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公為何是末法時代的漢傳佛教第一大護法?

2020-12-16 關公文化彭允好

香港影星呂良偉主演的《釋迦牟尼傳》中有這麼一段:

佛陀於菩提樹下參悟,發誓不成正覺不離此座。魔王波旬先是派遣三個女兒魅惑佛陀,佛陀毫不動心。魔王又派遣魔軍欲殺害佛陀,佛陀護法神現身護持,水淹魔軍。魔王種種伎倆都告失敗,於是魔王波旬跟釋迦牟尼佛說「我決意要來破壞佛法」,佛說「諸佛之法,純正之法,沒有人能夠破壞」。波旬則說「等到末法時期,我的子孫,魔子魔孫,會統統出家,披上你的袈裟來破壞你的佛法」。釋迦牟尼佛當時聽了流眼淚,默然無語。

這就是所謂的末法時代,楞嚴經指出「末法時代。邪師說法。如恆河沙。阿難當知。是十種魔。於末世時。在我法中。出家修道。或附人體。或自現形。皆言已成正遍知覺。讚嘆淫慾。破佛律儀。先惡魔師。與魔弟子。淫淫相傳。如是邪精。魅其心腑。近則九生。多逾百世。令真修行。總為魔眷。命終之後。必為魔民。失正遍知。墮無間獄。」

末法時代,邪師橫行,各各外表光鮮,言行不一,各各自謂是善知識,善文化。參學的人,倘若不能正心正念,正覺正信,必然會被蠱惑,加之末法眾生善根淺、福報薄、業障重且退緣多。縱能修行,亦不易證果。所以勤修苦持之外,還要有正道護法神慈悲呵護,護持提攜。

中國漢傳佛教的第一大護法,即關公,儒家稱武聖人,道家稱伏魔大帝,翊漢天尊,關聖帝君。隋開皇十三年(公元593年),天台宗創始人智者大師①為關公受菩薩戒,佛門由此稱關公為「伽藍菩薩」。民國時期佛門大德印光大師②在《與四明觀宗寺根祺師書》讚嘆關帝:「關帝在世則精忠貫日月,浩氣塞天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沒後神王玉泉山,隋文帝時,智者大師至玉泉,關帝特運神力,創建寺宇,又求授戒,以為菩提之本,兼願擁護佛法。故天下叢林,皆謂之為伽藍菩薩,而與韋馱菩薩,並鎮山門。」

關公浩氣充塞天地,耿耿赤心與日月齊光,護持佛法,忠貞不渝。非但護持正法道場及大士乘願弘法者,就連普通真修居士亦慈悲呵護。

《念佛感應見聞記》曾有記載:臺灣有一位虔誠的佛家弟子,名林清江,為人樂善好施,精通醫術,施醫贈藥,周濟鄉鄰,被稱為大善人。

林清江在李炳南老居士座下聽經、念佛,朝暮二課從不間斷。七十九歲那年,身老體衰,醫藥罔效,雖重病亦堅定念佛求生西方。農曆十二月二十二日夜半,他的孫子林耀堂在他身邊閉目念佛,忽然看見一群人要闖入大門來,大門左邊站立伽藍菩薩關聖帝君,手拿青龍偃月刀;右邊站著韋馱尊天菩薩,手拿降魔杵。此二尊菩薩分別用大刀與降魔杵把那一群人擋住,趕走。但不久又有大群人再來,亦都被他們趕走。一連三次,皆是如此。林耀堂把此境看得清清楚楚,知道是宿世冤家要來找他祖父算帳,被護法菩薩擋住退去。

清早,林居士向眾人說:「我今天晚上要往生西方了。」後來又出現了許多殊勝的瑞相,果然承阿彌陀佛接引,順利圓滿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又進一步說明關帝幫助真修善士往生成佛的大慈悲心。

民國七年,(公元1918年)三月間,諦閒老法師③帶領倓虛法師等到北京講經。講經期間,關聖帝君臨壇。向諦閒老法師求開示,還談到他在玉泉山顯聖,和他顯神通修廟的事,末了關聖帝君還對諦老說:「以後不論在何處講經辦道場,都要去擁護……」徐蔚如居士,把這事記成一本《顯感利冥錄》行世。

後來,佛門淨土十三祖印光大師「與四明觀宗寺根祺師書」中談到此事:

「接手書,並《顯感利冥錄》,不勝歡喜。知諦公此番講經,比前次更覺光輝。因逐一看畢,即送餘人。多有見聞,深為詫異。私相謂曰:「諦公已證聖果,關帝尚未明心。」光聞而謂之曰:「此事須從白關用心處究,則事理兩當,絕無濫聖屈賢之失。」白公且置弗論。夫關帝者,在生時乃富貴不淫,貧賤不移,威武不屈之大丈夫。歿後皈依智者,願為伽藍,護持佛法。自智者至今千三百餘年。天下叢林之主人,多有法身大士,乘願弘法者,關帝一一護持親近。豈至於今,尚有未了,而求決擇開示於諦公。何聰明如帝君,而復愚鈍不蒙法益之如是乎?是大有說:現今時值末法,僧多敗類。只知著一件大領,即名為僧。僧之名義事業,多多了無所知。在俗之人有信心者,縱能研究佛法,終皆下視僧侶。其不信者,見彼遊行人間,造種種業之僧,遂謂僧皆如是,佛法無益於國,有害於世。因有此種我慢、邪見、下劣等知見故。關帝護法心切,以京師乃天下樞機之地,高人名士鹹來涖止,遂現身說法,請諦公之開示。祛彼在家我慢邪見之凡情,振興劣僧無慚無愧之鄙念。古人稱:「如來不舍穿針之福」。曰:「如八十翁翁之作舞,為教兒孫故。」光於關帝此舉亦然。此雖系盲猜瞎斷,若質諸關帝、諦公,當皆點頭微笑,不露否否不然之聲跡矣。如上所說,且約跡論。至於關帝、諦公之本,唯關帝、諦公自知,光何能測度而評論之哉?……」

文中,印光大師對關帝「現身說法,請諦公之開示。祛彼在家我慢邪見之凡情,振興劣僧無慚無愧之鄙念。」之良苦用心讚嘆不已。護法就是護念。善念惡念只在一念之間,關帝凜然正氣,神欽鬼伏。於世間顯像臨壇,以忠義相震懾末法時代的我慢邪見之心,使其頓生悔悟,羞慚改過,就能護持信眾正心正念,使一些迷障不攻自破,頭腦清澈,就能明辨是非,堅定正修的決心。

關公是正氣正義的代表,護持的是正直善良,忠義誠信的信眾,人心向善,重情重義,關公就會隨時守護,為其阻擋冤家債主。一旦背叛欺騙、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不誠不信,關公就會離開,不再護法,冤家債主就會蜂擁而至。

冤家債主不只是這一世,也有上一世的,也有上上世,淨空法師曾講:「生生世世,三世因果。這個世間怎麼來的?實在講,就是討債、還債而來的!」「凡是臨終時還有冤親債主找麻煩,障礙往生的,你心裡就要明白,他這一生不能往生。真正往生的,冤親債主絕對不敢上門,因為有佛菩薩護念,有龍天善神護佑。」

關公護法在格魯巴被章嘉國師④認定為智慧護法,並有其廣的儀軌修持方法,收集在土觀洛桑曲吉尼瑪著作中,名為《三界伏魔大帝關雲長之歷史和祈供法·激勵事業雨流之雷聲》。1999年亞青寺法王阿秋仁波切⑤為寧瑪派及漢族弟子開示:關公在釋佛在世時就已是一位成就極大的大士了。他曾對釋迦佛前發願護持一切守護及振興佛法、實修實證的佛陀弟子,並為其驅除一切魔障遠離身心,護佑一切眾生滿足願望,速成佛道。關公為古佛之再來,將來會以忠義形象度化眾生。

魔王波旬的許多魔子魔孫畏服於關公的凜然正氣,不敢正面衝突,就只能引誘初學者、心念不堅者,肆意抹黑、曲解關公護法的真正含義,讓學佛者遠離關公,遠離正氣正義,遠離正信善念。

所以《佛說金剛心總持論》便諄諄告誡:「波旬外道,於後末法,入我法中,壞佛伽藍,毀佛正法,滅佛教相,佛赦大乘願力菩薩,隨方應現,或為人王帝主,或為宰官長者,具大威德,各作一方佛之檀越(信眾),措滅邪道守護正法,無令外魔得其方便。依佛說者是佛弟子;隨順邪說,即是波旬(魔王),相同毀謗阿彌陀佛,入阿鼻如箭,一失人身,無有出期。」

望虔誠學佛之人,再勿對關公護法妄加揣度,勿生輕慢之心。從今以往,恭敬供養,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

南無伽藍聖眾菩薩(三稱三拜)

伽藍主者,合寺威靈,親承佛敕共輸誠,擁護法王城,為翰為屏,梵剎永安寧。南無護法藏菩薩摩訶薩,摩訶般若波羅密。(堅持每日誦念)

①、智者大師(538-598年)。佛教天台宗創始人。大師一生勤苦修行,大力弘揚佛法。先後建造寺院三十六所。佛像八十萬尊。親自度化而出家的僧人一萬四千名,改造放生池六十多所。隋煬帝皈依大師求受菩薩戒,以國師禮遇。大師一生神異之事甚多,龍天推崇。在中國佛教史上影響極大,故有東土釋迦佛之美譽。

②、印光大師:(1861-1940年)佛門淨土宗十三祖師,弘揚淨土,名震海外。著《印光法師文鈔》百萬言行世。公認西方極樂世界三聖之一的大勢至菩薩化身。

③、諦閒法師(1858--1932)浙江黃巖人,號卓三。法師畢生辛勤弘法,誨人不倦,教通三藏,學究一乘,為天台泰鬥。對近代佛教有扶衰起弊之功。且梵行高尚,弟子甚眾。一生著述宏豐,有《大佛頂首楞嚴經序指昧疏》等。

④、三世章嘉若貝多吉(1717—1786)是乾隆皇帝的灌頂國師,統領全國釋教,被尊為大國師。國師本人是當時最著名的佛學大師,他博覽群書,精通大小五明,通曉梵、藏、漢、滿、蒙古等民族語言文字,熟讀藏傳佛教顯密經典,成為一個博學多識的佛學家和語言文字學家。章嘉國師是漠南蒙古地區最大的轉世活佛,所以他認定的關公護法神便成了蒙古族地區藏傳佛教寺院的一大特色。

⑤、大成就自在者、至尊喇嘛阿秋仁波切是當代寧瑪派的傑出宗師,其威德名望遍聞十方,利生事業廣大無邊。公元1927年,誕生於多康 ,阿秋法王於幼年八、九歲時,藏文的楷草讀寫,不憑師授即無礙通達。欣樂正法毗尼,意欲出家,亦有自然流露出厭離輪迴、悲愍苦眾等特徵。2011年示現圓寂。

作者:關公文化彭允好

相關焦點

  • 【佛教護法】伽藍尊者(關聖帝君)
    因此,關公在我國民間信仰裡,雖然被視為一般的神祇,但其實為『皈依佛法之大護法』,其所做所為,必定以『佛法』為依歸,信奉者應諸惡作,眾善奉行,行正道,才能真正得到『伽藍尊者』(關公)的護佑。關羽(關雲長)乃三國時代之重要人物,亦為現今民間信仰中之重要神明,民間大多尊稱其為『關聖帝君』,而在『佛教』裡,其被尊稱為『伽藍尊者』、『伽藍護法』,而所謂的『伽藍』是「僧院」、「僧園」之意,泛指寺廟建築的一切,廣義的來說,只要是守護寺院的人,都可稱為『伽藍護法』,但狹義的來說『伽藍護法』現在大多是指『關公護法』或稱『伽藍尊者』。
  • 關公在佛教中之地位如何?供養關公有何功德?
    1無論漢傳佛教,還是藏傳佛教,關公在佛教界都具有著崇高的地位。漢傳佛教將關公尊為「伽藍菩薩」;藏傳佛教將關公尊為「蓋天古佛」,民間將關公尊為伽藍尊王、伽藍千歲。護法伽藍神有十八人,即美音、梵音、天鼓、巧妙、嘆美、廣妙、雷音、師子音、妙美、梵響、人音、佛奴、嘆德、廣目、妙眼、徹聽、徹視、遍觀。自隋唐之時,天台宗實際創始人智者大師,北派禪宗神秀大師將關公尊為伽藍護法神以來,漢傳佛教便以關公形象為伽藍護法神的代表,從此,世人便尊稱關公「伽藍菩薩」,至今已有上千年之久。
  • 朱麗霞:清代北京藏傳佛教中的關公信仰|清代北京佛教學術研討會|...
    東黃寺建於順治八年(1651),也是北京重要的藏傳佛教寺院之一,是敏珠兒呼圖克圖在京的駐錫地,也是五世達賴入京的駐錫地之一。東黃寺的關帝殿在天王殿之後,面闊三間,關帝殿後為護法神殿,供奉藏傳佛教護法神。由惱木汗活佛所建的普勝寺的第一進殿是關帝殿,中間供奉關帝,西殿供奉木刻觀音。第二進殿為火神殿,中間供奉泥塑火神像。
  • 伽藍護法,佛光普照 - 關公文化彭允好
    《佛祖統紀·智者傳》(南宋釋志磐著)記載,智者大師於陳隋之際到當陽傳道建寺時,夜見一位美髯豐厚的長者和冠帽秀髮的少者,長者自稱關羽,說是生前期望興復漢室,時事相違,有志不遂,死有餘烈,成為此山之主,現願為法師平山建寺,護持佛法。佛寺建成後,關羽表示願洗心易念,皈依佛門。智者大師當即授以五戒,收為弟子,並奏於晉王楊廣,封關羽為伽藍護法神。
  • 當今漢傳佛教十大之怪現狀
    「馬祖建叢林,百丈制清規」,十方叢林制度更適合漢傳佛教的長久住世。聖輝大和尚作《中國佛教協會五十年》的報告,文中說:「漢傳佛教寺院叢林制度和藏傳佛教、上座部佛教寺院在民主改革後建立起來的管理體制,仍然符合時代要求,必須繼續執行。
  • 佛教法器 | 漢傳、藏傳佛教法器概述
    缽:又稱缽多羅、缽和蘭等。菩薩故事 | 佛陀十大弟子之舍利弗佛教故事 | 頓超八地  · 自創咒語— 普庵祖師佛教故事 | 佛陀十大弟子 ·「神通第一」目犍連(一)佛教故事 | 佛陀十大弟子 ·「神通第一」目犍連
  • 『一稱南無佛』佛教護法,伽藍菩薩,武聖關公,忠義之士,人人敬奉!
    這位千餘年來極受國人敬重的道德人物化身,又化身為伽藍菩薩,與韋馱菩薩同是佛教大護法,並稱佛教寺院的兩大護法神,伽藍菩薩關公為右護法,韋馱菩薩為左護法。據民國初年佛門高僧印光大師在文鈔中讚嘆曰:「關帝者在生時乃富貴不淫,貧賤不移,威武不屈之大丈夫。歿後皈依智者,願為伽藍。
  • 揭秘關羽是怎麼成為佛教的護法神的?
    在三國時代就是響噹噹的大將,後世之後不僅沒有被遺忘反而名聲越來越大甚至從民間的擁戴自下而上的轉向統治階級體制內部的認可。最終與孔聖人平起平坐。之所以關羽被擁戴重要的還是他本身的優良特質有直接聯繫。有故事,有氣節最終被儒釋道並尊。很多人去寺廟燒香拜佛,常常會看到佛的周圍通常有一些護法神將,一個個威風凜凜,氣勢十足。
  • 2013年 中國漢傳佛教不再沉默
    2013年漢傳佛教主體意識覺醒(圖片來源:資料圖片)2013,衝出霧霾望晴天。這句熱門的年終盤點詞,也尤為適用於這一整年裡中國漢傳佛教在護法事業上的轉折性突破。當「法海事件」、「興教寺事件」、「瑞雲寺事件」、「奪寺驅僧」、「挾佛斂財」、「廟產興商」等等詞彙,已經能被百度輸入法基於大數據的雲計算所識別時,2013年一系列聲勢浩大、民意洶湧的草根護法行動,便已然載入了公共輿情的史冊。一直以來,漢傳佛教總以一種忍辱負重、忍氣吞聲的刻板印象示人。
  • 什麼是末法時代?末法時代是什麼意思?
    什麼是末法時代?末法時代是什麼意思?說到末法時期,我們需先知道,為何有末法時期,釋迦摩尼佛曾說過,佛法共分為三個時期,即:正法時期、像法時期、末法時期。釋迦牟尼佛入滅後,五百年為正法時期;此後一千年為像法時期;在後一萬年就是末法時期。
  • 漢傳佛教不如「原始佛教」?
    來源:妙蓮華稀有講堂有一個事情很重要,我想必須要跟大家分享一下。
  • 徐孫銘:佛教末法觀為激勵佛子變"末法"為"正法"
    末法觀的主要內容是: 第一,佛教緣起性空和成住壞滅的基本教義說明,佛教弘傳必定經歷正法、像法、末法的不同發展階段,然後走向消亡; 第二,末法時代有十萬龍天護持正法;佛教徒要有高度的憂患意識、責任感和使命感,敢於承當; 第三,在末法時代,只要精進努力,創造條件,末法可以轉化為正法; 第四,末法觀的主體是人,培養具有般若智慧、嚴持淨戒、解行相應、高素質的僧才
  • 中佛協理事河北省佛協會長柏林禪寺住持明海大和尚:漢傳佛教懺法
    中佛協理事河北省佛協會長柏林禪寺住持明海大和尚:漢傳佛教懺法禪修最重要的前行就是懺罪積資。懺罪也可以說是淨障,淨除障礙。在佛陀時代,很多修行人見到佛陀,當時就證入聖果;或者通過其他人聽到佛陀所說的法,當時就證入聖果。比如舍利弗尊者,聽到法身偈(諸法因緣生,我說是因緣;因緣盡故滅,我作如是說),當時就證入聖果。在正法住世的時代就是這樣,眾生根利。
  • 法藏法師:二十一世紀漢傳佛教新契機
    主題:二十一世紀漢傳佛教新契機   地點:南普陀佛學院 日期:87.11.12 整理:釋妙嘉問:請問法師關於「漢傳佛教」的定義、內涵與特色為何? 漢傳佛教的定義,從文獻資料而言,是指以漢文記載的佛法文獻作為理解及實踐所依的佛教,此中又包含翻譯,及祖師所著作的兩大類;若從思想內涵上來談,漢傳佛教應是指中國祖師,依著漢譯的佛典理解佛法,實修之後所形成的特定修持風格,及特定對佛法的認識,乃至對整個佛法所作的一種具有判攝意義的整理與總持。
  • 淺談佛教中的財神爺—漢藏之寶藏神
    因為筆者一向對於『漢、藏』密法的關聯,十分的有興趣!因為印度佛教密法,傳到了中國,產生的漢化、中國化的現象;而傳到了西藏,亦產生了西藏化的現象。有時若不加以研究,是不容易找出其中的關聯的,為何要找出關聯?因為要彌補彼此的不足,而且亦可證明『漢、藏密法本一家』的看法。
  • 漢傳佛教究竟有多少分支?
    佛教尤其對東亞文化圈影響巨大,中國作為東亞文化圈的核心引擎將佛教文化與中華本土的儒家和道家等傳統文化融合在一起,佛教在中國經過積澱和革新後逐漸發展成為具有中國特色的漢傳佛教,其中,漢傳佛教有許多的分支,大體分為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兩類,大乘佛教分為三論宗、涅槃宗、地論宗、攝論宗、天台宗(法華宗)、淨土宗、律宗、禪宗、法相唯識宗(慈恩宗)、華嚴宗(賢首宗)、密宗(真言宗)等十一個派別,小乘佛教分為俱舍宗和成實宗兩大派別
  • 末法時代修行的「三階佛法」普敬、認惡與空觀?
    早在一千五百多年前,中國佛教開始有一種「末法思想」,那是說釋尊入滅之後,佛法會經歷正法和像法時代,修行而能證悟的人逐漸減少,然後進入末法時代,在這一萬年間,只有殘存的教法,真可謂哀哉眾生!末法 (梵語 saddharma-vipralopa) 意指正法滅絕,末法思想則是佛法滅絕的一種預言思想。在末法時代,人仍有聞法,但已不能修行證果。
  • 漢傳佛教的主要宗派及祖庭
    佛教在古印度傳承時期,只有大乘、小乘之分。又如小乘佛學分為「空」、「有」兩派,但實際上並沒有獨立門戶。佛教自東漢傳入我國漢地以來,至隋唐時期基本形成各宗派並立的局面。在我國漢傳佛教有十三宗、十宗和八宗等之說,這是以主要流派而言,實際上的數量可能更多。漢傳佛教各宗派的形成,和各派創立祖師所依經典有關。
  • 恭迎伽藍菩薩聖誕,從波斯王子到關公,話說伽藍菩薩的由來
    晉 法顯《佛國記》:「 拘薩羅國 舍衛城 ,城內人民希曠,都有二百餘家,即 波斯匿王 所治城也。 大愛道 故精舍處 須達長者 井壁,及 鴦掘魔 得道般泥洹繞身處,後人起塔,皆在此城中。」《敦煌變文集·降魔變文》:「大覺世尊於 舍衛國 祇樹給孤之園 ,宣說此經…… 須達 為人慈善,好給濟於孤貧,是以因行立名 給孤 。布金買地,修建伽藍,請佛延僧,是以列名經內。
  • 黑龍江省佛教協會2018漢傳佛教講經交流會舉行
    聆聽法音佛教在線哈爾濱訊 2018年7月11日,「黑龍江省佛教協會2018漢傳佛教講經交流會」在哈爾濱極樂寺隆重舉行。此次講經交流會,是經黑龍江省宗教局批准,由黑龍江省佛教協會主辦,哈爾濱極樂寺承辦的一次大型講經交流活動。各市(地)寺院負責人及護法居士400餘人參加了本次講經交流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