歲月裡淡然如常的呼吸和腳印。
GO提示
位置:東城區五四大街28號
營業時間:8:00-21:00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 傅洋 鄭勇 相旭陽 孫文文 於建 車社 田媛
編輯:王海萍
流程編輯:洪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