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22日,是《共產黨宣言》中文譯本出版一百周年》。《共產黨宣言》是馬克思與恩格思為共產主義者同盟起草的綱領,德文版由馬克思執筆寫成,中文版由陳望道首譯而成。
2018年5月5日,中國郵政發行的《馬克思誕辰200周年》郵票第2圖中,馬克思與恩格斯雕像右上方的小冊子就是《共產黨宣言》德文版、中文版以及《資本論》中文版的馬克思著作。這也是首次以《共產黨宣言》譯本為主題圖案出現在方寸郵票上。
郵票圖案上的馬克思、恩格斯銅像在德國柏林市中心施普雷河的東岸,亞歷山大廣場上。
4月15日,我從東陽駕車前往義烏《共產黨宣言》中文版首譯者陳望道故居參觀。這也是我第3次前往陳望道故居參觀學習,接受再教育。
1993年,我從東陽市郵電局調往義烏市郵電局工作。這年年底,我第一次去陳望道故居。聽當時的村支書講述了陳望道翻譯《共產黨宣言》時的故事,現在已是家喻戶曉了。
1920年的一個春夜,29歲的陳望道從杭州回到家鄉義烏分水塘村,就在一間柴屋內全神貫注、聚精會神地翻譯外文版的《共產黨宣言》。母親在屋外關切地喊:「孩子,你吃粽子要加紅糖,吃了嗎?」陳望道應聲答道:「吃了吃了,甜極了。」等到母親進屋收拾碗筷,看著陳望道笑出了聲,此時滿嘴墨汁的他才有所發覺。陳望道說:「這就是真理的味道,比紅糖還甜。」
從義烏市區前往分水塘村陳望道故居有17公裡,車行約35分鐘。出了市區後,進入義烏城西街道橫塘村,沿雪峰西路經七一村至東黃線,經石明堂、何斯路,終點是分水塘村,全長約13公裡。這是一條義烏市美麗鄉村精品線公路,路面繪上了「紅黃藍」三色隔離標線,道路蜿蜒山間,猶如美麗彩虹,駕車行駛在路上心情愉悅。
紅、黃、藍三色,顏色不同則含義不同,紅色代表義烏是《共產黨宣言》首譯地,是一條紅色信仰的真理大道;黃色代表義烏是「義新歐」新絲綢之路的起點城市,在改革開放前沿,是一條開放共享、共贏發展的經濟騰飛大道;藍色代表義烏是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城市,是一條青山綠水、詩情畫意的生態文明建設大道。這美麗的「紅黃藍」三色線,給枯燥的農村鄉間道路增添了生機和活力。
陳望道,1891年1月18日,出生在義烏縣夏演鄉分水塘村的陳家祖屋中。分水塘村是義烏西部的一個偏僻小山村。周圍山巒重疊,水流盤曲,樹木花草十分茂盛,相鄰浦江縣。因這水流分別流入義烏和浦江,故得名「分水塘」。
陳望道故居,是一幢建於清宣統元年的庭院建築。為前廊式天井院結構的磚木建築,坐北朝南,呈「凹」字形布局,一進五開間,前設弄堂,左右各兩間 。陳家的柴屋,也是陳望道的出生地。他就在這兒潛心研究新思潮,首譯了《共產黨宣言》中文版本。
故居內還陳列著陳望道的生平事跡、照片和部分珍貴書籍,是我們了解革命的絕好教材。陳望道故居於2019年10月,被國務院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宣部命名的「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民盟中央命名的「 中國民主同盟傳統教育基地」和「 浙江省社科普及基地」等。
2018年,在家鄉郵友微信群中得知,中國郵政集團公司浙江省義烏市分公司於2018年11月2日,在陳望道故居設置了「望道紅色主題郵局」,家鄉郵友也給寄來了首日紀念封。此行,作為一名資深集郵愛好者那是必須要到的打卡地。郵局也是我工作了近40年「老家」啊!
望道郵局一位姓顧的工作人員非常熱情地接待了我。她向我介紹望道紅色主題郵局的基本情況和一些反映紅色主題的集郵品。我從包中取出了事先帶的空白信封和鼠年生肖郵票,準備在望道主題郵局製作幾枚此行的集郵紀念封。
小顧姑娘給了我所需的兩枚陳望道紀念戳和郵政日戳,我小心翼翼地在信封上貼好郵票,加蓋上紀念戳和日戳。同時,還在望道郵局購買了陳望道首譯的《共產黨宣言》複製小冊子,主題郵局開辦紀念封、望道郵局個性化郵票和去年發行的《中歐班列(義烏—馬德裡)》特種郵票首發紀念封等郵品。
為紀念《共產黨宣言》中文譯本出版一百周年,中國郵政屆時將發行紀念郵票一套1枚。在此,我要提醒全國廣大集郵愛好者,浙江義烏分水塘村陳望道故居的「望道郵局」,是8月22日中國郵政即將發行的《<共產黨宣言>中文譯本出版一百周年》紀念郵票的唯一原地哦!
作者:馮舒拉,男,1957年11月出生,浙江東陽人。原任浙江省義烏市、東陽市郵政局局長、黨委書記;2008北京奧林匹克博覽會集郵展覽總徵集員;中國郵政集團公司郵票發行部票品審核處負責人。現任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會士,國家級郵展評審員,中國西部研究與發展促進會集郵發展工委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