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安宏老師邀請去甘肅拜見一位大家稱為趙哥的朋友,並參觀趙哥蘭州.中川牡丹園,我感覺甚是好奇,甘肅還有牡丹?
從西安北坐高鐵至蘭州西600多公裡,窗外的景色從綠色變成黃綠色,再到土黃色。
到了蘭州站再轉車到中川,就已經是下午了,藍天白雲卻更有些層次感,車輛在新修的公路上行駛,遠處是滄桑的土塬和模糊的城市,這裡似乎好久沒下雨了。
不久接車的朋友告訴我們「牡丹園」快到了,路的兩邊出現了小葉的竄天楊,再往裡還有了榆樹,旱柳,柏樹和一些抗旱的灌木,去年枯黃的野草叢中正在發出新芽。
經過幾座建在黃土上的廟宇後,看到了低洼處和土坡上種的牡丹,不同於我在南方見過的牡丹,每一棵都似一個樹,或灌木或喬木,有的枝幹甚至比手腕還粗。
更讓我奇怪的是,我竟然聞到了濃鬱的牡丹花香,這在以前不湊近牡丹是聞不到的。很快就到了牡丹園服務中心。上千畝的牡丹園負責人就是趙哥,趙哥熱情的接待了我們,晚餐是當地特色美食還有牡丹茶和牡丹酒。
晚上我們聞著牡丹花香進入夢鄉。清晨,雉雞的叫聲吵醒了我,漫步在土山之間,天氣還有些微涼。
現在西安已經進入夏季,這裡似乎還是春天,黃色的刺玫剛剛開放,丁香花正在枯落,槐花透出一股清香,捋一把放入口中,確是最純的清甜,野兔從路上跳過,根本不在乎人的存在。
因為地形凹凸不平,這裡只能一塊一塊的種植牡丹,在雨水衝出坑窩的崖土旁,是一小片香氣濃鬱的牡丹園。
踏著飄起塵灰的路,欣賞著蔥鬱華貴的牡丹,歲月蒼茫與生機盎然的交融,讓人有一種穿梭於沙漠與叢林的感覺,好像擁有了整個世界,這或許就是這裡獨有的景致吧。
這樣鹼性的沙質土壤,基本長不出什麼植物,到底是誰讓這個鹽鹼之地變成綠洲,連韓老師都快樂的唱起牡丹之歌。
趙哥告訴我們,因為土壤的原因,這裡以前和其他地方一樣是一個不毛之地。他和他的夥伴們通過近30年的努力在這裡鋪水,修路,種樹,將散布於野外的牡丹聚集於此,成為了西北最大的牡丹基地。
趙哥自豪的的說,甘肅的牡丹比南方的牡丹抗寒冷,他們甚至將牡丹園建到了東北和更多寒冷地區,這讓中國可種牡丹的面積增加將近了一倍。
趙哥還告訴我這裡的牡丹樹有很多已經超過百年,還有一株種在「靈丹寺」的牡丹已有1300年,每到花季,滿樹綻放,香溢整個寺院。
我們在牡丹園中散步,到處是高過人的牡丹樹,趙哥說有很多人知道河南洛陽、四川彭州、山東菏澤有牡丹,卻不知甘肅才是牡丹發源地。
甘肅牡丹歷史悠久,不但形色多樣,古樹眾多,香味濃鬱,除觀賞之外,花葉根枝對人體的保健價值超出其他牡丹十倍以上,稱其為健康之王都不足為過。牡丹園現已推出牡丹花茶、牡丹花香精、牡丹籽油和牡丹膠囊等產品,特別適合美業和大健康產業。趙哥說他現在每天要在牡丹園工作十幾個小時,整個身心浸潤在花香之中,幾乎每晚上都要寫書寫資料,他今年73歲,精氣神還是很不錯,應該和牡丹也有很大關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