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一騎絕塵 「全過程」領跑 ——探秘晨越建管集團全過程工程諮詢創新發展之路)
從2004年5個人創業、10萬元資金起步,發展至今擁有高等級專業資質51項、營收規模過億元;從我國第一批建設項目管理企業到中國工程管理第一股;從涉足民用工程到進軍核電、航天工程、環保領域;從率先應用信息化、BIM技術到弄潮網際網路+、建設雲平臺、大數據中心;從試水諮詢管理總承包到提供全過程全甲級一站式工程諮詢服務,「比業主管得更好,比業主建得更便宜」……晨越建設項目管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晨越建管」)踏著我國改革開放的節拍,一路高歌猛進,躋身建設工程管理企業第一方陣,成為全過程工程諮詢的踐行者、開拓者和引領者。
晨越建管的一次次創新、一次次超越和突破與董事長王宏毅及其領導團隊敏銳的洞察力和卓越的管理才能密不可分,更與全體晨越人的拼搏與付出緊密相連。日前,本刊記者在成都採訪了王宏毅及其核心領導團隊成員,了解到晨越建管「獨領風騷」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捕捉到那些在祖國天南地北工程項目上閃現的智慧火花、灑落的辛勤汗水、滴落到心底的淚滴。
崇禮區奧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項目管理 做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2004年,國務院頒布了《關於投融資體制改革的決定》,提出「投、建、管三分離」,第一次從建設項目全過程的角度明確了建設項目管理方的地位和作用,為我國工程管理行業與國際慣例接軌提供了政策依據。那時,國內市場對於「建設項目管理」這一概念了解的人並不多,全國範圍內類似的公司也沒有幾家。
時任冶金部第五冶金建設公司海外公司總經理的王宏毅因工作關係,足跡遍布巴基斯坦、尼泊爾、緬甸、伊朗、科威特、厄利垂亞、獅子山等亞非國家,所承建的工程涉及輸變電、水利、公共場館、道橋、汙水處理廠等大型援建項目,18年的工作經驗在他的頭腦中不斷發酵、升華。在初夏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後,一朵智慧的火花炸裂,一個念頭在諳熟國際工程管理框架和規則的王宏毅心中成型:在國內成立一家建設項目管理公司,用國際工程管理經驗服務祖國經濟建設。
「當時,我們去工商局註冊公司的時候,別人還問這個『建設項目管理』是幹嘛的。」王宏毅笑言。
不過,曾經不為人知的「建設項目管理」現在已進階為「全過程工程諮詢服務」,面對的是上萬億元的巨大市場。「我們抓住了這個機會,正是從項目管理起步,晨越建管逐步發展成為以全過程工程諮詢服務、建築螞蟻網服務、BIM技術服務、專業領域工程管理服務、通用領域工程管理服務為主營業務,擁有51項高等級專業資質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我們的業務覆蓋了工程管理全領域,實現了工程管理各類業務的融合,為國內全過程工程諮詢服務的試點提供了寶貴的研究案例。」王宏毅表示。
如今,晨越建管集團下設天府大數據研究院、中科晨越大數據、晨越核工程、華越供應鏈、晨越造價、晨越設計、晨越中科環境工程、晨越檢測、西藏晨越等9家子公司,逐步成立了雲南、貴州、青海、海南、安徽、西藏等20餘省市區域分公司及辦事處60多家,全面覆蓋國內建設市場。2015年至2017年,晨越建管集團累計繳納稅款逾4500萬元,2017年度向全體股東每10股轉增10股並派發現金股利人民幣9元,2018年度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股利人民幣6元,連續兩年分紅金額近8000萬元,2018年籤訂合同金額更有望突破10億元;不斷提升的美譽度推動了晨越「二次經營」,60%的市場份額來自於老客戶及老客戶推薦的新客戶;累計為業主完成總投資超過3000億元、逾千個建設項目的工程管理任務;集團獲得8項實用新型專利、25項軟體著作權。同時,集團多次獲得中國建築業優秀監理品牌企業、全國先進工程監理企業、全國工程造價諮詢行業重質量守信用AAA級十佳示範單位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