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西阿呷,索瑪花開芳暖涼山

2020-12-23 中國山東網

「最美的彩虹在涼山,北京的火車到涼山……」40多年前,那時火車剛剛開通,這首關於鐵路的彝族民謠傳唱在大涼山區,成為很多涼山兒女心頭抹不去的記憶;40年後,人們的出行方式變了,火車站也變了,但是沒有變化的是對「慢火車」的依賴和感情。

索瑪花開,情暖涼山父老鄉親。「這是一趟運輸車、公交車、扶貧車、校車……」當了23年「慢火車」列車長的阿西阿呷如此總結她對這趟一直忙碌著的「小慢車」的定義。 「新時代鐵路榜樣」——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成都客運段5633/5634次「小慢車」彝族列車長阿西阿呷。23個春華秋實,23年砥礪堅守,阿西阿呷的電話號碼17年未有更換,這趟行駛在成昆線的「小慢車」的車廂中,總能看到阿西阿呷對彝族旅客噓寒問暖、排憂解難的身影,她早已是和當地人們親如一家。為此,阿西阿呷被彝族老鄉們親切地稱為大涼山美麗的「索瑪花」,在這趟滿載希望的扶貧列車上,踐行著鏗鏘玫瑰的不凡人生,書寫著鐵路職工的愛崗敬業。

索瑪花開,助力脫貧向好發展。平凡的榜樣,更彰顯引領的力量。這是一個屬於奮鬥者的時代。以榜樣之光照亮前路,鐵路發展必將更有力量,我們的生活必將更美好。阿西阿呷身為一名共產黨員,在這趟列車上心繫老鄉、情滿列車、造福一方,用鄉音鄉情擔當著,幫助鄉親們扶貧使命與擔當。她用23年的風雨兼程,告訴了人們什麼是「民族團結魚水情」,什麼是「堅守的力量」。這列「小慢車」是大涼山地區精準扶貧的傳輸帶,而阿西阿呷和工作人員則是這傳輸帶的發動器。阿西阿呷作為一名黨員,時刻不忘身上的特殊使命、時刻不忘肩上的責任擔當,在服務群眾同時,更是讓老鄉們切實體會到黨和國家的給予的關愛,讓大家對即將到來的小康生活充滿了信心。

索瑪花開,點讚平凡鐵路崗位。交通強國,鐵路先行。神州大地上鐵路已是成網密織,而每一位鐵路人則是鐵路發展的肌體細胞,每名鐵路人都是推動人民鐵路事業發展的功臣。然而,鐵路人從來就不是以「我」的個體存在,而是以「集體」的名義生存。相信像阿西阿呷這樣精細服務彝族百姓出行的鐵路人,一定還有許許多多,他們守護著人民的利益,踐行著「人民鐵路為人民」的忠實誓言,他們的真情為鐵路事業而爭光添彩,他們的真心為社會發展而續寫溫情。就像開行的「小慢車」,它帶給大山的是希望的力量,而運營它的她「奮鬥」與「堅守」者們都是時代新人的模樣!他們雖為像阿西阿呷一樣被熱點關注,但我相信,他們的一言一行只要能溫暖著社會,就一定能收穫群眾的讚許,必定會露出幸福的笑容。因為在他們付出的每一滴汗水裡,折射著助人、奉獻的意義與價值。

索瑪花開23載,一列慢車、一群渴望幸福的人。阿西阿呷的堅守,展示出新時代鐵路人愛崗敬業、恪盡職守的拼搏精神。時代鐵路楷模並不是遙不可及、高不可攀的「英雄」,他們也僅是千千萬萬個鐵路事業建設線中的平凡者。相信在平凡崗位上的鐵路人,會伴隨著新時代的發展,不忘初心,繼續前行,在鐵路先行的精神引領中,助力交通強國的建設發展。(文/馬奎榮)

相關焦點

  • 阿西阿呷:彝族列車長23載堅守大涼山
    經常乘坐「小慢車」的彝族旅客都知曉阿西阿呷的熱心腸,不少彝族老鄉都有她的電話號碼。「我的電話號碼17年都沒變,因為那不僅僅是一串數字,更是鄉親們困難時的希望。」阿西阿呷說。2016年夏,正在值乘「小慢車」的阿西阿呷接到一名彝族旅客的電話,請求幫忙尋找離家出走的孩子李苦伍打。
  • 阿西阿呷:索瑪花綻放 情滿「小慢車」
    這趟「小慢車」 途經涼山彝族自治州、攀枝花市,跨越的峨邊縣、甘洛縣、越西縣、喜德縣、冕寧縣、德昌縣、米易縣,是最大的彝族聚居地,也是國家級貧困縣最為集中的地區之一,共停靠26個車站。每天7時左右,阿西阿呷都會進行始發前的組織安排,清查本組工作人員手機上交情況,安排列車員做好旅客上車引導工作。7時40分,「小慢車」出發了。回到車上,阿西阿呷開始了巡檢工作。
  • 阿西阿呷榮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人」
    阿西阿呷回憶:「當時我簡直不敢相信,聽到這個消息,心跳立即加速,臉漲得通紅,激動地說不出話來。」在匯報單位領導後,阿西阿呷通過電話向家人分享了喜悅,很快,阿西阿呷即將去北京領獎的消息在親朋圈中不脛而走,家人們在西昌為她準備了一場家宴來慶賀,阿西阿呷說:「這是我們家第一次為了我的事聚在一起吃飯,大家都太高興了,不停地祝福我,我那幾天也是激動地根本睡不著覺。」
  • 阿西阿呷 以正向心態讓小慢車溫暖如春
    近日,成都客運段5633/5634次「小慢車」彝族列車長阿西阿呷,獲評「新時代鐵路榜樣」,她自參加鐵路工作以來,23年如一日,細心服務車上每位旅客,電話號碼17年不換,只因那串數字承載著鄉親們的希望,她是大涼山裡美麗的索瑪花,彝族旅客的貼心人。
  • 阿西阿呷:索瑪花綻放 情滿「小慢車」
    這趟「小慢車」 途經涼山彝族自治州、攀枝花市,跨越的峨邊縣、甘洛縣、越西縣、喜德縣、冕寧縣、德昌縣、米易縣,是最大的彝族聚居地,也是國家級貧困縣最為集中的地區之一,共停靠26個車站。每天7時左右,阿西阿呷都會進行始發前的組織安排,清查本組工作人員手機上交情況,安排列車員做好旅客上車引導工作。7時40分,「小慢車」出發了。回到車上,阿西阿呷開始了巡檢工作。
  • 新時代鐵路榜樣 阿西阿呷:彝族列車長23載堅守大涼山
    2016年夏,正在值乘「小慢車」的阿西阿呷接到一名彝族旅客的電話,請求幫忙尋找離家出走的孩子李苦伍打。阿西阿呷逐個車廂尋找,最後在帶著一群孩子出行的彝族旅客身旁找到了他,孩子大眼睛裡滿是戒備。  「我是阿呷阿姨,也在大涼山長大。你媽媽發現你不見了,非常著急。明天列車返程時,我帶你回家好嗎?」聽著熟悉的彝語,年幼的李苦伍打漸漸消除了戒心。
  • 阿西阿呷:堅守彝族鄉親的幸福線 慢火車上見證大涼山巨變
    11月18日,國新辦舉行鐵路扶貧幹部和典型代表中外記者見面會,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成都客運段列車長阿西阿呷分享了自己的故事。阿西阿呷是彝族人。1971年,她的父親從部隊轉業,分配到成昆鐵路白石巖站,從此車站成了她的家。1996年,21歲的阿西阿呷來到鐵路,開始了自己的鐵路客運生涯。這趟「慢火車」自1970年成昆鐵路開通時開始運營,全程353公裡,沿線是我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區,因為沿線一些小站交通不便,是當地與外界溝通的唯一橋梁,20多年來票價不變,最低2元。彝族老鄉親切地稱這趟火車是「趕集車」「致富車」「求學車」。
  • 索瑪花開馬海木呷扮演者於曉光個人資料簡介
    ­  索瑪花開彝族小夥馬海木呷角色介紹­  索瑪花開中扮演馬海木呷這個角色的是中國內地演員於曉光,本次於曉光拍攝馬海木呷這個角色之後,自己對彝族的文化都更加了解了。於曉光在大涼山拍攝索瑪花開的時候,一點也沒有覺得辛苦,反而非常享受拍攝這部劇的過程,在彝族地區拍攝彝族人民脫貧的故事,於曉光私下做了很多作業,為了讓自己扮演的馬海木呷更像彝族青年,於曉光與當地彝族同胞交流了很多得到了很多驚豔。
  • 昨天,涼山的貧困縣全摘帽;今天,涼山的成鐵人走進國新辦
    阿西阿呷女,45歲,中共黨員成都客運段5633/5634次「慢火車」列車長從事乘務工作24年來見面會上,阿西阿呷結合個人成長經歷,講述了自己與「慢火車」、彝族老鄉的溫情故事,並分享了「慢火車」給大涼山彝族群眾帶來的變化。
  • 都是阿西家族的兒女ꀊꑟ ꋬꂻꈨꅪ
    涼山~阿西克哈~16代阿西莫銀芳~17代        昭覺~阿西約布~17代,吉組吉呷惹                          寧蒗-阿西木呷~17代                 麗江-阿西務呷-17代
  • 彝族少女依呷阿呷出山記
    涼山州有關部門統計,已自發搬遷農民在涼山有17萬人。這其中也包括依呷、阿呷兩家。去年11月,因為參加新華社深度貧困地區調研,我與同事再次去探訪這個特殊的群體。在從冕寧縣漫水灣鎮郊區的一條碎石路上,我們遇到了14歲的阿呷和13歲的依呷。
  • 助力彝族鄉親脫貧,我責無旁貸 記成昆線上的小慢車彝族車長阿西阿呷
    阿西阿呷逐個車廂尋找,最後在帶著一群孩子出行的彝族旅客身旁找到了他,但孩子圓溜溜的大眼睛裡滿是戒備。「我是阿呷阿姨,也在大涼山長大。你的媽媽發現你不見了,非常著急。明天小慢車返程時,我帶你回家,好嗎?」阿呷不厭其煩地給小伍打講獨自離開家可能出現的危險,講媽媽著急的心情,聽著熟悉的彝語,年幼的李苦伍打漸漸消除了戒心。
  • 綠皮火車搭載大涼山群眾趕集買賣 家禽家畜是常見行李
    在「慢火車」上,列車長阿西阿呷堅守在服務彝族乘客的崗位上也已經20年。20年的堅守,讓她在眾多彝族乘客眼中,成為親切、熟悉的「阿呷車長」。同為彝族,讓阿西阿呷在服務乘客時更加便利。她則將這種便利變為「熱心」,「我自己就是彝族,對彝族同胞感情很深。打心眼裡希望他們能夠通過我的服務安全舒心地出行。」20年來,阿西阿呷遇到過各種各樣的突發情況,單是她參與的婦女列車意外臨盆就有11次。
  • 全國20多位戰友8日來邢會阿西
    全國各地阿西的戰友紛紛致電本報,詢問阿西的近況,並表達了想要幫助涼山孩子們的想法。還有很多人不認識阿西,他們也不斷聯繫本報。打來電話的人,遠的來自西藏、桂林、哈爾濱等,稍近的有南京、杭州、鄭州等地的讀者,還有很多本市的愛心人士。邢臺市攝影家協會主席劉振友表示,近日協會將組織本市攝影愛好者再訪大涼山。
  • 春節裡的一場特殊婚禮:彝族特種兵阿西木呷結婚了
    春節裡的一場特殊婚禮:彝族特種兵阿西木呷結婚了 2019-02-08 09: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涼山彝娃沙子呷:從「放牛娃」成長為火箭軍「十大礪劍尖兵」
    微信號:scrbpx 聯繫我們:0834-3866868■四川日報涼山全媒體中心記者 周靜涼山,一片紅色的熱土!西昌,一座英雄的城市!「我入伍離開我們涼山的那一天,父老鄉親們翻山越嶺走路到火車站來送我,千叮嚀萬囑咐就是一句話,一定要在部隊裡入個黨回家,這是他們對我最大的一個期望。」「工地就是戰場,施工就是打仗!」同年入伍的戰友中,沙子呷第一個當班長、第一個入黨、第一個立功,年年被評為優秀士兵,被譽為衝鋒在施工戰場的「陣地鐵人」。
  • 點讚鐵路車長阿西阿呷,幹好本職工作就是「不平凡」
    在「阿呷車長」服務於大涼山旅客列車的23年中,她從小事做起,用點點滴滴的關愛凝聚溫情,溫暖著旅客們的心。她是大涼山裡美麗的索瑪花。服務無止境,優質服務成就榜樣精神。阿西阿呷是列車長,列車長的崗位確實很平凡。但是,用心幹好本職工作就是不平凡,就是不簡單。
  • 成鐵局彝族列車長阿西阿呷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人稱號
    封面新聞記者 曹菲9月27日,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成都客運段列車長阿西阿呷以模範個人身份受到表彰。阿西阿呷,成昆線5633/5634次「小慢車」列車長。為了方便旅客存放農產品、建材等物資,阿西阿呷和工作人員專門騰出了幾節車廂;遇到趕集時間,每到一站,她都會下車到行李車門口,幫老鄉往車上搬運到集市上售賣的水果、特產山貨。她的手機號碼17年未變,只為第一時間為求助的老鄉提供幫助;她教授同事們基本的彝語對話和彝族風俗習慣,只為更好的跟彝族老鄉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