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德基+麥當勞都不是對手,它把「山寨」做到了極致!

2020-12-21 品牌觀察官

若論中國最多的餐飲店是什麼?相信很多人都會回答說是肯德基,尤其是在大城市,隔三岔五就能看到它的身影,大概率對面還有一家麥當勞。

但答案可能超出你的預料,中國分布最為廣泛、數量最多的餐飲店竟然是——

華萊士。

數據顯示,早截至2019年年底,肯德基在中國大陸的門店數為6534家,而麥當勞的門店數為3383家,而華萊士的門店數量已經達到了12000+。也就是說,知名度比華萊士大得多的肯德基、麥當勞,兩家的大陸門店加一起還沒有它多……

這家從頭到腳都山寨肯德基的小吃店,卻憑藉著農村包圍城市的路線,成功逆襲正主。這一點在分布圖上也體現的尤其明顯,雖然它分布的沒有肯德基多,但在非一線城市要分布的密多了。尤其是在許多小縣城,眾人只見華萊士,不見肯德基。

麥當勞大陸分布圖

肯德基大陸分布圖

華萊士大陸分布圖

紮實的門店分布,贏得了最廣大的用戶。《中國餐飲報告2018》中,華萊士的全平臺總訂單量排名位居第一,麥當勞、肯德基、德克士、正新雞排分別排名二三四五名,華萊士成功擠下麥當勞肯德基,拿下行業第一。

除了在數量上成功碾壓同行之外,華萊士的賺錢能力也是槓槓的。2016年,華萊士旗下華士食品在新三板掛牌,其財報顯示,2015-2019年,華士食品的淨利潤呈上升趨勢,,2015年度淨利潤約為975萬元;2019年度淨利潤達到5460萬元;2019年,其營業收入達到了25.50億元。

那麼,「李鬼」是如何超越「李逵」,華萊士究竟是如何逆襲的呢?

01

8年會計轉賣雞

華萊士的幕後掌舵人,是華懷慶、華懷餘兄弟。此前華懷慶做了8年會計,當溫州人經商風盛行、炒房團大殺四方時,華懷慶也按捺不住了,帶著自己工作多年攢下來的8000塊錢,開始下海經商。他賣過領帶,開過鞋廠,也擺過地攤,但在他看來這始終只是小打小鬧。

(左:華懷餘、右:華懷慶)

這時,洋快餐初入中國、風靡整個社會。1987年11月,中國第一家肯德基餐廳在北京面世,開業當天,雖然下著雪,「門口排隊的人群快要擠爆了」,工作人員不得不打電話求助公安來維持秩序。最後公安出了主意,在外面排隊,一次放幾個人進去,當時隊伍在外面繞了一圈,一排兩個小時。

當時一塊原味雞售價2.5元,相比較中國當時的消費水平,可以算得上高消費,不少家庭要攢上一個月的收入來嘗一嘗肯德基。1987年,中國普通幹部的月工資收入不過100元左右。

但是就衝著想要感受「洋快餐」的魅力,想要體會「西方文化」,大家也會努力攢錢去肯德基「下回館子」。跟店門口的大叔合影,都成為了當時的潮流。

察覺到國人對于洋快餐的追捧,兩兄弟決定利用麥當勞、肯德基一時無法覆蓋二三線城市的「時空差」,模仿他們的產品和經營模式,搶先在地級市、縣級市開店,填補當地的市場空白。

當時的錢有多好賺?

一位餐飲老兵回憶,「1998年至2002年,當時投資約100萬元就可在地級市開一家和麥當勞相當規模的餐廳,一個漢堡賣10多元,大家還排隊,一般半年左右就可以收回投資。

兩兄弟以「華萊士」,這個聽起來就倍感「洋氣」的名字成功鎮住了全村父老鄉親,一時大賺特賺。當時,兩兄弟還說,「華萊士以後要是能像肯德基那樣在中國開上20家店,到時一人買一輛捷達!」。

但山寨貨畢竟不是真正的高富帥,尤其是當山寨貨泛濫的時候,自然很難吸引到白富美。彼時,當地已經有本土漢堡企業做到了上百家加盟店的規模,讓兩兄弟的生意倍受重創。

尤其是當真正的高富帥出現的時候,山寨貨更加沒有競爭白富美的資本。2001年,德克士在華萊士對面開了一家店,這險些成為了壓死華萊士的最後一根稻草。

02

十元三個的漢堡有多香

只要精神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兩兄弟決定兵行險著——推出「特價123」大促銷!

「特價123」,簡單又粗暴——可樂1元、雞腿2元和漢堡3元。

要知道,十塊錢的漢堡,現在看很便宜,但在二十年前,依舊是很多人捨不得吃的東西。華萊士這個大招一出,效果立現。其營業額由平時的2000元達到4000元,第二天達到6000元,第三天突破8000元。華萊士門口第一次迎來了人山人海。

但是彼時的同行卻有一種看笑話的心態,哪有賣這麼便宜的,這不是賠本賺吆喝的買賣嗎?

但低價憑啥不能賺錢?兩兄弟想到的是用規模效應降低成本的辦法——「一天做10個漢堡要一口鍋,做500個漢堡也是一口鍋,把這口鍋的固定成本平攤到每個漢堡中去,成本差異會有多大?鍋是這樣,坐椅、店面租金、裝修投入都是這樣。」

話不多說,就是開店!兩兄弟從福州出發,將門店開遍了全國的各大中小城鎮。它的開店速度有多快?

2014年1月,它在全國有4800多家連鎖店,而到了2018年底,這個數值已經達到了10000家,如今門店數更是超過了12000+。

為了將特價進行到底,兩兄弟還配套了一系列組合拳。首先,在城市上,決定走「農村包圍城市」的路線,從三四線甚至小縣城起家,最後再反攻大城市。

其次,在地段上,性價比優先,主動避開租金昂貴的核心商圈和一級路段,選擇入駐租金較低的二級路段和社區,避免了與國際大品牌的短兵相接。

第三,在店面上,「開小不開大」,不設兒童樂園,力爭讓每一平方米都產生最大效益;此外還能讓消費者產生這家店很熱鬧的感覺。

此外,在營銷方面,肯德基在電視上網絡上廣告打得飛起,代言人換了一個又一個,這筆巨大費用,華萊士基本沒有,它基本不打廣告,就貼貼海報、做做促銷而已。

當然,在食材選擇上,華萊士也相應地進行了消費降級。比如說雞米花,肯德基麵粉比例在10%到20%之間,華萊士則大概在30-40%左右。

還有肯德基用雞腿肉的地方,華萊士會選擇雞胸肉。雖然胸肉的油脂肉汁彈性會差,但是因為價格擺在那裡,其實大部分人會不在乎的。

產品尺寸也會相應縮減,肯德基是對產品大小有嚴格要求的,比如雞翅就要求是35到40克一個。華萊士則會選擇比肯德基小一點的,減量才能減價。

靠著種種大招,華萊士能夠天天大促銷,頓頓有活動。雖然說「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但有時候,你真的能白嫖一頓飯。

華萊士的成功,其實迎合的是絕大多數人民群眾的需求。即使是在今天,我們仍然處於「6億人月入千元」的發展階段。

華萊士十元能換三個漢堡的平價策略,讓那些大城市郊區駐紮的漂泊青年、賺著血汗錢的農民工、囊中羞澀的學生黨,無論他們在哪座城市,都可以結束忙碌的一天後在華萊士點到優惠的套餐,用最廉價有效的果腹感享受到片刻的虛幻西洋景,過一把消費升級的癮。

「下沉市場」人群的「洋文化」追求,以華萊士這種特殊的方式與世界接軌。

03

每個人都是老闆

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華萊士不僅面對消費者是走大眾路線,在開店方面也是靠發動「人民戰爭」。

區別於直營和加盟,華萊士創造了一種全新的連鎖經營模式——合作聯營,後來這種模式被福建地區的企業廣泛使用,逐漸走出全國,因此也被稱作「福建模式」。

所謂的合作聯營,就是把華萊士的員工,變成公司的合伙人。華萊士鼓勵員工組成一個個團隊,分派到各省市獨立開發市場,團隊自主尋址開店、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公司在統一門店裝修、品牌運作、物流配送、員工培訓、產品研發等方面給予全套支持。

所以,華萊士的門店不是某一個人的,而是屬於一個團隊的。有人找店址,有人抓經營,有人管後勤,各揮其能、各展其才。

華萊士不僅發動了自己的員工,還發動了外部力量,無需成為華萊士的員工也可持股,比如說供應商、門店房東以及其他利益相關者,像華萊士參股的上遊供應鏈企業就達到了8~10家。

有事大家一起幹、有錢大家一起分。發團隊根據每個人對門店經營的貢獻度來分配比例,集體持股、交叉持股,通過利益相捆綁的方式,激發每個人的主人翁精神,把公司的生意當成自家的生意來做。

眾人拾柴火焰高。據說,一家華萊士的分店,除去房租工資和水電費,一年下來的淨利潤都有100w左右。已然達到了網友夢想的年入百萬的標準。

看到了華萊士模式的成功,其他福州連鎖餐飲品牌也紛紛學習效仿。於是在今天的福州,你。,經常能看到這樣的景象。兩家同品類的餐廳距離不到20米,在同一條街上搶生意。而他們的老闆卻坐在茶館裡一起喝茶聊天,因為他們相互「持股」對方的餐廳。

04

最強的核心競爭力

但無論是山寨還是低價,都只是最淺層的特點,即使是合作聯營的人才管理模式,也能夠被輕易複製,雖然華萊士是山寨,但要做成「山寨之王」,也絕不僅僅是靠這幾把刷子。

當門店開到一定的規模,聚攏的資源越來越多,華萊士早就不靠薄利多銷賣漢堡賺錢了。財報顯示,其超過95%的利潤來源於對餐飲企業的原材料供應,

依託上萬家門店進行的供應鏈整合,才是它真正的競爭力。就是說,從餐廳的瓷磚、坐椅到廚房設備,再到雞塊、牛肉、麵包、可樂甚至託盤紙,華萊士都可以憑藉其龐大的統一採購量,可以確保從供應商那拿到最優惠的價格,確保了終端門店的市場競爭力,讓「低價」也能賺到錢。

此外,華萊士可能對涉及的每一個產業進行深度整合,每一個都是一個龐大的市場。比如華萊士旗下擁有十幾家麵包生產企業,這些麵包廠除了供應華萊士的需求外,同時也對外供應產品,每家麵包廠都為企業貢獻數百萬元的利潤。

這一點的前景,我們可以參照海底撈的發展前景,不僅成功服務了自己,讓自己更好地賺錢;還能服務其他企業,賺全行業的錢。

張勇曾提到過:我們最強的地方其實是供應鏈。2007年,海底撈把食材供應部門拆分為「蜀海」,進行公司化獨立運作,為海底撈提供整體供應鏈託管服務。2011年,「蜀海」正式從海底撈獨立出來,以標準化中央廚房系統,為餐企及零售企業提供供應鏈服務;2018年,蜀海交易額約50億元。

據不完全統計,蜀海供應鏈服務了近 200 家餐飲企業,客戶分布於便利零售、火鍋、中餐、航空配餐、燒烤、韓餐等業態。除7-11、海底撈外,還包括熱辣壹號、北京航食、青年餐廳、西貝、胡大、很久以前、韓時烤肉等眾多知名餐飲連鎖企業。

05

結語

但華萊士表面繁華的背後,卻是危機重重。始終亦步亦趨地跟在肯德基身後,永遠無法擺脫山寨的影子,始終走不出自己的路;且低價促銷的路線,讓它一直賺著低於行業平均利潤的辛苦錢;更嚴重的是,食品質量、安全問題也是屢屢爆出,華萊士因此還獲封了「拉肚子神器」的稱號。

沒有一種商業模式是永久的,沒有一種競爭力是永恆的。華萊士若是還不進行反思,那麼,要麼會被主打優質低價的新餐飲品牌而擊垮;要麼會被消費升級的浪潮所淘汰。

相關焦點

  • 年賺6億,「山寨」成功逆襲!12224家門店是肯德基的2倍!
    從最初「山寨」麥當勞、肯德基,到做成中國人自己的「洋快餐」,華萊士的增長速度異常可怕,有統計數據顯示:這樣一個靠模仿麥當勞、肯德基起家的快餐店,如今已經在全國範圍內坐擁12224家門店!遠超前兩家,其門店數量更是肯德基的兩倍有餘,連外國人都經常去吃,簡直不可思議。那麼,華萊士是靠什麼成功發家的呢?
  • 伊朗的山寨麥當勞肯德基到底有多強
    伊朗的山寨麥當勞肯德基到底有多強 大家好 這裡是「冒險雷探長」 今天給大家聊一聊伊朗的「吃雞」文化
  • 在中國最賺錢的快餐店:營收跟阿里相當,連麥當勞都不是它的對手
    而說到快餐,很多人都會想到肯德基和麥當勞這兩大快餐界的「巨頭」,想必大家平時也是沒有少吃的,而且在中國各地都能看到這兩家快餐店的身影。在中國最賺錢的快餐店:營收跟阿里相當,連麥當勞都不是它的對手。,但是要從營業額的數據來看,這肯德基的營業額會比麥當勞的要更多一些,營收也可以跟阿里相當了,所以很多人都人認為肯德基在中國算是最賺錢的快餐店了,深受很多中國吃貨的喜歡。
  • 華萊士香過麥當勞肯德基?不服!
    應該不是肯德基就是麥當勞。他們在我們心中的分量不言而喻,國民級洋快餐。麥當勞和肯德基什麼都好,就是9塊錢的配送費讓人恨得牙痒痒。香過肯德基麥當勞?他們改變了「不講武德」的山寨打法,把促銷搞起來、成本降下來,將店開到了麥當勞肯德基夠不到的地方去!一方面,他們在搞活動這條路上越走越遠。
  • 華萊士門店超10000家,比肯德基麥當勞總數還多,它是如何發展起來的?
    比如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蒙牛和伊利,阿迪達斯和耐克,以及肯德基和麥當勞等大牌品牌之間的競爭。從肯德基和麥當勞的競爭之中,人們發現了一個很搞笑的定律:但凡有肯德基的地方,旁邊或者對面肯定會有一家麥當勞。目前,肯德基在中國大陸已經開設近6000家門店,麥當勞在中國的門店只有2900家,數量比肯德基是麥當勞的2倍之多,但是放眼全球範圍之呢,麥當勞門店數量又比肯德基要多。
  • 為何肯德基麥當勞的可樂要比外面的好喝?只因麥當勞做到了這一點
    為何肯德基麥當勞的可樂要比外面的好喝?只因麥當勞做到了這一點如今肯德基、麥當勞之類的快餐店已經在城市普及,這一點只要是生活城市中人應該都清楚,為什麼肯德基、麥當勞這類快餐店在城市中銷量這麼好呢?因為這些快餐店裡的食物不管是成年人還是小孩都喜歡吃,這些食物可以滿足了各個年齡段人群的胃口。不過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基本上所有去肯德基、麥當勞的人都會點同一樣食物,那就是可樂。後來很多人發現肯德基麥當勞的可樂似乎要比我們自己在外面買的好喝。首先大家都知道的一點是,我們在外面買一瓶可樂最多也就4元錢,而肯德基、麥當勞這類快餐店裡的可樂最便宜也要10元一杯。
  • 中國本土快餐之王崛起,力壓肯德基、麥當勞,開出12224家門店!
    中國本土快餐之王崛起,力壓肯德基、麥當勞,開出12224家門店!推薦語:說到中國的快餐行業,肯德基與麥當勞一直都是繞不過去的兩大品牌。在麥當勞和肯德基兩大巨頭的「壟斷」夾擊下,一個本土的快餐品牌突然開遍了國內的大街小巷,他就是被稱之為「山寨肯德基」的華萊士,而且門店數量方面遠遠超出肯德基和麥當勞。
  • 將山寨做到極致便是成功,中國漢堡品牌成功的秘訣
    山寨版漢堡的崛起 想必很多二三線城市的人都知道華萊士這個品牌。華萊士的創始人華懷餘和華懷慶兩兄弟於2001年在福建福州成立。經過了19年的打拼,年營業額已達到了23億元人民幣,成為了僅處於肯德基、麥當勞第一漢堡品牌。
  • 肯德基已走下神壇,「山寨貨」都比它做得好!雞肉香脆汁水多!
    肯德基已走下神壇,「山寨貨」都比它做得好!雞肉香脆汁水多!現在隨著各種快餐的飛速發展,小時候大家都愛的肯德基似乎慢慢被追趕上,已經不是小時候的味道也沒有了小時候吃肯爺爺的那種感覺。在國外,麥當勞的發源地美國本土,肯德基只是高速公路上一個停車點人們及時應付飢餓的小快餐店,而真正與麥當勞抗衡的則是漢堡王。而在國內大家說快餐第一個想到的基本上也是麥當勞,肯德基慢慢被大家放在了二流食品。小編我曾經也是肯德基黨,畢竟學生時代比較窮,早上六點多就要起床去學校上課,吃得起的也只有六塊錢一份的肯德基早餐。
  • 在重慶,肯德基根本不是鄉村基的對手-虎嗅網
    這是絕對中的絕對,連毫無爭議的肯德基都要排在它之後,是重慶快餐界裡當之無愧的頭牌。他們在1996年盤下了解放碑群鷹廣場上一家做不下去的餐飲店,沒花多少錢,一家名為「鄉村雞」的餐飲店由此開始書寫自己「中國麥當勞肯德基」的故事。
  • 中國最成功「山寨」,因模仿肯德基而爆紅,有著肯德基沒有的美食
    中國最成功「山寨」,因模仿肯德基而爆紅,有著肯德基沒有的美食。中國美食走出國門,那就有了外國的美食來到中國,日本的壽司刺身,韓國的烤肉,最值得一提的那就是美國的快餐,來到中國的美國食物那就是肯德基和麥當勞
  • 為什麼麥當勞比肯德基高級?
    麥當勞和肯德基選哪個?  這次我站M記。  但從整體看,麥當勞引導消費者,肯德基迎合消費者。當肯德基的口味越來越中國化,麥當勞卻基本保持著較為正宗的「洋味」。  比如漢堡,KFC的雞肉漢堡夾著洋白菜絲和沙拉醬,吃起來中規中矩,一般人的胃口都能平和過度,對於偶然想換換口味的大爺大媽,KFC更是首選。  麥當勞就騷氣多了!
  • 為什麼在中國麥當勞一直「鬥不過」肯德基?這三大因素揭露真相
    為什麼在中國麥當勞一直「鬥不過」肯德基?這三大因素揭露真相,隨著時代的發展,如今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了,很多上班族每天的工作都很繁忙,所以這快餐就順應時代潮流成為人們最常吃的美食了。說到快餐店,在中國的兩大快餐界龍頭就是麥當勞和肯德基了,相信很多小夥伴平時都是沒少吃的吧,像小優平時也會去肯德基吃一份漢堡套餐。
  • 麥當勞與肯德基的中國之戰
    麥當勞與肯德基的中國之戰  「肯德基的炸雞,麥當勞的漢堡」,前者全美第七,後者全美第一。但在中國,麥當勞和肯德基被視為了類似「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的這樣一對競爭對手,並且中國市場正成為跨國公司贏得全局的關鍵。
  • 比起肯德基麥當勞,華萊士才是肥宅的救命稻草
    如果快餐界也有鄙視鏈,那麼資歷最深、品控最佳的麥當勞肯德基大概要位於頂端,中間是德克士,華萊士則躲在車底。然而無論人們再怎麼調侃,華萊士全國一萬多家店面不是開玩笑的。當麥當勞肯德基無法安撫身處36線城市的肥宅的身心,人們驀然回首,才發現華萊士已開遍了各大市鎮,並早已是店面敞亮、條件怡人的「大牌連鎖」。更多人則認為它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 麥當勞和肯德基為什麼開在一起
    不過回想起來,之前去旅遊的時候,無論是火車站飛機場,還是旅遊景點,它們好像都開的挺近。為什麼麥當勞和肯德雞總是開在一起?競爭對手不是應該互相討厭,離得遠遠的才好嗎?位置,位置,還是位置如果你去過很多家麥當勞,可能你會有一種感覺:每家麥當勞都生意興隆。除了品牌的影響,店鋪位置至關重要。
  • 肯德基為什麼總是和麥當勞在一起?
    自古英雄惺惺相惜,他們的關係其實並不是「既生瑜、何生亮」,而是「只有你配與我爭鋒」。這說的就是肯德基和麥當勞。有人總結,有肯德基的地方,500米內必有麥當勞。作為勢均力敵的對手,他們為什麼能夠和諧相處呢?先回顧一下肯德基和麥當勞在中國內地開店的歷史:1987年11月12日,肯德基內地的第一家餐廳在北京前門開業,盛況空前。
  • 肯德基打敗麥當勞的5個秘密,倔強和圓滑之爭,圓滑戰勝了倔強
    肯德基,麥當勞,中國人心目中排名前兩名的快餐品牌。更是很多80、90後的童年記憶,兒時的我們被問想吃什麼,據不完全統計50%以上的回答,都是吃一頓肯德基或者麥當勞。誰小時候還沒為了一頓炸雞薯條,拼盡全力的去完成一個父母給的目標。兒童套餐、贈送的玩偶,和小夥伴一起過生日的小角落,都是再熟悉不過的了。
  • 麥當勞和肯德基為什麼總是開在一起
    為什麼麥當勞和肯德基總是開在一起?競爭對手不是應該互相討厭,離得遠遠的才好嗎?位置,位置,還是位置如果你去過很多家麥當勞,可能你會有一種感覺:每家麥當勞都生意興隆。不只是麥當勞和肯德基,在其他行業也有類似的情況。比如加油站,對開車的人來說,自然是每隔一段距離有一個加油站最合適。但加油站可不這麼想。如果一家加油站處於壟斷地位,它可以隨心所欲地選址,讓人們都開車去它那。
  • 揭秘麥當勞、肯德基菜單的背後:高盈利菜單都有這4個特徵
    不論賣多少年,經典菜品都還應該是非常受顧客歡迎的「長青」菜。我們以麥當勞的菜單為例,它的產品sku基本是60到70款,核心經典菜品由漢堡組成,有十幾款漢堡。這十幾款漢堡就為麥當勞貢獻了80%的營收。而且不同產品類型也有自己的明星產品,比如牛肉類有招牌巨無霸漢堡,雞肉類有板燒雞腿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