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古蜀文明保護傳承工程·2020年度三星堆遺址考古發掘與研究諮詢會在四川廣漢召開。時隔34年後,三星堆遺址將再次啟動發掘。
三星堆遺址位於四川省廣漢市,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歷史,是迄今在西南地區發現的範圍最大、延續時間最長、文化內涵最豐富的古城、古國、古蜀文化遺址。三星堆古遺址被稱為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昭示了長江流域與黃河流域一樣,同屬中華文明的母體,被譽為「長江文明之源」。
三星堆遺址。紅星新聞供圖
三星堆遺址發掘溯源
三星堆遺址發現、發掘的歷程,被稱為一鋤頭、兩個坑的故事。
1929年,四川農民燕道誠幹活時,一鋤頭下去,偶然發現了一坑玉石器,出土有包括石璧、玉璋、玉琮、玉圭、玉圈、玉釧、玉珠、玉斧、石矛等400餘件玉石器。他用鋤頭讓「沉睡」數千年的三星堆遺址露出冰山一角,由此揭開了燦爛古蜀文明的神秘面紗。
三星堆兩大祭祀坑的發掘,始於1986年7月。磚廠工人在挖土的時候發現玉刀,一直駐守在三星堆遺址考古現場的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緊急展開了一號祭祀坑的發掘,並在此出土了金杖、青銅人頭像、青銅尊等大量文物。
1986三星堆青銅縱目面具出土場景。三星堆博物館供圖
在一號祭祀坑發掘進入尾聲時,磚廠工人又在不遠處一鋤頭挖出了二號祭祀坑,打開一座更大的寶庫。這裡不僅出土了青銅神樹、太陽輪形器、青銅面具等青銅器,還在最底部發現了6000多枚海貝。
1988年,三星堆遺址直接被批准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場的十多座磚窯全部關閉。1997年,三星堆博物館也在遺址區的東北角建成,成為四川知名人文景點之一。
34年後 三星堆遺址發掘再次啟動
古蜀國是如何出現、如何消失的,成為一號、二號坑現世之後更大的謎團。雖然時隔34年才重啟祭祀坑的發掘工作,但這期間,考古人員對三星堆遺址的考古研究工作從未停止過。從2019年10月22日至2020年8月8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聯合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在三星堆遺址的一、二號祭祀坑周邊開展了系統、全面的考古勘探與考古發掘,基本摸清一、二號祭祀坑周邊祭祀區域的範圍和各類遺存的年代序列和空間格局,為下一步發掘新「祭祀坑」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此次勘探,考古人員在一號坑現場博物館展示臺旁邊找到了一個遺蹟現象,後經發掘,考古人員發現了完整的「三號坑」。而更多填埋坑的出現,表明這可能是專用的祭祀地,這些填埋坑是祭祀坑的可能性更大。而對三號坑內將出土何種文物,取得什麼新發現,更引發了考古專家的廣泛期待。
三星堆曾發掘出哪些曠世文物
高大的青銅立人像、神秘的青銅面具、象徵著權力的金杖……1986年,三星堆兩大祭祀坑發掘,出土的眾多精美且獨具神秘氣息的文物一舉震驚世界。
三星堆縱目青銅面具。紅星新聞 彭亮攝
三星堆出土的珍貴文物中,最神奇的便是眾多青銅造像,這些青銅像鑄造精美、形態各異,在眾多的青銅人面像裡有三件著名的「千裡眼、順風耳」造型,它們不僅體型龐大,而且眼球明顯突出眼眶,雙耳更是極盡誇張,長大似獸耳,大嘴亦闊至耳根,它們有的唇吻三重嘴角上翹的微笑狀。
三星堆縱目青銅面具。紅星新聞 彭亮攝
三星堆銅戴冠縱目面具。紅星新聞 彭亮攝
其中最大的一件通高65釐米、寬138釐米,圓柱形眼珠突出眼眶達16.5釐米。另一件鼻梁上方鑲嵌有高達66釐米的裝飾物,既像通天的捲雲紋,又像長有羽飾翹尾卷角勢欲騰飛的夔龍狀。
金面罩青銅人頭像,1986年三星堆遺址二號祭祀坑出土。範立供圖
三星堆青銅神樹。紅星新聞 彭亮攝
在世界所有考古發現中,三星堆遺址出土的青銅神樹,稱得上是一件絕無僅有極其奇妙的器物。青銅神樹分為3層,樹枝上共棲息著9隻神鳥,顯然是「九日居下枝」的寫照,出土時已斷裂尚未復原的頂部,推測還應有象徵「一日居上枝」的一隻神鳥,以及尾在上頭朝下攀援在青銅神樹上的神龍。
金杖,1986年三星堆遺址一號祭祀坑出土。三星堆博物館供圖
三星堆金杖全長1.42米,淨重約500克,是用金條捶打成金皮後,再包卷在木杖上的。據專家推測,金杖的年代大約在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3600年左右。它是世界上出土年代最早、體型最大的一件青銅器。
據古文獻記載,中國夏、商、周三代王朝均以九鼎作為國家權力的最高象徵,而三星堆以杖象徵權利,反映出古蜀與中原王朝之間文化內涵的差異,顯示出濃厚的神權色彩和地域特色。一些專家學者推測金杖的文化因素來源於西亞近東文明,是文化交流、文化傳播和採借的產物。
三星堆遺址此前出土的銅立人像。紅星新聞 王明平攝
在三星堆眾多的青銅雕像群中,足以領銜群像的最高統治者非大立人像莫屬。人像頭戴高冠,身穿窄袖與半臂式共三層衣,衣上紋飾繁複精麗,以龍紋為主,輔配鳥紋、蟲紋和目紋等,身佩方格紋帶飾。其整體形象典重莊嚴,似乎表現的是一個具有通天異稟、神威赫赫的大人物正在作法。關於他的身份,目前學術界有幾種不同的意見:一種認為是一代蜀王形象,既是政治君王同時又是群巫之長。另一種意見認為是古蜀神權政治領袖形象。
三星堆遺址出土的金面具。紅星新聞 王明平攝
金面具以金箔捶拓而成,鼻部凸起,中有鋒稜,製作工藝精良。其大小與同坑出土的人頭像面部比例基本吻合,可相匹配。估計可能原是附貼在某件人頭像面部。
銅鳥身人首像,1986年三星堆遺址二號祭祀坑出土。範立供圖
三星堆或再次出現震驚考古界的重大發現
迄今為止,關於三星堆的歷史信息主要來自於三星堆之前已經發現的一、二號坑,而這實際上僅佔了三星堆遺址全部面積的極少部分。新一輪的考古發掘,將為我們帶來哪些驚喜?三星堆到底還有多少秘密?隨著考古發掘工作的開始,謎底或將揭開。
(大眾網·海報新聞編輯曲欣萍 綜合中新網、視覺中國、 三星堆博物館、紅星新聞、中國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