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時期,海南島成為朝廷流放發配貶官的重要目的地。謫貶在崖州的官員,不僅數量眾多,而且級別之高超乎想像。來到崖州的貶官,既帶來了中原文化,也形成了獨特的貶官文化。
最早被貶謫崖州的是誰?據《崖州志》記載,首位被貶謫來三亞的官員,是唐代的劉納言。劉納言是太子李賢冼馬,兼充侍讀。劉納言被流放到海南島振州(三亞),最後死於流放之地。
崖州貶官中第一位宰相級別的是韓瑗。韓瑗,是唐太宗時的兵部侍郎,高宗時的宰相。韓瑗在振州兩年,659年死在振州刺史位置上,享年54歲。
貶謫地最撲朔迷離的貶官是李德裕。李德裕是唐朝著名的宰相。長期以來,人們對李德裕的謫貶地,到底是海南北部的瓊山呢,還是南部的崖城?一真莫衷一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儘管不能確認李德裕是否來過振州,但無論是《崖州志》的記載,還是民間的傳說,都留下了很多李德裕當年在振州生活的痕跡。面對爭議,有人總結道:李德裕之所以被瓊南瓊北「爭搶」,也許是因為他的著述甚多,事跡很多,這恰恰證明了「文字」的重要性,說明了文字對傳承文化的不可替代性。
盧多遜最早為崖州「正名」。盧多遜是北宋宰相,被流放崖州,居住在水南村,最後謝世在那裡。盧多遜精通醫學、地理、歷史等多個領域,這樣的人來到崖州,為崖州帶來了當時最先進的文化。他的《水南村為黎伯淳題》,成為最早為海南正名的詩篇。
最有爭議的貶官是丁謂。丁謂是北宋太宗、真宗、仁宗三朝元老,當了七年的宰相。丁謂在崖州三年,教人讀書為文,營造屋宇,自己焚香讀書,專事浮屠因果之說。丁謂對崖州最大的貢獻是撰寫了《天香傳》,該書描述了中國用香的歷史,推崇崖州沉香為沉香之冠,是佛界尊崇的「天國之香」,因此,丁謂是第一個為海南沉香立傳的人。
最剛毅的貶官趙鼎。趙鼎,在宋紹興初年,曾兩度任宰相,被流放到吉陽軍(三亞)。趙鼎在崖州三年,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熟人都不敢看望他。最後,身患重病後,絕食而死,享年63歲。
最樂觀的貶官是胡銓。胡銓任撫州軍事判官,被移送吉陽軍(三亞)編管。胡銓在崖州度過了8年時光,也同樣寓居裴聞義宅。紹興三十二年(1162),宋孝宗即位,詔命接胡銓回京師。讓人唏噓的是,貶謫海南的幾個名人中,只有胡銓一人回到了京城。
(作者何以端,原載於《天涯華文》2017年第1期,本文有節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