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丨馬詩晴
編輯丨常亮
2008年汶川大地震災後重建過程中,晨越建管(832859)扮演了重要角色,承擔了竹市孝德、九龍、土門、興隆四個鄉鎮的重建任務。
災後重建面臨時間緊、任務重的問題。在傳統建設管理模式下,造價、監理、招標等工程管理環節由不同的諮詢單位負責。這種模式不僅管理效率低下,並且由於信息流通不夠順暢,各環節之間不斷爆發衝突和矛盾,嚴重影響了重建進度。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加快重建步伐,晨越建管推出了「項目管理總承包」模式,因此成為了行業內首批開啟「全過程諮詢服務」的企業。該模式下,晨越建管承擔著諮詢總承包商的角色,整合了工程管理流程中的前期諮詢、項目管理、設計、招標代理、監理造價諮詢等各個環節。
通過「項目管理總承包」模式,原本重建時間為三年的項目,晨越建管在兩年之內便保質保量地完成了。
在實戰中得到驗證後,晨越建管進一步發揮全過程諮詢的優勢,近年來,實現了業務規模快速擴張,在全國成立了百餘家分公司。從市政項目、房地產等傳統領域,延伸至核電、軌道交通、水利工程等需要更高資質的領域。
那麼,晨越建管的「全過程工程諮詢」業務模式究竟如何在各行業快速複製?跨行業、跨地域的市場布局又將面臨哪些挑戰?
引入BIM 形成差異化優勢
在全過程工程諮詢模式下,工程諮詢服務商需要承擔總承包商的角色,需要具備招標代理、勘察設計、監理、造價、項目管理等全過程工程服務能力。然而,我國工程諮詢行業中,大多數企業僅具備提供某一細分領域工程諮詢服務的能力。
晨越建管從2008年汶川大地震災後重建工作開始,就已經在「全過程工程諮詢」模式下打造了一系列案例。並且,2008年開始,晨越建管便將BIM技術應用於「全過程過程諮詢」模式中,這也是其相對於同類型企業所形成的差異化優勢。
BIM即建築信息模型系統(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一種應用於工程設計、建造、管理的數據化工具。運用該工具,企業可以整合建築作數據化與信息化模型,從而實現項目數據的模型創建、三維模型數位化現實、4D施工數位化模擬等。
晨越建管2009年成立了BIM技術研發中心,是國內西部地區較早從事BIM諮詢、培訓及研發的企業,也是業內最早推廣「BIM+專業諮詢」業務模式的企業之一,其BIM技術服務涵蓋整個項目生命周期。
在這一模式下,晨越建管打造了眾多標杆案例,以四川大劇院建設為例:
一方面,BIM技術能夠將項目的地理位置、建築特點、周圍環境用三維數字畫面展示,並且將施工過程以動畫形式呈現,從而生動、形象、直觀地展示整個施工進程;
另一方面,運用BIM技術,晨越建管能夠檢測出施工過程中潛在的錯、漏、碰、缺等400餘處問題,並且對原設計的標高、預留孔洞等提供衝突檢測、出具三維模型定位,從而避免了設計不協調和設計變更產生的返工等經濟損失,提升了經濟效益。
BIM技術在四川大劇院施工項目的應用,使得二維平面圖紙中不易察覺的問題得到直觀展示,使得設計師在設計階段就能夠修正後期可能出現的問題,從而減小了投資概算和結算價格的偏差,也增強了成本控制能力,為項目工程諮詢服務提供了更好的技術支持。
除了BIM技術之外,晨越建管為完善工程諮詢業務流程信息化,進一步開發了晨越雲平臺。該平臺涵蓋了OA辦公、工程監理、造價諮詢、BIM中心、質安管理等模塊,為公司提升管理效率、提高服務水平提供了重要支撐。並且在未來,晨越建管將投入近四千萬元用於晨越雲平臺建設,進一步完善其功能。
2017-2019年,公司營收實現了快速增長,從1.46億增長至2.68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為35.79%。高度信息化的服務流程,大大提升了項目運行效率,縮短了單個項目服務周期,為晨越建管跨行業複製打下了堅實基礎。
跨行業跨區域建立壁壘
工程諮詢服務行業有著較高的壁壘,主要是因為諮詢企業的專業資質、諮詢人員的從業經驗、專業技術人才的配備均可能影響整個工程的施工質量。因此,國家針對工程諮詢行業制定了嚴格的行業標準和市場準入制度,建設單位在遴選諮詢單位時往往也設定各種投標限制條件。資質、從業經驗、技術人才和資金共同構成了工程諮詢服務行業的進入壁壘。
現如今,晨越建管現已具備工程諮詢多個領域的專業資質,是國內不多的多產業鏈運營的工程諮詢企業。
目前,除了市政項目以及房地產等傳統行業,晨越建管在核電、航天航空、人防工程、軌道交通、水利工程等領域都獲得了相關資質。晨越建管下屬子公司晨越造價還獲得了軍工涉密資質,並在報告期內承接了多個涉密建設項目的全過程工程諮詢。
比如中核集團田灣核電站項目,這是國內核電領域首批全過程工程諮詢項目之一;除此之外,晨越建管還中標了「中國第四代核電——600兆瓦示範快堆項目造價諮詢項目」。可以說,在核電工程領域,晨越建管已經打造出了標杆案例,這為未來進一步開拓「高精尖」建設項目工程諮詢服務業務打下了基礎。
基於在多個領域積累的專業經驗,晨越建管匯集了核電、國防、軌道交通多個行業的業內專家,組建了公司管理標準化委員會。委員會將建設全過程分解為多項生產單元,編制了「晨越建設生產單元管理標準」,用於指導和規範工程管理諮詢工作,從而實現了系統化、標準化、規範化的業務流程,為更高效率運行業務起到了重要作用。
除了在業務流程上實現高度信息化、標準化,在落地服務階段,工程諮詢服務需要深入項目基地。這是因為工程諮詢行業為人力密集型行業,服務具有「即時性」、「現場性」的特點,工程諮詢企業需要長期派駐人員在項目現場提供服務。
因此,工程諮詢企業業務的實施具有一定的區域半徑,這也導致我國絕大部分建設工程諮詢企業均為區域性企業,業務大多集中於某一省份甚至某一市縣。然而,能否衝破區域限制,在全國範圍內建立品牌知名度,將成為工程諮詢企業未來成長的關鍵。
晨越建管也不例外,多年以來,其業務大多集中於四川地區,但是為了擴大業務規模,克服經營區域半徑的限制,晨越建管開始在全國建立營銷網絡。截至2020年2月底,晨越建管已經在全國設立100多個分公司,業務區域覆蓋廣東、福建、浙江、山東、江蘇、北京、上海、湖南等二十多個省、直轄市和自治區。
2017-2019年,晨越建管在西南地區業務穩定增長的同時,其他地區業務均實現了高速增長:華北地區業務年均複合增長率達607.47%,華南地區業務年均複合增長率為153.73%。此外,西北、華東、華中、東北地區均實現了相應增長。並且,在本次精選層募資當中,晨越建管預備投入八千餘萬元用於「營銷及服務網絡建設項目」。可見,晨越建管將進一步擴大在各地區的業務,而營銷網絡的完善將為業務跨區域發展奠定良好組織基礎。
在工程諮詢服務行業,豐富的從業經驗與成功的案例是企業建立競爭優勢的關鍵。
基於此,晨越建管一方面率先採取「BIM+全過程諮詢模式」,在市場上打造出眾多標杆案例;另一方面,憑藉高度信息化和標準化的服務模式,增強了經驗的復用性,從而為公司在非房地產業務的業務擴張打下基礎,最終形成了多領域、多地區並行發展的業務格局,通過進一步在加強全國建設營銷網絡建設,晨越建管將迎來新一輪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