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潮品牌、網紅產品,近年來隨著國人消費意識與結構的改變,瞬間爆發,逆市崛起,在多個領域擦出火花。民以食為天,今天想給大家講述一個,中國人自己的快餐店崛起的故事,因為真的很難想像,麥當勞、肯德基等洋快餐在中國這麼多年,俘獲無數中國粉,最終擊敗它們的也是中國粉。
這個中國粉就是華萊士!從最初「山寨」麥當勞、肯德基,到做成中國人自己的「洋快餐」,華萊士的增長速度異常可怕,有統計數據顯示:這樣一個靠模仿麥當勞、肯德基起家的快餐店,如今已經在全國範圍內坐擁12224家門店!遠超前兩家,其門店數量更是肯德基的兩倍有餘,連外國人都經常去吃,簡直不可思議。
那麼,華萊士是靠什麼成功發家的呢?要知道,麥當勞、肯德基如華歷史要遠遠早於它,可以說把先入為主做到極致,而且每年都在瘋狂打廣告。反觀華萊士幾乎沒打過什麼廣告,卻能成功逆襲,建立起中國人自己的快餐帝國,到底有何過人之處呢?
一
要說起,快餐這個概念,炒火的的確是外國人。自從肯德基第一家店在1987年4月於北京拉開帷幕,人們才開始意識到,還有快餐這麼個很好的品類,肯德基、麥當勞也是無數人兒時的回憶,洋快餐可以說在中國風風火火了幾十年,一個個堪稱洗腦式的廣告,簡直深入人心。
除了味道吸引人外,快餐憑藉衛生、方便、品類多等特點,為人們在外出遊玩以及工作中提供了很多便捷性與可選擇性,身受國人喜愛。有數據顯示,快餐在中國是一個異常龐大的市場,它的市場份額佔比達到所有飲食行業的2/5,也就說在中國有將近一半的人每天都會與快餐接觸,人們熱衷於這種可以提供快速選擇的美食,必定時間才是最寶貴的,沒有幾個人在上班的時候願意一個午飯等待一個小時。
而在快餐市場裡,洋快餐的份額很重,可以理解為,近半數國人選擇快餐的同時,幾乎都在選擇洋快餐,特別是在過去10年,洋快餐的市場佔有率非常之高,也讓無數中國快餐汗顏,錢都進了外國人的腰包,可有一點,的確會讓中國快餐無奈,洋快餐的一體化管理模式,太先進了,品牌歷史悠久。
有權威三方機構曾經在2011年時做了個數據統計發現,麥當勞的平均營業額是中國快餐的160倍,高下立見。這直接導致,一些中國快餐店非常不服,妄圖模仿麥當勞、肯德基,複製「山寨」店,在充滿誘惑的鈔票世界裡,分一杯羹。
於是乎大家都開始動了起來,各種名字中帶「麥」、帶「肯」的店鋪數不勝數,有的乾脆英文都省了,直接兩個MM,一個KF……另外國人都嘆為觀止,山寨模仿哪家強?千萬不要小看「山寨」,這也是門技術活,似像非像,最後的結果就是四不像,最終窮途末路。
「山寨」也是門高端學問,有些從名字就開始模仿別人,太過高調也容易被舉報。有一家餐飲店卻在「山寨」行當裡走出一條逆襲路,這就是華萊士。
二
華萊士這個名字很討喜,創始人真的很聰明,名字上就避開了與肯德基、麥當勞的衝突,而且這個名字怎麼看都像一個洋品牌,非常高大上,很容易做到「魚目混珠」。特別是洋快餐最火的那些年間,很多人甚至不知道華萊士是個國產品牌。終於淘到一家比肯麥還實惠的「洋店」。
的確,洋快餐熱的時候,真的很難找到一家比肯麥實惠的店面,華萊士做得很到位,光靠便宜二字,深得人心。華萊士在產品定價方面很聰明,比如你吃一個肯德基香辣雞腿堡17塊錢,華萊士卻賣10塊錢左右,便宜了將近一半,卻又不是特別便宜,讓你對其產生質疑。
就這樣憑藉實惠的價格,好聽的名字,華萊士默默的發展著,它也不怎麼打廣告,很低調,在模仿道路上漸漸走出中國人的特色。在選址上,華萊士也很考究,一定是有些逼格的商業區,漸漸你就會被迷惑,這絕對是一家有品質的「洋快餐」店。
肯德基、麥當勞瘋狂打廣告的模式,看似是想通過洗腦的方式深入人心,但也會讓人感到厭倦,當一個美食之路走得過於大眾化的時候,它的創新性就在下降,留下的只能是高品質的服務與絕妙的口味,顯然這些都不是快餐店的優勢。
什麼是快餐的優勢?華萊士創始人華氏兄弟想的就很透徹。白手起家,沒有過硬的學歷和背景,在創業之前,華氏兄弟之一的華懷慶不過是一個小縣城的會計,想要有更大人生發展空間的他,在會計生涯的第8年決心下海某一份事業。
揣著手中僅有的8000元,他擺過地攤,賣過領帶。一次偶然的機遇讓他品嘗到了洋快餐的美味。起初他沒有想做快餐,但是鼻子靈敏的他,卻發現了一個巨大的商機,90年代時,肯德基還沒有現在那麼多門店,只是在一線城市布局,根本瞧不起二三線城市。
華懷慶卻覺得這是個機會,為什麼不在二三線城市搞一個類似的快餐店呢?必定做過8年會計,他把帳算得很清楚,沒準瞬間就能發財。於是他找來自己的兄弟合計,最終一致認為,可以利用肯德基、麥當勞一時無法覆蓋二、三線城市的「缺口」,模仿經營,來藍海中摸金。
模式上,哥倆沒有走國內其它模仿者的思路。因為,那時候,很多模仿者都清楚,肯德基、麥當勞最賺錢的法門不是賣漢堡,而是通過各種廣告提升品牌效應,提升品牌溢價,通過收加盟費賺錢,也就說,利用品牌效應賺錢。所以,當時絕大多數本土餐快也都在實施加盟制,意圖暴富,根本就不想永久性經營,但他們卻忽視了肯德基、麥當勞有很好的歷史傳承與背書,這不是幾年就能搞出來的,就像奢侈品,哪家沒有悠久歷史與沉澱?
你說你是高端品牌你就是了?搞個幾年就想搞加盟?在最開始做事情的邏輯上,華氏兄弟想的並不是靠加盟賺錢,他們想走一條本土快餐逆襲之路。2001年1月8日,華懷慶、華懷餘兩兄弟湊了8萬元,在福州師範大學門口創建了一個快餐店,取了一個他們認為「中西結合」,卻非常洋快餐的名字,華萊士。
三
華萊士的商業模式其實很簡單,模仿肯德基、麥當勞,賣差不多的產品,價格便宜,還設置了兒童樂園,兩位大哥有什麼,華萊士就跟著學。但是即便華萊士認為價格便宜,10元左右一個漢堡對於二三線城市來說,並不是很接受,還不如肉夾饃吃著舒服。
於是乎,華氏兄弟在起初的經營中,大幅降低漢堡、炸雞、可樂的價格,給顧客大幅讓利,他倆也清楚,漢堡、炸雞、可樂的利潤空間十分巨大,想要與眾不同,就得便宜,薄利,才能多銷,按著這個思路,華萊士做了很多活動,推出「特價123」促銷,即可樂1元、雞腿2元、漢堡3元。
二三線城市消費者,一看價格如此實惠,果斷嘗鮮,並發現華萊士的產品和大牌肯德基、麥當勞也沒啥區別,深得人心。在消費者頻頻買單的同時,華萊士的營業額也在蹭蹭暴漲。雖然二三線城市消費者不能吃到,肯德基、麥當勞,但「洋快餐」華萊士也是屬於他們兒時的回憶。
即便後來,肯德基、麥當勞開始向二三線城市覆蓋,依然不會影響華萊士的生意,因為先入為主太重要了。從2003年開始,華萊士算是真正走上逆襲之路了,連鎖店相繼開業,1年後,華萊士提升了自己的品牌形象,重新設計LOGO併入住商業街區,到了2006年進入品牌化經營階段,此後,又用10多年時間,把自己打造成一個與肯德基、麥當勞不同的,「洋快餐」,在一線城市核心地段入住,成為高端大氣上檔次的快餐店代表。
當,華萊士殺入一線城市的時候,肯德基、麥當勞決心殺入二三線城市,到了那裡,它們才知道什麼是華萊士,做夢都沒想到,竟然還有這麼一位競爭對手存在,反觀殺入一線城市的華萊士要順風順水許多,一線城市的消費能力太強了,只有新鮮感才能抓住他們的眼球,華萊士就是這麼一匹黑馬。
2014年時,華萊士的全國門店已經達到4800家,超過肯德基,躋身亞洲最大快餐連鎖企業之一。2年後,華萊士成功上市,年營收超過6億,旗下擁有超5萬名員工,成為國內快餐業名副其實的龍頭企業!
到了2019年,華萊士的門店數據驚人爆發,達到12224家!此時,昔日對手肯德基、麥當勞才只有6700多家與4200多家,肯麥相加都不在是華萊士的對手,中國本土快餐之王實至名歸。
相比華萊士的高歌猛進,肯德基、麥當勞在中國已經越發頹廢,走下坡路。其原因一個是,產品定價過高;一個是,廣告做得太多忽視了產品品質;一個是創新力度不夠,在消費升級時代的今天,消費者的訴求已經不再是幾十年前,你是個洋品牌就牛,人們看中的不僅是品牌,還有品質與創新。
特別是當消費結構發生改變時,歷史沉澱已經變得不那麼重要,重要的是,要能跟上歷史變遷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