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獨》描寫了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的傳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鎮馬孔多的百年興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個世紀以來風雲變幻的歷史。馬爾克斯將神話傳說、民間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巧妙地糅合了現實與虛幻,展現出一個瑰麗的想像世界,成為20世紀重要的經典文學巨著之一。
《百年孤獨》
《百年孤獨》中男性自我叛逆中包含兩種潛在意旨:
一是俄狄甫斯情結—— 對母性的依戀與崇尚,如第二代何塞·阿爾卡蒂奧與庇拉·特內拉接觸時想像的是母親烏爾蘇拉;第三代奧雷裡亞諾·何塞與其姑母阿瑪蘭坦·烏爾蘇拉釀成的家族悲劇,無不顯示男性對母性的依戀及強烈的佔有欲。
二是類似禪宗出世,覺悟自性的宗教情結,他們陷入孤獨不能自拔,用與世隔絕的禁慾來逃避人類罪惡的懲罰。這似乎是在否定了男性價值體系後,作者重新構築了或回歸母性或徹底出世的兩種終極模式,這難道是作者的雙重認同嗎?
在作品中的女性中,烏爾蘇拉是整個家族母性的代表,幾乎是整個家族史的見證人。「如果讓她死去,小說也就『半途而廢』」。這說明沒有她的存在,這個家族就無法延續。烏爾蘇拉是家族的支柱,也是家族(人類)的始母,具有女性幾乎一切的優點。
烏爾蘇拉夫婦的「創世記」有雙重象徵。既有對人類之初原始氏族母系社會女性對人類發展所起的啟蒙性引導作用的象徵;也象徵人類進入文明時代之後,男女兩性對人類發展的作用:男人開創世界時,女人援助;男人蠻幹亂闖時,女人阻止;男人停止不前時,女人繼承;男人退縮逃避時,女人支撐。
《白鹿原》
小說以陝西關中地區白鹿原上白鹿村為縮影,通過講述白姓和鹿姓兩大家族祖孫三代的恩怨紛爭,表現了從清朝末年到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歷史變化。塑造了白嘉軒、鹿子霖、鹿三、朱先生這些具有深刻歷史文化內含的的典型形象。
《百年孤獨》和《白鹿原》相似之處
故土:《百年孤獨》中的馬孔多與《白鹿原》中的白鹿原,兩大故事體系的展開與人物的發展無時無刻建立在一處固定土地上。家族體系:《百年孤獨》中的「奧雷利亞諾「與「何塞「(雖出自同一家族但性格命運截然不同)同《白鹿原》中的白鹿兩家。龐大的家族體系是支撐故事的關鍵。敘事手法:《百年孤獨》和《白鹿原》兩部宏大的作品在敘事上都大量運用倒敘和時空插敘。「時代偉人」:《百年孤獨》中的吉普賽人梅爾基亞德斯與《白鹿原》中的朱先生在某種意義上都是他們各自時代的指向標。天災:《百年孤獨》中馬孔多的雨災與《白鹿原》中白鹿原上的旱災和瘟疫。每一次的天災都對故事中的人物命運帶來極大的影響。
《白鹿原》以陝西關中地區白鹿原上白鹿村為縮影,通過講述白姓和鹿姓兩大家族祖孫三代的恩怨紛爭,以歷史、戰爭、愛情為主題著重表現了從清朝末年到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歷史變化。塑造了白嘉軒、鹿子霖、鹿三、朱先生、田小娥、仙草等這些具有深刻歷史文化內含的的典型正反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