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明朝歷史的人都知道奴兒幹都司,這裡管轄著包括中國東北、外興安嶺、庫頁島的廣大區域。奴兒幹都司的治所在廟街,那麼廟街今天變成了俄羅斯哪座城市?很多人沒想到,這座城市非常落後,人口2萬多,連火車還沒通呢!
元朝皇室北上後,黑龍江下遊元代故臣大多投降了明朝。既然投降了,就要派出一個管理機構,所以在明朝永樂帝朱棣的時候,就設立了奴兒幹都司, 是管轄黑龍江口、烏蘇里江流域的最高地方行政機構。
奴兒幹都司的管轄區域有多大呢?西起鄂嫩河,東至庫頁島,北達外興安嶺,南瀕日本海和圖們江上遊,包括黑龍江流域和烏蘇里江流域至庫頁島的廣大地區。大致包括了現在的吉林省、黑龍江省、內蒙古東北部分及以西俄羅斯局部、烏蘇里江以東、外興安嶺及以北。轄區內廣置衛、所,作為都司所屬的地方軍政建制。
當時,駐地將奴兒幹都司的治所設立在了廟街!
為啥將奴兒幹都司的治所選擇在了廟街呢?這要從元朝說起。
元朝的地盤是非常大的,為了鎮守黑龍江下遊及庫頁島等地,設立了徵東元帥府,治所在奴兒幹城。當時,徵東元帥府隸屬遼陽等處行中書省。明朝接盤元朝設立了奴兒幹都司,治所依舊在奴兒幹城。後來,人們管奴兒幹城叫做廟街。
之所以人們將奴兒幹城叫做廟街,與明朝官員亦失哈有關係。當時,明朝永樂帝朱棣派鄭和七下南洋,開闢水上絲綢之路,同時又派亦失哈開闢北方絲綢之路。亦失哈到了奴兒幹城後,在特林北山原有觀音堂的基礎上興建了一座供奉觀音的寺廟,祈願奴兒幹地區與人民永世昌寧,故名「永寧寺」。勒石為碑,作「永寧寺記」。記述自己奉明成祖之命,巡視奴兒幹,撫慰各部民眾以及修建永寧寺的情況。碑身左右兩側分別用漢、女真、蒙、藏四種文字,鐫刻「唵嘛呢叭咪吽」六字真言。
因為寺廟,中國人叫管奴兒幹城叫做廟街。時間一長,廟街也就取代了奴兒幹城了,成為中國人對這裡的稱呼。到了清朝的時候,廟街一步步被沙俄搶走!
廟街的地理非常優越,位於黑龍江出海口,臨近鄂霍次克海,距離黑龍江入海口約有80公裡。清朝末年,國力衰退,沙俄根據《璦琿條約》、《中俄北京條約》,將廟街據為己有,且改了俄文名字---尼古拉耶夫斯克。
在1880年之前,它一直都是濱海邊疆州的行政中心,後來濱海邊疆區被一分為二,行政中心的地位分別被符拉迪沃斯託克(海參崴)及哈巴羅夫斯克(伯力)所取代。
如今,尼古拉耶夫斯克市屬於俄羅斯遠東聯邦管區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2014年,人口統計僅有20,774人。 直至今日,這裡還沒有鐵路。雖然海運發達,但是港區水淺,並有沙洲,冬、春季受冰封,地位日益下降。 【參考資料:《明史》、《奴兒幹都司》】(作者:每日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