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裡這家店主六個月只產生了一玻璃罐垃圾,如何做到的?

2020-12-19 北晚新視覺網

每年「雙十一」一過,總有人望著家裡越堆越滿的東西感嘆:去年囤的東西還沒用完,今年又忍不住「剁手」了,快遞箱、塑料包裝袋等垃圾也比平時多了好幾倍,處理起來麻煩又不環保。而北鑼鼓巷裡有一家環保線下體驗店,倡導一種「零浪費」的生活方式,它的店主通過踐行這樣的一種理念,六個月僅產生了一小玻璃罐垃圾。

走進北鑼鼓巷,「零浪費無包裝商店」的綠色標誌和被漆成鮮綠色的木門在胡同裡格外亮眼。推門而入,天然蠶絲牙線、玉米水溶性膠帶、可溶性竹漿衛生紙、以玉米和甘蔗為原材料做成的可降解分類垃圾袋等新鮮玩意兒整齊地擺在木架上。在架子的一角,店主餘元用一個小玻璃罐裝了自己6個月以來日常生活產生的全部垃圾,總共不足0.5公斤。

店內大多數的商品都是由天然材料製成,且無任何塑料包裝。「你看這個可降解垃圾袋,它的原料就是取自天然植物玉米和甘蔗,在堆肥條件下180天可以完全降解為水和二氧化碳。」餘元向記者介紹道。

平日裡,餘元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踐行一種「零浪費」的生活方式。她會儘量減少自己對一次性塑料製品的使用,去菜市場買菜會拿各種可重複利用的小帆布袋裝散裝食材;做飯產生的廚餘垃圾會放入盛有泥土和樹葉的「堆肥桶」堆肥,然後用來滋養各種植物;外出用餐時自帶餐具和手帕,從不用一次性餐具和餐館紙巾;網上購物時會主動跟店家溝通希望不要用塑料包裝……餘元說:「這樣的生活方式真的可以減少很多垃圾的產生,這也讓我的生活也變得輕鬆。」

而這家店是餘元想要將這種理念分享給更多人的一個窗口。「我做這個店的初衷就是想倡導一種儘可能減少浪費的生活理念,在日常購物的時候,我們應該『買少點,用久點』,理性消費,也有意識地減少塑料等難以降解的材料的使用。」餘元說。

除了線下體驗店之外,餘元還運營了自己的線上商店,為了減少垃圾的產生,餘元會使用積攢的快遞盒和水溶性膠帶來打包郵寄商品。而來線下購買商品的顧客,餘元也會儘可能地說服他們留下商品的牛皮紙盒包裝,然後重複利用。

餘元坦言:「其實讓大家完全做到『零浪費』也比較困難,但大家可以嘗試有意識地減少垃圾,能重複利用的就多加利用,能用別的東西替代一次性用品的就主動替代,希望大家能真正意識到環保低碳生活的重要。」

(原標題:胡同裡這家店主六個月只產生了一玻璃罐垃圾,如何做到的?)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實習記者 徐英波

流程編輯:u019

版權聲明:文本版權歸京報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改編。

相關焦點

  • 一對北京的情侶不點外賣不買衣服,3個月只產生了一玻璃罐的垃圾!
    但是,在北京有這樣一對情侶,他們3年沒有點過外賣,7年沒有買過衣服,更誇張的是,他們3個月只產生了一個玻璃罐的垃圾!27歲的餘元,和她的英國男友一起住在北京。據餘元本人說,她原本是個瘋狂消費者,就連在15㎡的出租屋裡,都可以塞上四五百件衣服。
  • 這家藏在北京老胡同裡的花店,太美了!
    這家藏在北京老胡同裡的花店,太美了! 門口零散放了幾盆花, 不是名貴的品種, 卻被照料得格外乾淨, 枝葉嫩綠,花盆也不染塵埃, 只一眼,就能看出店主是愛花的人。
  • 北京胡同遊:五道營胡同的文藝清新
    五道營胡同,在網上查到有人說是下一個南鑼鼓巷,也有人說它是文藝小清新的聚集地,所以來打卡一睹究竟。坐地鐵5號線到雍和宮站G口下車,這裡離雍和宮很近,出地鐵就能看到雍和宮,然後左轉就是五道營胡同了。這些店不僅外觀顏值很高,進去以後的裝飾也都是文藝氣息滿滿的,基本上每家店都點著檀香,聞起來內心寧靜,人少的時候店主會主動跟你聊天,介紹他們的原創產品,人都很nice~超級喜歡這家八音盒的店鋪,裡面有很多小王子的八音盒,很還原很美好~天氣太冷,手機被凍沒電之後,我進了一家像咖啡館的地方
  • 垃圾能變錢?鶴山家庭裡都有這些垃圾!趕緊戳進來查一查~
    垃圾能變錢?鶴山家庭裡都有這些垃圾!接下來,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將繼續進入市民家中,對居民如何進行生活垃圾分類與分類小妙招進行直播,加深群眾對「垃圾分類」的認識。
  • 越南「垃圾」創意民宿,真環保or攬客需
    之所以與眾不同,是因為其店裡的物品是利用廢棄物、塑料垃圾再制而成的。這家民宿的老闆想藉此向入住的賓客發出愛護環境、限制使用塑料的環保倡議。 被丟棄的石板、塑料罐和塑料桶都得到充分利用,它們變成了房間裡讓人眼前一亮的桌椅。
  • 90後姑娘堅持零浪費 半年僅產生一罐垃圾
    90後姑娘堅持零浪費 半年僅產生一罐垃圾  「零浪費」生活實踐者餘元半年只產一罐垃圾;開店讓公眾接觸、體驗「零浪費」概念  北鑼鼓巷70號,綠色的門框與紅色的窗戶顯得有點格格不入。  「6個月,我只產生了一罐垃圾」  在餘元商店的展示架上,擺放著一個玻璃罐。裡面裝著糖果紙、快遞袋、機票、藥片、衣服標籤、音樂節發放的絲帶手環等。  這是她過去的6個月裡,留下的所有無法降解處理的垃圾,不到0.5公斤。
  • 半年僅產生一罐垃圾 90後姑娘的零浪費生活
    來源標題: 90後姑娘堅持零浪費 半年僅產生一罐垃圾 「6個月,我只產生了一罐垃圾」在餘元商店的展示架上,擺放著一個玻璃罐。裡面裝著糖果紙、快遞袋、機票、藥片、衣服標籤、音樂節發放的絲帶手環等。這是她過去的6個月裡,留下的所有無法降解處理的垃圾,不到0.5公斤。
  • 在五道營胡同裡尋找老北京的味道
    現代的,傳統的,喧鬧的,安靜的——你可以迷失在三裡屯的夜色中,也可以沉醉在後海的霓虹裡,還可以將自己淹沒在洶湧人潮裡……老北京以胡同出名,但現在,胡同正在從我們視線中慢慢消失,留下的一些,也在慢慢的改變著。如今,想在北京尋一處慵懶清淨的胡同,已經很難了,當然,也還可以找到幾條,比如雍和宮旁邊的這條五道營胡同。
  • 北京 | 鑽進胡同裡喝一杯解除焦慮的下午茶
    如果你焦慮了煩躁了,不如鑽進門扉掩映的四合院裡飲一杯茶或喝一杯咖啡,感受京城千百年的地氣和令人心靜的東方禪意美學。今天,開動醬就為你介紹幾家充滿中式風情的京味兒下午茶。2.隱藏在胡同裡的喝茶小院器生茶時東直門北小街聚才大廈A402號隱藏在胡同裡面如果不是別人推薦根本不知道原來這裡還有一個喝茶的地方,不過店主秉承喝茶要在悠閒自在的環境不喜歡太嘈雜,控制人流,因此到店之前需要在他們的公眾號「器生茶時」上預約。
  • 90後姑娘堅持零浪費 半年僅產生一罐垃圾_新聞中心_中國網
    90後姑娘堅持零浪費 半年僅產生一罐垃圾 「零浪費」生活實踐者餘元半年只產一罐垃圾;開店讓公眾接觸、體驗「零浪費」概念北鑼鼓巷70號,綠色的門框與紅色的窗戶顯得有點格格不入。當時,她也無法做到不購物、沒垃圾,但她開始有意識地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比如,買菜的時候會帶上自己的帆布袋,買飲料的時候拒絕一次性塑料包裝。在餘元看來,每一個「零浪費」生活的實踐者,都會經歷一個改變的過程,沒有人可以一步到位。因此,這種改變,也不存在難不難適應的問題。「在足夠了解自己真正需要什麼之後,就不會再像之前那樣盲目消費了。
  • 玻璃儲物罐,開啟你的精緻生活
    生活中,我們總有一些物品不知道如何做好收納,讓人最為頭疼的就是食物類的,像五穀雜糧,乾果零食之類的,或者是廚房裡的一些調料,隨意放著,看起來很凌亂,非常不美觀。如果你是個家居收納達人,一定懂得用一些精緻而又實用的儲物罐來收納它們,使家裡看起來更加整潔舒服。
  • 東城版垃圾分類方案出爐,小區有兩種垃圾投放模式
    垃圾如何分類?主要分四類,醫療垃圾單獨收集東城區黨政機關、社會單位垃圾分類暫行的實施辦法詳細介紹了垃圾分類的標準和要求,黨政機關、社會單位垃圾分類基本品類主要包括:廚餘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
  • 北京7條老胡同裡閒逛 南鑼鼓巷裡故事多
    今象:  胡同西口的幾家餐廳組成了「四條印象」的美食聯盟,雖然胡同裡的餐廳不多,但個個有趣有性格。就這樣,改良的餐廳和民居一起在這條胡同生活著。  1.酷蝦裡掛的性格油畫。2.蠔酷的生蠔很美味。3.東四四條經過翻新之後更美觀。4.翅貝克的烤香蕉味道獨特。5.閱微莊很受外國友人歡迎。6.清炒板藍根應該多吃一些。
  • 藏在北京胡同裡的寶藏小店,進去就難輕易走出來~
    >還是比不上胡同的魅力其中愛去胡同的一點還是胡同藏著許多新奇小店在胡同裡感受小店的別樣魅力·沃野oil· coffee lab~這家咖啡店比較特別的是,他只做手衝,保留了咖啡豆本身的味道,因此也受到不少真正喜歡喝咖啡人的喜歡~這家店還有個比較特別的點是,白天是咖啡館,到了晚上就變成了小酒吧。
  • 為做到「零廢生活」?墨爾本一學校取消垃圾桶(雙語)
    墨爾本一學校取消垃圾桶(雙語) 2019-08-30 14:53 來源:中國日報網 作者:   校裡再也找不到垃圾桶了?墨爾本女子學院將取消校園內所有的垃圾桶,學生需要把自己用過的飲料瓶等垃圾帶回家。
  • 比利時是如何做到垃圾回收率歐洲首位的
    從幼兒園到大學,政府通過發放指導手冊、舉辦知識講座、組織實地觀摩垃圾處理廠等多種方式開展環保教育。近年來,比利時更加重視從源頭減少垃圾的產生。重環保、零浪費以及可持續發展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普通的比利時家庭裡,常常可以看到幾種不同顏色的袋子,它們在家庭生活中必不可少:白色的是用來裝廚餘垃圾等不可回收垃圾的袋子;藍色的袋子用於裝塑料瓶、金屬包裝罐和飲料盒等廢棄物;黃色袋子裝廢紙、紙板等;綠色袋子裝樹葉、枯枝等園林垃圾……比利時的垃圾處理如何做到精細化?如何讓環保的觀念真正深入人心?
  • 撤桶撤站後,胡同裡垃圾定時定點收運,分類變好還是變差了?
    8月1日胡同撤桶之後,陳阿姨一下子覺得輕省了很多。她也發現,撤桶之後胡同裡的環境正在越變越好。「以前有桶的時候,偶爾有幾天扔垃圾的人很多,桶裡的垃圾會冒出來,保潔師傅也很難馬上就清掉,垃圾就散在地上了。」而在撤桶之後,因為垃圾全都會被收運車一起收走,胡同也就不會出現垃圾滿冒的情況。
  • 中國古代是如何處理垃圾的?
    二生活垃圾可以由個人來處理,但類似落葉、塵土這樣的城市垃圾又將如何處理呢?於是在周朝的公務員編制裡就設立了一個叫作「條狼氏」的工作崗位,近似於目前的環衛工 + 交通警,主要負責維護道路的清潔,同時還帶有驅趕行人的職責。見《周禮·秋官·條狼氏》,「掌執鞭以趨闢,王出入則八人夾道,公則六人,侯、伯則四人,男、子則二人」。
  • 一溜胡同店 一水兒洋招牌
    暑期來臨,位於鐵樹斜街的遠東飯店由於推出了青年旅社項目,來住宿的外國人越來越多,瞅準這一商機,附近一些胡同裡的小賣部、小吃店、理髮店甚至修鞋攤都紛紛打出英文招牌攬客。  記者昨天在宣武區韓家胡同把口兒一家10平方米左右的香河肉餅店看到,玻璃櫥窗上貼著「BeefPie」(牛肉餅)和「PorkPie」(豬肉餅)的英文單詞。
  • 撤桶撤站後,北京胡同裡垃圾定時定點收運,分類變好還是變差了?
    8月1日胡同撤桶之後,陳阿姨一下子覺得輕省了很多。她也發現,撤桶之後胡同裡的環境正在越變越好。「以前有桶的時候,偶爾有幾天扔垃圾的人很多,桶裡的垃圾會冒出來,保潔師傅也很難馬上就清掉,垃圾就散在地上了。」而在撤桶之後,因為垃圾全都會被收運車一起收走,胡同也就不會出現垃圾滿冒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