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夏河縣城的偏西方向,有一片寬闊富饒的平坦之地,藏語稱其「扎西旗」,意為「吉祥之地」。自古以來,大夏河自西向東流過,拉卜楞寺就依山而坐。
在藏地生活的人們,從降生這個世界到離去,佛教的影響簡直是無所不在。信仰就像空氣一樣,已經深入到了藏民族的行為和思維方式當中。所以,給我們的印象是,在拉卜楞這個地區,這裡不僅僅只有佛教寺院,還是一個僧、俗互動的小社會。
在這裡,人們的生活也同樣發生著不斷的改變,特別是當地的一些年輕人,他們也有了越來越多的可供選擇的人生道路,不在像過去那樣,只有進入寺廟出家才是最好的出路。但是,總有一樣東西,像大夏河一樣,世世代代地滋潤著藏族人民的心底。
拉卜楞寺,從第一世嘉木樣活佛,在1710年成立至今。已成為藏區以外,最大規模的藏傳佛教培養基地。同時,也是中國最大的格魯派高等學府,擁有包括顯宗和密宗在內的6大學院。
在內地有很多人一直認為,藏傳佛教只修密宗,不修顯宗。但是,作為喇嘛教一支的格魯派,卻是提倡顯密雙修。在這裡,喇嘛們要從學習顯宗開始,學成以後在轉入密宗的修行。而在當地藏族信徒的心目中,出家修行的僧人,是最受大家敬重。
每年,農曆大年初四至十六,在拉卜楞寺一定會舉辦一場盛大而隆重地大法會。許多的佛教徒帶著一家人,長途跋涉從各地趕來。有的信徒,甚至提前一個月從家出發,徒步趕來。在此期間,將有一年一度神聖的曬大佛、跳法舞和酥油花燈會等一系列慶典活動。
另外,在拉卜楞寺的6大學院畢業的學僧,其學歷地位在整個西藏來講,可以說排名第一。在全國來講,就像我們的清華、北大一樣。在國際上來講,就好比是美國的哈佛、麻省一樣。因為,拉卜楞寺學院所擁有的教材,是最齊全的,甚至有一些瀕臨失傳的密宗傳承。
我們知道,藏地喇嘛的生活大都由俗家供養的傳統,每個喇嘛一般情況都由本家族供養。沒有親人的喇嘛,則是跟著自己的師傅一起生活。據說,寺院周圍住著上千名的喇嘛,他們都盼望有朝一日,能通過拉卜楞寺學院的考試,成為寺院裡的一名正式僧人。
當然,想要考入拉卜楞寺廟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比如:上下續部學院,每年大考的時候,能通過考試的最多不會超過4人,平均每年的通過人數,不會超過3個人。所以,整個考試的通過率不是一般的低,甚至其難度已經超越了清華、北大的錄取資格。
然而,即使有的喇嘛通過了考試,但每個學僧每年還要通過辯經,來決定學級的升降,這是藏傳佛教特有的學習方法。比方說:拉卜楞寺的聞思學院,共分13個年級,也就是說今年剛剛入學的一年級學僧,如果想順利畢業的話,他至少要花上13年的時間。
宗喀巴大師,作為喇嘛教的一個大德高僧。就是他的弟子後來創建了格魯派,就是我們俗稱的「黃教」。其影響力,逐漸超越了另外5大教派,人們熟知的班禪等等,都屬於黃教的「大活佛」。拉卜楞寺,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一所黃教喇嘛高等學府。
在學院裡,除了佛法,喇嘛們還要學天文、歷算、醫學、書法、音樂、舞蹈、雕塑和彩繪等各種知識和技藝。在藏地,佛教已經不僅僅是一個宗教信仰,它已經滲透到了藏族人民的血液,可以說整個藏族文化,也是佛教文化,其中所能涉及的諸多領域,全都包括在佛教裡面。
接下來,正月大法會的高潮,「曬大佛」即將開始,人們期盼這個慶典的來臨。清晨5點,喇嘛們起來的第一件事,就是借著昏暗的燈光,念誦經文。同時,已經有一些藏民在按著順時針方向轉寺了。他們虔誠禮佛的一天,差不多與寺院的喇嘛同步開始。
佛堂,是每個藏民家庭必不可少的設施。對於經濟好的家庭,佛堂裡供奉的佛像和唐卡就會多一些。每天清晨,每一個家庭的男主人,都要代表全家老少,在佛像前祈禱一天的平安吉祥。而每天早晨的煨桑,也是作為男主人必須要做的一件重要的事。
另外,每逢拉卜楞寺舉行佛事活動,對那些交通不便,遠在牧區生活的藏民來說,不光是參加宗教聚會,還有很多世俗的需要。人們可以藉此機會,到縣城採買生活用品,走親訪友。就連當地的大學生,也借著假期來趕這個熱鬧,而他們的心情卻不太輕鬆。
人們心目中的雪域淨土,也和內地一樣,對於現代文明所導致的環境危機。而敬畏自然,是藏民的傳統美德。萬物皆靈,山神崇拜,原本就包含在藏民族的信仰裡。潛意識當中就有一種環境保護的意識,通過活動希望能把那種消亡狀態的意識,重新再呼喚起來。
在一年一次的曬大佛的儀式當中,允許寺院內外的所有喇叭,親自上前抬一抬大經堂裡珍藏的唐卡。據統計,如今在拉卜楞寺珍藏的唐卡,大概好幾萬幅之多。而且,這些唐卡上面的佛像,都是由本寺院內一代一代的喇嘛們,親手編制、繡制的。
這時,幾十米長的巨大唐卡,被上百名喇嘛齊心協力抬了出來,他們雙手託舉著聖物,緩緩向山坡上的曬佛臺走去。這一路,他們會碰到狂熱信徒的膜拜,不過,擁堵的道路都會留有一條坦途,使大佛暢通無阻。當然,這註定是一段熱血沸騰的行程。
按照佛制的慣例,每年曬的大佛都不盡相同。比如:去年是普賢菩薩,今年肯定是另外一尊大佛,但至於是哪尊大佛,只有在唐卡展開的那一瞬間,才會被揭曉。不過,不管是曬的哪尊大佛,對於虔誠的信徒來說,都是一次神聖的不能錯過的一次修行。
在曬大佛以後,大經堂前的廣場上響起了陣陣法樂,人們期待的跳法舞儀式,即將開始了。另外,所有參加跳法舞的喇嘛們,在法會之前,一定要閉關修行,他們主要通過冥想,來完成在法會上精神與舞蹈的統一,達到身心與神靈的完美溝通。
拉卜楞寺,佔地1200多畝,遍布著一萬餘間大小僧房。與漢地寺廟不同,這裡許多出家人都擁有自己的住房。由於,寺院的出家人主要靠自己的家族供養,所以,他們的生活水平也各不相同。但是,每個喇嘛對物質的要求,都不是很高,他們所追求的是一種精神上的富有。
在傳統上,如果哪個藏民家庭裡有孩子披上紅色袈裟,這不僅意味著其整個家族的一種榮耀,另外,年輕僧侶還可以在寺院裡,學習到一些不同領域的藏族文化。而且,保不準將來有可能成為一名令世人尊敬的大德高僧,在不濟也能保佑全家平安吉祥。
現如今,緊鄰拉卜楞寺新建起來的藏族中學,每年都有學生走出夏河縣,考到外地去讀大學,這讓當地藏民看到了一種新的選擇。如今,將孩子送到寺廟在逐年減少,很多家庭開始讓自己的孩子去讀書,將來可以做一名醫生和教師,這是很多普通藏民家庭的選擇。
持續十多天的正月大法會臨近尾聲,牧區的藏民家庭滿載著新添置的生活用品和對節日盛典的回味,陸續返回家鄉。而拉卜楞寺周邊的藏民,每天依然要到寺院裡去轉經。小編曾聽人講,格魯派是世界上唯一不相信科學的宗教,對於藏民來說,只要有佛保佑,心中就有幸福,生活就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