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鳥班車」護航員們安全到家:感謝各界關注支持,希望在候鳥救助...

2020-12-16 澎湃新聞

「候鳥班車」護航員們安全到家:感謝各界關注支持,希望在候鳥救助上走得更遠!

2020-12-10 20: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12月10上午11:30,發起「我伴候鳥下洞庭」活動的兩名核心志願者,中國綠髮會松哈大溼地保護地主任宋永濱和吉林市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會長吳劍鋒順利返回了出發地——哈爾濱市龍塔。歷時7天,「候鳥班車」回到了出發點,「我伴候鳥下洞庭」活動正式畫上圓滿句號。「但我們的保護永遠不會結束」,宋永濱說道,「這是一次勇敢的嘗試,也是給人類的過錯做出的彌補。後續我們可能會繼續探索、追蹤『候鳥班車』的科學性,如果可行,我們期望能向全國推廣」。回到家不意味著結束,因為宋永濱和吳劍鋒都想繼續探索救助、運送候鳥的路,並把這條路延伸得更長遠。

(圖源/志願者)

「候鳥班車」是12月4日從哈爾濱出發,載著200餘只野生候鳥(鳥類都是由黑龍江森林公安和野保志願者救助的,錯過了遷徙時間的野生鳥)於12月6日下午17點左右抵達了2000餘公裡外的洞庭湖,歷時51個小時【拓展閱讀:

「候鳥班車」千裡護送掉隊候鳥南下洞庭,12/7日綠會融媒直播見證!

】。12月7日,在護送團隊的注視下,200餘只候鳥在漢壽洞庭湖畔放飛,那天恰好也是洞庭湖國際觀鳥節開幕的日子。看著候鳥「撲稜稜」地飛走,放下心來的宋永濱和吳劍鋒終于于8號晚上20點開始啟程出發回哈爾濱,這也是國內第一次用房車運送掉隊候鳥到越冬地的志願行動。同樣是2800公裡的返程路途,同樣是日夜兼程,晝夜不休,因為少了旅途中對候鳥的隨時照料,返程時志願者們僅用時39小時。

「候鳥班車」,護送「掉隊乘客」飛往洞庭湖 (圖源/騰訊網)

 

車輛載著210餘只鳥開往洞庭湖(圖源/重案組37號)

 

12月7日,志願者將候鳥放飛。(圖源/新京報)

「運送去洞庭湖的行程中,要注意鳥類的飲食、籠舍衛生、健康,時刻防止鳥因打架、爭鬥出現傷亡,保證它們的活動空間,以及沿途的公安站點和相關部門的接洽等,所以花的時間比較長,回來的行程就只需要注意輪流開車,避免疲勞駕駛」,吳劍鋒說道,「我們總結了一些關於這次候鳥運輸的經驗,因為這次放飛的主要是林鳥,體型小,放飛後無法對它們進行跟蹤和監測,所以我們主要收集了運輸過程中的數據,一是要注意車內溫度不能過高,下車後的溫差,鳥容易死亡;二是要防止鳥打架、爭鬥,每個籠子裡只放十隻左右,保證它們的活動空間;三是一路上要補給食物;四是要時刻關注候鳥的狀態等。」

網友調侃說打車「遷徙」,這些候鳥簡直「不講武德」(圖源/騰訊網)

「這次候鳥運輸是全國首次,網上許多網友說這群年輕鳥不講武德,居然搭順風車,這些言論令我們覺得非常意外和驚喜,大家對這件事接受度很高,還調侃說小心明年所有候鳥都等著搭車」,宋主任忍不住笑起來,「感謝大家對『候鳥班車』的關注,也希望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保護鳥類、保護環境的大隊伍中」。

向護送候鳥的志願者們致敬。

整理/Talina 審/橡樹 編/angel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致「候鳥班車」護送團隊及有關部門的感謝信 |2800公裡的南遷路...
    致「候鳥班車」護送團隊及有關部門的感謝信 |2800公裡的南遷路,幸虧有你們 2020-12-16 14: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候鳥班車啟程:「大候鳥」護送「掉隊乘客」飛往洞庭湖
    宋永濱開始查資料,沿著候鳥的遷徙路線一路往南,到長江一帶,成千上萬的候鳥在那裡越冬。「既然飛不過去,那把它們送過去呢?」這個設想讓宋永濱覺得興奮,他隨即聯繫到湖南常德市漢壽縣西洞庭自然保護區管理局。 宋永濱的想法得到了對方支持。為了操作性更強,他特地派去一名志願者實地考察,最終確認這個辦法可行。
  • 「候鳥房車」,哈爾濱→洞庭湖
    12月6日下午,澎湃新聞從中國綠髮會獲悉,全國首輛候鳥班車於6日17時許抵達湖南省常德市漢壽縣西洞庭湖。遷徙過程中,200多隻候鳥零死亡。6日下午,吉林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副會長、野保救助站站長吳劍鋒告訴澎湃新聞,鳥兒狀態一切正常。到達西洞庭湖後,他們將對候鳥進行放生。
  • 候鳥守護計劃——暑期候鳥班橫峰站回顧
    ,旨在通過在農民工集聚區建立關愛服務陣地,動員志願者利用業餘時間在固定服務場所為「小候鳥」們開闢第二課堂。通過暑期、周末等時間,招收農民工子女,免費為其開展安全自護教育、日常功課輔導、興趣培養、團隊拓展及心理輔導、親子教育、感受城市等各類形式的教育活動,幫助孩子們增長知識,感受城市氛圍,加強和諧融入,營造對本地城市的認同感與歸屬感,逐漸形成全社會共同關愛「小候鳥」的良好社會風尚。「候鳥守護計劃」項目列入了浙江省福利彩票公益金支持項目。
  • 特別的年份,特殊的緣分∣小候鳥們 我們又見面了
    在暑期相聚在觀海衛   和父母在一起過暑假   觀海衛鎮「候鳥的微笑」公益計劃由觀海衛鎮總工會、團委、婦聯、流口、安康公社、慈善等多個部門共同舉辦,自啟動以來,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與認可。   小候鳥們在觀海衛鎮公共安全教育基地和繪本館,體驗了形式多樣的安全教育。
  • ...正是候鳥北遷時――候鳥遷徙之路「危機四伏」,亟需大家一起...
    據了解,僅太行山脈每年2月下旬至5月上旬就有近400種候鳥飛過。對於候鳥們來說,這是一場周而復始的生命旅行,然而現實中,這場旅行並不像聽上去那麼詩意。候鳥北遷之時,常與「候鳥遭不法之徒捕殺」這樣的新聞一同出現。當下,亟需大家一起參加「護飛」行動,保護候鳥需多方協同、齊抓共管。
  • 兩天一夜夏令營,為百名「小候鳥」編織七彩廣州夢
    百名「小候鳥」參觀羊城  在為期兩天的夏令營行程中,百名「小候鳥」參觀了廣州塔,感受廣州地標的特有魅力;參觀廣東省博物館,感受歷史變遷的震撼;參觀廣州地鐵博物館,感受現代化交通;遊覽廣東科學中心、廣州大學城,體悟人文科學知識。
  • 省媒關注!提早一個月「打卡」,南遷候鳥「美翻」寧海灣
    這一美麗景觀引來浙江衛視關注▼連日來,伴隨著秋風,「海上千島湖」寧海灣迎來了成千上萬隻遷徙越冬的候鳥。,我們會在早晚定時對候鳥棲息的溼地進行巡護。」強蛟義務護鳥巡邏隊成員鄭飛、尤偉德說,巡邏主要是觀察是否有人破壞棲息地,鳥群有無異常情況,及時救助受傷的個體,確保候鳥遷飛安全。
  • 南昌城八大溼地 助候鳥變留鳥(圖)
    「鶴姑娘」欲打造都市候鳥樂園  從鄱陽湖國家溼地公園的「鶴姑娘」,到如今的艾溪湖森林溼地公園候鳥保護中心主任,27歲的湖北荊州姑娘鄒進蓮完成了一個華麗轉身。但她關注的腳步卻一直沒有停留,因為她所有的愛都放在鳥身上。
  • 候鳥棲息地標準,讓鳥兒安全過冬
    針對秋冬季候鳥遷徙採取了怎樣的保護措施?未來鳥類保護工作有何重點?新頒布的《野生動物保護法》首次將候鳥棲息地和遷徙通道納入法律保護範圍,將候鳥繁殖地、越冬地、停歇地和遷徙通道作為自然保護區的主要保護對象之一。(11月19日《新京報》)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自古以來,文人墨客吟詩作畫總是少不了鳥兒,鳥兒成為人們心目中詩情畫意的象徵。
  • 從哈爾濱到洞庭湖,5人「保鏢團」護送206隻候鳥搭房車來過冬,它們...
    三湘都市報12月7日訊(記者 李成輝 剪輯 劉品貝)206隻野生候鳥,在五名志願者的護送下,「乘坐」著專屬房車,也是全國首輛候鳥班車,從哈爾濱出發,南下2800多公裡,昨日順利抵達常德漢壽,並於今天在當地被分兩批放飛,這些鳥兒將重返候鳥大家庭,開啟安全溫暖越冬新生活。
  • 「潮」洞庭長江出發 ——2020全球候鳥跟蹤守護行動
    11月20日,2020全球候鳥跟蹤守護行動組如期抵達終點——東洞庭湖。12天,11個考察地,串起鳥類專家、生態攝影家4000餘公裡護鳥之路。  跟蹤候鳥遷徙,並非為某一隻鳥兒而來,也不僅是觀看候鳥從頭頂飛過的壯觀景象。它是慎重的、科學的、艱難的、甚至是痛苦的。
  • 鄱陽湖何以成為70萬隻候鳥之家
    成群結隊的白鶴、灰鶴、小天鵝、白額雁等候鳥或在草洲溼地上覓食嬉戲,或在白荻花間翩翩起舞,場面優美動人。  豐水一片、枯水一線;水草豐美、蝶湖洲灘……美麗神奇的鄱陽湖每年冬季為160種70萬隻越冬候鳥提供安全穩定的棲息環境,是全球矚目的候鳥越冬地。  鄱陽湖為何能受到候鳥的鐘愛,這背後有怎樣的人鳥和諧共處的動人故事?
  • 阜陽肯德基舉辦「小候鳥」生活空間體驗營活動
    在阜陽市南京路第三小學的操場上,一群「小候鳥」們更是感受到了「代理父母」如冬日裡的陽光般的溫暖。原來,當天上午,肯德基攜手潁州區團委、阜陽義工聯合會開展的「『愛的肯定』·暖心相伴 快樂成長」阜陽肯德基小候鳥生活空間體驗營活動在這裡舉辦。「代理父母」們用愛的肯定,為30餘位「小候鳥」帶來了一段溫情時光。
  • 拉魯溼地成大批候鳥的棲息樂園
    冬季來臨,氣溫下降,來自各地的越冬候鳥已經陸續抵達拉魯溼地公園。12月9日清晨,在拉魯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將鳥食均勻地灑在溼地的灘涂中間,供前來越冬的候鳥食用。
  • 瑪納斯國家溼地公園迎來候鳥棲息覓食
    央廣網瑪納斯11月12日消息(記者卜鵬 通訊員朱文斌 趙蓓)初冬時節,瑪納斯國家溼地公園迎來了大量遷徙候鳥,清澈的湖水、金色的蘆葦和嬉戲覓食的候鳥構成一幅生態和諧的美麗畫卷,吸引來大量遊客前來賞景拍攝。王志強是一名觀鳥攝影愛好者,每到候鳥遷徙季,都是他最忙碌也是最開心的時候。
  • 候鳥南歸長江畔
    提起候鳥棲息的變化,鄱陽湖國家溼地公園黨工委書記劉新喜感觸很深,原來候鳥多在深湖覓食,這些年覓食地範圍不斷擴大,田間、池塘也能見到它們的身影。  燕雀翻飛、鳥聲婉轉、低回盤旋……長江流域是候鳥青睞的「越冬天堂」。由於水域環境惡化、溼地面積萎縮、生物多樣性減少等原因,候鳥生存環境一度受到損害。
  • 候鳥度假老人安全防範篇之意外風險防範
    候鳥度假老人安全防範篇之意外風險防範關於候鳥度假老人的安全防範問題,今天聽到的一起意外,值得每一位候鳥度假老人思考。希望老人一切安好,對於候鳥度假老人而言,度假安全防範是非常重要的安全常識。相對與聽說的這位老人摔傷,我曾親眼目睹過一起老人騎車摔傷的過程。
  • 廣州「小候鳥」觀候鳥探索自然
    近日,這兩群 " 候鳥 " 相遇在這座暖心城市的 " 綠心 " ——廣州海珠國家溼地公園,開展了一場肯德基候鳥基金四周年 " 為愛守『候』,相伴成長 " 公益活動。據了解,這場由廣東肯德基攜手廣州海珠國家溼地公園、廣州市啟創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共同舉辦的活動,組織來穗工作者聚居的康樂村 " 小候鳥 " 們,走近候鳥感受自然之趣,讓他們更深入了解這座城。
  • 冬候鳥剛飛走 夏候鳥又來了
    不過,鷺島依然熱鬧,因為夏候鳥們又來啦。3月25日至31日是我省第三十六屆愛鳥周,觀鳥愛好者們呼籲:鳥兒是我們的好朋友,請善待這些做客廈門的小精靈。知道「老家」冬去春來,冬候鳥們也乖乖地啟程回家了。「凌飛鶴」說,根據以往觀測的經驗,一般每年11月開始,會有大批冬候鳥陸續抵達廈門,到來年的3月、4月陸續飛走。「現在到五緣灣溼地公園,還能看到十來只鸕鷀,其他大部分都走了。」凌飛鶴說。觀鳥愛好者「空氣」說,冬候鳥的來來去去都很有規律。比如北紅尾鴝,它出現在廈門就意味著冬天來了,而當它消失則一定是春天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