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康熙王朝》中,有兩個位高權重的大臣,一個叫明珠,是康熙的大舅哥,一個是索額圖,是康熙的嶽父。明珠和索額圖都是極頂聰明的人,他們同為上書房大臣,康熙有什麼重大的事情都要找兩個人商議。但是兩個人的關係卻很緊張。
首先是他們支持的皇子不同。明珠支持的是自己的外甥,也就是大阿哥胤禔,索額圖支持的是自己的外孫,也就是皇太子胤礽。他們都希望自己支持的人能夠繼承大統,將來自己也能安度晚年。其次,兩個人都愛爭強好勝,互相都不服氣誰。不論是康熙提出了什麼問題,兩個人總有不同的看法,而且都能自圓其說。
因此,明珠和索額圖利用自己的權勢和身份,籠絡了一大批的官員為自己所用。逐漸形成以明珠和索額圖為首的兩大派別,這兩大派別表面和睦,實則在暗地裡互相誣陷。而明珠和索額圖兩個人更加是水火不容,總是恨不得置對方於死地。
李光地負責草擬升職官員的名單,名單只有10個人,可是明珠和索額圖都想安插自己的心腹升職,導致名額超出。李光地不敢自己做決定,又害怕得罪他們兩個權臣,於是向康熙匯報。
沒想到遭到明珠和索額圖的一致誣陷,康熙不得已罷免了李光地的官職,讓他戴罪立功。自此以後,康熙開始考慮明珠和索額圖兩大派系的危害,他的態度逐漸從寬容轉變為剷除。
康熙利用南巡的機會,搜集了一批年輕有為的官員,並對他們進行考驗。等到幾年以後,張廷玉等新一批的官員得到鍛鍊,康熙立刻提拔他們到京城做官。康熙開始著手剷除明珠和索然圖集團。
首先被剷除的是明珠。明珠被罷官抄家,他的家人也被流落到外地為奴。索額圖因為談判有功,此時正處於風光無限之際,康熙暫時沒有動他。
明珠綽號「萬花筒」,京城的消息他知道的比誰都要靈通。明珠這個人非常有謀略,他從來不為自己積攢金銀。明珠的錢財全部散給別人,上至王公大臣,下至太監宮女,都受到明珠的恩惠,這就是收買人心。
因此,明珠入獄後待遇依然不變。明珠雖然不能穿朝服了,但是依然可以處理公務,沒有一個人敢對明珠怎樣。明珠知道這個時候只有拼命表現自己,才能獲得一線生機。明珠也很清楚,這個時候千萬不能被康熙遺忘。康熙能夠想起他的時候,索額圖就不敢對他怎麼樣,等到康熙哪一天忘記了自己,明珠的死期也就到了。
康熙要御駕親徵葛爾丹,命人把明珠裝進囚車,康熙要拉著明珠去同葛爾丹打仗。這個時候,明珠卻笑了,他告訴別人,自己獲救了。只有跟著康熙最安全,索額圖就沒有機會殺害他了。
明珠真是一個聰明人,現在回想起他的兩句話,真是非常霸氣。
明珠之聰明,普天之下僅次於皇上,明珠最看不慣的人,就是自作聰明的人。
不管是在朝堂上還是監牢裡,明珠永遠是明珠啊。