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祝藏族自治縣成立七十周年建設成就系列報導

2021-01-14 武威公安

1950年5月6日,隨著民族區域自治政權在華銳這片熱土上建立,天祝經濟發展步入了全新的歷史階段,勤勞勇敢的天祝各族兒女,用智慧和汗水建設家園,砥礪前行。  在新的歷史時期,黨引富民路,政施惠民策,團結聚民心,項目助騰飛,藏鄉同胞和全國人民一道,築夢新時代,同奔小康路,思想觀念與時俱進,走出大山的農牧民思路一變天地寬,運用科技播種幸福田園,新型產業雨後春筍般崛起,人民生活芝麻開花節節高!

產業崛起正當時

天祝,白犛牛的故鄉,岔口驛馬的產地。她屹立於祁連山脈東端,扼守河西走廊門戶,巍巍烏鞘嶺橫亙腹地,漫漫絲綢古道穿行版圖,襟袖上綴滿了燦爛輝煌,眉宇間散發著神奇秀麗。  華銳大地既有「草軟花鋪錦」的豐美草場,亦有「石奇筍插天」的巍峨雪山;既有「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的遊牧氣息,亦有「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的田園風光,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交織,熔鑄了璀璨獨特的華銳文化。  然而,受地域、氣候等限制,數千年來,農牧民逐水草而居、靠天吃飯的單一原始的生產生活方式,留給華銳大地的印記是閉塞、貧窮和落後。天祝經濟步履蹣跚、踉蹌前行。回首來路,英雄的華銳兒女,頂著歷史的滄桑,踏著雪域的風霜,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一路披荊斬棘,用堅定的信念,前瞻的目光找尋著精準施策的錦囊妙計……  回望自治縣農牧業發展的歷史,歷屆縣委、縣政府一班人帶領天祝各族人民,殫精竭慮,上下求索,為探索轉變農牧業發展方式,改變天祝農牧業落後的局面,找到讓農牧民群眾擺脫貧困加快發展的道路,做出了不懈努力。  為民謀利萬水千山搞調研,振興產業千方百計尋路徑。經歷了幾代人無數次調查研究,無數次學習取經,無數次科研論證,無數次探索試點,終於為自治縣農牧業的發展把準了脈、量準了體、選對了路子。那就是立足天祝獨特的地理、自然、氣候資源,結合當地的特色與優勢,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特色產業之路。  滿眼生機轉化鈞,天工人巧日爭新。近年來,天祝縣充分發揮區位資源優勢,把培育特色產業作為實現生態美、產業優、百姓富的新天祝的根本之策,制定出臺一系列扶持政策措施,因地制宜發展本地特色產業。  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大力發展高原綠色有機蔬菜、食用菌、藜麥、中藥材等為主的特色種植業和以高山細毛羊、天祝白犛牛、岔口驛馬、蛋雞規模化養殖為主的特色養殖業,大力引進培育龍頭企業。  積極開展專業合作社規範提升行動,做大做好天祝白犛牛、岔口驛走馬品牌,全力打造「一都兩鄉」(中國高原藜麥之都、中國高原食用菌之鄉、中國高原夏菜之鄉)金字招牌,申報譽名「中國走馬之鄉」,發布運用「天祝原生」文旅農區域公共品牌,加大品牌宣傳推介力度,進一步拓寬了農特產品銷售渠道,有效拓寬了農牧民增收致富新路子。  截至2019年底,已累計認證「三品一標」農產品66個,註冊「犛小白」「藜小妹」「仙菇你好」等農特產品商標241個。牛羊雞馬菜菌藜藥為主的「八大產業」發展格局在華銳大地迸發出強勁的勢頭,照亮了天祝人民追尋美好生活的道路。

高原夏菜銷京都

天祝縣高海拔、低氣溫的自然條件,使得農作物病蟲害發生較少,為發展綠色蔬菜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優勢。  經過多年的發展,形成了以金強河流域的打柴溝、華藏寺、石門、抓喜秀龍等鄉鎮為主,輻射帶動朵什、賽什斯、松山等鄉鎮適宜區域的高原綠色(有機)蔬菜基地10.2萬畝,主要種植蒜苗、荷蘭豆、甜脆豆、菜用蠶豆、筍子、娃娃菜等20多個品種,總產量達到30萬噸左右,已初步形成了「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基地」的產業化經營模式。建成出口農產品生產備案基地5萬畝,備案出口品種24種。  打造出核心種植示範區和「藏香富盛」等蔬菜品牌,已有5.8萬畝蔬菜生產基地通過綠色蔬菜產地認定,35個蔬菜品種通過「三品一標」認證(無公害產品3個、綠色食品32個)。產品遠銷北京、上海、深圳、港澳等東部沿海城市和地區,部分出口到日本、新加坡等國家。高原綠色(有機)蔬菜產業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食用菌種添光彩

近年來,縣委、縣政府科學布局食用菌產業,以食用菌規模化生產為目標,工廠化生產為引領,深入推進「公司+基地+農戶」發展模式,不斷擴大種植面積,優化品種結構,提高產品質量,成功申創了「中國高原食用菌之鄉」的譽名稱號。  2019年,全縣食用菌栽培規模達到1600萬袋,畦栽面積達到450畝,實現年產值1.4億元。積極引進培育食用菌企業,大力推廣羊肚菌、滑子菇等珍稀品種,培育發展了天禾公司、臣祥菌業、天滬菌業、蘑瑞爾斯、眾鑫、凌昆、鑫農農副產品等食用菌企業7家,食用菌產業已成為全縣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特色產業之一。

獨佔鰲頭中藥材

天祝縣中藥材自2000年開始推廣種植,通過近20年的發展,已具備一定的規模和市場影響力。2016年,甘肅數字本草檢驗中心對天祝生產的羌活、烏藥、當歸、黨參、黃芪、大黃、木香、赤芍、牛蒡子等品種的品質進行化驗分析,中藥材各項指標均達到或者超過《中國藥典》指標要求。  2019年,全縣中藥材種植面積達5.01萬畝,總產量達到3824.1萬公斤,實現產值1.53億元。為延長中藥材產業鏈,提高產品市場競爭力,縣委、縣政府引進培育了祁連藏藥、甘肅裕程、高原淨土等農業企業建設中藥材產業園,推動全縣經濟和產業扶貧向縱深方向發展,中藥材產業已經成為助農增收的富民產業之一。

特色畜種俏市場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自治縣在做大做強畜牧業方面開拓創新,在特色養殖上不斷求新、求變,積極與科研院所建立聯合科研攻關關係,共同研究解決畜種培育工作中的一系列技術難題,推廣先進科研成果和技術,探索產業模式,推動畜牧業生產向專業化、標準化、規模化和集約化邁進,有效促進了產業的優化升級。  作為天祝白犛牛的主產區,天祝縣一直致力於白犛牛種群的保護、繁育研究工作,使白犛牛的數量迅速增加,質量顯著提高。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成立了天祝白犛牛保種選育領導小組和天祝白犛牛育種實驗場,專門從事白犛牛的保種選育工作,建立了選育區和育種核心群。  通過多年的保種選育,已初步建立起了由核心群、選育群、擴繁群組成的三級保種繁育體系,天祝白犛牛品種資源的保護及開發利用得以科學有序地進行。  近年來,為了做大白犛牛品牌,讓草原增綠、牧民增收,縣上按照「山上減畜增草、山下設施養殖、牧區繁育、農牧肥育」的思路,相繼出臺了鼓勵扶持特色產業發展的各項優惠政策,推動全縣畜牧業由散養放牧到舍飼養殖,從草原畜牧業向設施畜牧業轉型升級,實現了保護生態與促農增收的雙贏。  全縣採取「合作社+養殖小區+基地+農戶」的經營方式,將良種推廣、飼料經營、技術服務、訂單收購、風險防範聚集為一體,不斷發展壯大白犛牛優勢產業,2019年養殖量已達到6.8萬頭。  「六神覓主寄英豪,畜類稀奇價位高。興奮鋪平財富路,旺銷產品賴品質。」為做大做強以「天祝白犛牛肉」為主的系列產品,通過引進和培育扶持龍頭企業,研製生產出「鬧格爾」牌、「西域野牛」牌兩大白犛牛肉品系200餘款產品,年產白犛牛系列產品3000多噸。  2011年「天祝白犛牛」「天祝白犛牛肉」成功註冊地理標誌證明商標,2012年獲得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證書。在第十七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上,天祝白犛牛被列為中國農業品牌目錄2019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

藜麥飄香迎朝陽

金秋十月,陽光照耀著松山灘,她攤開溫厚的手掌,摩挲著藜麥五彩斑斕的夢……  松山鎮的萬畝藜麥種植示範基地裡,不同品種的藜麥,迎著灼灼的天光,垂下了飽滿的麥穗。雪山腳下,大型聯合收割機往來穿梭,正式拉開了藜麥收割的序幕。  藜麥,原產於南美洲安第斯山脈,被古代印加人稱為「糧食之母」。2017年,這種古老而神奇的作物,跨越7000年的歷史,輾轉萬裡,在雪域天祝開始了她的新生……  天祝縣海拔2020~4874米,氣候冷涼,土壤酸鹼適度,日照強度大,為耐寒、耐旱、耐鹽鹼的藜麥提供了良好的生長條件。  2017年,甘肅遠達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在松山鎮5號、7號移民點試種藜麥5000畝,以畝產400斤的高產一舉試種成功,平均每畝產值2500元,是種植小麥和其他農作物的3倍還多。經中國農科院藜麥協會專家考察,天祝是國內最適宜種植藜麥的地區,顆粒飽滿,畝均產量高,營養成分好。  藜麥豔麗,萬頃錦繡迎蜂蝶;南陽秀色,千山風光醉遊客。2018年,(國家)食品行業生產力促進中心正式授予天祝縣「中國高原藜麥之都」譽名。  2019年,天祝藜麥種植品種489個,涵蓋全球90%以上藜麥品種,種植面積達6.4萬畝,實現年產值7200萬元。  為進一步做大做強藜麥產業,天祝縣圍繞打造藜麥產業「一都五中心」,積極推進「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種植模式、「政府+企業+科研機構+學校」的科研攻關模式和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產業發展模式,高標準建設藜麥扶貧科技產業園。  成立天祝縣高原藜麥研究院,聯合國內科研院所進一步開發和儲備了一系列高附加值產品和技術,讓藜麥產業與旅遊發展深度融合,發展藜麥田園綜合體,讓藜麥產業成為推進精準脫貧攻堅進程、加快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助推縣域經濟發展的富民產業、健康產業、美麗產業。  藜麥深情似熱血,秋風特意吐紅心。五彩繽紛浮嵐氣,笑臉迎賓伴野珍。每年金秋,松山灘上白雲飄落田野,一望無際的藜麥披紅抹綠,在微風吹拂中像大海中此起彼伏的波浪,壯觀景色震撼遊客,豐收農民笑逐顏開。藜麥產業的發展壯大只是天祝縣特色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

駿馬奔馳富民路

岔口驛走馬素稱「胎裡走」,是由漢唐馬繁衍至今的優良畜種,騎乘時步伐快速平穩、姿勢優美、耐力強。天祝各族農牧民養殖、選育、調教走馬的歷史已傳承2000多年。  一度時期,受生產落後及小農經濟思想等制約,這一優良品種的發展潛力一直未得到有效開發,岔口驛馬養殖出現了存欄數下降、品種資源退化的趨勢。  進入新世紀,自治縣將岔口驛馬的保護繁育與產業開發作為培育特色產業的重大項目,加大資金投入,積極爭取國家優良畜種資源保護項目,通過實施養殖繁育補貼等措施,加快推進岔口驛馬畜種資源保護與開發進程。  2009年後,按照統一保種選育、實施產業開發、保護與開發並舉的原則,引導岔口驛走馬養殖規模化、現代產業化發展。通過育馬、馴馬、賽馬、售馬,使很多牧民實現脫貧,形成了發展「走馬」產業和特色旅遊業的良好格局。  目前,全縣有相馬「伯樂」120多名,懂技術、會經營的養殖戶達3000多戶,每年向青海、四川、雲南、陝西等地販運的岔口驛馬多達1200匹,均價4萬元左右,年產值近5000萬元。

華銳草原雪牡丹

天祝農牧民習慣上把天祝白犛牛親切地稱為「雪域白珍珠」,把肉毛兼用的高山細毛羊稱作「草原雪牡丹」。1980年,甘肅高山細毛羊品種的成功培育,在天祝畜種改良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近年來,天祝縣把羊產業作為農牧民增收的主導產業來培育,堅持走「區域化布局、規模化經營、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發展」的路子,大力實施甘肅高山細毛羊保種選育建設項目、經濟雜交示範推廣項目和種羊示範推廣項目。  攜手發展羊產業,小羔羊牽動大市場。天祝縣從省畜牧技術推廣站等地,引進黑頭薩福克、特克賽爾、陶賽特、南非美利奴和澳洲白等優質肉用品種種羊和高山細毛羊基礎母羊,調整種群結構,提升育種能力。  按照「核心育種場+育種村+示範戶、貧困戶」的育種模式,開展新品種培育、推廣、擴繁工作,天祝地產種羊暢銷大江南北,吃著高原草、喝著山泉水長成的優質肉羊價值連年攀升,一年四季市場搶手,農牧民收入頗豐,促進了全縣畜牧產業提質增效,呈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

金雞高歌致富曲

在做大做強傳統特色畜牧業的同時,自治縣在規模化養殖方面不斷擴大品種,豐富產業內容。近年來,天祝縣把蛋雞規模化養殖產業作為抓手,以務實高效的作風,開放包容的情懷,積極招商引資,築巢引鳳,打造蛋雞養殖扶貧產業集群,走出了一條產業扶貧新路子。  2018年,與全國蛋雞產業龍頭企業北京德青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籤訂扶貧合作協議,投資1.79億元在天祝縣打柴溝鎮建成投產佔地面積297畝的金雞產業園項目,填補了天祝縣現代標準化養殖的空白。2019年4月底進雞養殖,當年累計產蛋2627萬枚,銷售收入1400多萬元,實現利潤260萬元,為群眾脫貧致富開闢了新天地。  截至2019年,自治縣依託特色產業,深度打造產業體系,全縣特色農業種植面積達56.02萬畝,實施龍頭企業儲藏、加工、營銷「三大能力」提升行動,引進培育德青源、純潔高原、甘肅天美等31家龍頭企業,建設天美白犛牛產業園、藜麥扶貧產業園、臣祥滑子菇產業園、金雞產業園等12個特色產業園。  近幾年,累計建成養殖暖棚5.47萬座706萬平方米,養殖場(小區)達到776個;創建部、省、市、縣級標準化示範場178個;規模養殖戶達到1.47萬戶,畜禽飼養量達到239.03萬頭只(羽、匹)。初步實現了縣有產業體系、鄉有特色產業、村有主導產業、戶有致富門路的發展目標,成功入列省級農業科技園區和第二批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園創建名單。  培育富民新產業,構築和諧新農村,科學發展上水平,群眾長期得實惠。天祝縣委、縣政府一班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凝聚力量、整合資金,全面加強農牧業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提高農牧業綜合生產潛質,舉全縣財力、物力、人力建設的新型「八大產業」,是打造美麗鄉村、共建幸福家園的綠色朝陽產業,是傳承地域農耕文化的特色品牌產業,是引領農牧民集約化科學種養的致富奔小康產業。黨政同心壯志添,躍馬揚鞭踏徵程。產業興旺鑄千秋,百姓歡騰逐浪行。衷心祝願天祝民族團結、繁榮昌盛!衷心祝願美麗華銳人民幸福,前程似錦!

岔口驛走馬。

蛋雞規模化養殖包裝車間。

高原藜麥。

高原夏菜——架豆。

金雞產業車間。

食用菌產業園。

天祝白犛牛。

相關焦點

  • 新中國民族自治第一縣甘肅天祝藏族自治縣喜迎縣慶70周年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天祝8月1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王豪)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個少數民族自治縣——甘肅省天祝藏族自治縣,今天舉行建縣70周年慶祝大會。各族群眾身著節日盛裝,匯聚政府廣場,以盛大的方陣入場和精彩的歌舞表演,歡度這一喜慶節日。
  • 熱烈祝賀天祝藏族自治縣成立70周年
    1936年,以境內天堂寺、祝貢寺首字「天祝」命名,設置天祝鄉。1950年設立天祝自治區(縣級),1955年改為天祝藏族自治縣,是周恩來總理命名的全國第一個少數民族自治縣,是中國高原藜麥之都、中國白犛牛之鄉、中國高原食用菌之鄉、中國高原夏菜之鄉、中國高原走馬之鄉。
  • 天祝藏族自治縣成立70周年「十場華銳特色賽事」之「六月六」民族傳統賽馬大會順利閉幕
    8月2日,經過八天緊張有序的比賽,天祝藏族自治縣成立70周年「十場華銳特色賽事」之「六月六」民族傳統賽馬大會暨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在芝格塘草原順利閉幕。為慶祝天祝藏族自治縣成立70周年,弘揚民族傳統文化,傾力打造「青藏之眼·綠色天祝」文化旅遊品牌,促進我縣民族傳統體育事業和馬產業健康快速發展,7月26日至8月2日,天祝縣在松山鎮芝格塘草原舉辦慶祝天祝藏族自治縣成立70周年系列活動「十場華銳特色賽事」之「六月六」民族傳統賽馬大會。
  • 英雄之地風光美 千年華銳花正開——慶祝天祝藏族自治縣成立70周年主題文藝晚會精彩上演
    7月31日晚,天祝縣體育館內燈光璀璨、歌舞飛揚、氣氛熱烈,慶祝天祝藏族自治縣成立70周年「華銳花正開」主題文藝晚會在這裡激情上演,精彩紛呈的文藝演出為全縣人民送上了一道豐盛的文化大餐。悠長的天籟之音,流淌成優美的樂章,抒發著天祝各族兒女對幸福生活的讚美。縣慶主題歌《天祝天祝》,音詩畫《我把天祝捧給你》,舞蹈《歡聚華銳》,少兒情景劇《天天祝祝》,熱情點讚天祝煥發出的勃勃生機。詩朗誦《七十年天祝再出發》《禮讚天祝金曲聯唱》,小品《一個也不能少》,舞蹈《走馬高原》充分表達出各族兒女建設幸福美好新天祝、共圓偉大中國夢的共同心願。
  • ...肅北蒙古族自治縣、東鄉族自治縣成立70周年縣慶活動新聞發布會...
    新聞發布會現場 7月28日下午,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我省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發展及天祝藏族自治縣、肅北蒙古族自治縣、東鄉族自治縣成立70周年縣慶活動新聞發布會。省民委黨組成員、副主任秦禾,天祝藏族自治縣縣委書記李鵬,肅北蒙古族自治縣縣委書記張立東和東鄉族自治縣縣委副書記、縣長馬子仁共同介紹我省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發展以及3個自治縣縣慶有關活動情況,並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 慶祝天祝藏族自治縣成立70周年「十場華銳特色賽事」之「六月六」民族傳統賽馬大會開幕
    為慶祝天祝藏族自治縣建縣70周年,弘揚民族傳統文化,展示「青藏之眼·綠色天祝」特色文化旅遊資源,推進「中國高原走馬之鄉」建設,7月26日,慶祝天祝藏族自治縣成立70周年系列活動「十場華銳特色賽事」之「六月六」民族傳統賽馬大會在美麗的松山鎮芝格塘草原開幕。
  • 不忘初心70載 團結和諧鑄輝煌——天祝藏族自治縣70年經濟社會高...
    不忘初心70載 團結和諧鑄輝煌——天祝藏族自治縣70年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成就綜述高原新城。70年前,伴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天祝藏族自治縣於1950年5月6日正式成立,成為新中國成立後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第一個縣份,天祝的歷史從此開闢了一個新的時代。沿著1950到2020以年為刻度的「時光隧道」,一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徐徐展開。七十年崢嶸歲月,七十年鑄就輝煌。
  • 天祝,生日快樂!
    8月1日是天祝藏族自治縣成立70周年紀念日。從大通河畔到松山草原,從馬牙雪山到哈溪盆地,從縣城街巷到鄉村農家小院,處處洋溢著歡樂的氣氛。這一天,天祝縣城的各族群眾身著節日盛裝,匯集在縣政府廣場,以盛大的方陣入場和精彩的歌舞表演,共同慶祝這個喜慶的節日。
  • 天祝,生日快樂
    8月1日是天祝藏族自治縣成立70周年紀念日。從大通河畔到松山草原,從馬牙雪山到哈溪盆地,從縣城街巷到鄉村農家小院,處處洋溢著歡樂的氣氛。這一天,天祝縣城的各族群眾身著節日盛裝,匯集在縣政府廣場,以盛大的方陣入場和精彩的歌舞表演,共同慶祝這個喜慶的節日。
  • 天祝:縣慶活動豐富多彩 群眾參與其樂融融
    賽馬會展風貌、表彰獎勵樹標杆、文藝匯演送祝福……天祝藏族自治縣70周年縣慶是回顧輝煌成就、總結歷史經驗、開啟美好未來的重要歷史節點。連日來,天祝縣各級各部門以「七十年團結奮進·新時代綠色發展」為主題,通過開發三類文化產品、辦好四大重要活動、開展七項系列活動,充分展現了天祝藏族自治縣成立70年來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輝煌成就。
  • 綠水青山美麗鄉村 天堂村位於甘肅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縣天堂鎮
    天堂村,位於甘肅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縣天堂鎮,因古老的藏傳佛教寺院天堂寺而得名,是一個以藏、土族為主的少數民族聚居村,少數民族人口佔總人口的56%。盛夏時節,怡人的景色吸引了眾多遊客來這裡休閒度假。天堂村把鄉村旅遊作為全村發展的突破口,將全村3個村民小組按區位分為景區核心組、景區周邊組、景區輻射組,全力打造吃在農家、住在農家、娛在農家的鄉村旅遊模式,全村旅遊產業快速發展,美麗鄉村建設步入快車道。 2019年,天堂村入選首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名單。
  • 天祝:縣慶活動豐富多彩​
    連日來,天祝縣各級各部門以「七十年團結奮進·新時代綠色發展」為主題,通過開發三類文化產品、辦好四大重要活動、開展七項系列活動,充分展現了天祝藏族自治縣成立70年來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輝煌成就。熱情的鍋莊跳起來,歡快的藏歌唱出來,熊熊的篝火燃起來……在美麗的天祝縣松山鎮芝格塘草原,一場別開生面的「民族團結一家親」篝火晚會點亮了天祝
  • 你感受過天祝風光嗎?
    看了個展【你感受過天祝風光嗎?】近日,甘肅天祝藏族自治縣文化館推出「天祝建縣70周年發展成就系列展覽」。其中,攝影展廳展出「百名攝影家採風天祝攝影大賽「的116幅獲獎作品。松山雲海中揚帆的風力發電機、風起雲湧的烏鞘嶺、神採奕奕的白犛牛、古樸的藏式婚禮……作品展現了天祝秀美的自然風光、濃鬱的民俗風情和壯麗的發展畫卷,吸引了大批觀眾前來參觀。
  • 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縣大紅溝鎮大紅溝村入選第二批全國鄉村...
    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縣大紅溝鎮大紅溝村入選第二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名單 2020-09-03 19: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建州70周年】鄉城縣召開慶祝甘孜藏族自治州成立七十周年活動...
    【建州70周年】鄉城縣召開慶祝甘孜藏族自治州成立七十周年活動總結大會視頻會議 2020-09-29 20: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天祝藏族自治縣城鄉建設投資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天祝縣2016-2018年度...
    天祝縣2016-2018年度棚戶區(城中村)改造項目  審計機構政府採購項目  公開招標公告  甘肅五州工程諮詢有限公司受天祝藏族自治縣城鄉建設投資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的委託對天祝縣
  • 藜藜原上麥 似火映富路——天祝藏族自治縣藜麥產業富民側記
    藜藜原上麥 似火映富路——天祝藏族自治縣藜麥產業富民側記  新甘肅·甘肅農民報記者 楊萬明  2019年,一首《天祝藜麥香》唱火了天祝藜麥,唱響了「中國高原藜麥之都」的金字招牌,唱出了天祝各族兒女攜手奔小康的豪情
  • 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縣大紅溝鎮大紅溝村入選第二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名單
    文化和旅遊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布了第二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名單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縣大紅溝鎮大紅溝村上榜地址: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縣大紅溝鎮大紅溝村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縣大紅溝鎮大紅溝村金昌市金川區寧遠堡鎮龍景村隴南市兩當縣楊店鎮靈官村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縣電尕鎮謝協村
  • 甘肅天祝70年嬗變之路
    2020年甘肅天祝藏族自治縣成立70周年。8月1日,一場盛大的慶祝大會在這裡舉行,人們身穿節日盛裝,載歌載舞,迎接美好的未來……天祝,藏語稱華銳,意為英雄之地,地處祁連山東端,素有河西走廊「門戶」之稱。
  • 天祝:「清涼大紅溝·武威後花園」第三屆鄉村旅遊節開幕
    8月8日,慶祝天祝藏族自治縣成立70周年「十場民族文化交流活動」之「清涼大紅溝•武威後花園 」鄉村旅遊節開幕。天祝縣委專職維穩副書記付國宣布旅遊節開幕並致辭,縣委常委、縣委統戰部部長、縣政協黨組副書記孟壽堂主持開幕式。天祝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李生地介紹了旅遊節活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