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遊的一首描寫秋雨過後鄉村景色的詩,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2020-12-17 小馬讀詩詞

陸遊,南宋著名的抗金詩人,一生致力於恢復中原,驅逐金兵,收付汴京,解救光大北方失陷的領土和同胞,並為此奮鬥一生。由於金兵入侵南宋朝廷岌岌可危,激起了大批有為青年投身報國的大潮之中,陸遊、辛棄疾等都是這批愛國志士中的代表人物,均有驅逐金兵、收復中原、還都開封的遠大志向。可是由於南宋小朝廷偏安一隅、不思進取,流連於江南煙花繁華中,忘卻了靖康之恥的羞辱,暖風燻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在偏安妥協的主流中,主戰派的陸遊、辛棄疾等都遭到不停的打壓和排擠,政治主張不被採納,個人不停的遭打壓,鬱郁不得志,最終年老是辭官,回鄉歸隱不在問朝堂之事,滿腹的憤懣和無助是可想而知的。不同於早期的詩詞,慷慨激烈,立志報國,雄健蒼涼,晚年的陸遊詩詞回歸日常生活,閒情雅致,生活百態,一覽無餘。

小編給大家介紹一首陸遊的《秋雨》,感受陸遊退休的生活和經歷,看看詩人內心的情感世界和情緒波動。這首詩寫在秋季雨後,景色宜人,物美人豐,可感知詩人內心的喜悅和放鬆。

《秋雨》

[宋] 陸遊

老火阻餘威,賴此一雨洗。一雨豈遽涼,涼亦自此始。

陂湖菱芡熟,小市新酒美。行歌多醉人,驩意溢閭裡。

懸知婁豐年,絲谷賤如水。呼兒具筆牘,作詩識吾喜。

前四句寫大環境,以境抒情,在酷暑之後突然下了一場大雨,趕走了炎熱,阻止了連綿的烈日炎炎和酷暑的餘威,給大地帶來一絲清涼和舒爽,一場大雨過後變得涼爽可人,氣候宜人,清涼也自此開始。

中間四句寫景,池塘裡的菱角和蓮子都成熟了,剛剛秋收過後集市上新釀造的美酒,口感清冽,美妙至極。一路上的行人都歡聲笑語,邊走邊唱的人們,歌聲令人陶醉痴迷,歡樂的氛圍在左鄰右舍中肆意的流淌,一片歡聲緩緩的在鄰裡間快樂的延續和轉換。

後四句由寫景轉到抒情,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景,市場上的蠶絲和糧谷太多,商家便會壓低價格,其價格比以往將便宜了不少,所謂豐年穀賤傷農,大概就是這個道理。但豐收終究是好事,於是趕緊讓孩子取來紙筆,準備文房四寶,記錄下我內心的喜悅和高興。

全詩語言通俗易懂,場景真實,將農村日常豐收的景象變現的淋漓盡致,反映出了詩人歸隱後的閒暇生活,以生活化的視角記錄下秋雨過後的日常景象,不同於以往的愛國報國題材,更富有生活氣息和鄉村意味,也是詩人內心真情實感的流露和表達,展現出一種更接地氣和更煙火味的韻味,節奏感和空間感非常強烈,非常值得閒暇時間讀一讀,不是閒人閒不得,能閒必非等閒人。

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謝謝。

相關焦點

  •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其實,人都是在行走中迷失自己的,在繁華中行走得越遠,就把自己丟失得越多。而大自然中綠色的森林和湖水,未嘗不是一種召喚,一種回歸自然的召喚。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很多時候,我們會尋找時間,去走進山林湖泊,走進一種幽遠的寧靜,走進一種空闊的曠野,讓塞滿了紅塵的心在大自然的悠然洗滌下丟掉一些俗塵重負,變得空靈起來,或許丟失得越多就越接近心靈
  • 冬至快樂: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即使把房屋建造在人來人往的地方,也不會有車水馬龍之感;想要遠離世間塵囂,只要志存高遠,就會覺得住的地方僻靜。非常喜歡陶淵明先生這份超凡脫俗的人生境界,把他一生過得如此自然從容。
  • 陶淵明·《飲酒》|心遠地自偏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淵明《飲酒》二十首之五陶淵明,是中國文學史上極其重要的一位文人。對他的詩文,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讀,有人看到的是一個與世無爭,曠達灑脫的隱士;有人看到的是一個報國無門,懷才不遇的文人。
  • 「心遠地自偏」,陶淵明的山水境界
    其中,最能夠體現陶淵明思想的,莫過於組詩《飲酒》中的一首了,「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光是從這第一句,我們就能夠看出來陶淵明的與眾不同了,這句詩,明明白白地告訴了我們,陶淵明的隱居,並非是像一般人那樣,找一個深山老林,一個人們找不到的地方,陶淵明的隱居之所,其實就在自己的家裡,在「人境」,在市井。
  • 陶淵明和謝靈運,都寫過山水田園詩,究竟誰是山水詩的創始人呢
    陶淵明和謝靈運,都寫過山水田園詩,究竟誰是山水詩的創始人呢陶淵明是東晉時期,有名的詩人和文學家。上過中學的朋友,對陶淵明寫的一首散文應該都不陌生,那就是有名的《桃花源記》。作者在這篇文章中虛構了一個寧靜祥和,自由平等的理想世界。
  • 中國田園詩第一人,東晉詩人陶淵明,你知道他哪一句最廣為流傳?
    從此就開始了田園詩酒的人生,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世事的奇妙之處在於陶淵明並沒有想過要以詩詞流芳百世,但後人評價其一生,田園詩的成就最高。我們可以先看他一首最著名的田園詩:《飲酒(其五)》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 陶淵明這首詩無比灑脫,有一種淡泊名利的心境,而這不是誰都擁有
    而且他又極為有個性,可以不為五鬥米折腰,也可以在當了一百縣令之後,揮一揮手瀟灑地退出官場。我們從他的身上能夠發現很多的優點,這也正是陶淵明最為令人感動的一個地方,作為一位詩人,一位原本普通的平凡人,可是他能夠真正地做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不會願意與人同流合汙,沆瀣一氣,這也正是他高尚品格的一種表現。
  • 陶淵明這首詩表面寫喝酒,卻寫的是山水,每句都是一段美景
    在古代也有這樣拋下世俗繁華,選擇去山水田園之地生活的人。田園派的詩人,也將這些心願寫進了自己的詩詞之中,田園派鼻祖陶淵明的詩作,更是將田園風光之美寫到了極致。陶淵明是田園派的創始人,有「古今隱逸詩人之宗」之稱,他流傳下來的詩作有很多,其中就有大量描寫飲酒或者田園風光的詩作,可見,他心中對閒適的生活或者是田園山水的環境有著很大的嚮往。
  • 靜心詩:心若清淨,風奈我何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詩人以平淡之語,寫南山的秋日晚景和歸隱之樂,道生活哲理,既富於情趣,又饒有理趣。
  • 每一種花都是一首詩!
    白居易的這首詩描寫的是山頂晚開的桃花,既有驚喜,又有點遺憾,怎麼沒有早點發現此處美景,也表達了自己不得志的感慨之情。 四月牡丹——花神:李白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 趕緊通過這幾首詩來欣賞一下吧
    那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陶淵明描寫的真實當中的鄉村生活:《飲酒·其五》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通過這首詩,我們讀出的的是陶淵明生活的自由與愜意。其中「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更是千古傳誦的句子,「悠然」一詞簡直寫到了大多數人的心坎裡了。而這大多數人怕都是那些工作繁忙、有各種官場或職場壓力之人吧。
  • 陸遊一首清新的小詩,僅僅二十個字,卻是意境高遠!
    小編今天要為大家推薦他一首清新的小詩,那便是他的《柳橋晚眺》,這也是詩人晚年閒居在山陰老家,也就是現在的浙江紹興時所作,寫得非常的唯美,僅僅只有二十個字,可是充滿了無限意境,非常值得一讀。《柳橋晚眺》宋代:陸遊小浦聞魚躍,橫林待鶴歸。
  • 陸遊的一首七絕,描寫田園生活,清新質樸,更充滿了閒情逸緻
    南宋一位詩人就曾有這樣的深切感受,下面介紹陸遊的一首七絕,描寫田園生活,清新質樸,更充滿了閒情逸緻。小園宋代:陸遊小園菸草接鄰家,桑柘陰陰一徑斜。臥讀陶詩未終卷,又乘微雨去鋤瓜。陸遊是南宋著名的愛國詩人,他的很多早期詩篇抒寫抗金殺敵的豪情壯志,但是詩人中年之時就被不斷排擠,最後不得已回鄉歸農。雖然心有不甘,但也無可奈何,詩人只好逐漸地調整心情,晚年的放翁慢慢地喜歡自由散淡的鄉村生活。陸遊57歲時回到山陰老家,開始了自力更生的農耕生活。
  • 此人是陸遊的老師,一首經典的七言絕句,描寫得猶如一幅山水畫
    陸遊是南宋時期著名的愛國詩人,他大部分的作品都是洋溢著愛國熱情,讓我們見識到了他的一片赤子之心;相信只要提起這位詩人,對於很多人來說,那都不會陌生;不過筆者今天並不想與大家分享他的作品,而是推薦他老師曾己的一首七言絕句《三衢道中》,這首詩也是很唯美。
  • 楊萬裡一首唯美的詩,描寫了細雨後的初春,萬紫千紅處處繁花似錦
    楊萬裡,字廷秀,號誠齋,吉州吉水縣人(今天的吉安市吉水縣人),南宋時期的著名的詩人,與當時的陸遊、範成大、尤袤等人並稱為」中興四大家「。其實兩宋期間誕生了很多優秀的詩人,而楊萬裡的詩獨樹一幟,以這首《寄題喻叔奇國傅郎中園亭二十六詠海棠塢》來說,那就是一首很唯美的作品,通篇寥寥數語,但是生動有趣,讀來讓人會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