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深圳特區已經有40周年了!從海邊漁村,發展成為一個國際大都市,在這40年時間裡深圳市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僅燈火輝煌、高樓林立,而且還具備有較強競爭力多家金融和科技大企業。
2020年,世界遭遇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變勢與新冠肺炎疫情因素相疊加,全球經濟遭遇重大挫折。但滄海橫流中,包括深圳市在內的中國各地經濟陸續實現轉正,充分展示了中國經濟的韌性、高效性。
今年深圳人均GDP有望突破3萬美元
數據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深圳市經濟同比實際增長2.6%,完成的名義GDP達到了19786.98億元——在四大一線城市中,增速繼續排在首位。展望整個2020年,深圳市經濟增速有望超過3%,接近4%。
加上物價變動因素,人民幣年內升值因素,今年深圳市的經濟總量或將由「2019年的3900多億美元,提升至4100多億美元」——按照1350萬左右的常住人口計算,今年深圳市的人均GDP突破3萬美元。
這個成績若放在全球,屬於什麼水平呢?南生注意到,2019年韓國GDP約為1.65萬億美元,人均接近3.2萬美元。但由於疫情的困擾,今年韓國經濟預計會出現負增長,經濟總量大概率降至1.6萬億美元左右(IMF的預測)。
按照IMF的預測,2020年韓國人均GDP也將下滑至3萬美元。還有義大利,IMF預測其2020年GDP降至1.85萬億美元,人均也將下滑至3萬美元左右——正好與深圳市的人均GDP旗鼓相當。
顯然,在特區成立40周年之際,深圳市的人均GDP已經達到了中等發達國家——韓國、義大利的水平了。但深圳市的經濟增速更高,發展潛力更高,特別是隨著「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推進和新基建、新消費的興起。
以及人工智慧經濟、數字經濟、健康經濟等各項產業的興起,加上不斷提升的金融和科技創新能力,未來深圳市的經濟總量和人均GDP有望進一步。接下來就是趕超日本、英國、法國的人均水平了!
北京、上海、廣州的人均GDP呢?
最後分享下,其他三個一線城市的人均GDP。數據顯示,2019年上海市的GDP折合美元約為5531億,人均約為2.278萬美元——上海市2020年的人均GDP有望突破2.3萬美元,略微超過葡萄牙和捷克的人均水平。
再看北京市,2019年完成的GDP折算為5127.4億美元,人均GDP約為2.38萬美元——今年人均有望在2.45萬美元左右;廣州市的2019年GDP為3425.2億美元,人均約為2.238萬美元。
按當前經濟發展趨勢推算,2020年廣州市的人均GDP預計也會突破2.3萬美元——與上海和北京市的人均GDP差距不大,也都達到了初等發達國家的人均水平。本文由【南生】整理並撰寫,無授權請勿轉載、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