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現代農業生態園成標杆 一粒米牽出一條綠色產業鏈

2020-12-21 騰訊網

一年前,惠城區水口街道萬盧村村民李偉庭還在外奔波打工謀生計;回鄉後,在家門口,他常與稻田為伴,笑看魚兒暢遊稻田。今年豐收季,惠城區絲苗米產業園裡,一串串沉甸甸的稻穗和水中暢遊的肥美魚兒,構成了「稻魚共生」的美麗畫面,李偉庭成為綠色創新發展帶動下受益的上萬農戶之一。

一片田接通小康之路,一粒米撬動產業創新。廣東海納農業有限公司專注大米種植,由其牽頭打造的惠城區絲苗米產業園已完成省級驗收,並納入國家產業園管理體系,為全省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樹立了標杆。此外,依託稻米產業和農旅文化,海納現代農業生態園已打造成為綜合型示範性農業基地,被評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通過「農業+」模式進一步增加了農業產業附加值,助農增收,成為惠城區鄉村振興、企業綠色創新發展的一個亮點。

到海納現代農業生態園參觀遊玩的市民絡繹不絕

從種植到加工再到銷售,全鏈條創新驅動產業發展

傳統的水稻種植方式費時費力,尤其是今年3月春耕播種時節,受疫情影響,海納在全國的萬畝良田播種一度面臨人工短缺問題。

危機倒逼企業創新。在惠城區絲苗米產業園的萬盧基地,整齊劃一的田地裡,無人機搭載稻種,開機、起飛、播撒,不到兩分鐘,1畝多稻田的播種工作就完成了。

「這是海納首次嘗試無人機播種。」廣東海納農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蔣耀智介紹,今年海納在廣東省內擴種水稻面積5萬畝,主要以無人機直播種植。水稻直播栽培技術就是不進行育秧、移栽,直接將種子播於稻田的一種栽培方式,效率大大提升。

在水稻測產驗收會上,經專家檢查,機械插秧、精量穴直播和無人機直播3種種植方式的水稻田間長勢均衡;其中,無人機直播折幹谷畝產數量最高,達433.4公斤。

而在栽培技術上,海納改變傳統「稻鴨+稻魚」共生共作模式,創新「稻—魚—花/果」三位一體化稻田立體特色種養模式。今年,「稻花魚」全部捕撈收穫,魚畝產70餘公斤,在全年兩造種養下,「稻花魚」畝增收7000多元,種植效益顯著,打破了稻田產值天花板,畝均收益突破萬元,合作農戶的種糧積極性高漲。

米中自有「黃金」來。海納不僅實現糧食高產穩產優產,還充分利用每一粒稻穀,在未利用、被丟棄的30%上下功夫,開發稻穀副產品,提高大米附加值。

產出稻穀殼餐具、米糠製成餅乾……海納投入近千萬元建設全國首個米糠食品化生產線。「近期,公司正在加緊完善米糠整體食品化利用生產線配套設施,預計明年上半年投產。」蔣耀智說。

在銷售環節,為確保消費者吃到口感最佳的大米,海納正在社區和超市推廣5G智能碾米終端機。這款終端機外形酷似ATM機,掃碼付費後,機器裡的稻穀現碾成米,而且保持15℃的溫度和15%的水分。目前,海納在惠州鋪設了27臺5G智能碾米終端機,計劃到明年初在全省鋪設1000臺。

建立村企利益聯結機制帶動農戶增收致富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在海納,不少回鄉工作的「新農人」身體力行為鄉村振興點讚。

李偉庭曾是村裡的養魚能手,但因「單打獨鬥」,魚賣不到好價錢,無奈之下外出務工。進廠上班雖然每月有幾千元工資,但遠在仲愷區,無法照顧家中70歲的老父親和兩個孩子。

去年4月,看到家門口建起了生態園,他當即決定加入海納,憑藉一技之長負責管理生態園的魚塘,同時將家裡的地流轉給生態園。「把土地租給公司,每年就有幾千元收入,收成好的話還有分紅;再加上每個月6000元工資,日子就過得更有保障了。」李偉庭表示,在家門口就業,掙錢顧家兩不誤。

記者了解到,為促進農民增收,海納實施「龍頭企業+基地+合作社+農戶」的運行服務模式,通過以土地入股分紅、訂單收購、綜合服務等多種方式與農戶建立了利益聯結機制,提高水田產出效益,促進農民增收致富。

「水口街道萬盧村作為廣東海納現代農業生態園萬盧基地的所在地,率先啟動了村企結對幫扶模式,優先安排萬盧村村民到企業上班。如今,不少萬盧村村民陸續回鄉就業。」蔣耀智說,公司還把這一模式複製推廣到水口街道下源村、洛塘村,橫瀝鎮潭頭村、馬坌村等地。據統計,目前,海納現代農業生態園帶動農戶27908戶,帶動農戶戶均增收4765元。

走好綠色高質量發展之路促進鄉村振興

萬盧村地處東江南岸,距離惠州市中心約20公裡。近年來,隨著廣東海納現代農業生態園萬盧基地的開業運營,萬盧村這個曾經以種養為主的村莊,如今稻田連片、蔬果飄香,成為城裡人郊遊的好去處。

今年「十一」黃金周,海納第三屆中國農民豐收節活動在海納現代農業生態園舉辦,美食節、帳篷節、電音音樂節、漢服表演、越野比賽等系列活動讓市民遊客玩樂「不停歇」。「我感覺這些年村裡的農田管理規範了很多,村容村貌大變樣,人氣也旺了。」經常回村感受「鄉愁」的鄉賢李小藝說,鄉村美麗起來了,遊客也漸漸多了起來,曾經偏僻的萬盧村漸漸興旺起來。

「『農業+』模式大有可為,『沉睡』的田野資源要被『喚醒』。我們通過稻米全產業鏈條的創新發展模式,以多領域技術融合促進農業創新發展,深入挖掘『農業+文化+研學+休閒』的稻田農旅結合新產品新服務。」蔣耀智告訴記者,海納真正走出了一條綠色高質量發展優質稻米全產業鏈之路。其中,海納重點探索以研學旅行為主業的稻田農旅融合發展模式,將稻田變公園,將公園變課堂,打造農業產業化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為中小學生認知水稻、感恩農業提供優質平臺。當前,海納已經被評定為「廣東省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惠州市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惠州市科普教育基地」等。

「接下來,海納農業將重點打造以『生態海納,智慧產業』為主題的現代農業產業發展模式。」蔣耀智說,建立「品牌+標準+智慧」的經營體制,將綠色發展踐行到底,優化優質稻米全產業鏈,以更好地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促進鄉村振興。

惠州日報記者謝菁菁 通訊員周文媚

相關焦點

  • 聯農帶農富農 惠州現代農業產業園集群
    加強食品食用農產品安全合作,高水平打造惠州粵港澳綠色農產品生產供應基地。2018年以來,惠州市高度重視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工作。2018年3個產業園(惠城區絲苗米產業園、惠陽區蔬菜產業園、龍門縣絲苗米產業園)項目總投資6.19537億元;2019年2個產業園(博羅縣南藥產業園、惠東縣蔬菜產業園),項目總投資4億元。
  • 中國農民豐收節前看萬榮農業|現代農業新標杆
    田成方、路相通、渠能灌、機能行、林成網、技推廣的農業新面貌,確保了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推動著萬榮農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產業園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建設形成產業特色鮮明、要素高度聚集、設施裝備先進、生產方式綠色、一二三產融合、輻射帶動有力的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
  • 源城區七寨湖崇志農業生態園:著力打造現代農業觀光旅遊基地
    山鄉擷英——來自河源省級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的報導 七寨湖崇志農業生態園位於河源市源城區七寨湖公園綠道旁,它以省農民專業合作社示範社為基礎,充分利用合作社種植基地、茶葉品牌和周邊優越自然環境等資源,著力打造現代農業觀光旅遊基地。
  • 打造農業新名片 惠州將制定農業公園認定標準
    惠州市農業局負責人表示,為推動農業公園建設,該局正在制定農業公園創建工作方案,同時研究制定相關認定標準,對農業公園項目進行考評、按得分高低分級,以打造為惠州農業發展的新名片。已有農業公園各有特色如今在惠州,四季綠、海納農業、源茵生態園等當地的農業龍頭企業已經建設了一批集農業科研科普、採摘、休閒度假的農業公園。
  • 06.06「慶六一」惠州仙眷花洲海納花海、古石龍生態園親子遊一天
    【行程安排】  1.早上7:00出發點集合:龍川老隆沿江東岸龍川縣戶外運動協會門口  2.早上7:15準時龍川出發  3.上午9:15到達仙眷花洲海納花海    仙眷花洲海納花海旅遊景區坐落在廣東惠州市惠城區水口街道辦事處下源村海納有機生態園區內,共佔地220多畝,由廣東惠州仙眷花洲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投資建設。
  • 廣東惠州惠陽區:培育「旅遊+農業+景區」新模式
    龍頭企業加快建設農業公園  「媽媽,這是什麼菜,長得真特別。」在四季綠農業公園,一位小孩指著如花一樣的蔬菜問道。面對各種新奇的蔬果,孩子們表現出強烈的好奇心。許多家長帶著孩子一邊遊園一邊介紹,孩子們對這樣的田間課堂表現出了濃厚興趣。
  • 王君琪/美麗鄉村——白銀靖遠東灣現代農業生態園遊記
    20多天前弟弟到平川來,聽說及看見朋友們在朋友圈發的白銀市靖遠縣東灣鎮現代農業生態園的圖片,覺得挺美的,我說那就到白銀市東灣現代農業生態園遊覽一下吧。昨日看到【新長徵在路上戶外徒步群】發了今日到生態園遊覽的通知,借雙休日的閒暇之餘和白銀市黨政領導昨日到生態園考察的餘輝,今天重遊生態園,感受一下全新的生態園吧。
  • 生態理念引領青浦現代農業園區啟航
    我們要把生態資源轉變成產業發展的優勢,所以到現在為止我們園區的四大品牌「一粒米、一枚果、一棵菜、一隻菇」,包括其他的特色產業,都體現出了青浦的特色。但這些特色要形成影響力的話,除了市場運作、網絡營銷等,觀光、體驗是很重要的,這才能夠形成市場吸引力。為打造觀光、生態的現代都市農業,園區從生態農業、生態景觀、休閒農業三方面進行了規劃,並編制形成《上海青浦現代農業園區生態建設規劃》。
  • 【生態優先 綠色發展】開魯縣:綠色築底 現代農業啟新程
    【生態優先 綠色發展】開魯縣:綠色築底 現代農業啟新程 2020-09-15 11: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雙節將至,你要的「硬貨」盡在寶泉嶺現代農業生態園
    活動日期:2020年10月1日—10月8日活動時間:上午8.00—16.00活動地點:寶泉嶺現代農業生態園活動內容:VR體驗、特色商品、綠色食品、寶泉美食、智能溫室、菊花展、花海等。這麼特殊的日子,來寶泉嶺現代農業生態園
  • 從現代牧場看眉山洪雅農業綠色發展
    近年來,該牧場立足於資源化循環利用,以無廢棄物排放為目標,構建起一條「飼草種植——奶牛養殖——糞汙處理——沼氣發電——糞肥還田」的綠色循環產業鏈。其建成的沼液低壓灌溉管網輻射洪雅縣東嶽、中保、槽漁灘等鎮,形成6萬畝「沼液+草、茶、蔬菜、藤椒」等種養循環基地,實現糞汙資源化循環利用,成為四川省循環經濟示範。
  • 錫東新城【安鎮鳳凰山生態園】:鳳凰山下 綠色生活
    錫東新城【安鎮鳳凰山生態園】:鳳凰山下 綠色生活——無錫首座農業生態休閒旅遊基地365地產家居網 無錫訊 背景:1、錫東新城位於無錫市東部,是無錫市重點打造的兩大城市副中心之一園區以打造錫東新城美麗後花園為目標,藉助自身生態優勢,致力打造新興業態—生態農業,集農家樂、旅遊度假、休閒於一體,讓遊客在這裡可以享受田園生活樂趣,忘記城市的喧囂與煩惱,感受綠色新生活。
  • ...加快推進現代農業生態園項目建設 打造多功能生態農業田園綜合體
    7月9日上午,記者迎著燦爛的陽光,穿過繁華喧鬧的城市,來到黃河北青白石腹地,貪婪地吸幾口山中空氣,走進在建的金陽光現代農業生態園項目,目睹了這個在第二十二屆蘭洽會上簽約,由甘肅金陽光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城關區政府共同打造集農業科普教育、特色種植養殖、採摘體驗、度假休閒、特色民宿和綠色生態保護為一體、功能齊全的生態農業田園綜合體。
  • 石家莊加快發展都市型現代農業
    正定縣以古城古韻為特色,重點推出以歷史文博、農事體驗、農業會展、濱水休閒、婚慶文化為主題的文化遊、民俗遊、體驗遊、研學遊等特色項目;鹿泉區以綠色西山為特色,重點推出以休閒康養、果蔬採摘、旅遊購物、觀賞體驗、創意農業為主題的特色項目,形成西部長青、君樂寶現代農業園區雙核並存、互促共進的發展格局;欒城區以「三蘇」故裡為特色,把「三蘇」文化與都市農業發展有機融合,依託太行大街萬畝觀光採摘園集群優勢,串珠成鏈
  • 晉忻山水大畫卷 岢嵐吳家莊生態園
    在充滿收穫的九月,沐浴著秋風,把積攢了一個夏天的力量都釋放出來,走出一成不變的生活,遠離都市的喧囂,扔掉學業的壓力、工作的重擔、生活的包袱,來到岢嵐縣吳家莊生態園親近自然,感受農村慢節奏生活。  吳家莊生態園位於岢嵐縣南部
  • 蘭州市城關區政企合力加快推進現代農業生態園項目建設 打造多功能...
    原標題:城關區政企合力加快推進現代農業生態園項目建設 打造多功能生態農業田園綜合體7月9日上午,記者迎著燦爛的陽光,穿過繁華喧鬧的城市,來到黃河北青白石腹地,貪婪地吸幾口山中空氣,走進在建的金陽光現代農業生態園項目,目睹了這個在第二十二屆蘭洽會上簽約,由甘肅金陽光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城關區政府共同打造集農業科普教育、特色種植養殖、採摘體驗、度假休閒、特色民宿和綠色生態保護為一體、功能齊全的生態農業田園綜合體。
  • 踐行「兩山」論 從現代牧場看洪雅農業綠色發展
    近日,筆者來到位於洪雅縣東嶽鎮的現代牧業洪雅牧場,映入眼帘的是整潔的養殖環境、現代化的牛舍和生態養殖循環系統,也聞不到刺鼻的「臭味」。據悉,現代牧業洪雅牧場佔地1000餘畝,目前存欄奶牛7000餘頭,是西南地區最大的單體現代化奶牛養殖場。近年來,該牧場立足於資源化循環利用,以無廢棄物排放為目標,構建起一條「飼草種植—奶牛養殖—糞汙處理—沼氣發電—糞肥還田」的綠色循環產業鏈。
  • 惠州3家企業上榜第六批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名單
    經過多年的努力,惠州東進農牧股份有限公司已經成為廣東省農業產業鏈最完整的以生豬為核心的農業產業集團。是廣東省現代化農業產業園區、廣東省首批重點保護的100家生豬飼養企業,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多年來廣東海納農業有公司堅持走科技興企、科技強企的發展道路,構建了廣東省海納現代農業院士工作站、廣東海納農業研究院、國家稻米加工技術研發專業中心等科技創新平臺,採用「公司+基地+農戶/合作社+農機+科技+物聯網」的模式,以優質水稻種植、倉儲、加工、銷售等為主線,成功打造了優質稻米全產業鏈,並穩步拓寬,建立了廣東省現代農業產業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