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3D電影要自費購買3D眼鏡?剛剛中消協回應了!

2020-12-25 北晚新視覺網

去影院觀看3D電影,您有沒有碰上過這種情況:影院不提供3D眼鏡,要求消費者自行購買影院出售的3D眼鏡。對此,中消協官微剛剛發聲:這是影院在轉嫁自身義務,不合法!

中消協專家委員會委員邱寶昌律師分析指出,3D眼鏡是觀看3D影片不可或缺的基本條件,提供3D眼鏡是觀影服務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消費者按照3D電影的票價購買了觀影服務,影院經營者就應當依約向消費者提供滿足觀影要求的全部服務,包括向消費者提供3D眼鏡等觀影設施。

中消協指出,影院自行將自身應當承擔的服務義務拆分開來,轉嫁給消費者,加重消費者負擔,違背公平誠信,屬於典型的「不平等格式條款」,涉嫌違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26條規定:「經營者不得以格式條款、通知、聲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費者權利、減輕或者免除經營者責任、加重消費者責任等對消費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規定」「格式條款、通知、聲明、店堂告示等含有前款所列內容的,其內容無效。」

中消協呼籲各地文化主管部門和市場監管部門,加強對影院此類行為的監督執法,糾正此類「霸王條款」,保障消費者的公平交易權。

來源:北京晚報 楊濱

編輯:tf10

相關焦點

  • 看電影3D眼鏡要掏錢買?中消協:不合法!
    27日,據中國消費者協會官方微博消息,針對有消費者投訴「影院要求消費者購買3D眼鏡」一事,中消協回應稱,要加強對影院此類行為的監督執法
  • 看電影3D眼鏡要另外買?中消協:涉嫌不合法!
    27日,據中國消費者協會官方微博消息,針對有消費者投訴「影院要求消費者購買3D眼鏡」一事,中消協回應稱,要加強對影院此類行為的監督執法,糾正「霸王條款」。很多網友看到中消協的微博後紛紛吐槽稱,每次出門忘記帶,家裡攢好幾副了。
  • 看3D電影要自費買3D眼鏡?中消協:典型的不平等條款
    中國消費者協會官方微博5月27日就「看3D電影要自費購買3D眼鏡」問題發聲,認為該行為是影院將自身應當承擔的服務義務拆分開來,轉嫁給消費者,加重消費者負擔,違背公平誠信,屬於典型的「不平等格式條款」,涉嫌違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 電影院變「眼鏡店」 網友:看一場電影買一副3D眼鏡
    微博關注@網易腔調姐,和阿姐一起嘎嘎三胡~   3D電影如今已是火遍全球了,看3D電影,當然少不了3D眼鏡。   昨天,中消協明確認定「影院要求自費買3D眼鏡,加重了消費者負擔,是霸王條款」,消息一出,火速上了熱搜。
  • 看電影3D眼鏡要掏錢買?中消協回應了!
    日常外出想要看電影,但是由於沒有隨身攜帶3D眼鏡的習慣,只能被迫重複購買。現在好了中消協出手了中國消費者協會官方微博5月27日下午就「看3D電影要自費購買3D眼鏡」問題發聲。商律師喜歡一個人看電影,去年1月他通過第三方網站購買了電影票,購票時沒有提示3D眼鏡需要自費購買。到了現場工作人員才告知要額外花3元錢買一副3D眼鏡。
  • 看電影再不用自帶3D眼鏡啦!影院要求自費眼鏡,中消協:霸王條款
    看電影大家都不陌生,以前看電影的時候,什麼都不用帶,2D的電影直接看就行了,如果是3D電影的話,需要佩戴3D眼鏡,這個也不用我們操心,在電影開始檢票入場的時候,檢票員都會給每個人發一個3D眼鏡,現在電影院放映的幾乎全都是3D版本的電影了,但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電影院卻不提供3D
  • 「看3D電影要自費購買3D眼鏡」,你怎麼看?
    一直以來,消費者就對影院要求自費購買3D眼鏡意見不一。 大部分消費者認為,需要自費購買3D眼鏡很大程度上加重了消費壓力。 與此同時,這位工作人員也告訴小電君,在他過去的從業經歷中,曾遇到過衛生局對影院進行3D眼鏡的衛生抽查。 但關於3D眼鏡的衛生問題,其實不少影院會在入場的時候,為觀眾提供消毒紙巾。同時,上海某影院經理D總說,「一家影院正規的流程應該是在每場電影放映結束之後,影院都要將回收的3D眼鏡拿去消毒室,用專門的洗眼機進行紫外線消毒。」
  • 孩子都可以免費看電影,影院要求自費買3D眼鏡,純屬正常!
    近日,中消協發微博稱,看3d的電影,得自己去買3d眼睛,這種行為方式,是電影院自己將自己本來要承擔的服務義務拆分開來,轉嫁給我們消費者,這樣無形就加大了大家的負擔,違背了公平誠信的原則,屬於典型的「不平等格式條款」,涉嫌違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 看電影賣3D眼睛屬「霸王條款」!網友吐槽家裡都幾十副了!
    據中國消費者協會官方微博消息針對有消費者投訴「影院要求消費者購買3D眼鏡」中消協回應稱要加強對影院此類行為的監督執法中消協專家委員會委員邱寶昌律師分析指出,3D眼鏡是觀看3D影片不可或缺的基本條件,提供3D眼鏡是觀影服務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消費者按照3D電影的票價購買了觀影服務,影院經營者就應當依約向消費者提供滿足觀影要求的全部服務,包括向消費者提供3D眼鏡等觀影設施。
  • 看電影自費買3D眼鏡屬霸王條款 西安的電影院狀況究竟是啥樣?
    華商網訊 (記者 張佳萌 實習生 劉曉珠)5月27日下午中國消費者協會官方微博針對「看3D電影要自費購買3D眼鏡」問題發聲,指出看電影要自費買3D眼鏡屬霸王條款。  網友對於此事也是議論紛紛,有的認為出於個人衛生考慮,自費購買眼鏡很正常;也有的認為影院提供眼鏡是義務,消費者有權考慮是否使用。那麼西安的電影狀況究竟是啥樣?
  • 看3D電影憑什麼要買眼鏡
    看3D電影,除了電影票本身以外,不少影院還要消費者自費購買3D眼鏡,這項不少影院的「規定」被消費者詬病已久。    5月27日下午,中國消費者協會就「自費購買3D眼鏡」問題發聲,中消協認為該行為是影院轉嫁自身義務不合法,屬於典型的「不平等格式條款」。
  • 看3D電影 影院該不該免費提供3D眼鏡
    很多市民在前往電影院觀看3d電影的時候經常會遇到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自己看3D電影,不僅要花錢買電影票,3D眼鏡也要另外收費,這讓很多消費者覺得自己是被欺詐了,那麼,這種額外收費的方式到底是否合理合法呢?
  • 看3D電影憑什麼要買3D眼鏡?
    經過記者調查發現,基於個人衛生和觀影體驗等因素,長沙多家影院不再向消費者提供免費3D眼鏡。要消費者自掏腰包購買觀影必用的3D眼鏡,這一做法是否合理?官宣:自費購買3D眼鏡是「霸王條款」去影院觀看3D電影,卻不提供免費3D眼鏡,消費者只能自費購買。
  • 3D電影需要買3D眼睛嗎?影院要求自費買3D眼鏡可以拒絕嗎
    3D電影需要買3D眼睛嗎?影院要求自費買3D眼鏡是霸王條款是什麼情況?5月27日下午,中國消費者協會官方微博就「看3D電影要自費購買3D眼鏡」問題發聲,認為該行為是影院自行將自身應當承擔的服務義務拆分開來,轉嫁給消費者,加重消費者負擔,違背公平誠信,屬於典型的「不平等格式條款」,涉嫌違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 消費者看電影要為3D眼鏡買單? 中消協:涉嫌違法
    ■本報記者 許 潔  5月27日下午,中國消費者協會官方微博就「看3D電影要自費購買3D眼鏡」問題發聲,認為該行為是影院將自身應當承擔的服務義務拆分開來,轉嫁給消費者,加重消費者負擔,違背公平誠信,屬於典型的「不平等格式條款」,涉嫌違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 看電影3D眼鏡要掏錢買?中消協發聲:是不平等格式條款!
    在觀看3D電影的時候,你是否有被要求自備或者現場購買3D眼鏡呢?近日,中消協官方微博發布了一條「消費者投訴影院不提供3D眼鏡」的消息,引起網友熱議。自費購買3D眼鏡到底合不合理?泉州哪些影院是免費提供3D眼鏡,哪些需要購買呢?對此,記者進行了調查。
  • 看3D電影咋需自備或購買眼鏡? 影院回應:免費眼鏡不衛生
    「看電影還需自備或購買3D眼鏡。」提起最近在影院遇到的尷尬事,市民張先生覺得不能理解。現如今,不少電影需佩戴3D眼鏡才能觀看。記者昨從市消協獲悉,近日,市消協調查員以普通觀影者的身份走訪了市區多家影院,發現多數影院仍免費提供3D眼鏡,而不提供的影院則是出於衛生考慮。
  • 看3D電影要自費買眼鏡?影院太小氣觀眾可用腳投票
    看3D電影要自費買眼鏡?影院太小氣觀眾可用腳投票 原標題:   記者 袁雲兒  看3D電影要自費購買3D眼鏡?  這條微博稱,一段時間以來,有消費者投訴去影院觀看3D電影,影院不提供3D眼鏡,要求消費者自行購買影院出售的3D眼鏡。中消協專家委員會委員邱寶昌律師分析:「3D眼鏡是觀看3D影片不可或缺的基本條件,提供3D眼鏡是觀影服務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消費者按照3D電影的票價購買了觀影服務,影院經營者就應當依約向消費者提供滿足觀影要求的全部服務,包括向消費者提供3D眼鏡等觀影設施。
  • 中消協:影院要求自費買3D眼鏡涉嫌違法
    中消協稱,一段時間以來,有消費者投訴稱:去影院觀看3D電影,影院不提供3D眼鏡,要求消費者自行購買影院出售的3D眼鏡。實際上,早有不少影院觀眾反應,去影院觀看3D電影,影院不提供3D眼鏡,要求消費者自行購買要求消費者自行購買影院出售的3D眼鏡。
  • 觀影要自費買3D眼鏡?涉嫌違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觀影要自費買3D眼鏡? 「霸王條款」!中消協:涉嫌違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調查:自願買還是免費提供,影院應提供多選項5月28日,保利國際影城長沙富興店多塊展示牌提醒觀影者,影院不再提供免費3D眼鏡。三湘都市報記者調查發現,基於個人衛生和觀影體驗等因素,長沙多家影院不再向消費者提供免費3D眼鏡。要消費者自掏腰包購買觀影必用的3D眼鏡,這一做法是否合理? 記者了解到,中國消費者協會5月27日發文稱,「看3D電影要自費購買3D眼鏡」是典型的「不平等格式條款」,涉嫌違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