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四大菩薩,禮佛一拜,功德無量!

2021-01-11 明月天心

提起佛教界的四大菩薩,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大智」文殊菩薩、「大行」普賢菩薩、「大悲」觀世音菩薩和「大願」地藏王菩薩。此四大菩薩的道場分別在我國四大佛教名山——山西五臺山、四川峨眉山、浙江普陀山和安徽九華山。禮拜四大菩薩、朝禮四大名山,功德福報無量!本篇文章,讓我們一同走近和了解佛教裡著名的四大菩薩。

一、大智文殊師利菩薩

文殊菩薩,由於智慧超群、洞悉般若,被稱為「大智」。文殊菩薩的智慧極高,悟透了「空有」、「因果」、「世間法」和「出世間」等所有佛法,洞悉一切般若(智慧)。文殊菩薩是眾菩薩之首,是七佛之師、諸佛之母,亦稱「妙德」、「妙吉祥」。

文殊菩薩的應化道場在清涼聖境五臺山,文殊菩薩的形象總是左手持蓮花,蓮花上有經書,代表般若智慧,右手手持利劍,寓意斬斷煩惱。其坐騎為青獅,青獅吼代表以大智慧大威德降伏外道。

文殊菩薩還是釋迦牟尼佛的左侍者,他和普賢菩薩一同為佛陀的左右兩脅侍,三聖合稱「華嚴三聖」或「釋迦三尊」。「文殊法王子,功德難量,寶智透心光,利劍斬煩惱,猛獸伏清涼」,「大智妙吉祥,感應遍十方,時時處處不忘,悲智雙運度有情」。南無大智文殊師利菩薩。

南無大智文殊師利菩薩

二、大行普賢菩薩

普賢菩薩,由於難行能行,不輟不止,被稱為「大行」。「大行」是指普賢菩薩在實踐佛法宏旨(普度眾生)方面極為盡心盡力,再難也不中斷、再苦也不停止。我們禮拜普賢菩薩的真正意義在於像普賢菩薩那樣持之以恆、永不懈怠地將佛法真諦付諸實踐,兢兢業業地弘揚佛法、普度眾生。

普賢菩薩,又譯為「遍吉菩薩」,象徵著理德、行德,其道場在四川峨眉山,坐騎為六牙白象。普賢菩薩被稱為「十大願王」,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恆順眾生、十者普皆回向。

若人虔誠信奉,普賢菩薩將和諸菩薩守護此人,令其身心安穩,不受煩惱魔障侵擾。在佛教早晚課誦集中僧眾還要誦到《普賢菩薩警眾偈》: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大眾當勤精進,如救頭燃,但念無常,慎勿放逸。以提醒大眾要精進修行,心不退轉,早日圓成佛果,脫離六道苦海。南無大行普賢菩薩。

南無大行普賢菩薩

三、大悲觀世音菩薩

觀世音菩薩,因為隨時隨地悲憫眾生、救苦救難,因而被稱為「大悲」。觀音菩薩之「大悲」,是指其胸懷大慈大悲,「慈」為予樂,為眾生帶來歡喜快樂;「悲」為拔苦,為眾生解除痛苦。「無緣大慈,同體大悲」,觀音菩薩視眾生與自己為一體,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渡人舟。

其實觀音菩薩早在過去無量劫前已修成佛果,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法號「正法明如來」,但菩薩悲憫眾生,不忍眾生疾苦,而選擇倒駕慈航,普渡苦海眾生,走向解脫的光明彼岸。「家家彌勒佛,戶戶觀世音」,觀音菩薩的美名早已傳為佳話,成為我國信眾最多的菩薩之一。

觀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分別為阿彌陀佛的左右兩脅侍,三聖合稱「西方三聖」或「阿彌陀三尊」,接引眾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觀音菩薩的應化道場在浙江的普陀珞珈山,那裡坐落著一座令世界矚目的33米觀音寶相,無比莊嚴殊勝。南無大慈大悲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四、大願地藏王菩薩

地藏菩薩,由於發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因為被稱為「大願」。地藏菩薩的願力極大,發願救度一切餓鬼道眾生。地藏菩薩因其「安忍不動,猶如大地,靜慮深密,猶如秘藏」而得名。地藏菩薩以「大孝」和「大願」而被人們廣為崇敬和信仰,據經典記載,地藏菩薩曾幾度救助過自己在地獄道的母親,並發願要救度一切在罪苦眾生。

地藏菩薩的道場在安徽九華山。我們常常見到的地藏菩薩常以比丘的形象示現,無比莊嚴。關於「地藏菩薩」,大家可以多誦《地藏菩薩本願經》,是一部很好的功德經 也是一部孝經。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相關焦點

  • 佛教四大菩薩,禮佛一拜,功德無量!
    提起佛教界的四大菩薩,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大智」文殊菩薩、「大行」普賢菩薩、「大悲」觀世音菩薩和「大願」地藏王菩薩。此四大菩薩的道場分別在我國四大佛教名山——山西五臺山、四川峨眉山、浙江普陀山和安徽九華山。禮拜四大菩薩、朝禮四大名山,功德福報無量!
  • 佛教四大菩薩及道場
    在漢傳佛教有四大菩薩之說。四大菩薩根據佛經的排名為:文殊菩薩、觀音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四大菩薩分別代表了諸佛菩薩的大智、大悲、大行、大願。四大菩薩在我國可謂家喻戶曉,而且不僅僅限於漢地,在廣大藏區,四大菩薩同樣極受尊崇。
  • 中國佛教四大菩薩與四大聖地
    中國佛教四大菩薩分別是觀音菩薩、普賢菩薩、文殊菩薩、地藏菩薩。四大菩薩四大菩薩的道場也就相應成了中國佛教四大聖地,分別是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山西五臺山、安徽九華山。中國四大佛教聖地菩薩是「菩提薩埵」之略稱。菩提,有覺、智、道之意;薩埵,是眾生、有情之意。與聲聞、緣覺合稱三乘。
  • 佛教:做好這四點,讓你念佛功德無量!
    經云:「念佛一聲,功德無量,禮佛一拜,罪滅河沙。」對於學佛之人來講,念佛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修行法門,即可消業滅罪,也可增福增慧。對於念佛,大家亦有種種疑惑,其如「上廁所能念佛嗎?念佛可以一起念幾位佛、菩薩嗎?趴著、躺著能念佛嗎?等等,那麼如何念佛,才能功德無量呢?
  • 中國佛教四大菩薩之道場
    菩薩的隊伍很龐大,而最著名的是八大菩薩:文殊菩薩,觀世音菩薩,彌勒菩薩,虛空藏菩薩,普賢菩薩,金剛手菩薩,除蓋障菩薩,地藏菩薩,而文殊,觀世音,普賢和地藏菩薩在漢化佛教中被尊稱為「四大菩薩」,四大菩薩道場如下:五臺山五臺山,佛教聖地之一,文殊師利菩薩道場。
  • 佛教:拜佛菩薩時,心中默念這一句話,功德無量!
    佛教信仰對我國影響很深,不論是否真心皈依佛門,每逢初一十五或者佛菩薩紀念日,寺院裡總是香火鼎盛、香客不斷。人們都喜歡拜佛菩薩,佛菩薩慈悲,希望自己能得佛菩薩庇佑、加持,得到利益。求佛菩薩真的有用嗎?經云: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
  • 揭秘佛教四大菩薩坐騎的名稱及含義
    四大菩薩座騎含義我國佛教中的四大菩薩:文殊菩薩、觀音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而這四位菩薩的坐騎都是完全不一樣的,所象徵的含義也有區別。比如,文殊菩薩坐騎是口首仙的青獅,文殊菩薩手持慧劍,騎乘獅子,比喻以智慧利劍斬斷煩惱,以獅吼威風震懾魔怨,下面一起來看佛教四大菩薩的坐騎分別是什麼及其含義。文殊菩薩
  • 佛教四大名山,大乘佛教四大菩薩之道場:五臺、普陀、峨眉、九華
    佛教自東漢傳入中國後,在中國發展鼎盛。而有四座名山被稱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自古以來寺廟林立,是佛教徒朝拜或是遊客遊覽的首選之地。它們分別是山西五臺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佛教四大名山的提法並不是一開始就有的。五臺山、普陀山、峨眉山、九華山並稱為「四大名山」是明代以後的事。
  • 佛教中的四大菩薩及道場都有哪些?
    佛教的歷史源遠流長,給我國歷史留下了諸多傳奇與典故。據史料記載,漢明帝永平七年(公元64年)派遣使者十二人前往西域訪求佛法。67年他們同兩位印度僧人迦葉摩騰和竺法蘭回到洛陽,帶回許多經書和佛像,並且翻譯了一部分佛經,相傳就是現存的《四十二章經》,也就是《阿含經》的節要譯本。
  • 佛教四大菩薩及道場
    在漢傳佛教有四大菩薩之說。四大菩薩根據佛經的排名為:文殊菩薩、觀音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四大菩薩分別代表了諸佛菩薩的大智、大悲、大行、大願。四大菩薩在我國可謂家喻戶曉,而且不僅僅限於漢地,在廣大藏區,四大菩薩同樣極受尊崇。
  • 佛教四大菩薩之一:觀音菩薩
    在佛教中,人們一提到菩薩,都會感覺到她們非常的慈悲。一般大乘佛教,供養的菩薩很多。就她們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來說,就只有這四位大菩薩。她們分別是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觀音菩薩和地藏菩薩。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四大菩薩中的觀音菩薩。
  • 四大菩薩,四重境界!
    佛教四大名山,自古因佛法加持,成為佛教徒朝聖的聖地。也因美麗的景色,吸引著無數海內外的遊客。
  • 中國佛教的四大名山,供奉四大菩薩
    今天我給大家介紹一下中國的四大佛教名山。先說普陀山。這是國家5A級景區,位於浙江舟山。既是佛教聖地,又是海島景區。在中國很少見。站在山上,從任何角度看海都很美。在古代,這裡的寺廟數量達到近百座。除了一些佛教文化雕塑,這裡還能看到一些僧人。山上主要有三座寺廟,分別是法雨、惠濟和普濟。此外,還有一些洞穴景觀。
  • 到寺院拜「觀世音菩薩」,牢記這2個字,功德無量!
    「家家彌勒佛,戶戶觀世音」,觀世音菩薩的美名在我國可謂人盡皆知。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普渡眾生,人人皆無比恭敬、尊重、敬仰。其實,觀世音菩薩早在過去無量劫因地修行的時候,就已經圓滿佛果,法號「正法明如來」,但不忍眾生疾苦,而倒駕慈航、慈航普渡,自請降格為「菩薩」。觀音菩薩自印度傳入中國,本以男身形象造像,但後因其慈悲柔和的形象更符合女性特徵,遂逐漸女性化,以便更方便渡眾生。其實,菩薩本無性別之分,是「無相」的,我們不必因此而生分別和煩惱。
  • 佛教四大菩薩之——文殊菩薩
    佛教修行講究『品味』,佛即是修行的最高品味,具有自覺、覺他、覺行三個條件,菩薩次於佛,只達到自覺、覺他兩項,是佛的近侍。在中國,千百年下來,文殊、普賢、觀音、地藏,成了中國人心中的四大菩薩,中國佛教有四大名山,便是四大菩薩教化眾生的道場。普陀山觀世音菩薩,九華山地藏王菩薩,五臺山文殊菩薩,峨眉山普賢菩薩。
  • 禮佛一拜,我們究竟得到了什麼?
    即便不信佛,也會因此在佛菩薩前拜一拜,或者求財運,或者求官運。那麼,禮佛一拜,我們究竟得到了什麼呢?其實,佛前一拜另有深意。拜佛不是為了證明自己信佛,或者向佛祈求什麼。拜佛的關鍵在於感念佛恩,以佛為師表,學習佛陀慈悲度世,發大願,成就無上正等正覺。只有以佛法開啟慧眼,才能自化化他。否則自己尚且是沉淪苦海的「盲人」,以盲導盲,又談何度人。佛前祈求是攀緣,佛前發願是菩提。
  • 佛教四大名山
  • 燒香拜佛時,這三尊菩薩一定要拜,功德無量,福報自來!
    有的人,則喜歡到寺院中燒香拜佛,與菩薩「訴說」自己的心事。很多人不了解佛教,只聽說寺院中的菩薩很靈驗,自己也想試一試。並且,寺院中屬於清淨地,去那裡散一散心,也很不錯。於是,很多人懷著不同的目的,到寺院中燒香拜佛。可是進了寺院之後,有的人看著滿寺院的佛像,不知道該拜哪一尊。
  • 佛教:六大殊勝密咒——四大菩薩,綠度母,心經,請收藏誦讀
    其中最殊勝且簡單易記的六道心咒——分別是四大菩薩心咒,綠度母心咒,心經心咒,今天紅塵一起分享出來,希望大家多多受持誦讀,功德無量,福德無量。第一道:心經心咒 心經全稱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雖然只有短短260個字,卻攝受小乘大乘一切法門,被稱為萬經之王。 而心經最後的心咒又被稱為大神咒,大明咒,無上咒,無等等咒,同樣也是所有心咒之王。
  • 佛教四大名山,是如何成為四大菩薩道場的?這裡面大有原因
    如果對佛教有了解的朋友,都聽說過本土佛教中,有著四大名山和四大菩薩的說法。這四大菩薩就是文殊菩薩、觀世音菩薩、普賢菩薩、地藏王菩薩,而四大菩薩所在之地,就是佛教的四大名山。這四大名山都在我們的國土內,山西忻州的五臺山是文殊菩薩道場,浙江舟山普陀山是觀世音菩薩道場,四川眉山的峨眉山是普賢菩薩道場,安徽池州九華山是地藏王菩薩道場。那麼這四座山又是如何成為四大菩薩道場的呢?這其中的因緣,讓人覺得不可思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