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景泰縣地處黃土高原與騰格里沙漠過渡地帶,屬溫帶乾旱型大陸氣候。特殊的地理氣候,使景泰縣十年九旱,戈壁荒灘上一年四季飛沙走石,當地農民充分發揮勞苦大眾的智慧,從附近的老爺山上拉來石頭鋪在戈壁上,從石頭縫裡竟然種出了金燦燦的小金瓜,成片的大西瓜,飽滿的谷穗,以及小麥、向日葵等農作物。
大小石塊緊密有致的鋪在戈壁上,這樣的石頭縫裡,竟然種出了莊稼、蔬菜、水果,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石塊有的比瓜都大,行走在其間,走路都是問題。當地農民說,夏天太陽一曬,石頭燙的不行。這樣惡劣的環境,這些金瓜、西瓜和農作物,如何長大的呢?
人類為了生存,其智慧令人驚嘆。當地人摸索出了一套旱地種瓜的方法。即在戈壁上壓石塊,白天防止水分蒸發,夜間水分遇冷凝凝聚成水滴通過石塊下滲,如此一來,石塊變成了蓄水、保墒、保溫的寶物。大小錯落的石塊,給施肥帶來了極大的困難。當地農民索性不給農作物施肥,任它們自由成長。環境的劣勢,讓荒涼的戈壁灘,竟然長出了飽受市場歡迎的「金瓜蛋」。
長在石頭地裡的金瓜,比我們日常所見要小很多。戈壁灘日照時間長,小金瓜種植過程不使用任何肥料,屬於綠色無公害食物,口味極佳。市面上一斤普通的金瓜賣8毛錢,而石頭縫裡的小金瓜賣3.5元,是市價的4倍之多,真是十足的「金瓜蛋」。
這樣的「金瓜蛋」,在人們越來越注重食品安全的今天,在市面上十分走俏。當地有公司看到了商機,利用「公司+農戶」的機制,承包了5400畝戈壁灘地。他們與263戶殘疾戶、300多戶精準扶貧戶合作,充分發掘剩餘勞動力,一起將當地的綠色無公害食品做大,種出來的農作物行銷北京、深圳、上海、香港等地。
今年46歲的高玉蓮一家,就是當地的殘疾戶。她告訴我們,以前他們村周邊沒有廠礦企業,家中沒有經濟來源,一家人生活全靠政府補貼。自從加盟了這個公司後,種子地膜公司直接拉到地頭,自己就負責種植管理,這樣下來一畝地一年下來收入最少也有1000元。
石頭地裡種瓜,完全是靠天吃飯。雨水缺少,不施化肥,地裡的瓜長的不但小,成長周期還長。平常的西瓜、籽瓜夏天后,都收拾瓜蔓下市了,而他們種植的西瓜、籽瓜卻能長到中秋節後,錯峰上市,不但銷路不成問題,還能賣一個好價錢。
籽瓜是當地人特別推崇的「養生瓜」,糖分低、水分高,性溫,夏天解暑,冬季暖胃潤肺。
種植戶的不斷加入,讓這些「金瓜蛋」的種植面積擴大,產量也增加了不少。前來永泰古城的遊客看到石頭地裡長出的金瓜、西瓜,都十分好奇,紛紛在這裡拍照合影。而農戶也不驅趕,直接在地裡向遊客推銷和介紹起了他們的「金瓜蛋」。
小金瓜就是在遍地的石塊中長成。
為了更好的管理金瓜和西瓜,農戶們在石頭地旁搭起了帳篷,吃住都在地裡。
這樣的簡易帳篷,就是廚房。為了這些「金瓜蛋」,當地的農民也下了血本,整天都在地裡。不過好在金瓜的成熟期只有三個月,而西瓜、籽瓜又都會在中秋節前後陸續成熟。仲秋之後,農民就不必在戈壁上忍受風吹雨淋了。
高玉蓮說,和她一道種地的大部分是女人,這些「金瓜蛋」讓她們這樣的殘疾戶、貧困戶家中的女人,都能養家餬口了,這讓她覺得十分開心。每天雖然整日在石頭地裡,忍受風吹日曬,但是心裡覺得特別有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