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傳佛教學府拉卜楞寺,每年錄取不超過3人,難度遠超清華和北大

2021-01-07 地平線薦賞

甘南夏河縣城的偏西方向,有一片寬闊富饒的平坦之地,藏語稱其「扎西旗」,意為「吉祥之地」。自古以來,大夏河自西向東流過,拉卜楞寺就依山而坐。

在藏地生活的人們,從降生這個世界到離去,佛教的影響簡直是無所不在。信仰就像空氣一樣,已經深入到了藏民族的行為和思維方式當中。所以,給我們的印象是,在拉卜楞這個地區,這裡不僅僅只有佛教寺院,還是一個僧、俗互動的小社會。

在這裡,人們的生活也同樣發生著不斷的改變,特別是當地的一些年輕人,他們也有了越來越多的可供選擇的人生道路,不在像過去那樣,只有進入寺廟出家才是最好的出路。但是,總有一樣東西,像大夏河一樣,世世代代地滋潤著藏族人民的心底。

拉卜楞寺,從第一世嘉木樣活佛,在1710年成立至今。已成為藏區以外,最大規模的藏傳佛教培養基地。同時,也是中國最大的格魯派高等學府,擁有包括顯宗和密宗在內的6大學院。

在內地有很多人一直認為,藏傳佛教只修密宗,不修顯宗。但是,作為喇嘛教一支的格魯派,卻是提倡顯密雙修。在這裡,喇嘛們要從學習顯宗開始,學成以後在轉入密宗的修行。而在當地藏族信徒的心目中,出家修行的僧人,是最受大家敬重。

每年,農曆大年初四至十六,在拉卜楞寺一定會舉辦一場盛大而隆重地大法會。許多的佛教徒帶著一家人,長途跋涉從各地趕來。有的信徒,甚至提前一個月從家出發,徒步趕來。在此期間,將有一年一度神聖的曬大佛、跳法舞和酥油花燈會等一系列慶典活動。

另外,在拉卜楞寺的6大學院畢業的學僧,其學歷地位在整個西藏來講,可以說排名第一。在全國來講,就像我們的清華、北大一樣。在國際上來講,就好比是美國的哈佛、麻省一樣。因為,拉卜楞寺學院所擁有的教材,是最齊全的,甚至有一些瀕臨失傳的密宗傳承。

我們知道,藏地喇嘛的生活大都由俗家供養的傳統,每個喇嘛一般情況都由本家族供養。沒有親人的喇嘛,則是跟著自己的師傅一起生活。據說,寺院周圍住著上千名的喇嘛,他們都盼望有朝一日,能通過拉卜楞寺學院的考試,成為寺院裡的一名正式僧人。

當然,想要考入拉卜楞寺廟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比如:上下續部學院,每年大考的時候,能通過考試的最多不會超過4人,平均每年的通過人數,不會超過3個人。所以,整個考試的通過率不是一般的低,甚至其難度已經超越了清華、北大的錄取資格。

然而,即使有的喇嘛通過了考試,但每個學僧每年還要通過辯經,來決定學級的升降,這是藏傳佛教特有的學習方法。比方說:拉卜楞寺的聞思學院,共分13個年級,也就是說今年剛剛入學的一年級學僧,如果想順利畢業的話,他至少要花上13年的時間。

宗喀巴大師,作為喇嘛教的一個大德高僧。就是他的弟子後來創建了格魯派,就是我們俗稱的「黃教」。其影響力,逐漸超越了另外5大教派,人們熟知的班禪等等,都屬於黃教的「大活佛」。拉卜楞寺,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一所黃教喇嘛高等學府。

在學院裡,除了佛法,喇嘛們還要學天文、歷算、醫學、書法、音樂、舞蹈、雕塑和彩繪等各種知識和技藝。在藏地,佛教已經不僅僅是一個宗教信仰,它已經滲透到了藏族人民的血液,可以說整個藏族文化,也是佛教文化,其中所能涉及的諸多領域,全都包括在佛教裡面。

接下來,正月大法會的高潮,「曬大佛」即將開始,人們期盼這個慶典的來臨。清晨5點,喇嘛們起來的第一件事,就是借著昏暗的燈光,念誦經文。同時,已經有一些藏民在按著順時針方向轉寺了。他們虔誠禮佛的一天,差不多與寺院的喇嘛同步開始。

佛堂,是每個藏民家庭必不可少的設施。對於經濟好的家庭,佛堂裡供奉的佛像和唐卡就會多一些。每天清晨,每一個家庭的男主人,都要代表全家老少,在佛像前祈禱一天的平安吉祥。而每天早晨的煨桑,也是作為男主人必須要做的一件重要的事。

另外,每逢拉卜楞寺舉行佛事活動,對那些交通不便,遠在牧區生活的藏民來說,不光是參加宗教聚會,還有很多世俗的需要。人們可以藉此機會,到縣城採買生活用品,走親訪友。就連當地的大學生,也借著假期來趕這個熱鬧,而他們的心情卻不太輕鬆。

人們心目中的雪域淨土,也和內地一樣,對於現代文明所導致的環境危機。而敬畏自然,是藏民的傳統美德。萬物皆靈,山神崇拜,原本就包含在藏民族的信仰裡。潛意識當中就有一種環境保護的意識,通過活動希望能把那種消亡狀態的意識,重新再呼喚起來。

在一年一次的曬大佛的儀式當中,允許寺院內外的所有喇叭,親自上前抬一抬大經堂裡珍藏的唐卡。據統計,如今在拉卜楞寺珍藏的唐卡,大概好幾萬幅之多。而且,這些唐卡上面的佛像,都是由本寺院內一代一代的喇嘛們,親手編制、繡制的。

這時,幾十米長的巨大唐卡,被上百名喇嘛齊心協力抬了出來,他們雙手託舉著聖物,緩緩向山坡上的曬佛臺走去。這一路,他們會碰到狂熱信徒的膜拜,不過,擁堵的道路都會留有一條坦途,使大佛暢通無阻。當然,這註定是一段熱血沸騰的行程。

按照佛制的慣例,每年曬的大佛都不盡相同。比如:去年是普賢菩薩,今年肯定是另外一尊大佛,但至於是哪尊大佛,只有在唐卡展開的那一瞬間,才會被揭曉。不過,不管是曬的哪尊大佛,對於虔誠的信徒來說,都是一次神聖的不能錯過的一次修行。

在曬大佛以後,大經堂前的廣場上響起了陣陣法樂,人們期待的跳法舞儀式,即將開始了。另外,所有參加跳法舞的喇嘛們,在法會之前,一定要閉關修行,他們主要通過冥想,來完成在法會上精神與舞蹈的統一,達到身心與神靈的完美溝通。

拉卜楞寺,佔地1200多畝,遍布著一萬餘間大小僧房。與漢地寺廟不同,這裡許多出家人都擁有自己的住房。由於,寺院的出家人主要靠自己的家族供養,所以,他們的生活水平也各不相同。但是,每個喇嘛對物質的要求,都不是很高,他們所追求的是一種精神上的富有。

在傳統上,如果哪個藏民家庭裡有孩子披上紅色袈裟,這不僅意味著其整個家族的一種榮耀,另外,年輕僧侶還可以在寺院裡,學習到一些不同領域的藏族文化。而且,保不準將來有可能成為一名令世人尊敬的大德高僧,在不濟也能保佑全家平安吉祥。

現如今,緊鄰拉卜楞寺新建起來的藏族中學,每年都有學生走出夏河縣,考到外地去讀大學,這讓當地藏民看到了一種新的選擇。如今,將孩子送到寺廟在逐年減少,很多家庭開始讓自己的孩子去讀書,將來可以做一名醫生和教師,這是很多普通藏民家庭的選擇。

持續十多天的正月大法會臨近尾聲,牧區的藏民家庭滿載著新添置的生活用品和對節日盛典的回味,陸續返回家鄉。而拉卜楞寺周邊的藏民,每天依然要到寺院裡去轉經。小編曾聽人講,格魯派是世界上唯一不相信科學的宗教,對於藏民來說,只要有佛保佑,心中就有幸福,生活就有希望。

相關焦點

  • 探訪拉卜楞寺丁科倉活佛:客堂張貼鄧小平的畫像
    (意為僧侶的宮殿)鎮,馳名中外的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宗主寺之一的拉卜楞寺,就坐落在這裡。  藏傳佛教出家人都保留著終生接受俗家供養的習慣。丁科倉活佛雖貴為活佛和寺院高級管理者,也不例外。他告訴記者,他的生活大部分來源,是靠俗家供養。丁科倉活佛出生在甘南州政府所在的合作市加門關鄉。他母親已經九十一歲了,家裡還有哥哥和妹妹。他一九五六年進入拉卜楞寺學經。一九八九年後,他先後擔任拉卜楞寺院管理委員會副主任、縣和州的人大代表,甘肅省佛教協會副秘書長、夏河縣政協副主席等職務。
  • 清華北大每年錄取人數最高的省份和高中是哪裡?是北京?
    清華北大是我國的最高學府,是「985、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之一,也是世界一流高水平大學,是很多學生的目標,是大家夢寐以求的地方,它們是中華人民的驕傲更是中華民族的自豪,我們可以看到這兩所學校無論國內的哪一個排名都是位居榜首的,俗話說有人的地方就有對比,因此很多人都喜歡排名比較,
  • 甘南之行——拉卜楞寺(甘南的藏傳佛教聖地)
    知道夏河的人並不多,但不知道拉卜楞寺的人卻很少。對於來甘南的人來說,沒有遊玩這些寺廟,似乎少了一些遊玩的靈魂。尤其對於這個名聲大噪的藏傳佛教聖地拉卜楞寺。關於藏傳佛教在這一地區的作用,關於藏傳佛教的門派和活佛傳承,以及一些藏經寺院等等,都聽的雲裡霧裡,不過在大殿看到那些壁畫,一些雕刻的佛像,和碩大柱子撐起的誦讀大廳,確實很讓人震驚。
  • 甘肅這個寺院堪稱藏區「北大和清華」,早上起來能看到兩大勝景
    其實甘肅、特別是甘南還是有不少自然和人文景觀值得一看,特別是拉卜楞寺。但是今天我們說到的這座寺院在藏傳佛教中的地位可以與其它幾座寺院相提並論,它就是去甘南旅遊必去的拉卜楞寺。,你可以把它理解成藏區的清華和北大,能去那裡進修和學習,在藏區絕對是令人羨慕的事。
  • 拉卜楞寺: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寺院之一
    拉卜楞寺,為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寺院之一,寺院始建於清康熙年間(1709年),至今近三百年歷史,寺中先後興建經堂6座,並保留有全國最好的藏傳佛教教學體系,是甘南地區藏傳佛教格魯派的政教中心和西北地區最高佛教學府,終年朝聖者不斷。
  • 甘南:甘肅境內藏族自治州 這裡擁有世界最大藏學府——拉卜楞寺
    甘南作為絲綢之路和唐蕃古道的重要組成部分,這裡不僅有著廣闊美麗的高原風光,還擁有著濃鬱的藏傳佛教文化風情,可以說景色和人文兼具。在這裡還有著世界最大的藏學府、安多藏區的宗教中心、格魯派六大寺院之一的拉卜楞寺。
  • 走進拉卜楞寺
    全寺所有梵宇,均以當地的石、木、土、茴麻為建築材料,絕少使用金屬。整體建築下寬上窄,近似梯形,外石內木,有「外不見木,內不見石」之分,寺院保留著全國最好的藏傳佛教體系,寺內珍藏的文物和佛教藝術品不計其數,佛像、古籍、壁畫種類繁多,讓人目不暇接。
  • 甘肅夏河的拉卜楞寺,世界藏學府,東方梵蒂岡
    敦煌莫高窟堪稱世界藝術寶庫;天水麥積山石窟譽為東方雕塑館;夏河拉卜楞寺為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宗主寺之一;武威白塔寺是西藏歸屬中國版圖的歷史見證。拉卜楞寺大門位於夏河縣的拉卜楞寺,是我國藏傳佛教(即喇嘛教)格魯派(黃教)六大寺院之一,第一世嘉木樣阿旺宋哲大師創建於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
  • 遊行記,拉卜楞寺,郎木寺
    進入藏區切記:在藏區不要隨意拍人,進寺廟自覺關閉相機,以免被本不歡迎漢人的藏民訓斥。我們來這裡是想看看:規模巨大的藏傳佛教寺院群,拍攝全景恢宏壯觀。朝轉全世界最長的轉經長廊積累功德,為自己和親友祈福。是藏傳佛教格魯派最高佛學學府之一,被世界譽為「世界藏學府」這是我們乘坐的旅遊大巴直奔夏河,在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名寺之一的拉卜楞寺,聽古老的傳說,看輝煌雄偉的寺院,感受一路磕長頭的信徒和藏民轉經的虔誠。
  • 拉卜楞寺桑科草原一日遊
    <甘南拉卜楞寺旅遊>夏河拉卜楞寺桑科草原一日遊★ 經典景點 藏區的「碧玉曼遮湖」 ——達爾宗湖 世界藏學府——夏河拉卜楞寺★ 全程純玩無購物,景點遊覽時間充足,行程超值!桑科草原甘南一日遊蘭州到夏河拉卜楞寺一日遊
  • 有第二西藏之稱的拉卜楞寺和大金瓦寺傳奇,神秘的尼泊爾人部落
    在這裡,誰也無法阻止你奔騰的思緒……甘南拉卜楞寺 攝影:盧清國甘南拉卜楞寺 攝影:盧清國拉卜楞寺:有第二西藏之稱的西北最高佛教學府拉卜楞寺地區早在周代就是羌人的活動之地,魏晉南北朝時屬土谷渾、党項、羌人的遊牧區。
  • 最牛的北大招生廣告:本來想考北大,發揮不理想結果被清華錄取了
    近日各大高校的錄取結果陸續出榜,山東德州的矯欣宇同學也是拿到了自己的錄取通知書,她被清華大學提前批的藝術史論錄取了,高考成績為文科659分,在拿到大學錄取通知書時矯欣宇並不像其他同學那樣表現得很激動,她一如既往地淡定,記者上前一詢問才知道原來矯欣宇的心儀大學不是清華,而是北大,但是因為今年高考她各科發揮得都不是很好
  • 甘南拉卜楞寺,世界最高藏學府,雖是冬日依舊能感受到虔誠的信仰
    拉卜楞寺本名噶丹夏珠卜達吉益蘇奇貝琅,簡稱扎西奇寺,是我國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寺院之一忽然間遠處升起的青煙讓人神往,我想這就是拉卜楞寺了。現存學院經堂6座、佛殿16座、講經壇3座、活佛府邸28座,建築面積82.3萬平方米。看這些數據就眼花繚亂更別說親身走進其中。
  • 甘南春節旅遊攝影資訊|世界的藏學府——甘南夏河拉卜楞
    信仰在這片土地上生長了千年,而大多數人來到夏河都是為了一個目標——拉卜楞寺,來看看這個藏傳佛教的高等學府。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喇嘛教學府,擁有世界最長的轉經廊,《天下無賊》取景拍攝地拉卜楞寺,位於甘南的夏河縣,是中國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六大宗主寺之一,是全世界最有名的藏密學院,擁有中國最完整的藏傳佛教教學體系,被世界譽為「世界藏學府」。
  • 甘南必去的景點之一《拉卜楞寺》
    2020年7月11日,甘南之行的第一站,便選擇了著名的藏傳佛教寺院拉不楞寺,拉卜楞寺是全世界最有名的藏密學院,是藏傳佛教格魯派的六大寺之一,擁有中國最完整的藏傳佛教教學體系。拉卜楞寺位於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拉卜楞鎮,距離蘭州250公裡,海拔在三千米左右。
  • 甘南行,遊拉卜楞寺,從世界最長轉經道上,轉動轉經筒開始(一)
    拉卜楞寺>,位於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寺院之一(西寧煌中的塔爾寺也是),被譽為「世界藏學府」,是甘南行的必打卡之地,有著世界最長的轉經筒通道,據說,鼎盛時期,僧侶達到4000餘人,是甘南地區的政教中心,它仍保留有全國最好的藏傳佛教教學體系。
  • 清北錄取農村學生超1300人,古代有多少寒門子弟能進「最高學府」
    考入北大、清華的農村學生越來越多近年來,很多人都在質疑北大、清華對「北京本地學生」照顧過多,對省外學生的錄取、尤其是對農村學生的錄取率普遍較低,那麼真實情況是這樣的嗎?作為我國的最高學府,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每年在全國招生人數大約7000人,北大3500人,清華3500人。清華大學對農村學生及貧困學生的錄取率呈逐年上漲趨勢,2018年的比例是17.9%,到了2020年,這一比例提升到20.2%。這就相當於,在3500名錄取新生當中,有超過707名農村學生或貧困學生錄取。
  • 藏傳佛教寺廟大盤點
    藏傳佛教,也就是俗稱的喇嘛教,是傳入中國西藏的佛教分支,主要在西藏、青海、四川、甘肅、雲南等藏區流傳。藏傳佛教寺廟眾多,野小遊盤點5個聞名的藏傳佛教寺廟,不管你有何種信仰,都希望你能有一顆虔誠敬畏之心。
  • 甘肅這座寺廟擁有世界上最長的轉經筒長廊,被譽為藏區的北大清華
    甘南的美景很多,但是來到甘南之後我才知道這裡有一座藏區中的清華北大,那就是拉卜楞寺,這不僅是藏傳佛教格魯派的六大寺院之一,還是一座學院,被世界公認為「世界藏學府」。從蘭州出發經過臨河來到甘南,通過夏河縣來到拉卜楞寺,寺廟就在縣城的旁邊,這座寺院是坐北向南,每天都有寺院的僧人可以提供免費講解。旺季的時候人很多,隨時都可以提供講解,但是冬天是淡季,每天只有10點半和下午2點半才提供,也要等人數足夠多,我們剛好趕上的是10點半的講解。
  • 行走在「第二西藏」——感受拉卜楞寺的神秘和平凡
    位於甘南夏河縣的拉卜楞寺,是甘南藏區的重要元素。它規模宏大,建制齊全,在全國各地有130多座屬寺,歷史上是甘南地區的政教中心,保留有全國最完整的藏傳佛教教學體系。這裡不僅是神聖的宗教禪林、藏學學府,也是整個安多地區藏民族的文化藝術中心,因此獲得了「第二西藏」的稱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