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產黨宣言》中文譯本出版一百周年,再訪陳望道故居

2020-12-17 錢江晚報

今年8月22日,是《共產黨宣言》中文譯本出版一百周年》。《共產黨宣言》是馬克思與恩格思為共產主義者同盟起草的綱領,德文版由馬克思執筆寫成,中文版由陳望道首譯而成。

2018年5月5日,中國郵政發行的《馬克思誕辰200周年》郵票第2圖中,馬克思與恩格斯雕像右上方的小冊子就是《共產黨宣言》德文版、中文版以及《資本論》中文版的馬克思著作。這也是首次以《共產黨宣言》譯本為主題圖案出現在方寸郵票上。

郵票圖案上的馬克思、恩格斯銅像在德國柏林市中心施普雷河的東岸,亞歷山大廣場上。

4月15日,我從東陽駕車前往義烏《共產黨宣言》中文版首譯者陳望道故居參觀。這也是我第3次前往陳望道故居參觀學習,接受再教育。

1993年,我從東陽市郵電局調往義烏市郵電局工作。這年年底,我第一次去陳望道故居。聽當時的村支書講述了陳望道翻譯《共產黨宣言》時的故事,現在已是家喻戶曉了。

1920年的一個春夜,29歲的陳望道從杭州回到家鄉義烏分水塘村,就在一間柴屋內全神貫注、聚精會神地翻譯外文版的《共產黨宣言》。母親在屋外關切地喊:「孩子,你吃粽子要加紅糖,吃了嗎?」陳望道應聲答道:「吃了吃了,甜極了。」等到母親進屋收拾碗筷,看著陳望道笑出了聲,此時滿嘴墨汁的他才有所發覺。陳望道說:「這就是真理的味道,比紅糖還甜。」

從義烏市區前往分水塘村陳望道故居有17公裡,車行約35分鐘。出了市區後,進入義烏城西街道橫塘村,沿雪峰西路經七一村至東黃線,經石明堂、何斯路,終點是分水塘村,全長約13公裡。這是一條義烏市美麗鄉村精品線公路,路面繪上了「紅黃藍」三色隔離標線,道路蜿蜒山間,猶如美麗彩虹,駕車行駛在路上心情愉悅。

紅、黃、藍三色,顏色不同則含義不同,紅色代表義烏是《共產黨宣言》首譯地,是一條紅色信仰的真理大道;黃色代表義烏是「義新歐」新絲綢之路的起點城市,在改革開放前沿,是一條開放共享、共贏發展的經濟騰飛大道;藍色代表義烏是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城市,是一條青山綠水、詩情畫意的生態文明建設大道。這美麗的「紅黃藍」三色線,給枯燥的農村鄉間道路增添了生機和活力。

陳望道,1891年1月18日,出生在義烏縣夏演鄉分水塘村的陳家祖屋中。分水塘村是義烏西部的一個偏僻小山村。周圍山巒重疊,水流盤曲,樹木花草十分茂盛,相鄰浦江縣。因這水流分別流入義烏和浦江,故得名「分水塘」。

陳望道故居,是一幢建於清宣統元年的庭院建築。為前廊式天井院結構的磚木建築,坐北朝南,呈「凹」字形布局,一進五開間,前設弄堂,左右各兩間 。陳家的柴屋,也是陳望道的出生地。他就在這兒潛心研究新思潮,首譯了《共產黨宣言》中文版本。

故居內還陳列著陳望道的生平事跡、照片和部分珍貴書籍,是我們了解革命的絕好教材。陳望道故居於2019年10月,被國務院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宣部命名的「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民盟中央命名的「 中國民主同盟傳統教育基地」和「 浙江省社科普及基地」等。

2018年,在家鄉郵友微信群中得知,中國郵政集團公司浙江省義烏市分公司於2018年11月2日,在陳望道故居設置了「望道紅色主題郵局」,家鄉郵友也給寄來了首日紀念封。此行,作為一名資深集郵愛好者那是必須要到的打卡地。郵局也是我工作了近40年「老家」啊!

望道郵局一位姓顧的工作人員非常熱情地接待了我。她向我介紹望道紅色主題郵局的基本情況和一些反映紅色主題的集郵品。我從包中取出了事先帶的空白信封和鼠年生肖郵票,準備在望道主題郵局製作幾枚此行的集郵紀念封。

小顧姑娘給了我所需的兩枚陳望道紀念戳和郵政日戳,我小心翼翼地在信封上貼好郵票,加蓋上紀念戳和日戳。同時,還在望道郵局購買了陳望道首譯的《共產黨宣言》複製小冊子,主題郵局開辦紀念封、望道郵局個性化郵票和去年發行的《中歐班列(義烏—馬德裡)》特種郵票首發紀念封等郵品。

為紀念《共產黨宣言》中文譯本出版一百周年,中國郵政屆時將發行紀念郵票一套1枚。在此,我要提醒全國廣大集郵愛好者,浙江義烏分水塘村陳望道故居的「望道郵局」,是8月22日中國郵政即將發行的《<共產黨宣言>中文譯本出版一百周年》紀念郵票的唯一原地哦!

作者:馮舒拉,男,1957年11月出生,浙江東陽人。原任浙江省義烏市、東陽市郵政局局長、黨委書記;2008北京奧林匹克博覽會集郵展覽總徵集員;中國郵政集團公司郵票發行部票品審核處負責人。現任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會士,國家級郵展評審員,中國西部研究與發展促進會集郵發展工委主任。

相關焦點

  • 《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出版一百周年,紀念郵票8月22日正式發售
    單枚整版8月21日晚上,記者從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郵政業務部了解到,中國郵政定於2020年8月22日發行《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出版一百周年紀念郵票郵票一套1枚。郵票圖案名稱為:《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出版一百周年,郵票面值為1.20元,計劃發行數量為750萬套。
  • 關於《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出版一百...
    關於《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出版一百周年紀念郵票,你關心的問題來了!100年後,2020年8月22日,《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出版一百周年紀念郵票將於上海、義烏兩地首發,上海首發活動將在位於楊浦區國福路51號的《共產黨宣言》展示館舉行。郵票一套一枚,面值1.2元,由著名郵票設計師李晨設計完成。50*30毫米的方寸之間,「真理之甘」和「信仰之源」登上「國家名片」。
  • 陳望道首譯《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的重大歷史意義
    正在這時,共產國際代表維經斯基來到上海,得知陳望道翻譯的中文版《共產黨宣言》已完成但出版遇到困難的消息後,便告訴陳獨秀、陳望道,他願意資助出版。經懂日文、英文,又對馬克思主義有深入研究的陳獨秀、李漢俊等人校閱後,1920年8月,陳望道翻譯的第一個中文全譯本《共產黨宣言》在上海拉斐德路(今復興中路)成裕裡12號的一個名叫「又新」的印刷所正式問世。
  • 《共產黨宣言》首個中文全譯本100周年
    《共產黨宣言》首個中文全譯本100周年 2020-04-06 09: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浙江上虞紀念《共產黨宣言》首個中文全譯本100周年
    王力湛 攝中新網紹興9月8日電(項菁 章海寧)《共產黨宣言》首個中文全譯本全國僅存12本,其中,保存完好的一本被珍藏在上虞區檔案館。9月8日,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舉行紀念《共產黨宣言》首個中文全譯本出版100周年活動,通過座談會、主題展等內容重溫宣言精神,弘揚信仰力量。
  • 《中文全譯本出版一百周年》紀念郵票發行
    8月22日,一名集郵愛好者在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邯鄲市分公司展示《<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出版一百周年》紀念郵票。 當日,中國郵政發行《<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出版一百周年》紀念郵票一套1枚,面值1.20元。
  • 又新印刷所:首部《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誕生地-共產黨宣言 紅色...
    原標題:傳承紅色基因  | 又新印刷所:首部《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誕生地  97年前,在這裡,首部《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印刷出版。  10年前,在這裡,原盧灣區經過地毯式文物普查,一處新的不可移動文物被最終確認。  這裡,就是上海市復興中路221弄12號,原辣斐德路成裕裡,又新印刷所舊址。
  • 陳望道:千秋巨筆傳真理,《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首位翻譯者
    陳望道,是教育家、語言學家、翻譯家。是《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首譯者。是我國早期傳播馬克思主義思想的先驅,對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和中國共產黨的建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891年1月18日,在浙江義烏分水塘村的一家農戶家庭,陳望道出生了。求學陳望道的父親陳君元經過多年的努力,也攢了一些家業。
  • ...陳望道和〈共產黨宣言〉》圖片文物展在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開展
    新民晚報訊 (記者 毛麗君)為紀念《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出版100周年、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成立100周年,為開展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學習教育提供鮮活生動的歷史教材,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聯合上海魯迅紀念館共同舉辦《信仰的力量——陳望道和<共產黨宣言>
  • 寫在《共產黨宣言》中文首譯本出版100周年之際
    新華社上海7月5日電 題:永恆的明燈——寫在《共產黨宣言》中文首譯本出版100周年之際  新華社記者季明、楊金志、吳振東、郭敬丹  思想走在行動之前,就像閃電出現在雷鳴以前。  1848年2月,《共產黨宣言》正式發表。馬克思主義橫空出世,成為一道劃破暗夜的閃電。
  • 「一大會址」日記|《陳望道和〈共產黨宣言〉》展今日開展
    《信仰的力量——陳望道和〈共產黨宣言〉》圖片文物展今天在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開展。《信仰的力量——陳望道和〈共產黨宣言〉》今天開展。澎湃新聞見習記者 陳少穎 圖5月12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館方獲悉,該展覽為紀念《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出版100周年、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成立100周年、中國共產黨誕辰99周年,由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聯合上海魯迅紀念館精心策劃而舉辦。
  • 七一建黨日 跟著鏡頭走進陳望道故居感受信仰的力量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
  • 鉤沉|真理的味道非常甜,紀念《共產黨宣言》中譯本出版100周年
    這時,出於籌備建黨的迫切需要,陳獨秀深感應儘快將《共產黨宣言》翻譯成中文;於是,早期共產主義者主持的上海《星期評論》編輯部經商量,由邵力子出面邀請精通迎接建黨100周年日文、英文並具有一定的馬克思主義學識的陳望道作為譯者,擔當此重任。戴季陶提供了《共產黨宣言》日譯本,陳獨秀通過李大釗從北京大學圖書館借出英譯本,供陳望道對照翻譯。
  • 《共產黨宣言》中譯本的故事
    陳望道翻譯的《共產黨宣言》全譯本  陳望道翻譯的《共產黨宣言》全譯本  1920年初,陳獨秀、李大釗籌劃將《共產黨宣言》譯成中文。  1929年,在上海書店被查封以後,中國共產黨秘密創辦了華興書局。在國民黨的白色恐怖包圍下,為了適應當時革命形勢的需要,華興書局和其他一些進步出版發行機構出版了一大批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華崗譯本就是其中之一,這是中國共產黨成立後,第一個由共產黨人翻譯的中文全譯本,當時華崗年僅27歲。參照陳望道譯本,華崗字斟句酌,反覆推敲,於1930年初由華興書局出版了《共產黨宣言》中英文對照本。
  • 鉤沉|陳望道與《共產黨宣言》出版百年
    今年是《共產黨宣言》中文版出版百年。1936年,毛澤東在陝北與斯諾會見時,談到自己走上馬列主義道路的過程。其中提及自己最早接觸馬列主義,是在1920年夏秋讀到的三部啟蒙讀物。
  • 千秋巨筆:陳望道首譯《共產黨宣言》
    老者最後在二版譯本的內頁上工整地寫下自己的名字:陳望道。沒錯,這位老人就是中共早期活動家、新文化運動先驅、著名語言學家、教育家陳望道。正是他第一次把《共產黨宣言》 完整地介紹到國內,從而使一批先進知識分子能夠直接接觸到馬克思主義的精髓,堅定了他們追求共產主義的信念,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提供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 大道薪火——《共產黨宣言》中文首譯本誕生記
    1920年8月出版的《共產黨宣言》中文首譯本。陳望道山東廣饒縣《共產黨宣言》紀念館收藏的1920年8月出版的《共產黨宣言》中文首譯本。羅章龍所在德文組曾用德文本翻譯過《宣言》。當時,由於受條件限制,譯本為油印本,僅在內部傳閱。但是,無論李澤彰譯本還是羅章龍譯本,都沒有正式出版,很難說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中的作用。這兩個版本的翻譯質量與陳望道譯本更無從比較。總之,在《共產黨宣言》中文首譯這個節點上,歷史選擇了陳望道。
  • 陳望道復旦舊居完成修繕,作為《共產黨宣言》展示館試運營
    其中「宣言中譯 信仰之源」展示《共產黨宣言》的誕生、中譯和影響,彰顯上海紅色起源地的精神與傳承;「千秋巨筆 一代宗師」介紹《共產黨宣言》中文首譯本譯者陳望道的生平事跡。值馬克思誕辰200周年之際,5月5日至5月14日,北京紅展馬克思文獻珍藏館的「全球2200種中外版《共產黨宣言》上海首展」在復旦大學博物館(蔡冠深人文館)與「宣言中譯,信仰之源」共同聯展,以113種文字2200多種版本,呈現《共產黨宣言》在世界各國的翻譯出版和傳播影響力。展館一角。
  • 陳望道:《共產黨宣言》精神忠實傳人的典範
    今年是《宣言》第一個中文全譯本問世100周年,中國共產黨人如何從《宣言》精神中汲取戰「疫」的力量,永遠做「《宣言》精神的忠實傳人」?如何貫徹落實總書記關於戰「疫」的重要講話精神,「把《共產黨宣言》蘊含的科學原理和科學精神運用到打贏這場特殊戰役?
  • 薪火相傳--《共產黨宣言》在中國
    1920年春天,在浙江義烏縣分水塘村的一間破舊柴房裡,從日本留學回國的年輕的陳望道翻譯完成了中文版《共產黨宣言》。自此,這部被稱為「人類撰寫的最為重要的著作之一」的科學共產主義綱領性文件,有了第一本中文全譯本,對中國革命和歷史產生了難以估量的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